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人画:戾家抑或行家?——论文人画戾行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雨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6-123,共8页
学界一般将戾(隶)家与行家视为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区别之一。本文基于详尽的史料,指出文人画不能简单地等同为戾家。处于发展初期的文人画,即北宋末年由苏轼等文人士大夫兴起的文人画运动,强调戾家与行家的绝对对立,并体现在身份、人格... 学界一般将戾(隶)家与行家视为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区别之一。本文基于详尽的史料,指出文人画不能简单地等同为戾家。处于发展初期的文人画,即北宋末年由苏轼等文人士大夫兴起的文人画运动,强调戾家与行家的绝对对立,并体现在身份、人格、素养、方法、画品等一系列的差异中。随着社会境遇变迁和绘画地位提升,戾行对立逐渐向戾行合流发展,戾家与行家呈全面融合之势,这最终促使文人画在“元四家”时期走向完全成熟。优秀的文人画家,不但坚持高妙的情趣,而且完全掌握笔墨的技巧,他们既是真正的文人,亦是真正的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行家 行对立 行合流
下载PDF
以思政教育引领学生防范网络戾气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游孙瑛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在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网络空间治理也变得更加紧迫,“网络戾气”便是其中一种亟待解决的现象。网络戾气的成因主要基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匿性、群体效应以及人们对现实压力的释放。思政教育与防范网络戾气之间存在目标以及内... 在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网络空间治理也变得更加紧迫,“网络戾气”便是其中一种亟待解决的现象。网络戾气的成因主要基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匿性、群体效应以及人们对现实压力的释放。思政教育与防范网络戾气之间存在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的适切性,基于此,可以通过思政教育有效引领学生防范网络戾气,具体包括:融合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加强心理疏导,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引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鼓励多元交流,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突出和谐理念,培养学生的包容心态;强调权责对等,完善学生的法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网络 虚拟 网络 媒介素养 权责对等
下载PDF
戾气与六淫的病因认识
3
作者 胡展慧 黄宏 +1 位作者 张嘉欣 方传明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518-1521,共4页
探讨六淫学说与戾气学说在病因学认识上的关系与优劣得失。通过阐述六淫学说与戾气学说的来源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行深入分析。吴又可戾气学说的提出,突破了传统风寒暑湿燥火气候变动为外感病因的掣肘,由于认识手段和治疗难以落实... 探讨六淫学说与戾气学说在病因学认识上的关系与优劣得失。通过阐述六淫学说与戾气学说的来源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行深入分析。吴又可戾气学说的提出,突破了传统风寒暑湿燥火气候变动为外感病因的掣肘,由于认识手段和治疗难以落实,戾气学说未在中医学基础框架上得到体系化发展,基于审证求因后世医家仍沿用六淫之性对传染病病因进行概述。戾气学说与六淫学说在治疗和病因认识上各有得失,两者形成互补,完善了中医病因学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淫 瘟疫论
下载PDF
思政教育视域下学生网络戾气的防范策略
4
作者 穆宁宁 《甘肃教育》 2024年第4期19-22,共4页
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使得网络空间治理也变得更加紧迫,“网络戾气”便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概念、原因及影响这三个层面对网络戾气进行详细概述,然后阐述了高中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网络戾气现象,最后从政治学... 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使得网络空间治理也变得更加紧迫,“网络戾气”便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概念、原因及影响这三个层面对网络戾气进行详细概述,然后阐述了高中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网络戾气现象,最后从政治学科特点出发,提出融合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发展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强调权责对等,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鼓励多元交流,培养学生的包容心态等五项对策,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良好品德、价值观念以及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政治 网络 道德修养 权责对等
下载PDF
社会戾气漫溢症结及其破解 被引量:4
5
作者 顾骏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2-45,共4页
戾气漫溢的原因在于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失衡。"暴戾资本化"之后,越是手段暴戾,越是要价高昂,越是利润丰厚,而一旦戾气获得市场对价,就有了自己的"造血机制",必定愈演愈烈。
关键词 社会 社会心态 症结
下载PDF
网民戾气新视点:对抗式发声——以网络影评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贤 《新闻论坛》 2017年第3期68-71,共4页
网络中戾气弥漫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以往的网络戾气出现所针对的话题多是一些线上线下的真实案例,进行的舆论讨论从而导致的话语暴力。但是随着影视文化的快速发展,加之网络途径的便捷化,网民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获取影片资源,对电影... 网络中戾气弥漫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以往的网络戾气出现所针对的话题多是一些线上线下的真实案例,进行的舆论讨论从而导致的话语暴力。但是随着影视文化的快速发展,加之网络途径的便捷化,网民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获取影片资源,对电影的评论亦成为网民戾气来源的一个新话题。本文通过研究网络影视、影评的现状和网络影评中出现的问题,从社会戾气和人的内心戾气,以及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分析网络影评中网民戾气出现的缘由,进而提出"呼唤影评人"的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影评 网民 社会 影评人
下载PDF
试析反戾
7
作者 张桐 李今垣 +2 位作者 周洁 王园园 谢静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1期232-233,共2页
反与戾源自《内经》,其中反与戾合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后世医家多有注述,说法不一,约分两种。
关键词 病机十九条 反折
下载PDF
“戾 ”、“剌戾”广说
8
作者 马固钢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5期57-59,共3页
“戾”、“剌戾”为湘方言常语。以古音考之,“戾”与“剌”、“厉”、“劣”皆有音义联系;“剌戾”与“了戾”、“狼戾”、“膠戾”、“牢剌”、“劣厥”、“拂戾”、“泼剌”、“撇烈”等的关系亦然。这种“音近义通”理论的研究,... “戾”、“剌戾”为湘方言常语。以古音考之,“戾”与“剌”、“厉”、“劣”皆有音义联系;“剌戾”与“了戾”、“狼戾”、“膠戾”、“牢剌”、“劣厥”、“拂戾”、“泼剌”、“撇烈”等的关系亦然。这种“音近义通”理论的研究,亦有助于古文注释和辞书释义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刺" 上古声类 上古韵部 湘语 语音 语义 古文注释 辞书释义
下载PDF
抗戾散治疗病毒性发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蔡定芳 沈自尹 +3 位作者 周群 孟澍江 扬进 张玲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543-545,共3页
用兔出血热病毒(RHFV)造成家兔病毒性发热模型,观察抗戾散的退热作用。结果表明:家兔腹腔注射1:50的RHFV1ml后20~24h开始发热,直肠温度升高1.5℃~2.5℃,发热持续5~7h。腹腔注射200%抗戾散(... 用兔出血热病毒(RHFV)造成家兔病毒性发热模型,观察抗戾散的退热作用。结果表明:家兔腹腔注射1:50的RHFV1ml后20~24h开始发热,直肠温度升高1.5℃~2.5℃,发热持续5~7h。腹腔注射200%抗戾散(4g/kg体重)可以有效地抑制实验家兔的发热效应,并能降低其脑脊液前列腺素E2和环核苷酸等发热介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抗戾散不仅有抗病毒作用,而且还能通过多种途径作用在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退热降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 发热 环核苷酸
下载PDF
抗戾散治疗病毒性高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蔡定芳 孟澍江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9-22,共4页
本文报道运用抗戾散(自拟)对照观察治疗病毒性高热30例。结果表明,抗戾散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作者还对温疫发热机理以及抗戾散治疗温疫高热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病毒性 高热
下载PDF
从戾气致病谈解毒化瘀润燥法治疗燥痹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瑞 金桂兰 甘可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3-925,共3页
燥痹即现代医学所谓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难以治愈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文章以戾气致病说为基础,通过对燥痹致病戾气的"燥毒"特性及其致病的燥、毒、瘀三大基本病理特征的分析,旨在从温病学的相关治法出发,采用解毒化... 燥痹即现代医学所谓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难以治愈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文章以戾气致病说为基础,通过对燥痹致病戾气的"燥毒"特性及其致病的燥、毒、瘀三大基本病理特征的分析,旨在从温病学的相关治法出发,采用解毒化瘀润燥法治疗燥痹,为燥痹的中医病因学探讨及治疗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痹 干燥综合征 气致病 解毒化瘀润燥法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论“网络戾气”的表征与根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可文 蒋晓丽 李晓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19,共4页
当下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利益相互交织,社会生态急剧震荡,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似乎都郁积了满腹牢骚和怨气,"一语不合,兵戎相见"的情况时有发生,"见官即仇,逢官必反"的积怨之气愈加厚重。"网络戾气"... 当下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利益相互交织,社会生态急剧震荡,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似乎都郁积了满腹牢骚和怨气,"一语不合,兵戎相见"的情况时有发生,"见官即仇,逢官必反"的积怨之气愈加厚重。"网络戾气"就是这种现实社会的暴戾之气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延伸,而互联网媒介技术的传播特质以及网络文化独特的表现方式,使得"网络戾气"又具有其特殊性。文章根据"网络戾气"的多元表征,借鉴中医学上对"戾气"的医治规律,探讨"网络戾气"的根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表征 根治策略
下载PDF
IBV感染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及抗戾饮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立 邓国安 +4 位作者 唐勇 秦佳佳 周永红 黎俏梅 彭胜权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研究建立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雏鸡的中医证候模型,观察抗戾饮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接种雏鸡并置于低温高湿环境中饲养,建立模型,并观察抗戾饮的保护作用。结果:IBV感染... 目的:研究建立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雏鸡的中医证候模型,观察抗戾饮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接种雏鸡并置于低温高湿环境中饲养,建立模型,并观察抗戾饮的保护作用。结果:IBV感染雏鸡出现高热及典型呼吸道症状,符合湿热壅滞、肺失宣降的中医证候特点,第7天死亡率为70%,病理学表现为典型的肺与支气管病变。死亡率抗戾饮高剂量组、抗戾饮中剂量组、抗戾饮低剂量组均较低,与模型组、更昔洛韦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抗戾饮高剂量组、抗戾饮中剂量组、抗戾饮低剂量组均在第4天体温明显降低、第5~6天基本恢复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低温、高湿环境下利用IBV感染雏鸡,可建立较为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模型;抗戾饮对该感染模型具有改善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降低体温、改善中医证候、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V感染 中医证候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试论戾气学说与中医传染病学的发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林德云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57-59,共3页
关于疫疠、瘟疫,中医书籍中很早就有记载,而且对疫疠流行的论述非常客观真实。在《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就已提出了"染易"的概念,认为疫疠具有传染性。至明代,"传染"一词已出现在中医著作中,可以说传染病的... 关于疫疠、瘟疫,中医书籍中很早就有记载,而且对疫疠流行的论述非常客观真实。在《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就已提出了"染易"的概念,认为疫疠具有传染性。至明代,"传染"一词已出现在中医著作中,可以说传染病的概念是中医学最先提出的。明·吴有性的《瘟疫论》更是提出了"戾气"学说这一伟大创见,极大地促进了中医传染病学的发展。几千年来,中医在抗击疫疠的斗争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有许多防治疫疠的经验,但时值甲型H1N1流感横行的今天,中医理论体系中仍然没有传染病学这一重要的亚专业,以至现代防治流行性传染病的时刻,中医往往处于辅助的尴尬地位。今后应充分利用现代检测技术,深入研究疫疠和戾气,以丰富中医传染病学科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学 中医学
下载PDF
论戾气为六气变化之极 被引量:7
15
作者 蒲晓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01-2902,共2页
吴又可的戾气学说虽然深刻地揭示了戾气致病的总的规律和特点,区分了戾气致病与六淫致病的不同特点,对临床上全面认识疫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其完全割裂了戾气与六淫的联系,使之无法与中医理论体系内的药性、病机、证候、治法、方药... 吴又可的戾气学说虽然深刻地揭示了戾气致病的总的规律和特点,区分了戾气致病与六淫致病的不同特点,对临床上全面认识疫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其完全割裂了戾气与六淫的联系,使之无法与中医理论体系内的药性、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贯通,难以融入中医理论体系。有鉴于此,笔者根据《内经》的疫病理论,结合历代医家治疫实践,分析了吴又可的戾气学说的利弊,提出了六淫为六气之太过,戾气为六气变化之极,以期使戾气学说融入中医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淫 六气 审因论治
下载PDF
析戾太子之狱 被引量:6
16
作者 孟祥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7,共7页
戾大子之狱是对晚年的汉武帝身心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此一父子相惨的悲剧表面上看是由许多偶然因素促成的,实际上源于对“独占”、“排他”和“终身制”的皇权的争夺,是权势欲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此一事件促使双武帝对自己的活动... 戾大子之狱是对晚年的汉武帝身心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此一父子相惨的悲剧表面上看是由许多偶然因素促成的,实际上源于对“独占”、“排他”和“终身制”的皇权的争夺,是权势欲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此一事件促使双武帝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深沉的反思,从而导山治国之策由“多欲”到“无为”的回归,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 太子 悲剧结局 皇权斗争 西汉 权势欲 人性 汉武帝 昭宣中兴 历史研究
下载PDF
抗戾饮对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雏鸡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立 李勃 +3 位作者 黎俏梅 唐勇 刘亚敏 彭胜权(指导) 《甘肃中医》 2007年第6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抗戾饮对呼吸道冠状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的雏鸡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滴鼻、点眼方式接种IBV的7日龄雏鸡分层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治疗组(抗戾饮高、中、低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更昔洛韦组),另设用生... 目的:研究抗戾饮对呼吸道冠状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的雏鸡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滴鼻、点眼方式接种IBV的7日龄雏鸡分层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治疗组(抗戾饮高、中、低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更昔洛韦组),另设用生理盐水接种7d龄的雏鸡为空白对照组。将所有攻毒组与生理盐水组雏鸡隔离放置在可调控的低温高湿环境中。从攻毒后第1天开始,分别灌胃给予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无菌生理盐水,治疗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每天每只给予抗戾饮水煎剂10g/kg、20g/kg、40g/kg,阳性对照组每天每只给予更昔洛韦0.004g/kg。实验时间为5~7d。观察IBV感染模型临床症状、体温变化及死亡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抗戾饮各组均能显著降低IBV模型升高的体温,使体温恢复正常,同时明显改善IBV模型的一般症状和呼吸道症状,降低模型死亡率。结论:抗戾饮对人工致雏鸡IBV感染模型具有改善一般症状和呼吸道症状、降低体温、改善中医证候、降低感染雏鸡死亡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冠状病毒 动物模型 雏鸡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社会戾气的成因探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145,共7页
在转型期中国,社会戾气日益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并且具有弥散开来的趋势。面对这一时代症候,首要的任务是明晰社会戾气产生的原因。从转型期社会的整体背景考虑,社会戾气主要源于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多种社会因素的矛盾纠葛。现... 在转型期中国,社会戾气日益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并且具有弥散开来的趋势。面对这一时代症候,首要的任务是明晰社会戾气产生的原因。从转型期社会的整体背景考虑,社会戾气主要源于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多种社会因素的矛盾纠葛。现代的主体意识膨胀构成社会戾气产生的内驱"动力",前现代的规则意识淡薄削弱了社会戾气发生的外在限制,后现代的相对主义盛行又为个人的戾气行为提供了"合法性"辩护。对社会戾气加以调控和化解的关键是要培养社会成员的主体间性意识、规则意识以及建立统一的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中国 社会 成因
下载PDF
戾气学说与萨斯病的链接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冬裴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共2页
纵观萨斯病的发病原因、传染途径、传播方式、临床表现 ,当属于中医学“疫疠之气”。对萨斯病和戾气学说的本质和联系进行探讨 ,旨在借鉴戾气学说的科学内涵对萨斯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积极。
关键词 气学说 萨斯病 链接 发病原因 传染途径
下载PDF
“戾家画”说刍议 被引量:4
20
作者 饶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106-110,共5页
“戾家”的“戾”的含义由乖张、暴戾而引申为违反。按照启功等前辈的考证,“戾家”意指外行的、无师承的、非专门的、不精通的人,“戾家画”可指为脱略常法、无师承、有违绘画法则的画作,是一种业余水平的绘画;钱选和赵孟頫将“戾家画... “戾家”的“戾”的含义由乖张、暴戾而引申为违反。按照启功等前辈的考证,“戾家”意指外行的、无师承的、非专门的、不精通的人,“戾家画”可指为脱略常法、无师承、有违绘画法则的画作,是一种业余水平的绘画;钱选和赵孟頫将“戾家画”与“士夫画”想对应,“士夫”应指在位的文人官僚。从钱、赵有关“戾家画”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钱选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觉地游离于“士夫”之外的一位士人,其说蕴含了“道”、“艺”关系的历史内涵,表明了钱选对“道”的超越,其价值格趣由传统的“重道”而转向艺术。钱选以这样的士人格趣并通过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启迪了后来的文人画家,从而体现了他在艺术发展史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人 格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