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山东抗战文学论 |
张丽军
|
《百家评论》
|
2015 |
1
|
|
2
|
文化回译视角下抗战文学汉译研究——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
阎瑾
吴李敏
|
《宜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中华民族观视域下马加的抗战文学书写 |
刘家民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抗战文学文献整理与文化记忆工程建设研究 |
王悦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论云南少数民族作家抗战文学“国家共同感”建构的三重路径 |
张泽云
|
《普洱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中国“抗战文学”特点之再思考 |
曹万生
李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7
|
民族国家的想象与中华民族的认同——论五四文学与抗战文学中的乡土叙事 |
张晨怡
张宏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8
|
九十年代“抗战文学”的历史记忆与现实诉求 |
逄增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9
|
丘东平对抗战文学的独特贡献 |
秦弓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0
|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抗战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周晓风
凌孟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抗战文学概念正在文学史中悄悄延展 |
吴福辉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2
|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副刊与抗战文学的发生 |
张武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3
|
从“小我”到“大我”——论抗战文学“家国”叙事的伦理关系 |
宋剑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4
|
从《说倭传》看中国抗战文学的甲午源流 |
吴辰
房福贤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15
|
抗战文学对正面战场问题的表现——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研究 |
秦弓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6
|
二十世纪抗战文学为什么没有经典作品 |
林凌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7
|
“九一八”国难与东北抗战文学中的长篇小说 |
逄增玉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8
|
论少数民族抗战文学的书写向度 |
乌兰其木格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9
|
抗战文学的精神价值 |
房福贤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0
|
萧红作品与抗战文学 |
刘晓丽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