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骑竹马灸法考证与应用
1
作者 刘丽娟 张佳丽 +1 位作者 鄢梁裕 惠宏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骑竹马灸法最早出现于宋代《卫济宝书》,操作为病人跨坐于竹马之上,联合应用竹量法与手指同身寸法定位取穴施灸。骑竹马灸法对痈疽类外科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穴位于背俞穴附近,灸此可流通气血、凉血理气,并且艾灸配合病人骑竹马... 骑竹马灸法最早出现于宋代《卫济宝书》,操作为病人跨坐于竹马之上,联合应用竹量法与手指同身寸法定位取穴施灸。骑竹马灸法对痈疽类外科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穴位于背俞穴附近,灸此可流通气血、凉血理气,并且艾灸配合病人骑竹马出现的急性短暂性心理应激反应,能共同提高人体免疫力。骑竹马灸穴既能单穴使用治疗痈疽,又可与腧穴配伍治疗变证,更有与配伍汤药巩固治疗。骑竹马灸法操作简单风险低,扶正祛邪,配合现代手术治疗与抗生素治疗,能有更好的预后效果,望其成为治疗痈疽的术前治疗、术后保健的要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马灸法 特殊灸法 文献
下载PDF
生活结构视域中的艺术与民俗——以鲁中小章竹马为个案
2
作者 张士闪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5,共14页
鲁中西小章村每年正月初八举行的竹马表演活动,是村民情感交流与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亦彰显出国家政治对于民间传统的深刻影响。借助罗姆巴赫的“生活结构”理论,分析乡村精英如何运用历史记忆在小章竹马与国家政治、地方社会之间建立关... 鲁中西小章村每年正月初八举行的竹马表演活动,是村民情感交流与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亦彰显出国家政治对于民间传统的深刻影响。借助罗姆巴赫的“生活结构”理论,分析乡村精英如何运用历史记忆在小章竹马与国家政治、地方社会之间建立关联,可以揭示出这一民间传统在与时俱进中发挥的社会建构能力。小章竹马不是单一的文化形式或静态的文化遗产,而是混融“艺术”“民俗”等多元要素的杂糅文化形态与鲜活社会实践,也因之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处于边缘位置,其社会价值与学术意义易被低估甚或忽视。应坚决摒弃相关学术偏见与认知误区,从村民对其生活世界的感知出发,以生活结构为视域统合其艺术、民俗等多元逻辑,探究民众深层的意向结构与行动逻辑,充分释放这一个案的学术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反思与突破以西学为主导的现代学术规范的局限,探索更具解释力的学术范式,为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增砖添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结构 艺术 民俗 小章竹马 民间传统
下载PDF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樋口一叶《青梅竹马》中的孩童形象解读
3
作者 周恺然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4期19-21,共3页
《青梅竹马》是19世纪日本女性作家樋口一叶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一群生长于东京吉原地区的孩童之间游乐、恋爱、成长的故事。作品中,樋口一叶以细腻而优美的笔触成功塑造了多位生活在吉原地区的孩童形象,其现实主义色彩在一定程... 《青梅竹马》是19世纪日本女性作家樋口一叶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一群生长于东京吉原地区的孩童之间游乐、恋爱、成长的故事。作品中,樋口一叶以细腻而优美的笔触成功塑造了多位生活在吉原地区的孩童形象,其现实主义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连接了文学文本与历史现实,表征出新历史主义所强调的历史与文本的互文性。其中,美登利、信如、三五郎等孩童的家庭背景及性格特征勾勒出时代的投影,而孩童间童趣的嬉戏玩闹也鲜活地再现了不同群体在历史环境中的生存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竹马 樋口一叶 新历史主义 人物形象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中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历史嬗变、地方建构及当代传承 被引量:3
4
作者 毛巧晖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2-88,共7页
竹马作为一种民俗项目在不同历史语境中兼具着世俗性与神圣性的艺术二重性。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北运河流域“竹马会”“竹马传说”“竹马舞”等竹马文化中的地方性特征被挖掘并凸显出来。“竹马传说”因其“依附性”被广泛运用于非遗... 竹马作为一种民俗项目在不同历史语境中兼具着世俗性与神圣性的艺术二重性。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北运河流域“竹马会”“竹马传说”“竹马舞”等竹马文化中的地方性特征被挖掘并凸显出来。“竹马传说”因其“依附性”被广泛运用于非遗叙事及实践活动之中,转化为构建文化认同的有效资源。“金兀术跨马游春”“萧太后围猎”“崇祯测字”等传说叙事中的个体经验,经由重述、表征及再创造,成为北运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认同的有效阐释。非遗语境中竹马文化在民间文化场域与官方话语“接合”中演化、博弈,在推动地域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寻求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的“有效阐释”,从而实现了竹马文化的多维度空间拓展、多元化面向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竹马文化 非遗实践 当代传承
下载PDF
唐代“竹马”风俗考略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晖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36-40,共5页
:文章探讨了唐代的“竹马”游戏 ,作者指出 ,作为儿童玩具的竹马始于汉代以前 ,在唐代许多诗人对竹马游戏作了生动描述。此后 ,象征骑马的竹马游戏在宋代搬上舞台 。
关键词 竹马游戏 唐代 起源 竹马 竹马 竹马
下载PDF
“骑竹马灸”与应激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毛剑霞 陈红梅 +6 位作者 鲍世超 廖玉玉 戚益飞 何勋 韩数 高昕妍 朱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4-1337,共4页
“骑竹马灸”始见于宋代,是一种让患者骑跨于竹杆之上的特殊灼痛施灸法,多用于治疗痈疽。但这种疗效明确的治法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而且当今临床应用鲜有报道。本项研究认为该种灼痛灸法的“骑竹马”过程与激发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 “骑竹马灸”始见于宋代,是一种让患者骑跨于竹杆之上的特殊灼痛施灸法,多用于治疗痈疽。但这种疗效明确的治法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而且当今临床应用鲜有报道。本项研究认为该种灼痛灸法的“骑竹马”过程与激发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使病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忘记”了疼痛。对健康志愿者的试验观察表明,“骑竹马”可以使受试者进入应激的初始警觉性反应期,其标志是个体进入惊觉状态而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活动有所加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变化。处在“应激警觉期”并没有观察到其特有的“显型”镇痛作用,反而进入痛阈、耐痛阈明显下降的“惊觉状态”;而采用“隐型”的测痛方式,则观察到耐痛阈明显升高。可以认为,“骑竹马”能够触发机体急性“应激”,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学机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马 灼痛灸法 应激反应 应激激素 痛阈
下载PDF
骑竹马灸的医学原理新释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永明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骑竹马灸”是指骑跨在竹竿上进行背部灸疗,是中国古代用于治疗痈疽的外治法,现已失传。关于为何要骑竹马的医学原理尚不明确,根据古医籍中背灸的图示、描述、艺术作品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证据,结合西方类似的传说、外科手术和麻醉的... “骑竹马灸”是指骑跨在竹竿上进行背部灸疗,是中国古代用于治疗痈疽的外治法,现已失传。关于为何要骑竹马的医学原理尚不明确,根据古医籍中背灸的图示、描述、艺术作品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证据,结合西方类似的传说、外科手术和麻醉的发展史,并分析会阴局部解剖和组织学结构及病理变化,对骑竹马疗法的医学原理提出了新的解释。指出骑竹马可能是中国古代在背灸及外科治疗痈疽病中所使用的一种隐晦地按压会阴穴及区域的方法,起到对患者体位设置、固定及镇痛的作用,因其减痛或抗炎等效果,骑竹马可视为“穴位刺激麻醉”辅助手术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马 艾灸 手术史 麻醉史 针刺麻醉
下载PDF
“现象”视域下竹马舞文化空间的“视觉修辞”言说
8
作者 刘丽珺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6期113-124,共12页
竹马舞蕴含着昭君出塞故事、古舞遗留形式、古法阵图遗留、庙会经济支撑等多元表意的历史符码,这种“历史性”既是竹马舞原生文化空间的符码,又是现实交往存有的媒介。故事题材、形式结构和生态场域一同形构了竹马舞的民俗文化形态。竹... 竹马舞蕴含着昭君出塞故事、古舞遗留形式、古法阵图遗留、庙会经济支撑等多元表意的历史符码,这种“历史性”既是竹马舞原生文化空间的符码,又是现实交往存有的媒介。故事题材、形式结构和生态场域一同形构了竹马舞的民俗文化形态。竹马舞有三种视觉修辞“图式”:来自身体媒介的自我形态构建,谓之“样态”;来自民间舞蹈专业术语的队形调度,谓之“场图”,是蕴含古法布战的“阵图”;围绕文化形象所建构的文化情感,谓之“氛围”。文化空间给予“竹马舞”艺术形象一种象征性释义的文化想象,这种文化想象是建立在“回忆文化”之上的“未来构想”,而这种重塑构想扎根于当下民众精神生活审美化的意向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修辞 竹马 文化空间
下载PDF
安徽竹马灯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和衍生创意设计研究
9
作者 汪靖 《中国艺术》 2023年第5期92-97,共6页
随着当下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竹马灯,正面临着信息误读与文化流失的问题。而信息图表的表达方式可将其复杂的内容及抽象模糊的概念具体化、条理化和视觉通俗化,让其便于传播和保护。本文通过元素提取、市场... 随着当下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竹马灯,正面临着信息误读与文化流失的问题。而信息图表的表达方式可将其复杂的内容及抽象模糊的概念具体化、条理化和视觉通俗化,让其便于传播和保护。本文通过元素提取、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首先对安徽竹马灯的元素、色彩、构图及氛围进行探究,同时进行可视化设计;其次以信息可视化图表为依据进行衍生品设计,并且借助图形与数据相结合以及打造数字化产品的方式进行非遗文化创新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竹马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可视化设计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竹马补说——兼论竹马戏与白字戏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黎国韬 詹双晖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69-79,共11页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竹马这一民俗事象的起源、流行及其游戏化、艺术化之过程作出论述及补充,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看法。另通过田野调查,对福建竹马戏的形成年代进行了考察,并论述了竹马戏对岭南白字戏在表演方面之影响,呈现了竹马...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竹马这一民俗事象的起源、流行及其游戏化、艺术化之过程作出论述及补充,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看法。另通过田野调查,对福建竹马戏的形成年代进行了考察,并论述了竹马戏对岭南白字戏在表演方面之影响,呈现了竹马艺术化过程中一些不甚为人所知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马 民俗 游戏化 艺术化 竹马 白字戏
下载PDF
甲路竹马灯田野调查报告——艺术特色分析
11
作者 汪凌曦 《文存阅刊》 2023年第19期16-18,共3页
竹马灯是流行于安徽、江苏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乡村城镇化浪潮中依然保存完整。甲路竹马灯是宣城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对甲路乡村生活、民俗文化的提炼和升华,极具艺术价值。... 竹马灯是流行于安徽、江苏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乡村城镇化浪潮中依然保存完整。甲路竹马灯是宣城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对甲路乡村生活、民俗文化的提炼和升华,极具艺术价值。本文着眼于甲路竹马灯的历史起源、道具制作、表演流程三个方面,通过田野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系统分析竹马灯艺术特色,为后期竹马灯的保护、传承、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马 历史起源 艺术特色 精神内涵
下载PDF
“竹马”民俗文化的起源、传承与演进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晖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2-68,共7页
“竹马”成语起于唐。文献中最早记载“竹马”的则是《后汉书》,作为一种民俗事象,源头更要远。东汉后,“竹马”正式作为儿童游戏加以提倡。大唐帝国开始了“竹马”入诗的新纪元,既是“竹马诗”最丰富的年代,又是“竹马”入戏的时... “竹马”成语起于唐。文献中最早记载“竹马”的则是《后汉书》,作为一种民俗事象,源头更要远。东汉后,“竹马”正式作为儿童游戏加以提倡。大唐帝国开始了“竹马”入诗的新纪元,既是“竹马诗”最丰富的年代,又是“竹马”入戏的时代。唐以后,“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继出现,并在各民族中广泛流行。“竹马”——中华大众共同喜爱的一种民俗文化,更负载着官清民乐的政治愿望,它必将会产生超越时代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竹马" 起源 历史演变 竹马
下载PDF
骑竹马灸源流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洁洁 张欣 纪军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6期628-633,共6页
骑竹马灸是一种以治疗痈疽发背为主的特殊灸法,其产生不晚于南宋,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卫济宝书》,记载了骑竹马灸的具体方法,并提出骑竹马灸治病原理在于其施治部位为“心脉所起”,灸后可使心火条畅,血脉流通。《备急灸法》的记载中“... 骑竹马灸是一种以治疗痈疽发背为主的特殊灸法,其产生不晚于南宋,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卫济宝书》,记载了骑竹马灸的具体方法,并提出骑竹马灸治病原理在于其施治部位为“心脉所起”,灸后可使心火条畅,血脉流通。《备急灸法》的记载中“骑竹马法”发生变化,且在医理阐释中增加了道家“夹脊双关”的概念。其后历代文献所载骑竹马灸法在取穴比量法和施灸体位上均从《卫济宝书》或《备急灸法》之说,在主治、施治方法上少有变化,惟施灸壮数说法较不统一。至现代,“骑竹马灸法”在定位、主治、施治方法上均较古代有一些变化和拓展,尤以对其定位的认识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此外,明清时期,脱胎于“骑竹马灸法”的“骑竹马穴”产生,为其应用的扩展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竹马灸法 竹马 术语 学术源流 针灸学
下载PDF
竹马戏形成年代论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黎国韬 詹双晖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4-59,共6页
竹马戏是流行于福建、广东一带的地方小戏,关于它的形成年代,有南宋说、元代说、明代说、清初说等多种。这些说法往往得于传闻,大多缺乏有力的材料作为佐证。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再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 竹马戏是流行于福建、广东一带的地方小戏,关于它的形成年代,有南宋说、元代说、明代说、清初说等多种。这些说法往往得于传闻,大多缺乏有力的材料作为佐证。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再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探讨,并得出这一地方小戏剧种大约形成于元代的观点。此外,由于受竹马戏直接影响而出现的广东白字戏其形成年代也不会晚于明代中前期,这就进一步佐证了竹马戏形成于元代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马 广东 福建 形成年代 白字戏
下载PDF
民俗学视域下邳州跑竹马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2
15
作者 滕腾 王辉 李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32,共4页
竹马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在各地的起源发展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跑竹马作为邳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研究以地方志等文献资料梳理、人文田野调查与文本细读、半开放式访谈以及声像资料分... 竹马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在各地的起源发展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跑竹马作为邳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研究以地方志等文献资料梳理、人文田野调查与文本细读、半开放式访谈以及声像资料分析等方法,解析滩上跑竹马与邳州民俗活动的互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滩上跑竹马的产生与发展同当地"庙会""玩乡会"等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因"传统习俗边缘化"而衰落,因"非遗保护"而残存。新时代,将馆藏化和生活化相结合,转变角色,构建文化价值共同体以及创新传承体系,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等途径,实现邳州跑竹马的现代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邳州跑竹马 历史流变 文化生存空间 文化保护
下载PDF
在娱神与娱人之间——漳州南靖竹马戏表演调查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胜环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5,共6页
闽南竹马戏已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表演形式丰富,道具制作复杂,具有鲜明的音乐舞蹈特征和重要的传承价值。文章采取田野调查的方式对漳州南靖县实地采访调查,对其表演内容其道具、伴奏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
关键词 闽南 漳州南靖 竹马 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报告
下载PDF
唐代儿童体育骑竹马文化考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绪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0,共4页
运用资料调查法、逻辑辩证法等,对唐代盛行的儿童骑竹马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主要结论:唐代皇帝喜爱骑竹马并注重政治色彩,佛家、道家均提倡竹马戏。唐代的骑竹马诗词居历史最高峰时期,敦煌遗书卷与敦煌莫高窟的骑竹马记载较多。骑竹马被... 运用资料调查法、逻辑辩证法等,对唐代盛行的儿童骑竹马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主要结论:唐代皇帝喜爱骑竹马并注重政治色彩,佛家、道家均提倡竹马戏。唐代的骑竹马诗词居历史最高峰时期,敦煌遗书卷与敦煌莫高窟的骑竹马记载较多。骑竹马被赋以飞行的想象;唐代流行儿童骑竹马的原因为骑竹马的基本动作简单易学,竹马是童年时期的代称,儿童体育骑竹马符合政通人和,建功立业的政治需求;唐代骑竹马的文化影响有典故"青梅竹马"和艺术"竹马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竹马 唐代 儿童体育
下载PDF
祭祀小戏与地方剧种的形成——以海陆丰竹马戏、白字戏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詹双晖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竹马戏与白字戏历史上都是流行于闽南粤东地区民间的乡社祭祀戏剧,海陆丰的竹马戏、白字戏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典形态。作为祭祀小戏的竹马戏是形成白字戏的核心要素之一,对白字戏的声腔、剧目以及表演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海陆丰 竹马 白字戏 祭祀戏剧
下载PDF
民间竹马灯艺术在创意经济时代的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国庆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11-116,共6页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是现代文化创造的源泉。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越加重视,创造与提升民间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竹马灯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地方文化资源,对其...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是现代文化创造的源泉。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越加重视,创造与提升民间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竹马灯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地方文化资源,对其保存与发展是我国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创意经济时代创意产业建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创意经济 文化遗产 竹马
下载PDF
安徽民间艺术竹马灯艺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孔国庆 董琪珺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91-93,共3页
民间艺术竹马灯是我国民间独有的文化资产,生于传统存于传统。文章着眼于竹马灯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所展现的视觉形象和其形象背后的故事,分别从道具、造型、图案、色彩等四个方向展开,对其艺术特征做系统的分析,从而为竹马灯艺术产品的... 民间艺术竹马灯是我国民间独有的文化资产,生于传统存于传统。文章着眼于竹马灯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所展现的视觉形象和其形象背后的故事,分别从道具、造型、图案、色彩等四个方向展开,对其艺术特征做系统的分析,从而为竹马灯艺术产品的开发提供前期理论资料,为后续其产品的设计研发提供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马 艺术特征 造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