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人心史:清代台湾地区诗歌探微——以连横《台湾诗乘》为例
1
作者 魏琛琳 寇惟妙 《台湾研究集刊》 2024年第3期79-91,共13页
《台湾诗乘》是连横编纂的关于台湾地区诗歌发展的文学简史。它以史系诗、以诗见人,收录了从清初到乙未之役前后大约250位诗人的千余首诗作,颇有助于理清有清一代台湾地区诗歌的发展脉络。内地赴台诗人组织了“东吟社”,频繁联社、持续... 《台湾诗乘》是连横编纂的关于台湾地区诗歌发展的文学简史。它以史系诗、以诗见人,收录了从清初到乙未之役前后大约250位诗人的千余首诗作,颇有助于理清有清一代台湾地区诗歌的发展脉络。内地赴台诗人组织了“东吟社”,频繁联社、持续唱和,承继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同时开启了台湾地区诗歌发展的广阔前景。诗歌作为情感寄托的载体,更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的心曲隐衷。从这个角度而言,《诗乘》不仅是对台湾地区诗歌发展史的记录,也是对250余年间宦于斯、寓于斯、生长于斯的诗人“心史”之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台湾地区诗歌 东吟社 诗人心史
下载PDF
论李世熊诗歌的“诗史”与“心史”
2
作者 张宇 张翼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72-76,共5页
明清易代鼎革之际,“诗史”成为“明清之际主导的文学命题之一”。明季诗人的诗作普遍具有“诗史”的意义,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诗补史”“以诗正史”“以心为史”等新说。如明末清初福建汀州府的文学领袖李世熊的诗作,无论从内容还是... 明清易代鼎革之际,“诗史”成为“明清之际主导的文学命题之一”。明季诗人的诗作普遍具有“诗史”的意义,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诗补史”“以诗正史”“以心为史”等新说。如明末清初福建汀州府的文学领袖李世熊的诗作,无论从内容还是题材上,都富有“诗史”意义。李世熊“以诗补史”的诗作秤击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其“以心补史”之作既是对个人人生经历的映证,也抒发了甲申国变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细致刻画了他痛苦与悲凉、希冀与绝望的心态。研究李世熊诗歌的“诗史”与“心史”,对研究明季诗歌的“诗史”意义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世熊 心史
下载PDF
论王元化“文心雕龙研究”版本修订——从“心史裂痕”到“潜反思” 被引量:6
3
作者 夏中义 何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91,共10页
《文心雕龙创作论》及其版本修订,不仅是王元化的学术行为,也可将其视为作者生命史上的心灵事件。以92版为参照,79版被删削的最醒目的内容,可概述为"三去",即"去阶级分析","去偶像语式","去规律标签... 《文心雕龙创作论》及其版本修订,不仅是王元化的学术行为,也可将其视为作者生命史上的心灵事件。以92版为参照,79版被删削的最醒目的内容,可概述为"三去",即"去阶级分析","去偶像语式","去规律标签"。王元化半世纪前研究刘勰的内驱力,既源自学理追求,更源自体制内自我救赎。由此楔入,可依稀辨析作者自1961-2008年,于龙学一案所绵延的心路历程确有四个环节构成:"适时图存"→"心史裂痕"→"不期荣幸"→"良知乏宁"。作为驱动79版撰写的价值意向链的两个环节,"心灵裂痕"全然被"适时图存"推着走,其走向是线型的,故它是被迫的,不无羞辱感的。79版虽然给作者带来"不期荣幸",让作者鸿运连连,但也带来"良知乏宁"的心病,于是王元化采取"潜反思"的方式,即把他包括《文心雕龙创作论》所有版本在内的全部"心史病历"公示于众,将一个"真实的自我"交给历史。从中可鉴一个大知识分子对思想史的敬畏暨文化道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化 雕龙研究 心史裂痕 潜反思
下载PDF
历史·人史·心史——新长篇讨论之四: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义勤 田广文 +8 位作者 白浩 邵瑜莲 郑鹏 刘永春 贺彩虹 李艳 刘香 刘玉秋 于丽娜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26,共7页
关键词 小说结构 知识分子 尤凤伟 作家 吴义勤 心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陈寅恪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解读及运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士礼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80-186,共7页
如果参照时段理论将史实分为"具体史实""一般史实""抽象史实"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陈寅恪运用文学作品对上述三类史实进行的考证与解读,呈现出的是一个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的过程。就某种层面而言,从史实... 如果参照时段理论将史实分为"具体史实""一般史实""抽象史实"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陈寅恪运用文学作品对上述三类史实进行的考证与解读,呈现出的是一个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的过程。就某种层面而言,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是陈氏史学研究特色最突出的呈现,它既显示了文学作品史料价值层次性与多样性,同时也是陈寅恪史学研究从对历史表象的考证还原到历史内蕴的深刻阐发历程的集中呈现。此外,历史现实层面的史实还原与精神层面的内蕴阐发构成了历史学求真维度的两个基本面相,陈寅恪的从史实求证到心史阐发的研究工作正是对历史学求真维度的全面观照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实考证 心史诠释 互证
下载PDF
诗史与心史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晓春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7-99,共3页
“诗史”是中国诗歌理论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代表着传统诗学对诗的功能的体认,以及相应的批评原则。本文认为,“诗史”的提法客观上冲淡了诗人的主体性和抒情功能,主张以“心史”取代“诗史”范畴,以还原创作者的主体地位。... “诗史”是中国诗歌理论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代表着传统诗学对诗的功能的体认,以及相应的批评原则。本文认为,“诗史”的提法客观上冲淡了诗人的主体性和抒情功能,主张以“心史”取代“诗史”范畴,以还原创作者的主体地位。以此来观照中国古典诗歌,将会开拓出一个较新的认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史 诗本体 载体
下载PDF
“正史”、“秘史”和“心史”——阎连科《炸裂志》印象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杰俊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2-45,58,共5页
阎连科的《炸裂志》讲述了耙耧山脉中的炸裂村从村、镇、县、市到直辖市的爆炸式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戛然而止的故事。《炸裂志》主要的着力点不在于书写以炸裂村为代表的中国发展"正史",张扬中国发展的正能量,而在于彰显发展... 阎连科的《炸裂志》讲述了耙耧山脉中的炸裂村从村、镇、县、市到直辖市的爆炸式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戛然而止的故事。《炸裂志》主要的着力点不在于书写以炸裂村为代表的中国发展"正史",张扬中国发展的正能量,而在于彰显发展背后的"性"力量和仇恨力量,凸显了以炸裂村为代表的中国发展"秘史"和仇恨"心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连科 《炸裂志》 “正 “秘 心史
下载PDF
民族文化心史的剖视与构建——当代家族小说母题模式论之一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德利 《青海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71-76,共6页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中国 民间文化理结构 家族原罪小说 《古船》 《白鹿原》 民族文化心史 当代 家族小说 母题模式
下载PDF
论乾隆时官方判定《心史》为伪的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福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53-57,共5页
乾隆"钦定"了《四库全书》,"敕修"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御定"了《续文献通考》。《四库提要》和《续文献通考》正式判定明末出自井中的宋郑思肖《心史》为伪书。但这只是诬陷和谎言,却迄今还在蒙... 乾隆"钦定"了《四库全书》,"敕修"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御定"了《续文献通考》。《四库提要》和《续文献通考》正式判定明末出自井中的宋郑思肖《心史》为伪书。但这只是诬陷和谎言,却迄今还在蒙骗和贻误学术界。乾隆对郑思肖相当注意,有可能看过《心史》,且还写过关于郑氏的诗。《四库全书》中更是留下了《心史》为真的大量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四库全书 郑思肖 心史 伪书
下载PDF
郑思肖《心史》在日本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福康 《中华文史论丛》 2001年第4期309-327,共19页
公元十三世纪後期,寓居江南姑苏城内一位中年读书人郑思肖,悲愤地在《泣秋赋》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蒙古族的元朝已经占领了苏杭一带,仓皇南逃的宋朝二王不久即覆亡了,但郑思肖仍痴盼着“南国正统”的复归。引入注目的是,在他独立... 公元十三世纪後期,寓居江南姑苏城内一位中年读书人郑思肖,悲愤地在《泣秋赋》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蒙古族的元朝已经占领了苏杭一带,仓皇南逃的宋朝二王不久即覆亡了,但郑思肖仍痴盼着“南国正统”的复归。引入注目的是,在他独立寒秋,怅惘四顾时,还“东望蓬莱”。想像中的日本烽烟昏迷,是因为当时元朝有侵曰之擧。那麽,这篇赋当作於1281年秋。同时,他还写了《元鞑攻日本败北歌》。数月前,他又写过《元贼谋取日本二绝》。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反战意识,後都收於《心史》一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思肖 心史 日本 南宋时期 中国 文学研究 诗歌
下载PDF
《心史》:郑思肖的赵宋情结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学智 陈本源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8-22,共5页
郑思肖是中国文学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他的《心史》虽是“古今所未有”的奇书 ,但又有真实性 ,是磅礴着浩然之气的心灵史。它和郑氏其他作品一起 ,真实地反映了南宋王朝日趋覆亡的现实悲剧和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 ,赞颂了以文天祥为... 郑思肖是中国文学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他的《心史》虽是“古今所未有”的奇书 ,但又有真实性 ,是磅礴着浩然之气的心灵史。它和郑氏其他作品一起 ,真实地反映了南宋王朝日趋覆亡的现实悲剧和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 ,赞颂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民族英雄的凛然正气 ,反复表达了郑氏“一统正乾坤”的热切意愿和“终身只宋民”的坚定决心 ,达到了“篇篇字字皆盟誓”的程度。从《心史》的接受史看 ,直到20世纪初 ,它还在发挥着“起国家之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思肖 心史 赵宋情结 气节
下载PDF
学德相济誉满透 独开心史数风流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运石 《心理研究》 2013年第5期92-93,共2页
1984年,美国心理学家JosefBrozek曾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研究——机构与组织的最新发展》一书中如此评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研究的学术带头人高觉敷:“南京师范大学的高觉敷教授是目前年岁最高而仍致力于心理学史的中国学者。”从... 1984年,美国心理学家JosefBrozek曾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研究——机构与组织的最新发展》一书中如此评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研究的学术带头人高觉敷:“南京师范大学的高觉敷教授是目前年岁最高而仍致力于心理学史的中国学者。”从学术上看,这个评价无疑是准确的,但它本身还是遗漏了形成这个评价背后的重要史实,而恰是这些湮灭在岁月长河中的浪花洗练出了有关高老评价中的“年岁最高”、“仍致力于”、“心理学史”这三个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师范大学 学术带头人 风流 心史 理学 理学研究 中国学者 理学家
下载PDF
心史纵横自一家──读郭豫适的《中国古代小说论集》
13
作者 张锦池 关四平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心史纵横自一家──读郭豫适的《中国古代小说论集》张锦池,关四平郭豫适教授的《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问世了,我如由衷为之高兴。这在当前学术著作出版低谷的大气候下,尤显难能可贵,这连... 心史纵横自一家──读郭豫适的《中国古代小说论集》张锦池,关四平郭豫适教授的《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问世了,我如由衷为之高兴。这在当前学术著作出版低谷的大气候下,尤显难能可贵,这连出三版的本身,就在有力地说明着此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小说论 《三国演义》 研究方法 思想性格 小说理论批评 心史 马克思主义 思想意义 《红楼梦》
下载PDF
评台湾学界的《心史》伪书说
14
作者 陈福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5-192,共8页
宋元之际闽籍作家郑思肖的《心史》是一部重要的民族文献,台湾学界自傅斯年起对《心史》有怀疑,姚从吾、刘兆祐、李则芬、林清科、林庆彰、杨玉峰、李敖、汪荣祖等人则认为它是伪书。他们的有关论文以前大陆学者很难看到,现在流传亦不... 宋元之际闽籍作家郑思肖的《心史》是一部重要的民族文献,台湾学界自傅斯年起对《心史》有怀疑,姚从吾、刘兆祐、李则芬、林清科、林庆彰、杨玉峰、李敖、汪荣祖等人则认为它是伪书。他们的有关论文以前大陆学者很难看到,现在流传亦不广。而且,两岸的研究者对此也未作过梳理和评述。台湾学者的观点值得重视和研究,本文经过逐篇逐条辨析,论定台湾学界的《心史》"伪书说"一条也没有学理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史 郑思肖 台湾学界 闽籍 伪书
下载PDF
《天地间集》:赵宋遗民的另一部“心史”
15
作者 陈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61,共22页
宋元鼎革之变激发出士人思想、情感的巨大能量,使其诗歌所蕴情感的强度和密度大增,进而凸显了诗为“心史”的性质。对此,时人亦有理论自觉。本文以谢翱编《天地间集》为中心,效仿陈寅恪“心史”研究理路,借鉴西方心态史、情感史的一些理... 宋元鼎革之变激发出士人思想、情感的巨大能量,使其诗歌所蕴情感的强度和密度大增,进而凸显了诗为“心史”的性质。对此,时人亦有理论自觉。本文以谢翱编《天地间集》为中心,效仿陈寅恪“心史”研究理路,借鉴西方心态史、情感史的一些理念,从诗歌文本隐喻、象征等深层意义的发微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视角或成果,从“悲痛与眷恋:连结的断裂与复原”“惊悸与诧异:战乱创伤与奴役怨懑”“闲适与郁怅:隐居的政治意涵”“空幻与落寞:儒家伦理纲常之外”“坚守与忧惧:与时间抗争”五个方面,对易代之际与遗民身份认同相关的心态做了立体、动态的透视。近代人文与社会科学中普遍出现了“人的消失”现象,激活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心史”意蕴,不失为既得预国际学术界之潮流又呼应国内学术界“三大体系”构建之吁求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遗民 心史 《天地间集》 人的消失
下载PDF
论钱谦益对《心史》的态度
16
作者 陈福康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2年第8期14-16,88,共4页
《心史》是宋遗民郑思肖在鼎革之际写的一部诗文集,因内容反抗蒙元,完成后藏于古井中,明末被发现并刊行,其后遭清廷查禁,且有人称为伪书。作者以钱益谦诗文为据,认为钱氏肯定《心史》非伪书,但钱氏对此书内容则赞许与贬评并存。
关键词 心史 禁书 辨伪 钱谦益
下载PDF
《心史》决不是伪书──与鲁同群先生商榷
17
作者 陈福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90-95,共6页
《心史》决不是伪书──与鲁同群先生商榷陈福康明崇祯戊寅年(1638),吴中久旱。十一月初八,苏州承天寺浚眢井,得一铁函。启之,函内石灰,灰内锡匣,匣内蜡漆,漆内纸包,外缄封书一联“大宋世界无穷无尽,此书出日一切皆吉”... 《心史》决不是伪书──与鲁同群先生商榷陈福康明崇祯戊寅年(1638),吴中久旱。十一月初八,苏州承天寺浚眢井,得一铁函。启之,函内石灰,灰内锡匣,匣内蜡漆,漆内纸包,外缄封书一联“大宋世界无穷无尽,此书出日一切皆吉”,中题“大宋铁函经,德九年佛生日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史 郑思肖 保藏方法 伪书 两优释褐 《宋 《四库全书》 沉井 十二月 文学风格
下载PDF
《大江大河》:谱写改革宏篇,抒写人民“心史”
18
作者 刘雪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95,共4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围绕“改革开放”或者“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一主题,当代电视剧能正面给予回应的廖廖可数。因此,《大江大河》的横空出世确实令人惊艳,它的巨大成功,是向改革开放四十年致敬的最好礼物。电...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围绕“改革开放”或者“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一主题,当代电视剧能正面给予回应的廖廖可数。因此,《大江大河》的横空出世确实令人惊艳,它的巨大成功,是向改革开放四十年致敬的最好礼物。电视剧《大江大河》斩获“2018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剧”称号,被称为“将流量转化为能量”的“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心史 人民 现代化进程 主旋律作品 电视剧 国产剧 中国
下载PDF
论《心史》沉井典故条目的编写
19
作者 陈福康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
多年前拜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读到他的诗句“珍重承天井中水,人间惟此是安流”时,我就想,这里用了宋元之际郑思肖在苏州承天寺井中沉藏《心史》之故实,含义很深刻,多用于赞咏坚贞的民族感情,但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典故,... 多年前拜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读到他的诗句“珍重承天井中水,人间惟此是安流”时,我就想,这里用了宋元之际郑思肖在苏州承天寺井中沉藏《心史》之故实,含义很深刻,多用于赞咏坚贞的民族感情,但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典故,因为在《辞源》、《辞海》及当时所有的成语、典故类词典中,都还没有有关《心史》沉井典故的条目。而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古书典故辞典》、《汉语成语大辞典》、《常用典故词典》、《中国典故精华》、《中国成语大辞典》、《文学典故词典》中,也都没有看到有关《心史》典故的条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故 心史 《中国成语大辞典》 条目 20世纪80年代 《柳如是别传》 编写 汉语成语
下载PDF
《心史》固非吴井之藏质疑─—与汪荣祖先生商榷
20
作者 张新民 《中国文化》 1995年第1期258-261,共4页
《心史》固非吴井之藏质疑─—与汪荣祖先生商榷张新民南宋遗民郑思肖(所南),身遭亡国惨痛,隐居吴门,不婚不宦,誓报国俨以全其志节,而景迫榆桑,有志难就,又虑身没之後,爱国之心,孤臣之汨,不能见知於後世,郁怏忧愤,无以寄... 《心史》固非吴井之藏质疑─—与汪荣祖先生商榷张新民南宋遗民郑思肖(所南),身遭亡国惨痛,隐居吴门,不婚不宦,誓报国俨以全其志节,而景迫榆桑,有志难就,又虑身没之後,爱国之心,孤臣之汨,不能见知於後世,郁怏忧愤,无以寄怀,遂自取诗文,合为一编,名曰《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史 郑思肖 《旧唐书》 顾炎武 南宋遗民 余嘉锡 通》 《四库提要》 祖先 陶渊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