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此岸的心物交融与彼岸的神人与共──刘勰“心物感应论”与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比较分析 |
苏荟敏
|
《兰州学刊》
|
2005 |
1
|
|
2
|
“心物感应论”与“摹仿说”之比较 |
任秀芹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3
|
试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心物感应形式 |
陈建森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1999 |
0 |
|
4
|
心物感应论和模仿说的比较分析 |
吴剑林
|
《云南学术探索》
|
1997 |
1
|
|
5
|
心物感应:诗歌生成的独特表述 |
毛正天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1
|
|
6
|
论心物感应的特征 |
李乾刊
|
《山东电大学报》
|
1996 |
0 |
|
7
|
物源性迁移性交融性——浅谈语文审美教育的“心物感应”原理 |
陈荒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
1999 |
0 |
|
8
|
神与物会 思与境生——浅析景区对对联中的心物感应描写 |
梁泳虹
|
《语文月刊》
|
2008 |
0 |
|
9
|
论“心物交融”审美理论的逻辑展开 |
张霞云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0
|
从心物关系看中西美学的差异 |
汪振军
|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2
|
|
11
|
中西心物观简论 |
王娜娜
裴常山
|
《湖南农机》
|
2007 |
2
|
|
12
|
中国诗与画融合的文化思想基础 |
刘晔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3
|
《乐记》的诗歌创作理论初探 |
江宇冰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4
|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习作教学实践探究 |
简中兰
|
《生活教育》
|
2019 |
3
|
|
15
|
境生象外——袁晓岑的鞍马人物雕塑创作 |
张仲夏
|
《美术大观》
|
2015 |
0 |
|
16
|
基于审美的教学设计 |
邓辉
刘红
|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2010 |
3
|
|
17
|
儒家音乐思想赏析 |
杨红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2 |
2
|
|
18
|
物人之间:唐前“物感”至“感物”的演变研究 |
夏朝阳
|
《励耘学刊》
|
2021 |
1
|
|
19
|
对我国古代美学的新探索——读张文勋《诗词审美》 |
文平
|
《思想战线》
|
1988 |
0 |
|
20
|
关于中国古代的文学起源论的思考 |
王国健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