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苏轼对待经学研究之态度的一点思考——以《东坡志林》卷五《论古》为中心
1
作者
王艳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8期121-125,共5页
苏轼曾经是北宋经学的重要研究者之一,但是其学术影响却并未如宋代之洛学那样垂于后世.本文试图探讨其原因.兹从其尚未广为学界普遍重视的<东坡志林>卷五<论古>材料,分析其对待经学研究有"想当然耳"的特点,而这...
苏轼曾经是北宋经学的重要研究者之一,但是其学术影响却并未如宋代之洛学那样垂于后世.本文试图探讨其原因.兹从其尚未广为学界普遍重视的<东坡志林>卷五<论古>材料,分析其对待经学研究有"想当然耳"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有可能就是导致其经学过早湮没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经学
《东坡志林·论古》
"
想当然耳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江西文言小说集二种叙考
2
作者
张振国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74-76,共3页
清代的江西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文言小说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邹钟的《想当然耳》和李熙龄的《冰鉴斋见闻录》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部。邹钟,江西安福人,生于1833年,卒于1890年,其《想当然耳》影响到《夜雨秋灯录》、《...
清代的江西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文言小说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邹钟的《想当然耳》和李熙龄的《冰鉴斋见闻录》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部。邹钟,江西安福人,生于1833年,卒于1890年,其《想当然耳》影响到《夜雨秋灯录》、《斯陶说林》等文言小说集的创作。李熙龄,江西南城人,生于1791年,卒于1868年,其《冰鉴斋见闻录》文笔简洁,有《阅微》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钟
想当然耳
李熙龄
冰鉴斋见闻录
晚清
江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的“三杀、三宥”说
3
作者
何崝
《文史杂志》
2022年第6期4-8,共5页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参加省试的文章,由于文中使用“三杀三宥”的典故出处不确,引起历代学者争论。实际上,苏轼在引书时使用了櫽栝整合的方式,在当时并不违反考试规则,并得到欧阳修考官以及其他考生的认可。苏轼之母程氏自幼培养...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参加省试的文章,由于文中使用“三杀三宥”的典故出处不确,引起历代学者争论。实际上,苏轼在引书时使用了櫽栝整合的方式,在当时并不违反考试规则,并得到欧阳修考官以及其他考生的认可。苏轼之母程氏自幼培养苏轼忧国忧民的情怀。青年苏轼借古人之口提出“三杀三宥”说,就是他愿为天下苍生解除疾苦的最初的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
食之言
想当然耳
櫽栝整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苏轼对待经学研究之态度的一点思考——以《东坡志林》卷五《论古》为中心
1
作者
王艳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8期121-125,共5页
文摘
苏轼曾经是北宋经学的重要研究者之一,但是其学术影响却并未如宋代之洛学那样垂于后世.本文试图探讨其原因.兹从其尚未广为学界普遍重视的<东坡志林>卷五<论古>材料,分析其对待经学研究有"想当然耳"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有可能就是导致其经学过早湮没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苏轼
经学
《东坡志林·论古》
"
想当然耳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江西文言小说集二种叙考
2
作者
张振国
机构
黄山学院文学院
出处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74-76,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编号:09(zw051)
文摘
清代的江西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文言小说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邹钟的《想当然耳》和李熙龄的《冰鉴斋见闻录》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部。邹钟,江西安福人,生于1833年,卒于1890年,其《想当然耳》影响到《夜雨秋灯录》、《斯陶说林》等文言小说集的创作。李熙龄,江西南城人,生于1791年,卒于1868年,其《冰鉴斋见闻录》文笔简洁,有《阅微》遗风。
关键词
邹钟
想当然耳
李熙龄
冰鉴斋见闻录
晚清
江西
Keywords
ZOU Zhong
Xiang Dang Ran Er
LI Xi-ling
Bin Jian Zhai Jian Wen Lu
The Late Qing Dynasty
Jiangxi Province
分类号
I207.4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的“三杀、三宥”说
3
作者
何崝
机构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出处
《文史杂志》
2022年第6期4-8,共5页
文摘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参加省试的文章,由于文中使用“三杀三宥”的典故出处不确,引起历代学者争论。实际上,苏轼在引书时使用了櫽栝整合的方式,在当时并不违反考试规则,并得到欧阳修考官以及其他考生的认可。苏轼之母程氏自幼培养苏轼忧国忧民的情怀。青年苏轼借古人之口提出“三杀三宥”说,就是他愿为天下苍生解除疾苦的最初的宣言。
关键词
耳
食之言
想当然耳
櫽栝整合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苏轼对待经学研究之态度的一点思考——以《东坡志林》卷五《论古》为中心
王艳
《文教资料》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清江西文言小说集二种叙考
张振国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苏轼的“三杀、三宥”说
何崝
《文史杂志》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