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赵树理小说中流氓性的民间叙事
1
作者 郭文元 陶维国 《平原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29-31,共3页
赵树理对流氓者显性叙事的修辞效果是要体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对新政权权力的膜拜.但透过这种 '问题小说'的显性叙事,细究这些人物身上的流氓性,可发现这些人的出现在农村有着广阔的背景,许多农民身上也有与这些人精神相... 赵树理对流氓者显性叙事的修辞效果是要体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对新政权权力的膜拜.但透过这种 '问题小说'的显性叙事,细究这些人物身上的流氓性,可发现这些人的出现在农村有着广阔的背景,许多农民身上也有与这些人精神相似、相通的流氓性,这造成了对小说显性修辞的反讽、消解,导致赵树理的小说不再单纯、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小说 人物 民间 叙事 流氓性
下载PDF
类似“性变态”的流氓性犯罪1例
2
作者 场涛 高保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2-33,共2页
类似“性变态”的流氓性犯罪1例场涛,高保林(上海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DIFFERENTIATIONOFVOYEURISMMNDROGUERYBEHAIOR¥TangTao;GaoBaoli... 类似“性变态”的流氓性犯罪1例场涛,高保林(上海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DIFFERENTIATIONOFVOYEURISMMNDROGUERYBEHAIOR¥TangTao;GaoBaoling(InstituteofF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似“变态” 流氓性犯罪 司法精神病鉴定 危害行为
下载PDF
陈涉的流氓性及其影响
3
作者 杨继忠 《阿坝师专学报》 1989年第11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陈涉 流氓性 素质 中国 司马迁 《陈涉世家》 迷信
下载PDF
关于中国人的“流氓性”以及明代流氓阶层膨胀的社会原因的几点看法——与王毅先生商榷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寿仙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关键词 中国人 "流氓性" 明代 流氓阶层 社会原因
原文传递
美国专利主张实体合法性检视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罗蓉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专利主张实体(PAE)是基于美国专利制度缺陷而产生的一种专利商业化经营实体,其通过有目的地收购专利,以主张权利和提起诉讼为手段,获得高额许可费或和解费用。PAE本身并不违法,但其在运营中可能会限制竞争并抑制创新,这些行为构成非法... 专利主张实体(PAE)是基于美国专利制度缺陷而产生的一种专利商业化经营实体,其通过有目的地收购专利,以主张权利和提起诉讼为手段,获得高额许可费或和解费用。PAE本身并不违法,但其在运营中可能会限制竞争并抑制创新,这些行为构成非法。通过分析PAE运营中可能涉及的不合法行为,借鉴美国应对PAE的策略和举措,提出我国从3个方面着手防御和应对PAE:重视源头控制,通过完善我国专利制度,抑制PAE兴诉动力和能力;完善专利法和反垄断法,强化对PAE的事后规制;发挥政府宣传引导作用,全面提升企业自身应对能力,提前部署PAE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主张实体 专利流氓性 专利垄断 专利制度
下载PDF
青春映像:中国青春电影的文化母题与创作趋向 被引量:60
6
作者 谢建华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5,共6页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中国新一代电影人的不断成长,年轻一代的创作者更热衷消费自己的青春经验,在电影创作中维持着异常强劲的青春表达欲望。渐趋流行的青春电影痴迷于更加自我的青春叙述,反叛性、流氓性、成长性作为青春...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中国新一代电影人的不断成长,年轻一代的创作者更热衷消费自己的青春经验,在电影创作中维持着异常强劲的青春表达欲望。渐趋流行的青春电影痴迷于更加自我的青春叙述,反叛性、流氓性、成长性作为青春史的主调被反复书写。今天的青春电影面临更加复杂的文化选择,青春主题的表达更容易受到多重文化因素和商业环境的影响。而近期更趋保守的艺术风格暗示了青春电影创作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反叛 流氓性 成长
原文传递
阿Q主义新论
7
作者 王进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166,共6页
鲁迅的《阿Q正传》自1921年12月4日发表至今整整一百年了。在这一百年间,有关阿Q性的认知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个人性格缺陷展开,忽略了晚清民国以来国民性思考的总体思想格局,特别是忽略了鲁迅创造阿Q这一艺术形... 鲁迅的《阿Q正传》自1921年12月4日发表至今整整一百年了。在这一百年间,有关阿Q性的认知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个人性格缺陷展开,忽略了晚清民国以来国民性思考的总体思想格局,特别是忽略了鲁迅创造阿Q这一艺术形象的运思逻辑及其周边关联。我认为“精神胜利法”并非阿Q最本质的内涵,阿Q主义的三大核心意涵是:流氓性、奴才性、看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 晚清民国 格缺陷 看客 流氓性 艺术形象 总体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