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体制转型期执行和解的法律效力 被引量:3
1
作者 百晓锋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9,共17页
《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2款是执行和解效力争议的源头,该规定体现了职权主义执行体制和"法院干预型"执行和解的正当性逻辑,与"当事人自主型"执行和解存在某种紧张关系.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在维护和解协议的拘束力与... 《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2款是执行和解效力争议的源头,该规定体现了职权主义执行体制和"法院干预型"执行和解的正当性逻辑,与"当事人自主型"执行和解存在某种紧张关系.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在维护和解协议的拘束力与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力之间陷入两难,关键在于没有从执行体制层面看待执行和解及其法律效力,没有对"法院干预型"执行和解与"当事人自主型"执行和解进行区分.同时,又将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一诉讼法上的法律救济与和解协议的实体效力过度绑定.要合理界定执行和解的法律效力,需要从执行体制转型的视角对"法院干预型"执行和解和"当事人自主型"执行和解进行区分,并需要在区分实体和程序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实体法律效力作差异化处理.执行和解究竟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力产生何种影响,应通过诉讼程序依实体法规定和原理具体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和解 "法院干预"执行和解 "当事人自主"执行和解
原文传递
完善法院调解制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覃兆平 《法学杂志》 1998年第5期35-36,共2页
一、法院调解制度程序设置上的主要问题及其负面影响程序的价值就是确保实体处理的公正,程序不严格是法院调解制度的主要弊端。一是庭前调解的规定不合理。从法理上看,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民事案件适合调解,但在审判实践中,对... 一、法院调解制度程序设置上的主要问题及其负面影响程序的价值就是确保实体处理的公正,程序不严格是法院调解制度的主要弊端。一是庭前调解的规定不合理。从法理上看,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民事案件适合调解,但在审判实践中,对什么是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调解制度 双方当事人 诉讼和解制度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诉讼地位 和解协议 国家干预 强制执行 调解协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