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花秘扇》中“老同”现象及其反思 被引量:5
1
作者 曾莹 杨向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雪花秘扇》将一种新的民俗观念纳入文学的大家庭,为中国当代影视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素材。作为一部民俗电影,《雪花秘扇》不仅让人们对于"老同"的真挚情感有了深刻的体验,还引发了对于女性生存与斗争的思考,并使人们立... 《雪花秘扇》将一种新的民俗观念纳入文学的大家庭,为中国当代影视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素材。作为一部民俗电影,《雪花秘扇》不仅让人们对于"老同"的真挚情感有了深刻的体验,还引发了对于女性生存与斗争的思考,并使人们立足于当下社会反思女性的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秘扇》 老同 同性恋 女性生活 民俗
下载PDF
永恒的情谊——《雪花秘扇》中的“老同”情节
2
作者 王莉 《文教资料》 2012年第23期13-14,共2页
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小说《雪花秘扇》讲述了19世纪初湖南小镇上两个女孩的坎坷命运,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刚刚消失而又颇有神秘感的社会景象。旧时女性的悲惨命运,牵动着每位读者的心,而她们对幸福的渴求,又让读者深感欣慰并由衷地赞美。... 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小说《雪花秘扇》讲述了19世纪初湖南小镇上两个女孩的坎坷命运,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刚刚消失而又颇有神秘感的社会景象。旧时女性的悲惨命运,牵动着每位读者的心,而她们对幸福的渴求,又让读者深感欣慰并由衷地赞美。本文拟通过"女书"、"老同"这一类女性用词来分析旧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之间深厚的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雪花秘扇》 女书 老同 女性意识 情谊
下载PDF
大村走“老同”习俗的社会功能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金梅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5期12-16,共5页
传统的民间习俗为区域的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桂林平山大村走"老同"习俗与少数民族地区其他习俗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功能。以桂林平山大村走"老同"习俗为个案,尝试探讨其在村落组织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 大村 走“老同 社会功能
下载PDF
浅析《雪花秘扇》中的“老同”关系
4
作者 杜兴杰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3期160-161,共2页
《雪花秘扇》是美国作家邝丽莎以晚清道光时期的湖南省境内的一个村庄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小说讲述在封建时代,两个女孩因为缔结"老同"关系,彼此通过"女书"的方式交流、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两人的命运因此紧密联系在... 《雪花秘扇》是美国作家邝丽莎以晚清道光时期的湖南省境内的一个村庄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小说讲述在封建时代,两个女孩因为缔结"老同"关系,彼此通过"女书"的方式交流、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两人的命运因此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的故事。晚清时期是典型的父权制时期,在这一时期男性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则依附在男性的羽翼下。邝丽莎在小说中着重描写的"老同"关系虽然是父权制的产物,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父权制的一种反抗。因此本文尝试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小说中的"老同"关系是如何反抗父权制体制进行细致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同 父权制 反抗 女书
下载PDF
民族团结视域下瑶族“打老同”习俗的教育价值
5
作者 赵西 《广西教育》 2021年第35期44-46,共3页
本文以广西金秀瑶族作为研究对象,阐述瑶族“打老同”习俗的起源、类型、性质、特点等,提出瑶族“打老同”教育价值形成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四个方面,认为瑶族“打老同”习俗具有规范思想行为的道德教... 本文以广西金秀瑶族作为研究对象,阐述瑶族“打老同”习俗的起源、类型、性质、特点等,提出瑶族“打老同”教育价值形成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四个方面,认为瑶族“打老同”习俗具有规范思想行为的道德教育价值、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价值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伦理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瑶族 “打老同”习俗 教育价值
下载PDF
同志·老同·反同
6
作者 林伦伦 《语文月刊》 201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同志”在港台指同性恋者,并非新词。笔者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来自内地的某位同志,在会议发言的时候,除了称呼来自大陆的学者为“同志”之外,也把香港的学术同行称作“同志”,搞得满场笑声,... “同志”在港台指同性恋者,并非新词。笔者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来自内地的某位同志,在会议发言的时候,除了称呼来自大陆的学者为“同志”之外,也把香港的学术同行称作“同志”,搞得满场笑声,差点爆场。后来我们才知道了“同志”在香港指同性恋者的特殊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志 老同 反同 “直男”
原文传递
论电影《雪花秘扇》中的女性情谊与文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宋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86,共2页
《雪花秘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中美合拍电影,它通过增加叙事线索、展现多元文化、还原女书等手法成功地体现了原著中"中国女性隐秘而细腻的情感",是一部成功的改编佳作。影片中凸显的"女书""老同"等湘西传统文化元素,充分体... 《雪花秘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中美合拍电影,它通过增加叙事线索、展现多元文化、还原女书等手法成功地体现了原著中"中国女性隐秘而细腻的情感",是一部成功的改编佳作。影片中凸显的"女书""老同"等湘西传统文化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中不常见的女性情谊与女性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秘扇》 女书 老同 女性
下载PDF
《雪花秘扇》的女性独立意识解读 被引量:4
8
作者 莫秀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99,共2页
电影《雪花秘扇》讲述了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时空交织演绎的女性情感故事。影片中的两个重要文化因素贯穿始终:一个是老同,一个是女书。前者指的是两个女性之间结成的一种超越爱情的亲密关系,后者指的是她们之间用以沟通的秘密语言。老同... 电影《雪花秘扇》讲述了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时空交织演绎的女性情感故事。影片中的两个重要文化因素贯穿始终:一个是老同,一个是女书。前者指的是两个女性之间结成的一种超越爱情的亲密关系,后者指的是她们之间用以沟通的秘密语言。老同关系的存在有着社会、心理、文化的基础。女性之间相知相惜的情感在时代发展中得以传承和延续。《雪花密扇》为世人打开了了解特殊地域文化的一扇窗口,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的不懈的精神追求,展现了独特的女性独立意识发展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秘扇》 老同 女书 女性 独立意识
下载PDF
解读《雪花秘扇》的“陈”与“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大鹏 王晶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39,共3页
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雪花秘扇》是美国福克斯探照灯公司、中国华谊兄弟及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制作发行的一部历史题材的剧情文艺片。电影利用插叙、倒叙相结合的剪辑手法展现了古代和现代两对"老同"之间最真挚感人的... 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雪花秘扇》是美国福克斯探照灯公司、中国华谊兄弟及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制作发行的一部历史题材的剧情文艺片。电影利用插叙、倒叙相结合的剪辑手法展现了古代和现代两对"老同"之间最真挚感人的凄美故事。影片在忠于文学原著的基础上,真实地还原了隐藏在文学作品中的诸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元素。影片巧妙地结合电影制作的艺术手法后,在大银幕上为观众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陈"与"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秘扇》 中国传统文化 老同 “陈”与“新”
下载PDF
从小说《雪花秘扇》中的民俗文化看封建社会女性的生存困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雅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8-20,共3页
《雪花秘扇》是一部充满中国民俗文化的女性主题小说。小说通过对女书、老同和哭嫁等民俗的描述,使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生存困境得以彰显。女书只是女性话语权的表象,其背后是难以超越的男权边界;老同关系里不存在纯洁隔世的姐妹情谊,它... 《雪花秘扇》是一部充满中国民俗文化的女性主题小说。小说通过对女书、老同和哭嫁等民俗的描述,使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生存困境得以彰显。女书只是女性话语权的表象,其背后是难以超越的男权边界;老同关系里不存在纯洁隔世的姐妹情谊,它会随着女性阶级地位的改变而改变;哭嫁风俗的背后是女性对"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包办婚姻的控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秘扇》 民俗文化 女书 老同 哭嫁 生存困境
下载PDF
解读电影《雪花秘扇》中的民俗礼仪
11
作者 程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64-65,共2页
电影《雪花秘扇》改编自美籍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英文小说,它运用时空交错的手法讲述了发生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柔丽清婉的情感故事。影片阐述的这种纯美的女性情谊颇为扣人心弦,而其中所贯穿的民俗礼仪文化更是别具魅力。本文对影片中的... 电影《雪花秘扇》改编自美籍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英文小说,它运用时空交错的手法讲述了发生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柔丽清婉的情感故事。影片阐述的这种纯美的女性情谊颇为扣人心弦,而其中所贯穿的民俗礼仪文化更是别具魅力。本文对影片中的民俗礼仪作了解读,它们分别是:流行于湖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哭嫁”习俗;世界上惟一的女性文字——“女书”;古代女子结拜之后情同手足、超越夫妻的亲密关系——“老同”;评判中国古代女子美、丑的审美标准——“三寸金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哭嫁 女书 老同 三寸金莲
下载PDF
解构与认同:《雪花秘扇》的伦理阐释
12
作者 胡严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94-96,共3页
电影《雪花秘扇》改编自邝丽莎的同名小说,获得第七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该片情节构思独特,在讲述两对老同的故事过程中反思儒家伦理思想。建立于父权社会的儒家伦理以维护男权为目的,其中不合理的伦理思想束缚、压迫女... 电影《雪花秘扇》改编自邝丽莎的同名小说,获得第七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该片情节构思独特,在讲述两对老同的故事过程中反思儒家伦理思想。建立于父权社会的儒家伦理以维护男权为目的,其中不合理的伦理思想束缚、压迫女性的身心。两对老同都在不同程度上以自我的方式颠覆、解构压迫女性的儒家伦理思想以及所构建的男性权威。但是,影片在批判儒家伦理对女性压迫的同时,也认同儒家伦理中"和"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秘扇》 儒家伦理 解构与认同 老同 女书
下载PDF
河北省养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3
作者 陈金巧 《现代国企研究》 2015年第18期163-,共1页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养老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以河北养老为例,简单的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河北省 养老 社区养老 老同
下载PDF
解读关于邝丽莎小说《雪花与秘扇》的秘密
14
作者 郑雅匀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78-83,共6页
本文通过对作品叙事特点的分析,打开《雪花与秘扇》这把折扇背后的隐约密码,并着重对小说中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如女书,老同等做一个细致解读,探究晚清时代妇女的生存机制和自我救赎,来自姐妹情谊的心灵依托和情感慰藉。
关键词 雪花 百合 扇子 女书 老同 秘密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雪花秘扇》伦理冲突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鹏飞 冯光华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9-51,共3页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对《雪花秘扇》中的伦理冲突进行解读。从家庭伦理的立场对作品中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百合对其所处伦理环境的适应以及她与雪花的"老同"关系构成了文章的两条伦理线,在此基础上,"裹足"...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对《雪花秘扇》中的伦理冲突进行解读。从家庭伦理的立场对作品中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百合对其所处伦理环境的适应以及她与雪花的"老同"关系构成了文章的两条伦理线,在此基础上,"裹足""嫁人生子""疫情"等构成了各自的伦理结,最后揭示出作品如何再现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及其对女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中国传统伦理观念 老同 《雪花秘扇》
下载PDF
生态女性主义观照下的《雪花秘扇》解读 被引量:3
16
作者 丰芸 《海外英语》 2019年第24期215-216,224,共3页
女性情谊是邝丽莎2005年小说《雪花秘扇》的焦点,通过对两位“老同”姐妹的女性叙事,小说揭示了女性压迫的根源,探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主义的突围,反映出邝丽莎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希望两性之间能消除隔阂与对立,不断互补和融合建... 女性情谊是邝丽莎2005年小说《雪花秘扇》的焦点,通过对两位“老同”姐妹的女性叙事,小说揭示了女性压迫的根源,探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主义的突围,反映出邝丽莎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希望两性之间能消除隔阂与对立,不断互补和融合建立一个平等共存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秘扇》 老同 “女书” 父权制 “双性同体”
下载PDF
《雪花与秘扇》中的女性友谊
17
作者 朱俊清 《魅力中国》 2014年第12期91-91,共1页
“女书”是由古代女性创造的神秘文字体系,它是女性文化的载体。本论文以小说《雪花与秘扇》中一对“老同”的女书信件为基础,分析小说中女性友谊发展的过程,并进一步阐述这种友谊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雪花与秘扇》 女书 老同 女性友谊
下载PDF
打名牌弘扬特色 拓市场壮大规模
18
作者 张复善 《上海商业》 1996年第8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上海 商业企业 老字号 老同盛南货店 特色经营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acute liver injury in rats by syngeneic 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 in spleen and peritoneal cavity 被引量:2
19
作者 Charalampos Pilichos Despina Perrea +2 位作者 Maria Demonakou Athena Preza Ismini Dont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2099-2102,共4页
AIM:Acute hepatitis may seldom have a fulminant course.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medical emergency,potential liver support measure must provide immediate and sufficient assistance to the hepatic function.The goal of o... AIM:Acute hepatitis may seldom have a fulminant course.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medical emergency,potential liver support measure must provide immediate and sufficient assistance to the hepatic function.The goal of our study was to study the adequacy of 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 (HCTx)in two different anatomical sites,splenic parenchyma and peritoneal cavity,in a rat model of reversible acute hepatitis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 METHODS:After CCl_4 intoxication,84 male Wistar rats used as recipients were divided in to four experimental groups accordingly to their treatment:Group A(n=-24):intrasplenic transplantation of 10×10~6 isolated hepatocytes,Group B(n=24): intraperitoneal transplantation of 20×10~6 isolated hepatocytes attached on plastic microcarriers,Group C(n=-18):intrasplenic injection of 1 mL normal saline(sham-operated controls), Group D(n=-18):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2.5 mL normal saline(sham-operated controls).Survival,liver function tests (LFT)and histology were studied in all four groups,on d 2, 5 and 10 post-HCTx. RESULTS:The ten-day survival(and mean survival)in the 4 groups was 72.2%(8.1±3.1),33.3%(5.4±3.4),0% (3.1±1.3)and 33.3%(5.4±3.6)in groups A,B,C,D, respectively(P_(AB0<0.05,P_(AC)<0.05,P_(BD)=NS).In the final survivors,LFT(except alkaline phosphatase)and hepatic histology returned to normal,independently of their previous therapy.Viable hepatocytes were identified within splenic parenchyma(in group A on d 2)and both in the native liver and the fatty tissue of abdominal wall(in group B on d 5). CONCLUSION:A significantly better survival of the intrasplenically transplanted animals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traperitoneal hepatocytes failed to promptly engraft.A different timing between liver injury and intraperitoneal HCTx may give better results and meri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Tetrachloride Acute Disease Animals Comparative Study Hepatitis Toxic HEPATOCYTES Male Peritoneal Cavity RATS Rats Wistar SPLEEN Survival Analysis
下载PDF
Spatial variation of stable isotopes in different waters during melt season in the Laohugou Glacial Catchment, Shule River basin 被引量:3
20
作者 WU Jin-kui DING Yong-jian +4 位作者 YANG Jun-hua LIU Shi-wei CHEN Ji-zu ZHOU Jia-xin QIN Xia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8期1453-1463,共11页
To evaluate isotopic tracers at natural abundances by providing basic isotope data of the hydr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water cycle, a total of 197 water samples wer... To evaluate isotopic tracers at natural abundances by providing basic isotope data of the hydr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water cycle, a total of 197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Laohugou Glacial catchment in the Shule River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2013 ablation seasons and analyzed their H- and O-isotope compos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Qilianshan Station in the Laohugou Glacial catchment was remarkable variability. Correspondingly, a higher slope of δ180-δD diagram, with an average of 8.74,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samples collected on the Glacier No.la,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lower temperature on the glacier surface. Because of percolation and elution, the bottom of the firn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at is nearly steady. The 6180 /altitude gradients for precipitation and melt water were -o.37%o/100 m and -o.34%o/100 m, respectively Exposed to the air and influenced by strong ablation and evaporation, the isotopic values and the 6180 vs 6D diagram of the glacial surface ice show no altitudinal effect, indicating that glacier ice has the similar origins with the firn. The variation of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the melt water, varying from -l0.7‰ to -16.9‰ (8180) and from -61.1%o to -122.1%o (6D) indicates the recharging of snowmelt and glacial ice melt water produced at different altitudes. With a mean value of -13.3‰ for 8180 and -89.7‰ for 8D,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stream water is much closer to the melt water, indicating that stream water is mainly recharged by the ablation water. Our results of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natural water in the Laohugou Glacial catchment indicate the fractionations and the smoothing fluctuations of the stable isotopes during evaporation, infiltration and mix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le isotopes Precipitation/snow/ice Altitude effect Melt water Laohugou GlacialCatchment Qilian Mountai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