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0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疗法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探索
1
作者 高丽娜 郭龑湖 +1 位作者 郑玉清 张莉琴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8-46,84,共10页
目的:评估电影疗法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增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知的影响成效。方法:以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为教学素材,运用生命意义感理论、电影疗法、萨提亚模式和团体动力学等知识,涵盖观察学习、隐喻以及投射与认同等心理基础,探寻生命... 目的:评估电影疗法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增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知的影响成效。方法:以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为教学素材,运用生命意义感理论、电影疗法、萨提亚模式和团体动力学等知识,涵盖观察学习、隐喻以及投射与认同等心理基础,探寻生命意义感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机制。将自愿接受团体辅导的72名大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人作为对照组,36人作为干预组,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干预组生命意义感的三次访谈,以构成维度及发展机制。结果: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心理发展过程分为混沌期、觉察期和觉悟期等三个阶段,确定了生活质量、社会关系、价值观以及自我发展等四个维度,从而为生命意义感提供了兼具广度与纵深性的框评估架。结论:电影疗法在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的认知水平以及激发其探寻生命意义的动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彰显出时代价值,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范例,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义感 电影疗法 团体心理辅导
下载PDF
当代华语电影对戏剧现场的影像化转译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1,共4页
戏剧与电影的最大不同在于现场感。戏剧的现场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现场,电影的现场则是存贮性的可多次复制的现场。戏剧向电影迁移,并非简单记录戏剧画面,而是经过一定转译程序方能完成。当代华语电影在转译戏剧现场时,尤为注重戏剧和... 戏剧与电影的最大不同在于现场感。戏剧的现场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现场,电影的现场则是存贮性的可多次复制的现场。戏剧向电影迁移,并非简单记录戏剧画面,而是经过一定转译程序方能完成。当代华语电影在转译戏剧现场时,尤为注重戏剧和电影中身体、空间、叙事维度的差异。因此,以身体转译、空间转译和叙事转译为研究枢纽,尝试还原当代华语电影中戏剧现场的影像化转译程序,为戏剧影像化的课题提供新的切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华语电影 戏剧现场 影像化 跨媒介 转译
下载PDF
中国电影首轮“去戏剧化”表演观念辨析
3
作者 厉震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任何国家的电影表演史,最初都是承接着戏剧的遗产而发展的。当电影表演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电影化与戏剧化的异同认知问题,甚至出现“去戏剧化”表演思潮。中国电影首轮“去戏剧化”表演观念的形成契机以及攻防双方的观点,确立了电... 任何国家的电影表演史,最初都是承接着戏剧的遗产而发展的。当电影表演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电影化与戏剧化的异同认知问题,甚至出现“去戏剧化”表演思潮。中国电影首轮“去戏剧化”表演观念的形成契机以及攻防双方的观点,确立了电影化和戏剧化表演博弈的基本思维方法与路径。它们不是一种零和游戏,而是一种复杂的纠缠关系。虽然双方在观点上是对峙的,在实践中却是悄然接受对方的有益“养分”,是互为渗透与变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去戏剧化” 首轮思潮 观念辨析
下载PDF
现代电影中戏剧元素的创新应用
4
作者 袁佳琦 陈晓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3-87,137,共6页
在数字化媒体的浪潮中,电影与戏剧的界限日渐模糊,两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融合趋势。戏剧与电影的互动丰富了电影叙事的多样性,提升了表演艺术的层次,促进了视觉美学的创新,增强了电影的文化传播功能。剧本创作中融入戏剧结构,提升了故事... 在数字化媒体的浪潮中,电影与戏剧的界限日渐模糊,两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融合趋势。戏剧与电影的互动丰富了电影叙事的多样性,提升了表演艺术的层次,促进了视觉美学的创新,增强了电影的文化传播功能。剧本创作中融入戏剧结构,提升了故事紧凑性和吸引力;表演技巧的借鉴与再创造,使电影表演更加细腻和多层次;电影与戏剧的视觉美学融合,创造出独特的电影美学;电影作为文化传播媒介,通过戏剧改编促进了文化的全球传播,展现了跨时空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电影 戏剧元素 共生 互动 创新
下载PDF
新女性·第一帧:FIRST青年电影展FIRST FRAME竞赛单元研究
5
作者 王紫鹤 《视听》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FIRST FRAME作为FIRST青年电影展于2021年开设的特别策划竞赛单元,致力于关注多元女性形象,鼓励女性主题影像书写。于影展18周年成人礼之际,前缀“第一帧”正式变更为“她的一帧”,更为隐含地侧重在新世纪立足青年女性“她”立场上,透... FIRST FRAME作为FIRST青年电影展于2021年开设的特别策划竞赛单元,致力于关注多元女性形象,鼓励女性主题影像书写。于影展18周年成人礼之际,前缀“第一帧”正式变更为“她的一帧”,更为隐含地侧重在新世纪立足青年女性“她”立场上,透过华语新生代创作者的双眸,定格新女性影像。将目光投向竞赛单元的新生代“新女性”形象,于外梳理国内外女性影展史料,于内剖析入围影片所凸显的女性议题,并厘清身份认知、平权反抗、身份关系、主观能动等迭代变化的关键词流向,以期唤起每一位青年创作者对女性议题的勇敢捕捉与大胆表达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青年电影 女性电影 新女性 青年电影
下载PDF
国产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社会空间研究
6
作者 王晶 《视听》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社会空间作为具有独特文化意义与美学价值的书写方式,其社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表达机制帮助人们推演出理解社会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将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中的社会空间作为阐述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空间路径加... 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社会空间作为具有独特文化意义与美学价值的书写方式,其社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表达机制帮助人们推演出理解社会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将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中的社会空间作为阐述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空间路径加以分析,可以发现,神话动画的社会空间是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表征与符码,也是凸显社会权力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题材 动画电影 社会空间 表征空间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国家形象建构路径探析
7
作者 金新辉 《视听》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如何构建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然成为中国所要面临的时代课题,而新主流电影的出现为这一时代课题给出了一些答案,其通过多样英雄人物塑造的路径实现了多元国家形象的建构。具而言之,新主流电影通过塑造革命英雄呈现着“穷且志坚”的... 如何构建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然成为中国所要面临的时代课题,而新主流电影的出现为这一时代课题给出了一些答案,其通过多样英雄人物塑造的路径实现了多元国家形象的建构。具而言之,新主流电影通过塑造革命英雄呈现着“穷且志坚”的国家形象,塑造战争英雄透视着“珍爱和平”的国家形象,塑造特战英雄表现着“担当有为”的国家形象,塑造凡人英雄展示着“欣欣向荣”的国家形象。通过新主流电影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在对内传播上具有提升国家认同感的价值,在对外传播上具有提升国际形象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国家形象 建构路径
下载PDF
新世纪西方戏剧改编电影的艺术创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瑞娟 李亚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27,共4页
戏剧改编电影是中西电影发展历史上的一个传统。戏剧与电影的艺术互动改编,是两种不同艺术形式间的相互借鉴,为两种艺术创作提供不竭动力。新世纪西方戏剧改编电影艺术创作活跃,是电影艺术发展使然,也是西方社会发展的必然。新世纪以来... 戏剧改编电影是中西电影发展历史上的一个传统。戏剧与电影的艺术互动改编,是两种不同艺术形式间的相互借鉴,为两种艺术创作提供不竭动力。新世纪西方戏剧改编电影艺术创作活跃,是电影艺术发展使然,也是西方社会发展的必然。新世纪以来,西方戏剧改编电影的艺术创作演变为一种特有模式,创新改编与商业化运作推动戏剧与电影的深度融合发展。基于西方电影发展历史上戏剧改编事实,探讨新世纪西方戏剧改编电影的成因及艺术创作手法,从而深化戏剧与电影互动共荣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西方电影 戏剧改编 艺术创作
下载PDF
剧影互动视角下的国产电影及戏剧经典再生产 被引量:1
9
作者 陶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57,共4页
从我国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开始,戏剧与电影之间就产生了密切的互动。在电影中最能直接感受到戏剧存在的形式无疑便是“戏中戏”,即在电影中又套演了另外一部或数部戏剧故事。除了形式层面,电影还与戏剧在内容上实现了互动,二者在... 从我国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开始,戏剧与电影之间就产生了密切的互动。在电影中最能直接感受到戏剧存在的形式无疑便是“戏中戏”,即在电影中又套演了另外一部或数部戏剧故事。除了形式层面,电影还与戏剧在内容上实现了互动,二者在思想观念上融合渗透。此外,在叙事艺术上,电影与戏剧也不乏相互借鉴之处。剧影互动不仅促进了我国电影的发展,富有艺术价值和阐释空间的戏剧经典也得以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戏剧经典 剧影互动
下载PDF
电影史视野下电影与戏剧的双向互动与时代解码探究
10
作者 孙培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1-97,共7页
从戏剧到电影艺术的发展、演变,不仅是艺术介质的转变,更是创作思想、美学表达的传承、突破与重构。当前,戏剧艺术在原创力、艺术呈现和意义呈现等领域的问题不断凸显,通过借鉴电影艺术的创作技巧、叙事形式,重构新型戏剧观,以新的时代... 从戏剧到电影艺术的发展、演变,不仅是艺术介质的转变,更是创作思想、美学表达的传承、突破与重构。当前,戏剧艺术在原创力、艺术呈现和意义呈现等领域的问题不断凸显,通过借鉴电影艺术的创作技巧、叙事形式,重构新型戏剧观,以新的时代语言对戏剧进行合理的符码化加工,有利于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电影史为研究视野,对电影与戏剧的亲缘关系、双向互动关系进行论述,结合好莱坞歌舞剧、中国戏曲电影和电影叙事的直播戏剧等互动产物,探究相关解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视野 电影艺术 戏剧艺术 双向互动 解码
下载PDF
“非纯电影”新论:从中国电影史上戏剧与电影关系出发的考察
11
作者 魏容 王霞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
“非纯电影”是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家巴赞首先提出的概念,他将那些在创作过程中不完全忠实于文学原著,而是有所改编的电影作品称为“非纯电影”,并在艺术地位上给予了它们积极的辩护。^([1])巴赞的这一理论为人们理解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 “非纯电影”是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家巴赞首先提出的概念,他将那些在创作过程中不完全忠实于文学原著,而是有所改编的电影作品称为“非纯电影”,并在艺术地位上给予了它们积极的辩护。^([1])巴赞的这一理论为人们理解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和艺术规律形成提供了全新视角。从“非纯电影”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史中的戏剧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样的。在中国电影早期阶段,戏剧与电影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中国电影在诞生之初被认为吸收借鉴了诸多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理论家 电影 中国传统戏曲 电影作品 中国早期电影 文学原著 巴赞
下载PDF
差异与耦合: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的融合发展
12
作者 谈尔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4,共5页
电影理论家乔托·卡努杜将电影视为“第七艺术”,即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的结合体。而这一宣言也将最初的电影引入了艺术殿堂。电影作为其他艺术的综合形式,首先在展现自身的过程中大量地借... 电影理论家乔托·卡努杜将电影视为“第七艺术”,即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的结合体。而这一宣言也将最初的电影引入了艺术殿堂。电影作为其他艺术的综合形式,首先在展现自身的过程中大量地借鉴了戏剧表演程式,以演员的表演作为轴线使故事得以展开;其次,电影自诞生以来虽然仅有百年历史,但其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形式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其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为电影表演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纵观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艺术一直在革新与发展。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之间也相互影响、逐步深入。本文从表演形式的差异化入手对电影表演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电影表演艺术的迭代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表演 戏剧表演 电影理论家 静态艺术 乔托 艺术殿堂 差异化 节奏艺术
下载PDF
中国先锋戏剧电影的身体伦理叙事
13
作者 蒋峰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3-131,共9页
近年来,《扬名立万》《第十一回》《十二公民》等影片在与先锋戏剧的跨界融合中,实现了戏剧式电影在艺术表达上的新突破,形成了“先锋戏剧电影”这一新的类型样式。由于中国先锋戏剧具有本土性、寓言性、表演性以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特... 近年来,《扬名立万》《第十一回》《十二公民》等影片在与先锋戏剧的跨界融合中,实现了戏剧式电影在艺术表达上的新突破,形成了“先锋戏剧电影”这一新的类型样式。由于中国先锋戏剧具有本土性、寓言性、表演性以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特征,所以先锋戏剧电影的身体伦理叙事也在寓言式表达、风格化叙事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具体而言,在寓言式表达上,该类影片在充满寓言情境的影像时空中多维度地揭示了人的伦理化的社会身体存在;在风格化叙事和主题思想上,亦展现出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并行语境中的身体抗争,及其所揭示的以善恶冲突为核心表征的伦理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戏剧电影 身体 伦理叙事 伦理主题
下载PDF
亨利 · 易卜生戏剧改编电影面临的困境分析——基于莎士比亚模式
14
作者 李拉奇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9期130-133,共4页
将易卜生电影的匮乏视为一个经验性假设,以莎士比亚模式作为电影改编文学的有效前提。借助欧文·潘诺夫斯基和哈罗德·布鲁默的绝对论和相对论分析电影和戏剧的对立性和亲缘性,研究发现戏剧与电影并非纯粹的对立,但成功的改编... 将易卜生电影的匮乏视为一个经验性假设,以莎士比亚模式作为电影改编文学的有效前提。借助欧文·潘诺夫斯基和哈罗德·布鲁默的绝对论和相对论分析电影和戏剧的对立性和亲缘性,研究发现戏剧与电影并非纯粹的对立,但成功的改编得益于源文本在历史上的正典地位,安德烈·巴赞的非纯粹电影论则进一步突出了戏影互文的亲缘性。易卜生戏剧与莎士比亚戏剧一样具有天然的优先性和经典声望,但易卜生电影可谓时运不济,莎翁电影则名扬四海。美学策略的重新制定可能会帮助潜在的电影制作人受到莎士比亚模式和易卜生隐藏潜力的驱动,使得易卜生电影能够前仆后继地承接其现实主义的衣钵,但这样的历程仍将是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易卜生戏剧 莎士比亚模式 对立性 亲缘性
下载PDF
电影化的理念——文学、戏剧与电影之间的本体论探析
15
作者 段海阔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9期155-158,共4页
本文首先解析部分国内经典电影的一些优点,旨在具体通过对文学本体、戏剧本体、电影本体的分析,梳理出三者的特征与相互关系。对电影的研究,需要围绕电影的本体论展开,需要去除电影文学性与综合论的错误观念,才能实现电影化的理念与实践。
关键词 电影本体 文学本体 戏剧本体 重叠 电影
下载PDF
媒介、文化、技术美学与想象力消费——论近年中国动画电影的工业与美学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旭光 孙茜蕊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1期85-92,125,126,共10页
近年国产动画电影的长足发展令人瞩目。动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样式和独特的电影工业形态,其生产制作非常符合电影工业美学的核心精神,如工业生产的系统性原则,工业效率的最大化目标,工业与美学的折中统一,大众文化主导性和多元文... 近年国产动画电影的长足发展令人瞩目。动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样式和独特的电影工业形态,其生产制作非常符合电影工业美学的核心精神,如工业生产的系统性原则,工业效率的最大化目标,工业与美学的折中统一,大众文化主导性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美学精神,电影人的“技术化生存”与技术美学视野。动画的媒介本性使其在传统文化影像转化方面有着再符号、再历史、抽象对象客观外化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想象力消费”主体青少年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动画天然的青年文化属性具有“合家欢”观看优势,能对传统文化等多个文化形态完成年轻化、喜剧化、流行性、反思性、解构性的重塑和融合。动画还表现出超前于真人电影的工业化生产思维、技术密集等工业特性,在数字技术不断消弭动画与电影媒介区隔的时代,动画的工业生产经验和技术美学前沿值得电影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动画电影 想象力消费 传统文化 动画本体论
下载PDF
2023电影:温暖现实与悬疑叙事的交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君健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37-50,I0002,共15页
2023年的国产电影创作在众多挑战与期待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头部影片在春节档、暑期档等核心档期引领观影市场,现实主义成为影视从业者的自觉意识,类型片和艺术片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内容多样性,以当代视听艺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的国产电影创作在众多挑战与期待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头部影片在春节档、暑期档等核心档期引领观影市场,现实主义成为影视从业者的自觉意识,类型片和艺术片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内容多样性,以当代视听艺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现新的标志性成果。2023年度电影创作带给我们的深刻印象,是温暖现实与悬疑叙事的交响,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都力图呈现出与当代观众之间的情感贴近性。青年观影群体对于电影的艺术性和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也随着行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只有在故事强度、视听强度和情感强度三个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国产电影才能够在网络视听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持续地吸引观众,为整个社会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现实主义 悬疑类型 犯罪题材 动画电影 文艺电影
下载PDF
交集与汇通:电影工业美学的“工作伦理”兼与其他学派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旭光 蒋佳音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从业者秉持踏实勤恳、理性自制的职业精神,在电影制作的复杂流程中,各司其职、尽职尽责、高效配合,使电影实现品质和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工作伦理”精神体现在电影的内部/外部层面。在内部层面主张制作表达大同性... 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从业者秉持踏实勤恳、理性自制的职业精神,在电影制作的复杂流程中,各司其职、尽职尽责、高效配合,使电影实现品质和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工作伦理”精神体现在电影的内部/外部层面。在内部层面主张制作表达大同性、常人化伦理观的电影作品,并与电影伦理学共同关注中国电影对伦理底线的恪守;但电影工业美学倡导对伦理表达方式的宽容。在外部层面,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的大众文化品性,即对新老受众群体——“常人”所赏之美给予尊重。其“工作伦理”精神则与电影共同体美学在电影系统的和谐高效方面追求一致,但主张避免过度注重整体共情,造成电影审美上的单一。电影工业美学的“工作伦理”旨在通过维护电影制作过程的伦理和谐,提升电影的品质,促进电影传递正向伦理,丰富其伦理品格。电影工业美学与电影伦理学和电影共同体美学交集汇通、“互文”互见,既提升了中国电影的伦理品格和人学高度,也是对“中国电影学派”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建构务实的有效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工作伦理” 伦理 电影伦理学 电影共同体美学
下载PDF
瞩望一种新西部电影:历史、现实与“空间生产”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旭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在中国新时期电影史上,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中心的西部电影的辉煌虽已成为历史,但在当下互联网语境以及日益增长的“想象力消费”需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新西部电影的发展方略,进而重构新西部电影,推动西部电影产业、理论批评的... 在中国新时期电影史上,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中心的西部电影的辉煌虽已成为历史,但在当下互联网语境以及日益增长的“想象力消费”需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新西部电影的发展方略,进而重构新西部电影,推动西部电影产业、理论批评的发展。文章用“空间生产”范畴来重新阐释、认知西部电影的内涵和外延,意义与价值,提出走向新西部、大西部电影的战略。西部电影的创作应该既与历史对话,也与当代对话;既应该接现实的“地气”,也应该超越现实,有容乃大。只有实施多元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才能走向文化发展的多元繁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电影 新西部电影 “空间生产”
下载PDF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平台传播效果研究——202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会林 郭星儿 蒋正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2023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延续“以外国受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调研目标。调研以2020—2022年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平台上的整体表现为样本,从媒体关注度、社交平台表现、二次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效能等... 2023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延续“以外国受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调研目标。调研以2020—2022年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平台上的整体表现为样本,从媒体关注度、社交平台表现、二次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效能等方面出发,全面评估2020—2022年间,中国电影在海外网络的传播效果。调研结果显示,2020—2022年因全球社交隔离等原因,中国电影海外平台传播效果好于之前年份;要重视YouTube意见领袖影响效能;境外媒体整体对中国电影的报道较为积极;Letterboxd、TMDB等专业平台对影片热度有较大影响;Twitter普通群体对民生问题电影关注较多、粉丝超过1千万群体对中国动画电影关注较多。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新建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评价体系、发挥中华文化主体性等加快“十四五”期间电影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案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国际传播 海外网络传播 评价体系 中华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