1
|
“弑父”:个体成长的建构之旅——电影《封神第一部》中姬发形象探析 |
李艳
申朝晖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24 |
0 |
|
2
|
从“吃人”到“弑父”的历史嬗变——黄孝阳《人间值得》的寓言解读 |
钱敏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2024 |
0 |
|
3
|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弑父情结”研究 |
李亚威
|
《喜剧世界(中旬刊)》
|
2024 |
0 |
|
4
|
《新神榜:杨戬》:解构、丝绸朋克和弑父 |
李甜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4 |
0 |
|
5
|
鲍德温的“文学弑父”与美国非裔文学转向 |
李美芹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2023 |
0 |
|
6
|
中西古典悲剧观比较研究——以《俄狄浦斯王》与《赵氏孤儿》中的“弑父”情节为例 |
倪昕颖
|
《理论观察》
|
2023 |
0 |
|
7
|
恋父、审父、弑父的宿命纠缠——李安电影文本的一种症候阅读 |
袁萍
齐林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8
|
勃朗特姐妹文本中的文化弑父意识 |
吴丽
王锦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9
|
詹姆斯·鲍德温的文学“弑父”与美国黑人文学的转向 |
谭惠娟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0
|
寻父·审父·弑父——论苏童小说对父亲形象的颠覆 |
李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1
|
恋父与弑父:《我的名字叫红》的另一种解读 |
陈玉洪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2
|
蒙古族民间童话中蟒古斯形象与少年的弑父情结 |
李芳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13
|
莫言小说创作中的“弑父情结” |
王艳文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4
|
弑父的玫瑰:迟子建小说《晚安玫瑰》的精神分析 |
张良丛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15
|
“杀子”与“弑父”:哪吒故事的童话母题 |
李丽丹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6
|
从弑父到寻父——论麦克尤恩小说与当代西方文化结构转型 |
李涯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7
|
后现代性视野下余华的“弑父”叙事 |
冯艳华
谷春雨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8
|
鲁迅的“缺父”与苏童的“弑父”——以《狂人日记》和《河岸》为中心的比较 |
李杨
|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8 |
2
|
|
19
|
从文学伦理学看戏剧中的“弑父”主题 |
吴斯佳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20
|
“寻父”与“弑父”的双重言说:台湾电影《艋舺》的深层解读 |
刘骋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