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父亲是一种隐喻——试析拉康的“父亲之名”在杜拉斯作品中的能指作用 |
范荣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9
|
|
2
|
“父亲之名”作为一种能指符号在陈染作品中的体现 |
陈惠良
杨毅华
|
《梧州学院学报》
|
2009 |
1
|
|
3
|
论“父亲之名”在《玻璃动物园》中的作用 |
何芳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4
|
“父亲之名”与老哈姆雷特——论老哈姆雷特特殊的象征意义 |
季美萍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0 |
2
|
|
5
|
父亲之名:老舍生命的潜文化 |
于昊燕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1
|
|
6
|
在“父亲之名”下拯救——对电影《沉默的羔羊》的一种解读 |
崔志强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7
|
从拉康“父亲之名”视角解读芥川奖获奖小说《冥土巡游》的人物形象 |
李姝蓓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8
|
拉康的“父亲之名”在帕特·巴克小说《重生三部曲》中的体现 |
盛艳芳
刘斯然
聂士聪
彭婕
李莉
|
《文教资料》
|
2018 |
0 |
|
9
|
中外战争题材儿童片中对“父亲之名”的不同处理 |
朱文婷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0
|
《土生子》中黑人对白人父亲之名的解构 |
方圆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22 |
0 |
|
11
|
父亲的“缺失”与俄狄浦斯情结的产生——以拉康的“父亲之名”试析《儿子与情人》 |
卢梓雅
|
《疯狂英语(理论版)》
|
2018 |
0 |
|
12
|
赖特小说《长梦》中“父亲之名”的嬗变 |
方圆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3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 |
秦勤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4
|
重释电影《卧虎藏龙》玉娇龙之死 |
张云鹤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5
|
边缘女性的主体建构——伊芙琳·刘的《逃跑》和九丹的《乌鸦》之比较分析 |
魏全凤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6
|
剧本《我如何学会驾驶》的精神分析阅读 |
唐恩萍
|
《肇庆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7
|
从《裸体吃中餐》看华裔美国女性主体确立的困惑 |
刘玉环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0 |
0 |
|
18
|
拉康语境中的《红与黑》 |
冯娟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9
|
论商晚筠小说《痴女阿莲》中的“他者” |
任晓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1
|
|
20
|
古代人名的避讳 |
王吴军
|
《老人世界》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