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爱玲的《烬余录》与战争文化心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锋杰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9,共9页
《烬余录》因在文中坦陈"我"对一个伤员的无同情态度而备受争议,一些人由此认为张爱玲缺乏起码的人道主义同情心。其实,只有从战争生活状态下所形成的文化心理角度来解读这个文本,才能认识"我"的独特心理活动所包... 《烬余录》因在文中坦陈"我"对一个伤员的无同情态度而备受争议,一些人由此认为张爱玲缺乏起码的人道主义同情心。其实,只有从战争生活状态下所形成的文化心理角度来解读这个文本,才能认识"我"的独特心理活动所包含的人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有别,处于战争状态中的人,面对苦难,会从"同情"向"庆幸"继之向"焦虑"发展,从而使得人的选择更加自我化、非同情化。同时,《烬余录》的写作已经以日常之"我"完成了对于战时之"我"的反省,体现了作家的真诚不欺,据此,我们不应低评张爱玲所达到的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烬余录》 日常生活 战争文化心理 精神境界
下载PDF
战争文化心理下的讽刺小说——浅析沙汀和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被引量:3
2
作者 裴德利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8-60,共3页
战争文化心理是在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积淀 ,是中国历史发展之必然 ,即战争观念、战争意识占据文化心理的主导位置 ,从而使战争特征超越其他文化心理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其形成是内因与外因结合的产物。... 战争文化心理是在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积淀 ,是中国历史发展之必然 ,即战争观念、战争意识占据文化心理的主导位置 ,从而使战争特征超越其他文化心理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其形成是内因与外因结合的产物。沙汀和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在人物塑造上体现的二元对立 ,与小说的语言、结构、选材上体现的目的指向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汀 张天翼 战争文化心理 讽刺小说 目的指向性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塑 造材 结构
下载PDF
从《新儿女英雄传》到《铁道游击队》——浅析红色英雄传奇小说的文化意识 被引量:5
3
作者 巩璠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4期117-121,共5页
文章通过对《新儿女英雄传》和《铁道游击队》的文本分析,试图阐释红色英雄传奇小说背后的文化意蕴,指出战争文化、战争美学与战争文化心理对于这一时期红色英雄传奇的影响,反之红色英雄传奇小说宣扬了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战争文化心理,并... 文章通过对《新儿女英雄传》和《铁道游击队》的文本分析,试图阐释红色英雄传奇小说背后的文化意蕴,指出战争文化、战争美学与战争文化心理对于这一时期红色英雄传奇的影响,反之红色英雄传奇小说宣扬了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战争文化心理,并将其所承载的新的国民意识传达给了民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英雄 传奇小说 战争文化心理 文学军事化 文化军事化
下载PDF
从大众文化看《士兵突击》——兼论《狼毒花》等其它军事题材剧
4
作者 王远秋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91-92,113,共3页
《士兵突击》是近段热播的的军事题材剧作,与同类题材的剧作《历史的天空》、《亮剑》和《狼毒花》相比,是在顾及观众的审美心理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优秀之作。本文试图从大众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士兵突击》对同类题材剧作中的一些突破。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士兵突击》 战争文化心理 叙事模式
下载PDF
从胡风事件看两种文化价值的冲突
5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4期97-97,共1页
陈思和在《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上海文学》88年6期)一文中指出: 《关于几个理论性问题的说明材料》是胡风最后一部理论著作,也是当代文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份历史文献。在这部著作中,他试图为自己辨解,沮在辨解过程中始... 陈思和在《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上海文学》88年6期)一文中指出: 《关于几个理论性问题的说明材料》是胡风最后一部理论著作,也是当代文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份历史文献。在这部著作中,他试图为自己辨解,沮在辨解过程中始终坚持用“五四”新文化的价值来分析、评判战后出现的各种理论观点。所谓“五把刀子”论,正是用刻薄的语言对战时文化中的一系列文学理论所作的批判。从今天的眼光看,胡风的理论中自然有偏狭甚至极端化的毛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价值 胡风事件 战争文化心理 上海文学 文学观念 文化 当代文学研究 历史文献 陈思和 极端化
下载PDF
论“样板戏”话语演绎的阶级感情 被引量:2
6
作者 祝克懿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受制于抗日战争以来的“战争文化心理” ,“样板戏”中的人际关系被简单化分为两大对垒阵营中的敌友关系 ,或同一阵营中的同志关系 ,人物感情倾向于两极分化的阶级爱憎感情。讨论了基于阶级感情的亲情话语、阶级情谊话语 ,揭示了打上“... 受制于抗日战争以来的“战争文化心理” ,“样板戏”中的人际关系被简单化分为两大对垒阵营中的敌友关系 ,或同一阵营中的同志关系 ,人物感情倾向于两极分化的阶级爱憎感情。讨论了基于阶级感情的亲情话语、阶级情谊话语 ,揭示了打上“文革”时代烙印的“样板戏”话语只有阶级共性 ,缺乏人物个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板戏" "战争文化心理" 阶级感情话语 人物个性 情感 亲情话语
下载PDF
反思消费时代的军事历史题材小说
7
作者 吴登峰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34,共5页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新的叙事策略的发现,军事历史题材小说摆脱了宏大叙事解体后的合法性危机,重新进入繁荣时期。但是这种新的叙事策略,在市场消费的作用下被过度使用,使军事历史题材小说陷入了过度复制的隐忧。这种自我复制,源于一...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新的叙事策略的发现,军事历史题材小说摆脱了宏大叙事解体后的合法性危机,重新进入繁荣时期。但是这种新的叙事策略,在市场消费的作用下被过度使用,使军事历史题材小说陷入了过度复制的隐忧。这种自我复制,源于一种战争文化心理的制约。战争文化心理作为一种历史积淀,与现代社会相应和,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迷思,从而大大制约了中国军事历史题材小说的经典化,并使小说出现严重的类型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历史题材小说 战争文化心理 现代化迷思
下载PDF
反右运动中“丁玲、冯雪峰一案”的再审视
8
作者 陈为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20世纪50年代的反右斗争,丁玲、冯雪峰作为文艺战线的代表,和胡风一样,遭受到严重冲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剖析了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丁玲、冯雪蜂被打入“反党集团”的深刻历史背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那场运动... 20世纪50年代的反右斗争,丁玲、冯雪峰作为文艺战线的代表,和胡风一样,遭受到严重冲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剖析了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丁玲、冯雪蜂被打入“反党集团”的深刻历史背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那场运动不仅是政治与文艺联姻的恶果,而且是隐藏在宗派主义后面的战争文化心理的政治操作.要全面认识这一历史事件,必须深入到文艺界内部潜藏的矛盾,打通现当代文学,寻求更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右 “丁 陈反党集团” 冯雪峰 战争文化心理
下载PDF
返观文学的这二十年
9
作者 何清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13-14,共2页
过去的二十年,文学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无论是现代文学的研究,还是当代文学的创作;无论是对外国文学的译介,还是主动走出国门的文学交流,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取得的业绩是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所无法相比的。就现代文学这门学科的... 过去的二十年,文学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无论是现代文学的研究,还是当代文学的创作;无论是对外国文学的译介,还是主动走出国门的文学交流,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取得的业绩是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所无法相比的。就现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建设与研究而言,它所取得的成就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战争文化心理,以及被独尊的政治标准的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现象 战争文化心理 重写文学史 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 建国后 三十年 解放思想
下载PDF
简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编写理念及其得失
10
作者 张莉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6期49-52,共4页
陈思和将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的当代文学研究的几个关键词,诸如“战争文化心理”“民间”“潜在写作”“共名与无名”等理论运用到《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写作实践中,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概念。此《中国当代文学史教... 陈思和将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的当代文学研究的几个关键词,诸如“战争文化心理”“民间”“潜在写作”“共名与无名”等理论运用到《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写作实践中,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概念。此《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体现了陈思和独到的见解,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问题和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文化心理 民间 潜在写作 共名与无名
下载PDF
困惑中的断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思和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56-57,共2页
困惑中的断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我有好几年没写有关现代文学方面的研究文章了,即使偶有涉及,也多是杂感书信之类。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说,我是感到了研究中的困惑。这困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兴趣转移,二是自己的... 困惑中的断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我有好几年没写有关现代文学方面的研究文章了,即使偶有涉及,也多是杂感书信之类。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说,我是感到了研究中的困惑。这困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兴趣转移,二是自己的认识改变。如果结合现代文学研究在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 现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 文学史 整体观 “五四”传统 知识分子 历史进步的动力 战争文化心理 文化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