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聋患者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及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晓倩 濮彧 +1 位作者 徐玲鸽 郭睿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探讨年龄、听力损失程度、认知功能对其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就诊的70例60岁及以上老年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60~69岁(20例40耳)、70~79岁(28例56耳... 目的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探讨年龄、听力损失程度、认知功能对其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就诊的70例60岁及以上老年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60~69岁(20例40耳)、70~79岁(28例56耳)、≥80岁(22例44耳)三组,各组分别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及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quick speech-in-noise test,M-Quick SIN),分别获得双耳0.5、1、2、4 kHz纯音平均听阈(pure-tone audiometry,PTA)、MMSE量表总得分及双耳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分析年龄、平均听阈、MMSE量表得分对信噪比损失的影响。结果①60~69岁组SNR loss(5.25±5.42)dB明显小于70~79岁组(11.54±6.05)dB和≥80岁组(11.86±6.06)dB(P<0.01);70~79岁组和≥80岁组间SNR lo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NR loss随PTA提高而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MMSE量表得分对SNR loss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为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年龄增加,听力损失加重,其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 信噪比损失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普通话言语测听在评估突发性耳聋疗效中的作用
2
作者 文庆波 孟祥明 +1 位作者 王洋洋 杭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18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纯音听阈检查结合普通话言语测听,评估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按疗程规范治... 目的分析纯音听阈检查结合普通话言语测听,评估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按疗程规范治疗,并行颞骨CT、内听道磁共振(MR)、经颅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治疗后对照组复查纯音听阈;观察组在复查纯音听阈的基础上加测普通话言语测听。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10 d)后,行纯音听阈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通过智能化软件自动计算普通话双音节词表的言语识别率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纯音听阈测试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言语识别率为(52.34±10.35)%,治疗后为(76.35±12.51)%,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话言语测听检查在评估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纯音测听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的有益补充,进一步从主观上评估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纯音测听 普通言语测听
下载PDF
无线助听技术对听障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晓宇 倪道凤 +2 位作者 张华 王梦竹 董燕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助听器无线技术对听障患者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长期佩戴助听器的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双耳选配具有900Sync无线技术的助听器,在距离扬声器3米和6米位置,分别在仅使用助听器麦克风(HA)、无线音频传输... 目的探讨助听器无线技术对听障患者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长期佩戴助听器的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双耳选配具有900Sync无线技术的助听器,在距离扬声器3米和6米位置,分别在仅使用助听器麦克风(HA)、无线音频传输并开启助听器麦克风(900Sync+HA)、仅无线音频传输(900Sync)三种模式下进行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Quick SIN),言语声给声强度为70 dB SPL,竞争声按照-5、0、5、10、15、20 dB的信噪比随机播放,每例受试者共测试六张句表,测试结果以信噪比损失表示;言语测试结束后进行听觉努力(listening effort)自述量表评估。结果M-Quick SIN测试结果显示,受试者同一位置三种助听模式下的信噪比损失从高到低依次为HA、900Sync+HA、900Sync,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三种助听模式下,3米与6米距离之间的信噪比损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tening effort自述评估结果显示,900Sync、900Sync+HA助听模式下的听觉努力程度优于HA(P<0.05),当信噪比≤0 dB时,900Sync助听模式下的听觉努力程度优于900Sync+HA模式(P<0.05)。结论900Sync无线助听技术能够提高听障患者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并改善其听觉努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 无线技术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 听觉努力
下载PDF
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纯音听阈及言语识别能力测试 被引量:2
4
作者 许雯雯 任晓倩 +2 位作者 张红蕾 李大鹏 郭睿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纯音听阈和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特征。方法以2018年10月~2020年4月因听力下降行纯音测听及言语识别能力测试的78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年龄60~95岁,平均72.62±8.56岁,其中男42例,女36例;根据简...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纯音听阈和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特征。方法以2018年10月~2020年4月因听力下降行纯音测听及言语识别能力测试的78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年龄60~95岁,平均72.62±8.56岁,其中男42例,女36例;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test,MMSE)得分将对象分为认知障碍组33例,认知正常组45例;两组对象分别进行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快速噪声下言语识别测试(quick speech-in-noise,Quick SIN),以信噪比损失值(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作为噪声下言语识别测试结果,比较不同认知功能状态的老年人听力损失程度和信噪比损失程度的差异,以及各频率听阈和信噪比损失检出率。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Quick SIN测试SNR loss值(8.98±7.25 dB)高于正常组(4.57±5.28 dB)(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Quick SIN测试SNR loss者25例(75.76%,25/33),其信噪比损失程度以中度为主(42.42%,14/33);认知功能正常组Quick SIN测试SNR loss者36例(80.00%,36/45),信噪比损失程度以轻度为主(46.67%,21/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125、250、500、1000 Hz频率平均听阈值(分别为25.61±13.74、25.15±14.87、31.21±18.03、37.12±18.03 dB HL)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分别为22.67±9.63、20.33±11.84、25.33±13.46、30.56±13.62 dB HL)(P<0.05),两组2000、4000、8000 Hz频率纯音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以中低频听力损失为主,且言语识别能力较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音听阈测试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 认知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纯音测听结果正常的老年人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许雯雯 任晓倩 +3 位作者 张红蕾 刘泓毅 魏之涵 郭睿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通过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quick speech-in-noise test,M-Quick SIN)评估纯音听力测试(Pure tone auditory,PTA)结果正常的老年人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目的通过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quick speech-in-noise test,M-Quick SIN)评估纯音听力测试(Pure tone auditory,PTA)结果正常的老年人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至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就诊,主诉听力困难但纯音测听结果正常的老年人35例(70耳),完成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M-Quick SIN测试及教育程度调查,分别获得MMSE量表总得分及信噪比损失值和教育程度情况;根据有无信噪比损失分为信噪比损失组和信噪比正常组,比较两组的年龄、平均听阈、MMSE得分,同时分析认知功能、教育程度对信噪比损失的影响。结果35例(70耳)PTA结果正常的老年人,信噪比正常组26耳(37.14%,26/70),信噪比损失组44耳(62.86%,44/70)。信噪比损失组MMSE得分(26.48±3.16)分低于无信噪比损失组(28.12±0.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人的年龄、P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教育程度可能是信噪比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TA结果正常者也可能存在SNR loss现象,出现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减弱的情况。认知功能、教育程度可能是出现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减弱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 信噪比损失
下载PDF
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早期评估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日渊 王倩 +3 位作者 康烁烁 张淼 冀飞 李佳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9-493,共5页
目的研究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LV-MESP)在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早期评估中的应用;使用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LV-MESP)、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P)和言语可懂度量表(SIR),评估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 目的研究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LV-MESP)在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早期评估中的应用;使用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LV-MESP)、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P)和言语可懂度量表(SIR),评估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早期的情况。方法选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大龄语前聋患者30例,在术前、开机后3个月、开机后6个月使用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听觉行为分级量表和言语可懂度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前、开机后3月与开机后6月的三次评估。随访CAP得分和LV-MESP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后6月,患者LV-MESP得分与CAP得分的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大部分的研究对象在康复早期通过人工耳蜗植入都有不同程度的获益。LV-MESP量表在一定范围内比CAP量表更能体现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但到达上限后,则需引入难度更大的量表进行言语识别能力的评估,如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 听觉行为分级量表 言语可懂度量表 大龄语前聋 人工耳蜗植入
下载PDF
听力图正常者的信噪比损失现象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刚 郑芸 +3 位作者 朱珍珍 陶勇 孟照莉 胥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听力图正常者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听力及耳科门诊就诊,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较困难,但纯音测听、声导抗和常规言语分辨率(word re... 目的探讨听力图正常者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听力及耳科门诊就诊,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较困难,但纯音测听、声导抗和常规言语分辨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测试结果正常的10名患者进行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并将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的M-HINT正常值进行比较(以结果高于正常值判断为出现了SNR loss现象),评估患者是否存在SNR loss现象。结果在噪声环境中,当噪声来自患者正前方时,10名患者均出现了SNR loss现象;当噪声来自患者右侧或左侧时,9名患者出现了SNR loss现象。结论听力图正常者也可能存在SNR loss现象,对于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困难者,即使纯音听力图正常也应考虑进行噪声下言语测听(如M-HINT测试),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SNR loss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音听力图 言语接受阈 言语分辨率 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试 信噪比损失
下载PDF
助听器远程调试系统在中老年听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宋戎 杨洋 +3 位作者 李红涛 张静 田欣 管晶晶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目的比较助听器远程调试和传统面对面调试对中老年听障患者使用助听器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例中老年听障患者采用面对面方式验配助听器,并使用汉语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获得助听前后言语识别阈值... 目的比较助听器远程调试和传统面对面调试对中老年听障患者使用助听器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例中老年听障患者采用面对面方式验配助听器,并使用汉语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获得助听前后言语识别阈值,评估效果。1周后,20例患者面对面填写中国助听器效果问卷调查(Chinese hearing aid outcomes questionnaires-CHAOQ),然后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远程组,每组10例,传统组面对面进行后续助听器调试,远程组使用手机软件通过线上方式进行远程调试;调试后3周,两组再次面对面填写问卷,并完成言语识别阈测试,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助听前言语识别阈无统计学差异,佩戴助听器1周后及调试3周后两组患者的言语识别阈均降低,但调试方式对两组患者言语识别阈值的影响不显著[F(1,18)=0.15,P=0.70];助听器效果问卷调查显示,两组患者对助听器使用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0.04,P=0.84]。远程组患者调试前不满意率为20%,调试3周后降为10%;传统组患者对助听器的不满意率调试前后均为20%。结论对于中老年听障患者,配戴助听器后远程调试助听器的效果与传统面对面调试相同,并且具有快捷方便实时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 远程支持 听力障碍 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
下载PDF
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初探
9
作者 许雯雯 任晓倩 +4 位作者 濮彧 张红蕾 霍小秀 魏之涵 郭睿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66-669,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初步探讨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方法以2018年10月—2020年4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行听力测试及言语识别能力调查的55例60岁及以上老年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60... 目的分析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初步探讨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方法以2018年10月—2020年4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行听力测试及言语识别能力调查的55例60岁及以上老年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60~95岁。所有研究对象完成纯音听阈测试(PT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及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M-Quick SIN),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和信噪比损失(SNR loss)程度下老年性聋患者的MMSE得分情况。结果①60~69岁组MMSE得分(27.89±1.82)分,高于70~79岁组(26.35±2.03)分和≥80岁组(25.19±2.07)分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岁组和≥80岁组间MMSE量表得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听力损失组间MMSE量表得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轻度SNR loss组的MMSE量表得分(27.13±1.80)分高于重度SNR loss组(24.20±1.64)分(P<0.05);轻度SNR loss组和中度SNR loss组、中度SNR loss组和重度SNR loss组间MMSE量表得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以SNR loss为主要特征,在听力损失早期进行干预是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 信噪比损失 认知功能
下载PDF
"Gwo" and "Dzy" in Huajian Ji and Yue Ou
10
作者 YANG Jing-yu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5期373-379,共7页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ur grammar studies on two early Cantonese literature contexts: Huajian Ji (花菚記, 1714) and Yue Ou (粤謳, 1820). Two aspect markers, the experience aspect marker "gwo 過" and the durat...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ur grammar studies on two early Cantonese literature contexts: Huajian Ji (花菚記, 1714) and Yue Ou (粤謳, 1820). Two aspect markers, the experience aspect marker "gwo 過" and the duration aspect marker "dzy 住", in these two Cantonese books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oral Cantonese today. "Gwo", mostly used as an aspect marker of"experience" and "repeat" in verbal expression, had the usage of"unhappened experience" in the old books as a connection between this two aspects. Every step of "dzy"'s grammarlization process was clearly recorded in the written materials. By comparing with the aspect markers in Mandarin Chinese, the usage of the completion aspect marker "liu 了" found in these two books was also discussed. We argue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ture context in diachronical grammar studies of dial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CT experience DURATION CANTONESE
下载PDF
EGP and ESP in the Dependent Colleges
11
作者 Shulan Ta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4期67-70,共4页
EGP and ESP teaching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EGP teaching in the de- pendent colleges takes key and ordinary universities as models; however, there is a huge gap o... EGP and ESP teaching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EGP teaching in the de- pendent colleges takes key and ordinary universities as models; however, there is a huge gap of students' English level between in the in- dependent colleges and in key and ordinary universities.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in language as the model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it is important to define how to carry out EGP and ESP. EGP is the platform of ESP. ESP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must be linked with EGP, and based on the talent-training goal as the c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P ESP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下载PDF
对表演的设定 被引量:12
12
作者 理查德.鲍曼 翟胜德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66-73,共8页
[题注]当一位叙述者、歌手,或者乐手开始表演,他不仅是在说出词语,唱出唱词,或是 演奏乐曲。表演行为本身就在告诉听众,他是“如何”在诠释词语、唱词或者乐曲。他在以某些 特定的方式指引听众理解他的表演。在选取自鲍曼的著作... [题注]当一位叙述者、歌手,或者乐手开始表演,他不仅是在说出词语,唱出唱词,或是 演奏乐曲。表演行为本身就在告诉听众,他是“如何”在诠释词语、唱词或者乐曲。他在以某些 特定的方式指引听众理解他的表演。在选取自鲍曼的著作《表演中的词语艺术》中的这个片断, 鲍曼探衬了表演者是以何种方式提示听众注意他的特殊讲述方式的。鲍曼描述了若干“表演的钥 匙,以及理解交流信号的方式,这很有点像我们将收音机或者电视调试到某个特定的频道上,以 清晰地接收节目。这些胡匙中就有“特株符码”,例如典型的语言形态(古老语体、方言等),“特 定的程式”或者某些特定词组的重复;“修饰性语言”如隐喻或者谚语等;词语或者诗句的“平行 式”;以及“向传统挂靠”,例如史诗歌手在吟唱中试图与尽可能高的权威建立关联,以使得他的 演唱与从过去持续发展着的传统建立隶属的关系。鲍曼举述的样例应当有较大的拓展,以契合我 们在全世界范目内发现的海量的文类和样式,但是其基本的原则是确实的:表演的行为本身具有 丰宙的涵义。 — —约翰·迈尔斯·弗里(John Miles Fol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框架 特殊代码 形象语言 程式 韵脚 纯理语言 "普通言语" 美学价值 表演 设定
原文传递
1~3岁植入人工耳蜗患儿韵母辨识能力的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艳 李刚 +1 位作者 马莹 郑芸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8-92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植入年龄为1~3岁的人工耳蜗植入(CI)患儿早期韵母辨识能力的发育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年龄<3岁的123例患儿的资料。根据植入年龄分为1岁组(1~<2岁)和2岁组(2~<3岁)。采用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MESP),在开... 目的:初步探讨植入年龄为1~3岁的人工耳蜗植入(CI)患儿早期韵母辨识能力的发育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年龄<3岁的123例患儿的资料。根据植入年龄分为1岁组(1~<2岁)和2岁组(2~<3岁)。采用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MESP),在开机后12、24、36个月时测试患儿的韵母辨识能力,将1岁组患儿与同龄健听儿童的韵母辨识能力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研究其韵母辨识能力的发育规律,并分析植入年龄和生理年龄对其韵母辨识能力的影响。结果:2组患儿的韵母辨识能力均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高(P<0.01);1岁组患儿的韵母辨识能力明显高于2岁组(P<0.01),但与同龄健听儿童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异。结论:在术后3年内,植入年龄<3岁的患儿随着佩戴时间的增加其韵母辨识能力均有相应提高;植入年龄越小,韵母辨识能力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 韵母辨识 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 语前聋 儿童
原文传递
Mandarin and Chinese Dialects in Western Sources: The Earliest Documents
14
作者 Henning Kloter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1年第3期59-83,共25页
This article traces early Chinese-Western contexts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Three groups of sources are distinguished: (1) sources on Mandarin written in China after the late sixteenth century, (2) sources on... This article traces early Chinese-Western contexts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Three groups of sources are distinguished: (1) sources on Mandarin written in China after the late sixteenth century, (2) sources on Min dialects written in the Philippines after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and(3 ) sources on Southern dialects written by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China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focus of the paper lies on the second group, which has thus far received the least attention in research.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early linguistic sources goes beyond historical language research. The comparison of linguistic meta-language also allows for conclusions on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concepts between Asia and Europ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Western exchanges missionary linguistics Southern Min Philippin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