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论才三章看孟子的性善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123,共7页
孟子所谓人性之善,不仅是一种理论的可能性和逻辑的必然性,而且具有存在性的先天内容。《告子上》第六、七、八章,这里称为孟子"论才三章"。其中所言之"才",是在"与人相近"的好恶之情上呈现人的"良... 孟子所谓人性之善,不仅是一种理论的可能性和逻辑的必然性,而且具有存在性的先天内容。《告子上》第六、七、八章,这里称为孟子"论才三章"。其中所言之"才",是在"与人相近"的好恶之情上呈现人的"良心"或"仁义之心"。良心以"好恶"迎拒事物,必缘境而显现为当下性的种种"端"。孟子举四端为例说明此"端"的逻辑内涵,但所谓"端",却并不局限于"四端"。人心诸"端"既非某种预设性的现成天赋道德情感,亦非某种由积习而成的经验性情感。"端"是人心作为"能、知"共属一体的原初存在方式,在具体境域中的一种当场性和缘构性的必然情态表现。它表明,人心不仅在理性上具有对仁义诸道德规定之"同然",而且在情感实存上内在真实地拥有这仁义,具有实现善之先天的才具。故孟子所谓性善,是一种具有存在必然性的本善,而非仅具某种可能性的向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章 四端 良心 良能 良知 人性本善
下载PDF
《世说新语》及刘注中由“才”构成的几个词
2
作者 刘传鸿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中由"才"构成"才艺""长才""才算"等品评词,字面简单,但意义却较难理解。"才艺"主要针对"艺"而言,指诸多技艺,涉及骑马、射箭、音乐、书法、弹棋、...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中由"才"构成"才艺""长才""才算"等品评词,字面简单,但意义却较难理解。"才艺"主要针对"艺"而言,指诸多技艺,涉及骑马、射箭、音乐、书法、弹棋、投壶等能力。"长才"指有特长的人才。"才算"指筹画之才。"抓住品评词的使用规律,细致分析相关材料""将语素义与佐证材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是准确训释品评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下载PDF
“就”与“才”主观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金立鑫 杜家俊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53,共14页
文章采用实验室方法,在最简结构上逐一加入变量成分并通过由此构成的最小差异对分析"就"与"才"在主观量(物量、时量、序列量)语义、时体等意义上的差别。文章证明,在最简结构中"就"表达"主观少量&qu... 文章采用实验室方法,在最简结构上逐一加入变量成分并通过由此构成的最小差异对分析"就"与"才"在主观量(物量、时量、序列量)语义、时体等意义上的差别。文章证明,在最简结构中"就"表达"主观少量"和"未实现短时将来"的意义。"才V"最简结构表达"已实现短时过去","才"与其他体词构成的最简结构表达主观"少量"义。"X就Y了2"结构式表达量的"前低后高"的对比,而"X才Y"则表达量的"前高后低"的对比,并且由于其高于预期而与"了2"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时体 主观量 实验室方法
下载PDF
略说汉语主观量——以副词“才”、“就”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群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2,共4页
本文简述了认知意义上的“量”概念,把“主观量”分化成“主观量1”和“主观量2”,并指出:“主观量2”是说话人主观意识中预先设定的,并被认为是合乎情理的一个理想之量,它是“主观量 1”存在的必要前提,亦即“才/就+数量短语”结构出... 本文简述了认知意义上的“量”概念,把“主观量”分化成“主观量1”和“主观量2”,并指出:“主观量2”是说话人主观意识中预先设定的,并被认为是合乎情理的一个理想之量,它是“主观量 1”存在的必要前提,亦即“才/就+数量短语”结构出现句中的必备语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量
下载PDF
副词“才”的语义发展脉络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明莹 《云梦学刊》 2007年第6期130-134,共5页
"才(纔)"的副词用法在汉代文献中就已经出现,它的本义通过认知语言学的隐喻机制引申出强调数量少、程度轻,相当于"仅仅"以及强调时间短暂,相当于"刚刚"的意义。六朝以下的文献中,"才(纔)"往往... "才(纔)"的副词用法在汉代文献中就已经出现,它的本义通过认知语言学的隐喻机制引申出强调数量少、程度轻,相当于"仅仅"以及强调时间短暂,相当于"刚刚"的意义。六朝以下的文献中,"才(纔)"往往用于前一分句,强调动作事件发生后时间短暂。到了宋代,"才(纔)"又引申出表示假设条件的用法。到了元代,"才(纔)"表示增值强调的用例开始出现,在明清时期这一用法进一步活跃起来,这与副词"才(纔)"的句法位置后移有关。元明时期副词"才"又出现了相当于现代汉语"刚才"的特殊用法,一直持续到清末这种特殊用法才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法 语义 发展
下载PDF
论胡应麟的“史有别才”观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嘉川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2-445,478,共5页
"史有别才"是胡应麟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由前后相继、内外相承、有着内在逻辑发展理路的三个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第二个方面即强调史才之业有专门是其核心内容;第一个方面即时代性和第三个方面即史家成果,则... "史有别才"是胡应麟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由前后相继、内外相承、有着内在逻辑发展理路的三个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第二个方面即强调史才之业有专门是其核心内容;第一个方面即时代性和第三个方面即史家成果,则分别是这一核心内容的外部环境和客观表现。时代性限定了史才得以发挥的程度,史家成果则具体展示了史才的内在要求。胡应麟之所以提出"史有别才"这一范畴,无疑是对其史家难得、须"三长二善"五者兼之这一表述的进一步衍申,同时也是对刘知几"史学三长"中史才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讨,其中心就是推崇史才之专和史才之高。明代史学虽总体上处于衰退之中,但在史学思想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应麟 史有别 史学思想 明代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就”和“才”的语义再分析——兼与沈家煊商榷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交军 谭珊丹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8-92,共5页
针对沈家煊关于“就”和“才”在情态上的分析,提出异议,从一能对多能和主观量、隐涵意义等方面,对“就”和“才”语义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就”和“才”用于前指和后指的分布情形从标记论和不对称等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语义分析 标记论 不对称
下载PDF
说“才” 被引量:2
8
作者 俞绍宏 《巢湖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2-164,共3页
汉字中的“才”字构字本义尚无定论。本文分析“才”字字形,把它与相关字如“余”、“舍”等相比较,认为“才”是“材”的初文,“材”是“才”的后起乳化字;“才”本表示房屋的一种支架。
关键词
下载PDF
绿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7
9
作者 哈乐群 《甘肃科技纵横》 2009年第2期105-105,55,共2页
随着可持续观念的发展,环境教育已成为提高我国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绿色人才应运而生。本文概括了绿色人才的含义,在分析绿色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专业化绿色学校、培养知识型绿色人才、争取... 随着可持续观念的发展,环境教育已成为提高我国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绿色人才应运而生。本文概括了绿色人才的含义,在分析绿色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专业化绿色学校、培养知识型绿色人才、争取政府的引导与支持、重视网络信息的传播作用等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人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下载PDF
“才”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楠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5,共8页
本文结合“才”字句的基本句式 ,考察了副词“才”的句法组合功能 ,并着重分析了“才”的四种基本语义。指出这四种基本语义可以两两地归并为“表示事物的量”和“表示限定 /排他”两种语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归纳出副词“才”的深... 本文结合“才”字句的基本句式 ,考察了副词“才”的句法组合功能 ,并着重分析了“才”的四种基本语义。指出这四种基本语义可以两两地归并为“表示事物的量”和“表示限定 /排他”两种语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归纳出副词“才”的深层语法意义———表示说话者对比客观事实与主观标准后作出的倾向性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句 副词 语法 句式
下载PDF
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共现偏误的跨语言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小兵 薄巍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双语对译语料,考察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的共现偏误及其原因。研究提出,对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不共现的本体语法解释不利于教学语法的可操作性。通过分析英、俄、... 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双语对译语料,考察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的共现偏误及其原因。研究提出,对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不共现的本体语法解释不利于教学语法的可操作性。通过分析英、俄、韩、日、泰、越南等不同母语类型学习者的一语迁移,发现共现偏误的原因及共现偏误分布的特征,进而归纳出该偏误对所有学习者来说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时间副词"才"在教学语法和国别化教学中应给予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现偏误 母语迁移 教学语法
下载PDF
论副词“就”“才”和语气助词“了”的共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青云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9-62,共4页
文章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副词"就"和"才"是否可以与句尾语气助词"了"共现的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了副词"就"与"了"共现的现象比"才"与"了"共现的现象出现得更... 文章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副词"就"和"才"是否可以与句尾语气助词"了"共现的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了副词"就"与"了"共现的现象比"才"与"了"共现的现象出现得更加频繁。从时间方面考虑,是由于"就"表示一个事件的实际发生时间早于预期的时间,可以和"了"共现,而"才"则表示一个事件实际发生的时间晚于预期时间,故不能共现;从语气方面考虑,"就"多用来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了"共现,而"才"则用来强调确定的语气,较"了"所表达的肯定语气更加强烈,故不能共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现
下载PDF
现代汉语焦点标记词“才”“就”的语义解释及其焦点关联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辰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55-63,共9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才"表示"只有,必须"的意思;而"就"的基本义中也含有"只要,既然"这类意思。这两个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副词在语义及语用方面存在很多对立性和相似性。文章重点探讨这...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才"表示"只有,必须"的意思;而"就"的基本义中也含有"只要,既然"这类意思。这两个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副词在语义及语用方面存在很多对立性和相似性。文章重点探讨这两个副词在组合与聚合平面上的语义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 语义对应关系
下载PDF
表限量的“才”与“只”及“才+只”语序的一种解释
14
作者 刘立诚 柳英绿 《枣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9-105,共7页
本文首先通过语义分析指出"才"与"只"在表数量义时语法意义和语义指向都不相同,"才"在语义上凸显"跟预期的数量相比较,实现的数量少",在语义指向上具有前后双指性;而"只"在表量时单... 本文首先通过语义分析指出"才"与"只"在表数量义时语法意义和语义指向都不相同,"才"在语义上凸显"跟预期的数量相比较,实现的数量少",在语义指向上具有前后双指性;而"只"在表量时单纯表限定,语义指向是单向后指的。进而文章借鉴优选论的理念和操作方法验证出"才/只"并用是合语法的,且"才+只"是优势语序。文章同时表明,语义指向源和语义指向标的之间不允许出现其他同类指向源成分,这至少在汉语中是一条优势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只” 指向源 指向标的 优势语序 优势原则
下载PDF
从量级衍推看“才”“就”与句尾“了”的共现制约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佳宏 《国际汉语学报》 2019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本文分析了"才""就"在特定结构中与句尾"了"的共现制约现象。本文认为"了""才""就"都能触发量级衍推,句尾"了"不能与"才"共现的原因是两者限定的时... 本文分析了"才""就"在特定结构中与句尾"了"的共现制约现象。本文认为"了""才""就"都能触发量级衍推,句尾"了"不能与"才"共现的原因是两者限定的时间范围相反,前者是最小值,后者为最大值。由此衍推出的命题相反,前者是否定命题,后者是肯定命题,两者语义矛盾。而"了"和"就"可共现的语义基础是两者都设定时间词为最小值,都能衍推出肯定命题。本文还认为产生预期义须三个因素:事件已知、有实现性、有设定时间范围的虚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 “了” 量级衍推 共现制约 焦点
下载PDF
时间词“刚”“刚才”“刚刚”的区别
16
作者 钟彩虹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10期127-128,134,共3页
运用语言学理论,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出现在单句中的时间词"刚"、"刚才"和"刚刚"进行对比。主要对"刚"与"刚才"对谓语的要求,与"了"、"在"、否定词、时间词... 运用语言学理论,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出现在单句中的时间词"刚"、"刚才"和"刚刚"进行对比。主要对"刚"与"刚才"对谓语的要求,与"了"、"在"、否定词、时间词的共现情况及二者能互换的语境进行考察,并从语义上进行解释。其次分别对"刚刚"与"刚"、"刚才"与"刚刚"的异同进行考察,揭示这三个时间词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 “刚刚” “刚 句段关系 联想关系
下载PDF
副词“才”的预设、隐涵触发功能探微
17
作者 王跃平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7-74,共8页
"才"作为现代汉语的副词,具有多功能性,前人主要从句法分布、语法意义、语义功能、主观量等视角进行了考察。本文基于以往成果和丰富而典型的语料,另辟蹊径,就"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诸句式、格式中的预设、隐涵触发... "才"作为现代汉语的副词,具有多功能性,前人主要从句法分布、语法意义、语义功能、主观量等视角进行了考察。本文基于以往成果和丰富而典型的语料,另辟蹊径,就"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诸句式、格式中的预设、隐涵触发功能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探析,归纳概括出它所在句式的预设、隐涵分析模式(析出规律)。研究现代汉语中各个虚词的预设、隐涵触发功能,对于深入发掘其语义语用功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设 隐涵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才”字句习得考察——以四个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留学生为例
18
作者 谭媛元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9-93,共5页
本研究在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四个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留学生使用"才"字句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并统计了四套常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对"才"字句的编排,得出以下结论:留学生对"才... 本研究在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四个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留学生使用"才"字句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并统计了四套常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对"才"字句的编排,得出以下结论:留学生对"才"字句类型1和类型3的使用频率及准确率最高;等级C的留学生对"才"字句的使用数量最多、错句率最高;留学生使用"才"字句的偏误类型主要为遗漏、误代和冗长;偏误主要集中于类型3的句式;教材中对"才"字句编排较少是导致偏误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句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习得 偏误分析
下载PDF
“才”字目的句
19
作者 伍依兰 朱斌 袁陈杰 《语言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21-35,M0004,共16页
“才”字目的句,是由关联副词“才”构成的目的复句。从关联标记的使用看,有时使用目的标和“才”配用,有时使用目的标、结果连标和“才”配用。“为了………才”是“才”字目的句的常用句式,“为了”前可添加七类成分:断言成分,范围成... “才”字目的句,是由关联副词“才”构成的目的复句。从关联标记的使用看,有时使用目的标和“才”配用,有时使用目的标、结果连标和“才”配用。“为了………才”是“才”字目的句的常用句式,“为了”前可添加七类成分:断言成分,范围成分,评价成分,语势成分,时间频率成分,功能语气成分,关联成分。目的有获取性和防免性之分,行为有实施与否之别。目的是非现实性的,行为是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才”字目的句表示必要性目的,在特定句式的制约下或者在特定语境的约定下,可以表示唯一性目的。“才”字目的句可以转化为“才”字必要性或唯一性条件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句 必要性 唯一性
原文传递
谈《厚父》中的两个“在”及其他
20
作者 尉侯凯 《出土文献》 2024年第3期49-59,170,共12页
清华简《厚父》中有两个用法特殊的“在”字,分别见于“在夏之哲王”“其在时后王之飨国”。前者为时间名词,义同“往昔”之“昔”,后者是时间介词,相当于表“至于”的“于”。表时间名词的“在”有异体作“”■“甾”“兹”,同义词有... 清华简《厚父》中有两个用法特殊的“在”字,分别见于“在夏之哲王”“其在时后王之飨国”。前者为时间名词,义同“往昔”之“昔”,后者是时间介词,相当于表“至于”的“于”。表时间名词的“在”有异体作“”■“甾”“兹”,同义词有“徂”“■”“者”。小臣簋“■东夷”、录■卣“■淮夷”之“■”,以及子犯钟“者楚荆”之“者”,均应理解为时间名词。师■簋“淮夷”之“”,从屮、■声,可径释为“栽”,是“”■的另一异体。卌二年逑鼎“■玁狁”、应侯簋“■淮南夷”中的“■”“■”,亦应释“(栽)”,为往昔、从前之义。相应地,甲骨文中的“■”“■”“■”,可改释为“才”,用作时间名词或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