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移情”理论辨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福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2-86,共5页
中国古代虽有“移情”一词出现 ,但并没有移情理论的存在 ,原因有三 :1.移情说产生于西方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主客体同一只是其内涵的一个层面 ,且与中国古代美学中“心物交融”说的内涵指向不一样 ,实现途径也不相同。前者指向自我 ,... 中国古代虽有“移情”一词出现 ,但并没有移情理论的存在 ,原因有三 :1.移情说产生于西方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主客体同一只是其内涵的一个层面 ,且与中国古代美学中“心物交融”说的内涵指向不一样 ,实现途径也不相同。前者指向自我 ,体现出主观唯心主义的旨趣 ,后者指向物我消融、情景两忘的审美至境 ;前者得之于“投射” ,后者得之于“神会” ,因而不能单从物我同一的角度总结出中国的移情理论。 2 .作为言志寄托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思维方法的“比兴”与西方的“移情”有些许相似之处 ,但并非真正相对应的概念。 3.中国古代强调文艺作品审美效果的“移情”、“移人”与西方移情说之“移情”内涵亦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艺理论 ""理论 比兴 言志托物 美学思想 文艺作品 审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