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白洋淀诗群”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润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5,共7页
文革时期的“白洋淀诗群”是朦胧诗在酝酿时期的代表性诗歌群落,其本质是一个生长于乡村的城市知青诗人群;带有一种富于探索精神的青年文化形态;不自觉、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路径,并在诗群的文化“互喻”中保持着鲜明的... 文革时期的“白洋淀诗群”是朦胧诗在酝酿时期的代表性诗歌群落,其本质是一个生长于乡村的城市知青诗人群;带有一种富于探索精神的青年文化形态;不自觉、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路径,并在诗群的文化“互喻”中保持着鲜明的艺术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地下 白洋淀诗群 知青 文化特征
下载PDF
白洋淀诗群女诗人探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霍俊明 岳志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0-73,共4页
在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研究中,白洋淀诗群已经成为经典。在白洋淀诗群的相关研究中,还应该注意对那些仍被历史叙述所忽视的诗人进行关注和挖掘。基于此,白洋淀诗群中的几位女性诗人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新诗史价值。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女性 史叙述
下载PDF
“白洋淀诗群”的创作指向及其文学史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学武 王杰彦 马会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1-65,共5页
"白洋淀诗群"在20世纪80年代的"重写文学史"思潮中被重新发掘、评价,并已经典化。从向内——对当时历史语境中诗人内心的个体追问,以及向外——诗人对异化的历史现实的反思两个维度解析了"白洋淀诗群"的... "白洋淀诗群"在20世纪80年代的"重写文学史"思潮中被重新发掘、评价,并已经典化。从向内——对当时历史语境中诗人内心的个体追问,以及向外——诗人对异化的历史现实的反思两个维度解析了"白洋淀诗群"的创作指向,阐释了多元文化语境下"白洋淀诗群"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启蒙价值。这体现出多元文学观念的重建和时代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创作指向 文学史价值
下载PDF
白洋淀诗群的经典化与新诗史叙事 被引量:2
4
作者 霍俊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1期76-81,共6页
在"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研究和新诗史叙事中白洋淀诗群业已成为经典。白洋淀诗群的经典化过程与朦胧诗、前朦胧诗、新诗史写作模式、新诗史研究方式的转换都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注意白洋淀诗群在当代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 在"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研究和新诗史叙事中白洋淀诗群业已成为经典。白洋淀诗群的经典化过程与朦胧诗、前朦胧诗、新诗史写作模式、新诗史研究方式的转换都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注意白洋淀诗群在当代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到白洋淀诗群是如何被经典化以及其中的女性诗人是如何被去经典化的。在白洋淀诗群的相关研究中,还应该注意对那些仍被历史叙述所忽视的诗人进行关注和挖掘。基于此,白洋淀诗群中的几位女性诗人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新诗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史叙事 前朦胧 经典化 女性
下载PDF
一代人的“诗·生活”——口述历史中的“白洋淀诗群”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士强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3期34-46,共13页
"白洋淀诗群"已然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关于它的研究与论述已可谓连篇累牍、汗牛充栋。这其中有大量同质性、重复性的成分,其主要原因在于资料来源的稀缺和大致相同。本文主要采取"口述历史"的形式,通过对"白洋淀诗群"诗人及... "白洋淀诗群"已然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关于它的研究与论述已可谓连篇累牍、汗牛充栋。这其中有大量同质性、重复性的成分,其主要原因在于资料来源的稀缺和大致相同。本文主要采取"口述历史"的形式,通过对"白洋淀诗群"诗人及相关人员的访谈,获取一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口述历史 生活 资料来源 同质性 重复性 相关人
下载PDF
白洋淀诗群的新诗史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霍俊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3期45-48,42,共4页
“文革”语境中的白洋淀诗群是20世纪中国新诗不间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在当代新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白洋淀诗群是对“文革”主流诗歌写作的一次背离和反拨,它重新确立了诗歌本体的独特存在,坚持了个体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声音,并... “文革”语境中的白洋淀诗群是20世纪中国新诗不间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在当代新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白洋淀诗群是对“文革”主流诗歌写作的一次背离和反拨,它重新确立了诗歌本体的独特存在,坚持了个体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声音,并运用现代诗歌技巧,隐喻、反讽、悖论、意象叠加和重合,表现内心世界的荒诞意识和对理想的追寻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地下写作 个人化 “文革” 启蒙
下载PDF
永远的白洋淀——论“白洋淀诗群” 被引量:1
7
作者 安静 《红河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6-49,共4页
 "白洋淀诗群"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它的精神内核和美学意蕴都昭示出"永远"的意义,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既修复了传统诗歌美学,又接通了新诗现代主义的脉向。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三剑客” 存在主义
下载PDF
提前抵达的诗神——白洋淀诗群对既往诗歌话语的超越 被引量:2
8
作者 霍俊明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8-21,共4页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写作”尤其是“地下诗歌”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事实。文革语境下的“白洋淀诗歌群落”——是20世纪中国新诗不间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白洋淀诗群”是对文革主流诗歌写作的一次背离和反拨,它重新确立了诗歌本...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写作”尤其是“地下诗歌”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事实。文革语境下的“白洋淀诗歌群落”——是20世纪中国新诗不间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白洋淀诗群”是对文革主流诗歌写作的一次背离和反拨,它重新确立了诗歌本体的独特存在,坚持了个体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声音,并运用现代诗歌技巧——隐喻、反讽、悖论、意象叠加和重合——表现内心世界的荒诞意识和对理想的追寻与探索。这都重新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审美视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时期 白洋淀诗群 话语 个体主体性 重要环节 中国新 20世纪 歌写作 歌本体 歌技巧 荒诞意识 内心世界 不间断 个性化 文革 反讽 意象
下载PDF
潜流里的歌声——论白洋淀诗群
9
作者 傅华 傅宗洪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从细部考察白洋淀诗群变化中的文学实践,并在语境的追述中呈现白洋淀诗群与朦胧诗之间的血亲关系,进而充分说明白洋淀诗群在现代主义诗潮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发掘其在文学史和诗学层面不容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朦胧 现代主义
下载PDF
白洋淀诗群的新诗史意义
10
作者 霍俊明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34-36,42,共4页
文革语境中的白洋淀诗群是20世纪中国新诗不间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在当代新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白洋淀诗群是对文革主流诗歌写作的一次背离和反拨,它重新确立了诗歌本体的独特存在,坚持了个体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声音,并运用现代... 文革语境中的白洋淀诗群是20世纪中国新诗不间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在当代新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白洋淀诗群是对文革主流诗歌写作的一次背离和反拨,它重新确立了诗歌本体的独特存在,坚持了个体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声音,并运用现代诗歌技巧,隐喻、反讽、悖论,意象叠加和重合,表现内心世界的荒诞意识和对理想的追寻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地下写作 个人化 文革 启蒙
下载PDF
论白洋淀对白洋淀诗群的影响
11
作者 王蕾蕾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159-161,共3页
白洋淀诗歌群落是一个活跃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地下文人群体,人们总能发现白洋淀诗歌群落中的诗人们展现白洋淀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无限联想与感慨的诗作,从中可窥见白洋淀对诗人们的创作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白洋淀于... 白洋淀诗歌群落是一个活跃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地下文人群体,人们总能发现白洋淀诗歌群落中的诗人们展现白洋淀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无限联想与感慨的诗作,从中可窥见白洋淀对诗人们的创作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白洋淀于无形中影响着诗人们创作的内容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白洋淀诗群 地理空间
下载PDF
“地下诗歌写作”的一脉——“白洋淀诗群”研究
12
作者 张衍凯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7期108-110,共3页
“白洋淀诗群”的文学史现象是独特的,一般研究者把它当作“朦胧诗”的“附属”和背景来关照,视之为“前崛起”、“前朦胧”。“白洋淀诗群”的诗歌写作更接近“原生态”,它疏离和叛逆了政治和商业媒介的束缚,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色... “白洋淀诗群”的文学史现象是独特的,一般研究者把它当作“朦胧诗”的“附属”和背景来关照,视之为“前崛起”、“前朦胧”。“白洋淀诗群”的诗歌写作更接近“原生态”,它疏离和叛逆了政治和商业媒介的束缚,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异质性”构成特殊背詈下新诗不间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地下写作 现代性 童话色彩
下载PDF
启蒙如何成为可能--从“X小组”到“白洋淀诗群”再解读
13
作者 范文 《陇东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7-80,共4页
在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X小组"与"白洋淀诗群"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地下诗歌组织,它们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当时的主流文学叙述形成了鲜明的区别,具有初步的启蒙意识、现代精神和反叛倾向;他们用诗歌表达了当... 在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X小组"与"白洋淀诗群"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地下诗歌组织,它们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当时的主流文学叙述形成了鲜明的区别,具有初步的启蒙意识、现代精神和反叛倾向;他们用诗歌表达了当时一代人在生活中的情绪和遭遇,他们的先锋探索思想的产生与其家庭背景、教育环境及阅读范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潜在层次上承继了"五四"启蒙,开启了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思想解放,在新时期诗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小组” 白洋淀诗群 文学生态 现代意识
下载PDF
根子:末日诗学情境的意义——白洋淀诗群“三剑客”诗学解读之二
14
作者 枣红马 《南腔北调》 2023年第7期40-49,共10页
宋海泉先生对于根子和芒克曾经这样比较评判:“根子对未来的回答是‘不’,猴子(芒克)对现世的回答则是‘是’。这是俩人明显的区别。但从本质上讲,他们是从相反的方向肯定人对生活的不同选择,肯定人的自由的权利。”[1]从诗篇的情感倾... 宋海泉先生对于根子和芒克曾经这样比较评判:“根子对未来的回答是‘不’,猴子(芒克)对现世的回答则是‘是’。这是俩人明显的区别。但从本质上讲,他们是从相反的方向肯定人对生活的不同选择,肯定人的自由的权利。”[1]从诗篇的情感倾向和精神倾向的角度来看,这个评判不仅简单明了,也确实本质性地道出了两位诗人对于诗学不同角度的认知和写作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倾向 芒克 情感倾向 写作态度 白洋淀诗群 三剑客 根子 学解读
下载PDF
多多:醉心于现代派的诗学创造——白洋淀诗群“三剑客”诗学解读之三
15
作者 枣红马 《南腔北调》 2023年第8期52-61,共10页
一、掘开解读多多诗学的入口处:他“醉心于现代派”。20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在为《名作欣赏》杂志写过北岛、顾城、杨炼、江河、依蕾等诗人的赏析性诗评之后,着手写多多的诗评。那时候,手头的资料是《新诗潮诗集》,选取他的《陈述》组诗... 一、掘开解读多多诗学的入口处:他“醉心于现代派”。20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在为《名作欣赏》杂志写过北岛、顾城、杨炼、江河、依蕾等诗人的赏析性诗评之后,着手写多多的诗评。那时候,手头的资料是《新诗潮诗集》,选取他的《陈述》组诗,但只写了几百个字就再也写不下去了。当时笔者真切地感到自己的诗学功力还达不到,因为用一般的赏析式写作,不能够穿透多多诗中隐藏的灵魂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作欣赏》 白洋淀诗群 杨炼 顾城 北岛 三剑客
下载PDF
芒克:飞向墓地的老鹰——白洋淀诗群“三剑客”诗学解读之一
16
作者 枣红马 《南腔北调》 2023年第6期62-73,共12页
白洋淀诗歌群落中的“三剑客”芒克、根子、多多,他们是北京三中初二七班的同班同学,乘同一辆马车到白洋淀,又同样都写一手好诗,故被称为“三剑客”。他们对当时的诗歌写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林莽我想具有密切的类似血缘关系的莫过... 白洋淀诗歌群落中的“三剑客”芒克、根子、多多,他们是北京三中初二七班的同班同学,乘同一辆马车到白洋淀,又同样都写一手好诗,故被称为“三剑客”。他们对当时的诗歌写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林莽我想具有密切的类似血缘关系的莫过于我与芒克、根子。从13岁结识,近25年过去,我们之间的友谊、纠纷、对峙使我们在众多的诗歌星系中,仍是最相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克 白洋淀诗群 歌写作 三剑客 促进作用 同班同学 血缘关系 白洋淀
下载PDF
论白洋淀诗群的启蒙和反叛精神
17
作者 汤华 《新校园(上旬刊)》 2010年第6期35-35,73,共2页
历史有时迷雾重重,对置身于其中的每个卑微的个体来说,许多真相是无法看清的。无法说清具体的原因,总之是以“人民”的名义,成千上万的青年或主动或被迫放逐到农村,这就是六十年代开始的所谓“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运动。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反叛精神 上山下乡 六十年代 放逐
下载PDF
“文革”后新文学的曙光——从食指到白洋淀诗群的诗歌写作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闳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5,共8页
一、食指的方向1968年,不仅是当代国际政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当代诗歌的一个转捩点。郭路生(食指)的出现,使得当时年青一代的诗歌写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食指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北岛、芒克、多多等一代新诗人。这一影响的结果... 一、食指的方向1968年,不仅是当代国际政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当代诗歌的一个转捩点。郭路生(食指)的出现,使得当时年青一代的诗歌写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食指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北岛、芒克、多多等一代新诗人。这一影响的结果是奠定了“文革”后新文学的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写作 “文革” 新文学 白洋淀诗群 食指 中国当代 国际政治 分水岭
原文传递
论“白洋淀诗群”的发生
19
作者 马堃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5,共2页
1994年5月6日至9日,《诗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白洋淀诗歌群落"寻访活动,曾经与白洋淀诗歌有关的原知青,集体寻访故地,举办讨论会,撰文讲述当年情景,披露有价值的原始资料。这次寻访活动的意义重大:一是"白洋淀诗歌群落"这个名... 1994年5月6日至9日,《诗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白洋淀诗歌群落"寻访活动,曾经与白洋淀诗歌有关的原知青,集体寻访故地,举办讨论会,撰文讲述当年情景,披露有价值的原始资料。这次寻访活动的意义重大:一是"白洋淀诗歌群落"这个名称的追认;二是一批有价值的资料得以披露和"白洋淀诗歌群落"新诗史地位的确立。从此"白洋淀诗群"成为了研究热点。在众多的研究视角中,关于"白洋淀诗群"是地域文化的产物还是北京文化的延伸成为研究的焦点,至今论者看法不一。笔者通过查阅和梳理相关资料认为,"白洋淀诗群"的发生应是家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原始资料 史地位 北京文化 地域文化 家庭文化
原文传递
岳重:短暂的神童诗人与“白洋淀诗群”
20
作者 无名氏 《诗歌月刊》 2008年第12期24-25,共2页
岳重(根子)肯定是个天才。其父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家中有四千册藏书。十五岁上他即把《人、岁月、生活》、《往上爬》等黄皮书阅尽。这是他早熟的条件。十九岁即写出《三月与末日》等八首长诗,此后一歇就是十五年。
关键词 白洋淀诗群 电影制片厂 黄皮书 神童 歌超越 藏书 早熟 天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