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台湾“总统”选举及公投态势分析
- 1
-
-
作者
刘传标
-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福建社科情报》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
文摘
台湾地区第七届“立委”选举结果于1月12日晚揭晓,执政的民进党全面溃败,剧烈跌宕至27席。与之对抗的国民党则激增到81席。加上与之在“立院”共同运作的无党团结联盟的3席及亲民党的1席。
-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总统”选举
态势分析
公投
选举结果
民进党
国民党
亲民党
-
分类号
D675.82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族群政治在台湾“总统”选举中的表现及其特点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程凯
-
机构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民族论坛》
2013年第8X期96-100,共5页
-
文摘
"省籍——族群"问题是当代台湾政治选举过程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台湾社会不同层级的政治选举中,四大族群(闽南人或福佬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的互动对选举政治的过程和结果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像"中央"层级的"总统"选举,族群政治的表现尤为显著。文章拟对台湾晚近四次"总统"选举中族群政治的表现给予简单分析,并由此归纳出台湾族群政治的一些特点,如族群政治的间隔性、消弭趋势、建构性等。
-
关键词
台湾
"总统”选举
族群政治
特点
-
分类号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民意调查在台湾“总统”选举中的作用
- 3
-
-
作者
阮颖钰
-
机构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
-
出处
《珠江教育论坛》
2016年第3期10-17,共8页
-
文摘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不仅是亚洲经济腾飞的标识,也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代表之一。本文拟以台湾民主化进程为背景,参考相关文献和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台湾的政府体制,说明超级总统制下台湾“总统”的特殊地位以及“总统”选举的重要性。民意与选举是紧密相连的,民意调查在选情预测、政治参与和政治领域自治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意调查一方面体现出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在其发展中不断衍生一些负面效应,甚至影响民主选举的独立性。
-
关键词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
台湾“总统”选举
民意调查
-
分类号
D675.82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台湾“总统”选举后的政策走向
- 4
-
-
作者
朱爱莉
-
机构
台湾研究会
-
出处
《台湾研究》
CSSCI
1990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政策的制定既取决于决策层领导者的主观因素,也取决于内外的客观因素。台湾新领导者的心态和价值观的变化及其面临的内外新形势,使其出现从“汉贼不两立”到“一国两府”、从“中国意识”到“台湾意识”两个相关观念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反共偏安”的大陆政策和“双重承认”的“弹性外交”,日益成为其内外政策的基本取向。
-
关键词
台湾省
意识
政策走向
“总统”选举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中国意识
大陆政策
内外政策
-
分类号
D751.12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台湾北高市长选举分析
- 5
-
-
作者
刘传标
-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福建社科情报》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被称为2007年12月举行的第7届“立委”选举热身赛、2008年3月“总统”选举的“前哨战”的北高市长选举,和新一届台北、高雄市“议员”选举于2006年12日9日投票,选举结果于当晚揭晓。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郝龙斌当选台北市长,民进党籍候选人陈菊当选高雄市长,得票率分别为54%和49%。
-
关键词
“立委”选举
市长
台湾省
“总统”选举
选举结果
中国国民
高雄市
候选人
-
分类号
D625.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白热化的副总统之争——国民党派系斗争的最佳写照
- 6
-
-
作者
高峰
-
机构
北京
-
出处
《广东党史》
2009年第3期39-41,共3页
-
文摘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蒋介石在南京召开“行宪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实现“还政于民”。对于“总统”选举,虽然蒋介石迟迟不肯参选,但谁都清楚非蒋莫属。不过,对于“副总统”选举,尽管李宗仁最早打出了竞选的旗帜,但因蒋介石的极力阻挠和反对,整个选举过程还是一波三折,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幕活灵活现的选举闹剧。
-
关键词
副总统
国民党
派系斗争
“总统”选举
蒋介石
国民大会
还政于民
李宗仁
-
分类号
K26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试析陈水扁“拼经济、大改革”策略
- 7
-
-
作者
周伟
-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0-92,37,共4页
-
文摘
在去年台北、高雄选举后 ,陈水扁多次提出民进党的任务是“拼经济、大改革” ,对正逐渐升温的 2 0 0 4年“总统”选举采取冷处理。这是因为在台北、高雄两市选举中民进党声势受挫 ,陈水扁想通过“拼经济、大改革”的宣示 ,掩饰其拼选举的目的 ,改变选民心目中民进党“只会选举 ,不会治国”的负面形象 ,吸引中间选民的支持 ,同时反击泛蓝阵营的竞选攻势。随着“拼经济、大改革”策略的提出与实施 ,泛蓝、泛绿两阵营围绕 2 0 0
-
关键词
陈水扁
民进党
2004年
“总统”选举
“拼经济、大改革”策略
-
分类号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1995年台湾新党情况综述
- 8
-
-
作者
严安林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台湾研究所
-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28-37,共10页
-
文摘
1995年是台湾新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一年,继在1994年底的省市长选举中取得较大斩获后,1995年,新党积极整合支持力量,宣传政治理念,在组织发展、政策制定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颇有进展,特别是在三届“立委”选举中,新党一举攻下21个席次,成为岛内名副其实的第三大党,从而真正确立了“关键性少数”的地位,完全打破了两党政治格局,奠定了三党政治的政党格局。新党的崛起将对未来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关键词
新党
国民党
两岸关系
候选人
“总统”选举
全委会
民进党
台湾政局
台北市
社民党
-
分类号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年底百里侯之战民进党受困于台南
- 9
-
-
作者
刘传标
-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福建社科情报》
2009年第2期10-14,共5页
-
文摘
民进党将年底的选举视为2009年最重要的工程,因为年底的县市长选举,如果能胜选,不仅能为民进党止血,提高绿营士气,也能实现“重新出发”为再上台执政打基础。如果在今年县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再次选输了,对民进党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个伤害会延续到下一次“立委”及2012年的“总统”选举。
-
关键词
民进党
县市长选举
“总统”选举
伤害
执政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25.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台湾选前态势分析——民进党
- 10
-
-
作者
刘传标
-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福建社科情报》
2007年第5期5-10,共6页
-
文摘
离2008年“总统”选举只有半年时间,民进党是否有可能在与国民党的交锋中再次胜出?未来半年民进党的选举态势又将如何发展?
一、“谢苏配”成局,谢苏能否完全冰释初选的结怨?
-
关键词
民进党
态势分析
“总统”选举
台湾省
国民党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国国民党党主席补选概述
- 11
-
-
作者
陈元勇
-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
-
出处
《福建社科情报》
2007年第2期9-16,共8页
-
文摘
中国国民党因为前任主席马英九的辞职,进行了一场党主席补选。而这场党主席补选的结果如何,也关系到王马二人的“总统”选举态势。
-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补选
“总统”选举
马英九
辞职
-
分类号
D693.7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民进党“两岸政策”的两手策略
- 12
-
-
作者
刘传标
-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福建社科情报》
2013年第3期8-14,共7页
-
文摘
2008年和2012年两次“总统”选举的败选,尤其是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进党出征败在“最后一里路”上。民进党败选下台后,党内调整两岸政策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
关键词
两岸政策
民进党
“总统”选举
蔡英文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1996年台湾“大选”结果的初步评估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林劲
-
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共8页
-
文摘
1996年3月23日,台湾举行了所谓“中华民国”第九届“总统”选举以及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引起海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就此次选举的结果作一概略的分析和初步的评估.
-
关键词
民进党
国民党
“总统”选举
候选人
两岸关系
李登辉
1996年
台湾政坛
军事演习
选票
-
分类号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当前台湾“宪政改革”的三大问题
- 14
-
-
作者
李炳南
-
机构
台湾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14,共4页
-
文摘
“宪政改革”已经成为现阶段最受瞩目的话题,在进行探讨时,有三个问题特别值得注意,就是“总统”的选举方式、“国民大会”的定位、创制复决权的实施,而这些问题必须在合乎“宪政主义”的原则下进行讨论,因此,在进入正文前,必须先介绍何谓“宪政主义”的原则.
-
关键词
“国民大会”
宪政改革
复决权
主权在民
立法权
宪政主义
“国安会”
“总统”选举
行政权
政府效能
-
分类号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亚洲震荡:中日美的演出
- 15
-
-
作者
西村豪太
福田惠介
长谷川隆
陈言(编译)
-
机构
《东洋经济周刊》编辑部
不详
-
出处
《中国经济周刊》
2012年第3期16-16,共1页
-
文摘
2012年,数场选举将影响亚洲未来。1月的台湾“总统”选举,3月的俄罗斯总统选举,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12月的韩国总统大选,日本国内也有可能解散内阁,进行选举。
-
关键词
亚洲
“总统”选举
美国总统选举
演出
总统大选
俄罗斯
-
分类号
D675.82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李登辉如何欺民骗党
- 16
-
-
作者
廖宝法
-
出处
《东南亚纵横》
2000年第5期42-44,共3页
-
文摘
十二年前.李登辉继蒋经国成为台湾“总统”与国民党主席,当时被认为是头上有“台湾人的光环”.他恣意挥霍这个光环的力度,斗倒国民党内异己,又暗助奉行台独的民进党.终导致国民党丧失政权,他的光环亦再也无光.
-
关键词
李登辉
“总统”选举
陈水扁
选票
连战
-
分类号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75.82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民进党为2008大选铺路
- 17
-
-
作者
晨(摘编)
-
出处
《福建社科情报》
2006年第2期21-21,17,共2页
-
文摘
因应“三合一”选举的大败,台湾民进党的执政人事布局,到50天后的1月22日才算“尘埃落定”。当然仍由陈水扁在“总统府”领军决策,苏贞昌掌“行政院”,游锡垫任党主席,组成新的“三头马车”。一般认为,这是陈水扁、民进党为2008年“总统”选举确立的架构,届时民进党推出的候选人很可能就是“苏游配”。但在2008年5月之前,显然还是陈水扁“说了算”。
-
关键词
民进党
“总统”选举
大选
陈水扁
尘埃落定
总统府
候选人
人事
执政
行政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歆生、济生、民意、前进——汉口地名的历史印章
- 18
-
-
作者
董玉梅
-
机构
武汉文史馆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18年第3期59-64,共6页
-
文摘
武汉的江汉路,原来称为歆生路,现在,可以对这个命题产生疑问了;济生路,原来以为是来自于济生善堂,现在知道,原来因地皮大王刘歆生的济生公司改名;府东、府西、府南、府北诸路的中间,包围的是汉口市政府;而民意、自治、宪政、民主等路、街,原来和国民政府时期进行的全国性“总统”选举直接关联。当然,落实到今天以前进为名的系列地名,则把前述所有的地名进行了一个总结——历史永远在前进。以前进为名的系列路名,竟然有这么丰富的故事,有这么厚重的历史。时间流逝,历史发展,人们每前行一步,就留下一段历史故事,烙下几块历史印章。拂去历史的尘埃,发现这些故事与印章有些烙在了汉口的历史上,有些甚至烙在了中国的历史上。
-
关键词
历史故事
印章
地名
汉口
民意
“总统”选举
国民政府时期
江汉路
-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 19
-
-
-
出处
《决策探索》
2008年第7期6-6,共1页
-
文摘
台湾“总统”选举3月22日揭晓,马英九带领国民党完成第二次政党轮替,国民党“马萧配”大胜民进党“长昌配”221万余票,马英九得票率创历史新高,民进党再度受到重创,“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选举结果,马英九、萧万长囊括7658724票,谢长廷、苏贞昌则获得5445239票,马萧配取得压倒性胜利,创下了台湾“总统”选举史上最高票纪录。
-
关键词
台湾地区
马英九
领导人
“总统”选举
选举结果
国民党
民进党
萧万长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马英九:胜选讲话
- 20
-
-
-
出处
《经济管理文摘》
2008年第7期31-31,共1页
-
文摘
现在我向大家报告开票结果统计,我与萧万长先生,得票已经超过一半,当选“中华民国”第十二任的“总统”、“副总统”。
我要强调的是,这一次选举的结果不是我们马萧个人的胜利,也不是国民党一个党的胜利,是全体台湾人民的胜利。这是台湾所有希望求新求变,期望开放改革,期望和谐向前行的人民共同的胜利。更重要的是,我们完成了台湾历史上第四次的公民直接“总统”选举,在平和的情况下落幕,代表着我们的民主政治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
关键词
马英九
“总统”选举
台湾人民
中华民国
台湾历史
民主政治
副总统
萧万长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75.82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