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觉及感觉统合论纲
1
作者 申家龙 杨丽君 夏媛媛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19-28,共10页
人体感觉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类:生理状态感觉系统(本能感觉系统)、身体存在状态感觉系统(运动感觉系统)以及外界信息获得感觉系统(高阶感觉系统)。生理状态感觉系统用来维持人体生命最基础性感觉,是最基本的生存本... 人体感觉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类:生理状态感觉系统(本能感觉系统)、身体存在状态感觉系统(运动感觉系统)以及外界信息获得感觉系统(高阶感觉系统)。生理状态感觉系统用来维持人体生命最基础性感觉,是最基本的生存本能,也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与防御机制;身体存在状态感觉系统主要是维持身体的静动态平衡以及运动控制;外界信息获得感觉系统主要用来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从其关系看,身体存在状态感觉系统是人体运动与外界信息获得感觉系统的基础,起到基本的支撑作用,生理状态感觉系统主要呈现反射反应。感觉统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自适性感觉统合、随意性感觉统合与生成性感觉统合。自适性感觉统合主要存在于身体存在状态感觉系统,随意性统合主要存在于大脑中枢信息获得与意识性输出的各种反应之中,生成性感觉统合是随意性感觉统合的最高境界。从生长发育的角度看,感觉及感觉统合是一个随着婴幼儿生长而自然生成的结果,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有一个充分的各类活动过程。所以,只有营造一个符合婴幼儿自然、正常的生长养育环境,才是避免出现感统失调问题的应有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感觉系统 感统 自适性感觉统合 随意性感觉统合 生成性感觉统合
下载PDF
足踝复合体本体感觉的测量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冯亮 张雅飞 霍洪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59-3264,共6页
背景:足踝本体感觉的研究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老年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身体姿势控制、运动表现的提高至关重要。前期的相关研究经常把足部和踝关节的感觉评价分开研究,对全面且综合地了解其感觉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足踝复合体是... 背景:足踝本体感觉的研究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老年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身体姿势控制、运动表现的提高至关重要。前期的相关研究经常把足部和踝关节的感觉评价分开研究,对全面且综合地了解其感觉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足踝复合体是唯一与支撑面直接接触的部位,在收集体感反馈和调节平衡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汇总现有关于足部和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调查研究,梳理足踝复合体感觉的测量与评价方法,以期为日后的相关研究做出铺垫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中文检索词为“(足OR足踝关节OR踝关节)AND(感觉OR本体感觉)”、英文检索词为“(foot OR ankle)AND(feel OR proprioception)”,在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了解关于足踝基本概念、研究现状与范畴,总结并评价足踝的本体感觉评价方法,最终纳入57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足踝复合体感觉的评价主要分为对足部的感觉评价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评价。②足部的感觉评价主要描述其皮肤的感觉以及干预条件下的感觉反馈,方法主要包括:压力感觉阈值测试、足(底侧和跖侧)两点辨别能力测试、皮肤振动感觉持续时间测试。③踝关节本体感觉评价着重描述关节位置、运动范围、力值及功能表现,方法主要分为静态的关节角度重置测试、运动最小阈值测试、力觉重现测试以及动静态的平衡、速度及行走能力的测试。④对量化结果的报道一般以“误差”来表示,根据报道的需要一般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恒定误差等。⑤结果证实,足踝复合体具备特殊的感觉能力,包括足部感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表现;足部感觉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弱化均与人体平衡能力下降相关,二者联合测量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足踝功能;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需要选择足部与踝关节的感觉测量方法的组合形式,并充分考虑环境、情绪以及报道方式等多种影响因素,提高测量与评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复合体 本体感觉 测量方法 等速测试仪 感觉阈值 两点辨别能力 皮肤振动感觉 运动觉 位置觉 力量觉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感觉处理测量量表的汉化及信度与效度研究
3
作者 刘晓佩 覃程 +1 位作者 郭津 耿希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68,共8页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感觉处理测量量表(sensory processing measure-preschool,SPM-P)进行汉化,并在学龄前儿童中检验其信度与效度。方法: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对SPM-P源量表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SPM-P量表。2021年9月-2021年12月采用整群...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感觉处理测量量表(sensory processing measure-preschool,SPM-P)进行汉化,并在学龄前儿童中检验其信度与效度。方法:按照Brislin翻译模型,对SPM-P源量表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SPM-P量表。2021年9月-2021年12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对395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度与效度。结果:中文版SPM-P量表包含社会参与、视觉、听觉、触觉、身体意识、平衡与动作、计划与构想及整体感觉系统8个维度,共75个题项。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9,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00-0.899;条目内容效度(I-CVI)值为0.920,平均内容效度(S-CVI/Ave)值为0.984,内容效度良好;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度较好(χ^(2)/df=2.41,CFI=0.992,TLI=0.960,RMSEA=0.060,SRMR=0.046);中文版SPM-P量表与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筛查问卷的对应评估维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5至﹣0.399,效标效度良好。结论:中文版SPM-P量表在国内学龄前儿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适用于国内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标准化评估,为进一步开展国内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感觉处理测量量表 感觉统合失调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患儿的干预效果
4
作者 王璐 米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 探讨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自闭症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观察组实施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比两组的... 目的 探讨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自闭症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观察组实施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对比两组的语言发育状态、孤独行为和感觉统合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配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提高自闭症患儿的语言发育状态及感觉统合能力,改善其孤独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认知神经及语言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 语言发育状态 孤独行为 感觉统合能力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及运动平衡能力 被引量:4
5
作者 叶云天 陈继鑫 刘爱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421-4428,共8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严重影响生活及运动表现的损伤之一,作为稳定结构,前交叉韧带对维持运动表现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鉴于其严重的损伤表现,目前临床治疗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由于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引起机械感受器损失,进而引起本... 背景: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严重影响生活及运动表现的损伤之一,作为稳定结构,前交叉韧带对维持运动表现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鉴于其严重的损伤表现,目前临床治疗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由于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引起机械感受器损失,进而引起本体感觉降低,为患者运动表现恢复带来极大困扰。目的:总结本体感觉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探讨其背后机制,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更多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2013年1月至2023年3月收录的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及运动平衡能力相关的应用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0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本体感觉训练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位置觉、运动觉等本体感觉功能,提高了关节稳定性、姿势控制及运动能力;②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刺激膝关节周围本体感受器、激活脊髓反射刺激、大脑运动控制强化和认知处理,提升三方面机制,改善本体感觉功能;③本体感觉训练可能通过激活生长相关蛋白43活性、Piezo2机械传导器和NT-3/TrkC信号通路等潜在机制,改善本体感觉功能;④前期以水疗法为主,中后期优先考虑神经肌肉训练、单独力量训练及视觉反馈训练;⑤尚未细分重建移植物、性别,以及缺少以联合多种感觉刺激为思路的设备或本体感觉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重建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训练 应用策略 综述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贵林 孙素真 王泽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21-01—2023-03收治的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21-01—2023-03收治的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腔感觉训练组和NMES联合组各54例。2组患者均进行抗病毒、降颅内压、去高热、控制惊厥、保护脑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口腔感觉训练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NMES联合组在口腔感觉训练基础上进行NMES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康复效果、吞咽功能[吞咽障碍调查量表(DDS)]、神经功能指标[血清脑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的烯醇化酶(NSE)水平]、营养状况[主观的综合性营养评分量表(SGA)]、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NMES联合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口腔感觉训练组的72.22%(P<0.05);NMES联合组口腔期、咽期、食管期DDS评分、SGA评分、SWAL-QOL评分、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口腔感觉训练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口腔感觉训练组(P<0.05)。结论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用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康复效果,进一步改善吞咽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患儿的营养不良状况,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口腔感觉训练 重症病毒性脑炎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基于生理参数的关节局部热感觉预测方法
7
作者 何志强 殷勇高 +1 位作者 赵兴旺 陈鑫 《暖通空调》 2024年第5期117-123,共7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局部热舒适,尤其是关节部位的热感觉。生理参数和环境参数分别是影响人体热感觉投票(TSV)的直接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现有基于生理参数和环境参数建立的局部热感觉模型可以实现对局部位置热感觉的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局部热舒适,尤其是关节部位的热感觉。生理参数和环境参数分别是影响人体热感觉投票(TSV)的直接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现有基于生理参数和环境参数建立的局部热感觉模型可以实现对局部位置热感觉的预测,但对关节局部热感觉的预测精度不高。因此,本文首先基于局部皮肤温度建立了适用于关节部位的局部热感觉模型,并引入皮肤电反应(GSR)和决策树模型,以提高局部热感觉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局部皮肤温度、GSR构建的局部热感觉模型可以预测关节等局部敏感位置的TSV,采用的决策树方法可用于判定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偏差量的修正方向。当模型预测值和TSV实际值之间偏差在±0.5以内时,平均预测准确率在80%以上;引入GSR修正项模型的预测结果比仅采用单一局部皮肤温度构建的模型预测准确率提高了9.1%。该模型可准确预测关节局部热感觉,从而提高人体局部的热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投票 局部热感觉模型 生理参数 皮肤电反应 决策树模型 关节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红霞 李沿江 +3 位作者 陈晓勇 陈煦 刘洪波 赵春梅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雷火灸联合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股四头肌功能、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采用西药+等速结... 目的:研究雷火灸联合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股四头肌功能、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采用西药+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研究组49例采用雷火灸+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病情变化情况、膝关节功能、股四头肌功能、炎症反应、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1.63%)(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膝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血清白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MMP-3、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而Cycholm膝关节评分表(LKSS)评分、股四头肌总功量值(STW)、峰力矩值(PT)、平均功率(AP)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VAS、WOMAC评分、血清IL-1、IL-6、TNF-α、MMP-3、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而LKSS评分、STW、PT、A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KOA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股四头肌功能及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促进病情好转,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清MMP-3、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雷火灸 等速结合本体感觉训练 股四头肌功能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不同视觉条件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一晗 刘中强 +3 位作者 魏乔叶 刘明冬 陈科奕 李志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0-1057,共8页
背景:频闪视觉训练可以迫使感觉重新加权,通过增强对于本体感觉信息的敏感性而使其重新恢复原有权重,这可能是改善本体感觉的有效方法。目的:确定低频、高频和正常视觉条件下的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 背景:频闪视觉训练可以迫使感觉重新加权,通过增强对于本体感觉信息的敏感性而使其重新恢复原有权重,这可能是改善本体感觉的有效方法。目的:确定低频、高频和正常视觉条件下的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在西南医科大学学生中招募36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随机分为低频视觉训练组(n=12)、高频视觉训练组(n=12)和正常视觉训练组(n=12),均进行渐进跳跃稳定平衡训练,其中低频视觉训练组、高频视觉训练组在训练过程中佩戴频闪眼镜,频闪频率分别为1.75,5 Hz,每周训练3次,连续训练4周。训练前及训练完成后1周内,评估所有受试者的踝关节本体感觉、动态姿势稳定性和踝关节稳定性自我评价。结果与结论:①踝关节本体感觉具有显著的时间主效应(P<0.05);与训练前相比,低频视觉训练组和高频视觉训练组受试者训练4周后的踝关节本体感觉有明显改善(P<0.05);训练4周后,低频视觉训练组受试者的踝关节本体感觉较正常视觉训练组有明显改善(P<0.05);②踝关节稳定性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时间主效应、组别×时间因素主效应(P<0.05);与训练前比较,3组训练4周后的踝关节稳定性自我评价均提高(P<0.05);训练4周后,高频视觉训练组受试者的踝关节稳定性自我评价高于正常视觉训练组(P<0.05);③与训练前相比,低频视觉训练组、高频视觉训练组受试者训练4周后的前向动态姿势稳定性、后内侧动态姿势稳定性、后外侧动态姿势稳定性均有明显改善(P<0.05),正常视觉训练组受试者训练4周后的前向动态姿势稳定性、后外侧动态姿势稳定性均有明显改善(P≤0.05);④结果表明,无论频率如何,在频闪视觉条件下进行平衡训练均可以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本体感觉、踝关节稳定性自我评价及动态姿势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频闪视觉 平衡训练 感觉重新加权 本体感觉 动态姿势稳定性
下载PDF
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10
作者 孔祥明 魏雪峰 李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9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指端愈合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指标、皮瓣感觉功能分级。结果29...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9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指端愈合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指标、皮瓣感觉功能分级。结果29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治疗后发生静脉回流障碍问题,拆部分缝线后好转;其余患者皮瓣组织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3个月,近侧指间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掌指关节伸屈范围达到90°,近侧指关节活动范围在90~100°,远侧指关节活动范围在30~45°。术后1个月,29例患者深痛觉均完全恢复,浅感觉、两点辨别感觉均未恢复;术后3个月,23例患者浅感觉恢复;术后6个月,29例患者的浅感觉、深痛觉均完全恢复。术后不同时点浅感觉、两点辨别感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均为S1级;术后3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S2级20例,S3级9例;术后6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S2级1例,S3级28例。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良好,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感觉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 指端缺损 皮瓣感觉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力量、本体感觉和动态平衡与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问卷评分的相关性
11
作者 彭德豪 汤惠如 +1 位作者 王疆娜 孙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8-318,共1页
目的探究慢性踝关节不稳者踝关节不稳定程度与踝关节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动态平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4名慢性踝关节不稳者,测试了参与者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问卷评分,等速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肌力,踝关节跖屈、背屈... 目的探究慢性踝关节不稳者踝关节不稳定程度与踝关节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动态平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4名慢性踝关节不稳者,测试了参与者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问卷评分,等速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肌力,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本体感觉,以及改良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前、后内、后外3个方向的动态平衡能力。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确定问卷评分与踝关节肌力、本体感觉、动态平衡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肌力方面,踝关节跖屈(r=0.378,95%CI:0.046~0.635,P=0.027)、内翻(r=0.527,95%CI:0.233~0.736,P=0.001)力量与问卷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而踝关节背屈、外翻力量与问卷评分无显著相关性:在本体感觉方面,踝关节内翻本体感觉(r=-0.340,95%CI:-0.608~-0.002,P=0.027)与问卷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踝关节跖屈、背屈、外翻本体感觉与问卷评分无显著相关性:在动态平衡方面,改良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后内侧(r=0.444,95%CI:0.124~0.680,P=0.009)与问卷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而前侧和后外侧与问卷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增加踝关节跖屈、内翻肌力、提高后内侧方向的动态平衡能力、降低踝关节内翻本体感觉阈值,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主观稳定性,为患者针对性踝关节神经肌肉功能联合康复训练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神经肌肉功能 感觉阈值 内翻 背屈 平衡测试 踝关节 肌肉力量
下载PDF
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对双侧姿势稳定性、本体感觉、足底触觉和肌肉力量的影响
12
作者 刘延浩 董世玉 +2 位作者 刘子寅 宋祺鹏 沈培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572-3578,共7页
背景: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会对患侧肢体产生不良影响,有线索表明非患侧可能同样受到累及,但目前尚缺乏直接证据。目的:探讨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对于双侧姿势稳定性、本体感觉、足底触觉和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招募122例受试者,其中单侧... 背景: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会对患侧肢体产生不良影响,有线索表明非患侧可能同样受到累及,但目前尚缺乏直接证据。目的:探讨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对于双侧姿势稳定性、本体感觉、足底触觉和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招募122例受试者,其中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者67例,非慢性踝关节不稳者55例。测试了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者双侧以及非慢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姿势稳定性、本体感觉、足底触觉和肌肉力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对比组间差异。结果与结论:①相较于非慢性踝关节不稳者,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者双侧前后方向的稳定时间均更长(P=0.001-0.012),患侧内外方向的稳定时间更长(P=0.012-0.025);双侧踝关节跖屈、背伸、内翻和外翻的本体感觉阈值均更高(P=0.000-0.035);双侧足底大脚趾、第1跖骨头、第5跖骨头、外侧足弓、足跟的足底触觉灵敏度均更低(P=0.000-0.008);双侧踝关节内翻和外翻的肌肉力量均更弱(P=0.000-0.019)。②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者存在双侧姿势稳定性、本体感觉、足底触觉和肌肉力量缺陷。因此,在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时应全面考虑双侧肢体的康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缺陷 慢性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扭伤 感觉运动 平衡控制 本体感觉 足底皮肤触觉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内脏疾病背根神经节交感-感觉偶联参与穴位敏化并放大针刺效应
13
作者 李霞 吕涛 +3 位作者 奚晗清 崔翔 刘坤 高昕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45-652,共8页
最初,在神经病理痛模型中观察到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交感神经末梢异常芽生的现象。芽生的交感末梢围绕在DRG神经元周围,形成“篮状结构”,即交感-感觉偶联,可以激活感觉神经元,导致疼痛的发生。近年来,学者注意到内... 最初,在神经病理痛模型中观察到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交感神经末梢异常芽生的现象。芽生的交感末梢围绕在DRG神经元周围,形成“篮状结构”,即交感-感觉偶联,可以激活感觉神经元,导致疼痛的发生。近年来,学者注意到内脏病变(如心肌缺血)情况下,DRG及相应交感节神经间亦发生交感-感觉偶联,伴随心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本团队既往的研究发现内脏疾病会引起体表痛觉过敏或牵涉痛,参与穴位敏化。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异常交感功能或者通过影响传入神经异常活动参与上述的病理性变化。而针刺这些敏化穴位放大了穴位本身的生物学效应。本文将阐述交感-感觉偶联与穴位敏化之间的联系以及针刺是否可以通过交感-感觉偶联对内脏疾病产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感觉偶联 针刺 穴位敏化 自主神经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改善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本体感觉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熊斌 周云 +7 位作者 张全兵 王永召 阚秀丽 杜尊宇 李雪明 李静 李凯 张润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0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在改善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本体感觉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并接受治疗的60例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在改善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本体感觉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并接受治疗的60例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增加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总计2周。通过分析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运动觉和位置觉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在膝关节本体感觉改善方面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膝关节屈曲关节活动度(ROM)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膝关节屈曲ROM大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膝关节在30°和45°的位置觉以及30°起伸和30°起屈的运动觉均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在30°和45°的位置觉以及30°起伸和30°起屈的运动觉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可有效改善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运动觉和位置觉,从而提高患膝的本体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创伤 膝关节挛缩 本体感觉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铜死亡及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崔新会 陈新锋 +4 位作者 邹鹏 文启 李鹏 汪贺轩 张鑫鑫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铜死亡及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212~236 g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行椎板切除)、ASCI组(ASCI建模)和EPO组(行ASCI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EPO 5000 U/kg,7 d),每...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铜死亡及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212~236 g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行椎板切除)、ASCI组(ASCI建模)和EPO组(行ASCI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EPO 5000 U/kg,7 d),每组12只。术后进行运动及感觉功能(Reuter)评分、BBB评分及脊髓含水率测量,采用等离子质谱仪检测Cu^(2+)含量,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铜死亡蛋白铁氧还原蛋白1(FDX1)及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DLAT)的表达水平,比较3组大鼠感觉运动功能、脊髓水肿情况等。结果与Sham组比较,ASCI组和EPO组BBB评分减少(P<0.05),Reuter评分、脊髓含水率、Cu^(2+)含量、FDX1及DLAT表达均增多(P<0.05);与ASCI组比较,EPO组大鼠BBB评分增多(P<0.05),Reuter评分、脊髓含水率、Cu^(2+)含量、FDX1及DLAT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EPO可抑制ASCI大鼠铜死亡、减轻脊髓水肿,改善其感觉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大鼠 急性脊髓损伤 铜死亡 感觉运动功能
下载PDF
人体着装湿感觉的研究
16
作者 魏玮 季晓芬 +1 位作者 翟丽娜 阎玉秀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8,共6页
皮肤湿感觉是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的重要因子,为深入理解人体着装湿感觉,改善服装穿着舒适性,从人体着装角度,阐述湿感觉的产生机制,回顾总结湿感觉测量试验中从静态到动态、从织物试验到人体穿着试验的演变,将影响湿感觉的因素归纳为外... 皮肤湿感觉是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的重要因子,为深入理解人体着装湿感觉,改善服装穿着舒适性,从人体着装角度,阐述湿感觉的产生机制,回顾总结湿感觉测量试验中从静态到动态、从织物试验到人体穿着试验的演变,将影响湿感觉的因素归纳为外界刺激因素、织物因素和其他影响因素。最后指出,未来可着力于开发接触分离试验探究非紧身着装状态下人体湿度感知状况,结合其他学科优化湿感觉评价方式,针对特定人群开展湿度感知综合评价,为优化服装结构以及提高服装穿着舒适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湿感觉 着装感觉 服装穿着舒适性
下载PDF
原发性早泄中枢丘脑-额叶-躯体感觉皮层环路MRI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倩 陆加明 +4 位作者 朱正阳 李欣 张雯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181,186,共7页
原发性早泄(lifelong premature ejaculation,LPE)是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但中枢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人员借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检测和分析了LPE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特定变化,尤... 原发性早泄(lifelong premature ejaculation,LPE)是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但中枢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人员借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检测和分析了LPE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特定变化,尤其是与奖赏系统相关的丘脑-额叶环路,以及参与射精周期的躯体感觉皮层。本文将基于丘脑-额叶-躯体感觉皮层环路对LPE患者的大脑MRI研究发现进行综述,探寻丘脑-额叶-躯体感觉皮层环路在LPE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为开辟新的早泄评估和疗效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早泄 脑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任务态功能磁共振 丘脑 额叶 躯体感觉皮层
下载PDF
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康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18
作者 梁天佳 龙耀斌 +7 位作者 陆丽燕 周金英 黄福才 黄林鹏 邬映超 龙耀翔 韦小翠 柳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2-978,共7页
目的探讨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BCI)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32)、PNF... 目的探讨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BCI)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32)、PNF组(n=32)和联合组(n=32)。各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上肢PNF训练,PNF组给予上肢绳带辅助PNF训练,联合组给予上肢绳带辅助PNF训练和上肢绳带辅助BCI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各组FTHUE-HK评分、MBI评分的组内效应(F>341.219,P<0.001)、组间效应(F>21.705,P<0.001)和交互效应(F>3.171,P<0.05)均显著;FMA-UE评分的组内效应(F=520.472,P<0.001)和组间效应(F=41.939,P<0.001)显著,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为联合组最优(P<0.05)。结论绳带辅助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BCI训练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绳带疗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脑机接口 康复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在线学习环境中青少年感觉寻求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
19
作者 罗丽君 文燕 +1 位作者 陈冰 赵玉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
学习倦怠不仅会影响青少年学业成就,还可能导致学业拖延、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甚至自残自杀等严重心理或行为问题。在线学习环境中青少年感觉寻求会影响学习倦怠吗?又是如何影响学习倦怠的?该文基于“人-环境”契合理论,探究感觉寻求对... 学习倦怠不仅会影响青少年学业成就,还可能导致学业拖延、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甚至自残自杀等严重心理或行为问题。在线学习环境中青少年感觉寻求会影响学习倦怠吗?又是如何影响学习倦怠的?该文基于“人-环境”契合理论,探究感觉寻求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短视频过度使用、焦虑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1563名中学生的调查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感觉寻求水平越高,学习倦怠的程度越高;短视频过度使用和焦虑均可在感觉寻求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中起单独中介作用,并通过“短视频过度使用→焦虑”路径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在线学习环境难以达到和维持感觉寻求个体较高的最佳唤醒水平,因而驱使个体在有限的时空内将注意力向外转移到短视频使用中,导致焦虑进而产生学习倦怠。应预防和减少感觉寻求的不利影响,优化在线学习环境以减少学习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倦怠 感觉寻求 短视频过度使用 焦虑
下载PDF
感觉寻求与模糊容忍度对科学发明问题提出的影响
20
作者 童丹丹 史靖靖 +4 位作者 禄鹏 彭晨宇 李文福 张庆林 邱江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4-781,共8页
采用科学领域的发明问题实例为实验材料,探索感觉寻求与模糊容忍度对原型启发下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影响。实验1以感觉寻求和原型处理为自变量,结果发现,在提出新颖性科学问题上,感觉寻求相对高分组个体受原型启发提出新颖性问题的提... 采用科学领域的发明问题实例为实验材料,探索感觉寻求与模糊容忍度对原型启发下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影响。实验1以感觉寻求和原型处理为自变量,结果发现,在提出新颖性科学问题上,感觉寻求相对高分组个体受原型启发提出新颖性问题的提升程度明显高于低分组;实验2以模糊容忍度和原型处理为自变量,结果发现,相对高模糊容忍度个体更善于利用原型信息,提出更多新颖有效性科学问题。此外,原型条件下个体提出新颖性或新颖有效性科学问题的比率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原型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具有稳定的启发效应,感觉寻求与模糊容忍度是原型启发下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重要人格特质,且对新颖性和新颖有效性科学问题提出产生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 问题提出 感觉寻求 模糊容忍度 原型启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