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白马之盟”与汉初政治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116,共4页
从刘邦定陶即位,到平定异姓诸侯王,与大臣共立“白马之盟”,可视之为汉初政治模式的调整时期。这一时期,就其政治形势而言,刘氏皇朝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与军功集团分享政治权力,军功大臣又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和可能与刘氏进行政治合作和... 从刘邦定陶即位,到平定异姓诸侯王,与大臣共立“白马之盟”,可视之为汉初政治模式的调整时期。这一时期,就其政治形势而言,刘氏皇朝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与军功集团分享政治权力,军功大臣又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和可能与刘氏进行政治合作和分享政权,这是汉初政治体制创立过程中的首要问题。“白马之盟”所定立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非有功不得侯”的政治原则,是刘邦与他的核心层军功大臣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它一方面保证刘氏宗室的皇权以及分封同姓为王的特权;另一方面保证了军功大臣阶层可以因功封侯并在汉皇朝政治中的保持其政治支柱的地位;通过“白马之盟”建立的这种政治模式又是对古代分封政治传统的有限继承。若就其对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影响而言,“白马之盟”后确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国并行的政治模式,甚至可以说是为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确立了基本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之盟 政治合作 契约 政治模式
下载PDF
“白马之盟”真伪探
2
作者 尹鹏 王文英 《新乡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6-59,共4页
"白马之盟"相传是汉代初年刘邦与功臣们共同订立的。但"白马之盟"却非寻常盟约,作为盟约,它存在着种种疑点:一是订立的时间不详,二是不符合正规盟誓规范,三是没有思想基础,四是不为后人所遵守。种种迹象表明,"... "白马之盟"相传是汉代初年刘邦与功臣们共同订立的。但"白马之盟"却非寻常盟约,作为盟约,它存在着种种疑点:一是订立的时间不详,二是不符合正规盟誓规范,三是没有思想基础,四是不为后人所遵守。种种迹象表明,"白马之盟"极有可能是由功臣集团伪造的,功臣们伪造"白马之盟"是为了给对付吕氏家族找一个合适的理由。由于汉代帝王的正统性皆基于"白马之盟"所确立的政治模式,汉代帝王既没有否定"白马之盟",也没用完全遵守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之盟 汉高祖 功臣集团 誓规范 思想基础 方位观
下载PDF
“白马之盟”与汉初政制——以政治正当性为线索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志昊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47,共13页
在政治秩序内部探讨执政者的正当性,需要审视其中的权力配置与势力变迁。汉初刘邦与功臣、诸侯王订立的"白马之盟"就展现了这一层面上的政治正当性问题。各政治势力通过相互承认而达成共识,订立了这一具有基础性的开国盟约,... 在政治秩序内部探讨执政者的正当性,需要审视其中的权力配置与势力变迁。汉初刘邦与功臣、诸侯王订立的"白马之盟"就展现了这一层面上的政治正当性问题。各政治势力通过相互承认而达成共识,订立了这一具有基础性的开国盟约,其核心在于通过分权共治来换取对汉帝国后世君主继续统治的认同与忠诚。"白马之盟"展现了汉代早期皇权的正当性,同时也体现了政治均势格局,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功臣与诸侯王等政治集团的制约。但由于法吏、儒生、士吏等"治国者"集团逐渐借助个人能力取代了功臣、诸侯王等"立国者"集团,政治均势格局逐渐瓦解,"白马之盟"也遭到背弃,专制皇权得以确立与成熟。在帝制中国初期,皇权正当性来源于其他政治势力对皇帝的认可与支持而非皇帝自身的伦理德性,其产生方式依赖于政治格局、基础规范、细微技术、宏大话语等重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之盟 政治均势格局 政治正当性 集团分析法
原文传递
中国历代外戚封爵食禄制度述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子彦 《史林》 CSSCI 1996年第4期3-7,共5页
中国历代外戚封爵食禄制度述论朱子彦关于封建社会外戚擅权问题,一直得到史家的重视和关注,有关论著已不少见。但外戚封爵食禄制度的研究,迄今尚未有专文论及。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这一问题进行考察,以就正于方家。早在西周时期,周... 中国历代外戚封爵食禄制度述论朱子彦关于封建社会外戚擅权问题,一直得到史家的重视和关注,有关论著已不少见。但外戚封爵食禄制度的研究,迄今尚未有专文论及。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这一问题进行考察,以就正于方家。早在西周时期,周天子就实行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戚势力 中国历代 封爵 述论 军功爵制 食实封 长公主 吕氏集团 白马之盟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下载PDF
“资治通鉴”所展示的从政艺术
5
作者 陈甲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1-42,共2页
“资治通鉴”所展示的从政艺术陈甲标作为总结政治经验的《资治通鉴》,记载了历代许多政治家叱咤风云、游刃有余的从政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示范术示范就是做出能够让人效法的范式。身不正有令不行,身正无令而行,要求别人做到的,... “资治通鉴”所展示的从政艺术陈甲标作为总结政治经验的《资治通鉴》,记载了历代许多政治家叱咤风云、游刃有余的从政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示范术示范就是做出能够让人效法的范式。身不正有令不行,身正无令而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这个道理古代有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武帝 刘邦 《资治通鉴》 光武帝 白马之盟 桓谭 典型性 司马氏 诸吕 示范
下载PDF
老子智慧与协调高手——陈平协调略谈
6
作者 郭江惠 孙益 《秘书》 2007年第8期24-26,共3页
  翻开《史记》,你会发现有很多协调高手,陈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陈平(?~前178年),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西汉开国谋臣之一,驰骋政坛几十年,历经高祖、惠帝、吕后和文帝四个时期,为汉初政坛的不老松.……
关键词 周勃 右丞相 吕后 陈平 樊哙 老子 刘邦 白马之盟 王陵
下载PDF
“安刘”与汉文帝即位的历史真相 被引量:3
7
作者 谭浩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91-93,共3页
“安刘”是继“诛吕”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政治阴谋。它是汉初“白马之盟”的继续和发展 ,也影响到了整个文景时期的政局 ,在汉初的政治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安刘" 汉文帝 功臣集团 "白马之盟"
下载PDF
西汉前期三大政治集团的“平衡”及其破局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家洲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49,F0002,共13页
西汉前期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功臣、刘氏宗室、吕氏外戚三大政治集团,他们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以及最高统治者对他们的驾御和控制,构成了政治大局演变最重要的因素。汉高祖刘邦以盟誓示诚,兼施笼络手段,勉力维持三大政治集团的良性平衡,... 西汉前期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功臣、刘氏宗室、吕氏外戚三大政治集团,他们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以及最高统治者对他们的驾御和控制,构成了政治大局演变最重要的因素。汉高祖刘邦以盟誓示诚,兼施笼络手段,勉力维持三大政治集团的良性平衡,保证了政局的基本平稳,但是矛盾并未完全缓和。吕太后当政后,尽管她为维持三大集团的平衡而费尽心机,但是由于她冲破了"白马之盟"的制约,强行晋封吕氏为王,从而打破了三大集团之间的微妙平衡,最终导致在她身后宫廷军事政变的发生,吕氏外戚集团被功臣集团和宗室集团联手诛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集团 封爵之誓 白马之盟 平衡 破局
下载PDF
吕雉“叛国篡权”辨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一华 《丽水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37-41,84,共6页
吕雉以太后身份执掌国柄,并非“叛国篡权”。因惠帝刘盈“仁弱”多病,不理朝政。吕雉若不如此,朝纲势必旁落功臣集团之手。尽管她“擅权专制”,但既没有“危刘氏宗庙”,也没有弄权蠹政,“祸国殃民”。不仅使刘氏社稷得以继存,且使汉皇... 吕雉以太后身份执掌国柄,并非“叛国篡权”。因惠帝刘盈“仁弱”多病,不理朝政。吕雉若不如此,朝纲势必旁落功臣集团之手。尽管她“擅权专制”,但既没有“危刘氏宗庙”,也没有弄权蠹政,“祸国殃民”。不仅使刘氏社稷得以继存,且使汉皇朝更为巩固,“天下宴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雉 惠帝 吕禄 北军 孝惠 与民休息 刘如意 白马之盟 西汉初期 西汉王朝
下载PDF
试论汉律在西汉解决王国问题中的作用
10
作者 刘欢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3期62-63,70,共3页
西汉的王国问题,上起汉高祖刘邦下讫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是西汉中前期最重要的内政问题。西汉统治者将法律作为解决王国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汉代的法律,对王国的政治、经济方面进行调整。在汉律的作用下,西汉统治者翦... 西汉的王国问题,上起汉高祖刘邦下讫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是西汉中前期最重要的内政问题。西汉统治者将法律作为解决王国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汉代的法律,对王国的政治、经济方面进行调整。在汉律的作用下,西汉统治者翦灭了异姓诸侯王,削弱了王国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基础,最终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汉律在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问题 汉律 白马之盟 推恩令
下载PDF
简论周勃——从周勃安刘氏的功绩看“四人帮”江青的可耻下场
11
作者 娄贵书 吴廷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1期83-86,共4页
周勃与肖何、曹参一样都是“佐高祖定天下”的主要功臣,为刘邦统一中国,建立西汉王朝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长期的斗争中,刘邦对他们有着深刻的了解,为了巩固刘氏天下,防止吕后和诸吕的篡权夺位,刘邦在生前就对相位的继存问题作了明确的... 周勃与肖何、曹参一样都是“佐高祖定天下”的主要功臣,为刘邦统一中国,建立西汉王朝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长期的斗争中,刘邦对他们有着深刻的了解,为了巩固刘氏天下,防止吕后和诸吕的篡权夺位,刘邦在生前就对相位的继存问题作了明确的安排:指定肖何死后由曹参继任相国,曹参死后,王陵可继任,但要陈平当助手。最后刘邦对周勃的任用问题强调指出:“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这是刘邦对周勃的高度信任。刘邦死后,周勃为巩固西汉地主阶级专政而作出的努力,证明了刘邦的预见是正确的。然而,长期以来,贯于高喊要用“马列主义观点来研究历史,”要“正确研究儒法斗争史”的大野心家江青,却伪造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厚少文 西汉王朝 北军 吕太后本纪 绛侯 儒法 白马之盟 斗争史 楚汉战争 统一中国
下载PDF
评《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被引量:1
12
作者 卜宪群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2-170,共1页
关键词 刘邦 皇权 功臣 王国 国家形式 汉帝国 汉初 白马之盟 同姓诸侯王 异姓诸侯王 统治集团 军功地主 汉王朝
全文增补中
西汉前期的政治“平衡”及其破局
13
作者 孙家洲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1,共1页
西汉前期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功臣、刘氏宗室、吕氏外戚三大政治集团,他们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以及最高统治者对他们的驾驭和控制,构成了政治大局演变最重要的因素。汉高祖刘邦以盟誓示诚,兼施笼络手段,勉力维持三大政治集团的良性平衡,... 西汉前期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功臣、刘氏宗室、吕氏外戚三大政治集团,他们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以及最高统治者对他们的驾驭和控制,构成了政治大局演变最重要的因素。汉高祖刘邦以盟誓示诚,兼施笼络手段,勉力维持三大政治集团的良性平衡,保证了政局的基本平稳,但是矛盾并未完全缓和。吕太后当政后,尽管为维持三大集团的平衡而费尽心机,但是由于她冲破了“白马之盟”的制约,强行晋封吕氏为王,从而打破了三大集团之间的微妙平衡,最终导致在她身后宫廷军事政变的发生,吕氏外戚集团被功臣集团和宗室集团联手诛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前期 汉高祖刘邦 政治舞台 白马之盟 功臣集团 三大集团 最高统治者 军事政变
原文传递
谋国与修身:晁错的故事
14
作者 郝帅斌 《秘书工作》 2015年第6期73-75,共3页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景帝刘启做太子时就习惯和老师晁错堂上堂下亲密无间。即位后,帝国的诸多政策法令不经过最高决策机构的集体讨论,而是由师徒二人以说悄悄话的方式敲定。但公元前154年,刘启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景帝刘启做太子时就习惯和老师晁错堂上堂下亲密无间。即位后,帝国的诸多政策法令不经过最高决策机构的集体讨论,而是由师徒二人以说悄悄话的方式敲定。但公元前154年,刘启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么诛杀忠心耿耿的老师晁错,要么自己就得被势如洪水猛兽的七国盟军宰割,对他来说,似乎已找不出第三条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帝 政策法令 袁盎 三条 窦婴 众建诸侯 刘启 集体讨论 会稽 白马之盟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上的功臣政治(上)
15
作者 倪方六 《山东人大工作》 2016年第5期56-57,共2页
中国古代政治史,常常以朝代为限,因为朝代的兴衰更替,确实是一种重大历史现象。从远处看,夏商周三代已经开创了朝代政治的先河,而中国人熟知的朝代故事,大都是发生在秦汉之后。历代王朝,如同遵循生物规律一样,几乎都存在着产生、发展和... 中国古代政治史,常常以朝代为限,因为朝代的兴衰更替,确实是一种重大历史现象。从远处看,夏商周三代已经开创了朝代政治的先河,而中国人熟知的朝代故事,大都是发生在秦汉之后。历代王朝,如同遵循生物规律一样,几乎都存在着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客观过程,这就成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探索朝代兴亡,汲取经验教训。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这一课题的高度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王朝 历史研究 夏商周 和平建设时期 杯酒释兵权 云台二十八将 白马之盟 经验教训 新王朝 汉光武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