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香港武侠电影中的菲勒斯气质之滥觞
1
作者 赵雨辰 张杰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8-42,共5页
菲勒斯一词源自古希腊,象征着纯粹的男性文化,在影视作品中常表现为充沛的男子气。二战结束后,作为英租界的中国香港迎来了持续的稳定和繁荣,外来资本和人才的大量涌入迅速改变着中国香港的社会面貌。直至60年代中期,中国香港社会励精图... 菲勒斯一词源自古希腊,象征着纯粹的男性文化,在影视作品中常表现为充沛的男子气。二战结束后,作为英租界的中国香港迎来了持续的稳定和繁荣,外来资本和人才的大量涌入迅速改变着中国香港的社会面貌。直至60年代中期,中国香港社会励精图治,文化繁荣,经济腾飞,中国香港的电影业也步入了黄金时代。由“邵氏”公司出品的一系列武侠电影,成功掀起了中国香港国语刀剑武侠片的摄制热潮。其中,张彻执导的武侠电影因受到时代背景与市场潮流的综合影响,倾覆了中国香港影坛中流行已久的“阴盛阳衰”之风,形成了以彰显男性魅力为主要特征的暴力美学风格,在银幕上建构出了一幅铁甲金戈的男性武侠世界,从此为中国香港电影注入了阳刚、雄健的菲勒斯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电影 菲勒斯 南下影人 冷战 阳刚
下载PDF
菲勒斯的表征——论《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茄子”的书写
2
作者 李康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女主角费尔明娜·达萨面对求婚者犹豫再三,最后只提出一个条件,竟是婚后不要让她吃“茄子”。这一看似荒诞的书写,实则与人物的选择和命运息息相关。“茄子”这一容易被人忽视的符号,实则在文中起到了决定...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女主角费尔明娜·达萨面对求婚者犹豫再三,最后只提出一个条件,竟是婚后不要让她吃“茄子”。这一看似荒诞的书写,实则与人物的选择和命运息息相关。“茄子”这一容易被人忽视的符号,实则在文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透过女性主义和精神分析的视角,可以得出《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茄子”的书写,隐喻着费尔明娜的选择与决定,体现出父权制度的征服和确认,象征着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压抑与屈从,蕴含了女性主体的回归与和解。经由菲勒斯这一精神分析术语,女性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与发展,使其具有了新的含义。女性主义的建构应该打破旧有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寻求和重构具有女性自身生命经验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时期的爱情 菲勒斯 茄子 女性主义 精神分析
下载PDF
驱散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阴霾--论当代台湾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慰川 王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7-192,共6页
20世纪60至70年代,台湾电影里的女性形象被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阴霾所笼罩,她们被矮化、边缘化和色情化。80年代,大胆反抗男权、走向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登上银幕。90年代以来,女性形象更趋多元化,并受到酷儿理论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当代台... 20世纪60至70年代,台湾电影里的女性形象被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阴霾所笼罩,她们被矮化、边缘化和色情化。80年代,大胆反抗男权、走向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登上银幕。90年代以来,女性形象更趋多元化,并受到酷儿理论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当代台湾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从被刻意歪曲、到被努力还原、继而被深度探究的嬗递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当代台湾电影与菲勒斯中心主义艰难博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电影 女性形象 菲勒斯中心主义
下载PDF
双重身份与阉割角色的倒转——论《莎乐美》中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解构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鑫 钟尹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传统视角下的唯美主义阅读,可能会导致《莎乐美》中一些重要意义的遮蔽;而女性主义解读的复归,将有助于对该剧的社会道德主题作更深入的揭示。在《莎乐美》中,王尔德通过对"水池囚禁"、"月亮笼罩"和"蛇吞飞鸟&... 传统视角下的唯美主义阅读,可能会导致《莎乐美》中一些重要意义的遮蔽;而女性主义解读的复归,将有助于对该剧的社会道德主题作更深入的揭示。在《莎乐美》中,王尔德通过对"水池囚禁"、"月亮笼罩"和"蛇吞飞鸟"等意象的塑造,对剧中人物在生理和两性上的双重倒转,以及阉割者与被阉割者身份的颠倒手法的运用,将传统建构在父权制基础上的菲勒斯中心主义进行了解构。剧作家本人同性恋身份的女性气质和是时统治阶级的女性强力,也对这股解构之力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在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上,将女性放在了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乐美 菲勒斯中心主义 倒转 解构
下载PDF
解构菲勒斯中心:构建新型女性主义主体——《金色笔记》的女性主义阅读 被引量:12
5
作者 黎会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3-38,共6页
女性主义批评强调写作的政治性,本文运用该理论解读多丽丝·莱辛的女性题材小说《金色笔记》,从多角度揭露菲勒斯中心文化对女性的统治与压抑,即女性痛苦的根源是父权制中心文化;其次分析莱辛在其文本创作中如何构建颠覆策略,质疑... 女性主义批评强调写作的政治性,本文运用该理论解读多丽丝·莱辛的女性题材小说《金色笔记》,从多角度揭露菲勒斯中心文化对女性的统治与压抑,即女性痛苦的根源是父权制中心文化;其次分析莱辛在其文本创作中如何构建颠覆策略,质疑并消解构成菲勒斯中心文化的形而上学的父权制二元对立思想体系,进而解构菲勒斯中心,并向构建新型女性主义主体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色笔记》 女性主义 菲勒斯中心文化 父权制 二元对立思想 多丽丝·莱辛 小说
下载PDF
女权桂冠下的菲勒斯中心——张洁创作论之一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怀玉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张洁 男性话语 女性文学 叙述方式 菲勒斯中心
下载PDF
菲勒斯中心主义下女性欲望的历史叙述——解读电影《茉莉花开》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旦修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88,共2页
正如劳拉·穆尔维所说:“女性的欲望从属于她那作为流血创伤的承担者形象,她只能联系着阉割而存在,而不能超越它”。细细分析电影文本《茉莉花开》,我们看到了菲勒斯中心主义下女性欲望的历史叙述,所谓菲勒斯中心主义,即女性... 正如劳拉·穆尔维所说:“女性的欲望从属于她那作为流血创伤的承担者形象,她只能联系着阉割而存在,而不能超越它”。细细分析电影文本《茉莉花开》,我们看到了菲勒斯中心主义下女性欲望的历史叙述,所谓菲勒斯中心主义,即女性天生就有缺乏“菲勒斯”(即阳具)而表现出来的焦虑及对男性所主宰的社会的依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主义 《茉莉花开》 女性欲望 历史叙述 电影文本 解读 承担者 依附性
下载PDF
从菲勒斯中心主义看《上海王》女性主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49,共3页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控制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总是以被动的方式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呈现。影片《上海王》有明显的女性主义色彩,其以女性为叙述主线,生动地描述了女主人公由乡下大脚丫头逐步嬗变为中国第一女投资家的传奇经历。本文从女主...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控制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总是以被动的方式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呈现。影片《上海王》有明显的女性主义色彩,其以女性为叙述主线,生动地描述了女主人公由乡下大脚丫头逐步嬗变为中国第一女投资家的传奇经历。本文从女主人公的事业和情感两个方面解读女性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鼓舞更多女性依靠精神和经济的独立在社会上获取话语权,达到男女真正平等的人性平等,促进人类两性社会更加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王》 菲勒斯中心主义 突围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菲勒斯中心语境下的女性复仇悲剧——美狄亚与细侯“杀子惩夫”的悲剧内涵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敏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38-41,共4页
将女性"杀子惩夫"放置于菲勒斯中心语境下,从复仇主体、方式和结局三维度重新解读此类复仇形态,挖掘出更为深刻的悲剧内涵。女性杀子否认"母性",张扬女性之帜的同时泯灭了人性。复仇者的自我异化颠覆了受虐者和施... 将女性"杀子惩夫"放置于菲勒斯中心语境下,从复仇主体、方式和结局三维度重新解读此类复仇形态,挖掘出更为深刻的悲剧内涵。女性杀子否认"母性",张扬女性之帜的同时泯灭了人性。复仇者的自我异化颠覆了受虐者和施虐者的身份,消弭了复仇的正义性;"杀子"的复仇方式凸显了女性困境:"子"是她们与男权社会抗衡的唯一砝码;她们的复仇无法改写其对男权社会依附的宿命,这种结局零化了其复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勒斯 女性 异化 复仇
下载PDF
“菲勒斯”的否定与消解——论《呼啸山庄》对传统文化观念的颠覆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玉霞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2-14,共3页
《呼啸山庄》体现了艾米莉对"菲勒斯"为中心的传统社会的不满与反叛。以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觉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论证了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觉提升女性的"他者"地位,动摇菲勒斯的"主体"地位... 《呼啸山庄》体现了艾米莉对"菲勒斯"为中心的传统社会的不满与反叛。以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觉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论证了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觉提升女性的"他者"地位,动摇菲勒斯的"主体"地位,质疑男权宗教,从而向男性中心论发起反抗的远见卓识和女性觉醒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菲勒斯 他者 主体
下载PDF
永远的“菲勒斯”——论哈姆莱特之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昌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人文主义引发人的觉醒与哈姆莱特之死有着必然联系,他的死亡表明逃离了神性的专制,人在享有充分自由之后并没有获得真正永久的幸福。徘徊在对社会理性的服从与背弃之间,哈姆莱特感受到了做一个理想中人的艰难。而他更深刻的痛苦却在于... 人文主义引发人的觉醒与哈姆莱特之死有着必然联系,他的死亡表明逃离了神性的专制,人在享有充分自由之后并没有获得真正永久的幸福。徘徊在对社会理性的服从与背弃之间,哈姆莱特感受到了做一个理想中人的艰难。而他更深刻的痛苦却在于作为永远无法抵达却无处不在的欲望(此处指为具备一个完美人的品质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尤其表现在消除邪恶和张扬善良的本能上)的代称,"菲勒斯"成为他今生没法消除的幻觉。在并不完美的世俗人生里却想要做一个绝对完美的人是他的悲剧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 死亡 菲勒斯
下载PDF
“乡下人”的“菲勒斯”意识——路遥小说中的婚恋叙事批判
12
作者 王莹莹 张小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51-55,共5页
通过对路遥小说中的不同婚恋类型、女性形象、两性间权力关系的分析,文章认为路遥小说中"菲勒斯"意识是一种"乡下人"的"菲勒斯"意识。它与传统文化、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作家的创伤性婚恋经验相关,因此... 通过对路遥小说中的不同婚恋类型、女性形象、两性间权力关系的分析,文章认为路遥小说中"菲勒斯"意识是一种"乡下人"的"菲勒斯"意识。它与传统文化、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作家的创伤性婚恋经验相关,因此表现出其具体性和历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下人” 菲勒斯”意识 身份焦虑
下载PDF
从主题原型浅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菲勒斯意识
13
作者 余丹丹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2期239-240,共2页
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劳伦斯依然致力于寻找拯救人类脱离现代工业文明束缚的途径,这次他找到的就是菲勒斯意识。在这一理论中,劳伦斯赋予菲勒斯特殊意义,它不仅是勃起的男性器官,而且还非常温柔,而这种温柔恰恰是人类重生... 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劳伦斯依然致力于寻找拯救人类脱离现代工业文明束缚的途径,这次他找到的就是菲勒斯意识。在这一理论中,劳伦斯赋予菲勒斯特殊意义,它不仅是勃起的男性器官,而且还非常温柔,而这种温柔恰恰是人类重生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 原型 睡美人 菲勒斯意识
下载PDF
菲勒斯镜城映射下的女性异化——论男权话语对“美狄亚们”的扭曲与肢解
14
作者 何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统摄下,男女两性对立的主客体模式已被固化。女性不可能达到自在自为的生命状态,她注定要成为男性构筑自我形象时的一个镜像:被男性目光所打量、缠绕,成为男性生命的补充和附庸。在该语境下,就连被冠以"女性意...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统摄下,男女两性对立的主客体模式已被固化。女性不可能达到自在自为的生命状态,她注定要成为男性构筑自我形象时的一个镜像:被男性目光所打量、缠绕,成为男性生命的补充和附庸。在该语境下,就连被冠以"女性意识先觉者"的美狄亚和细侯也难逃被男权话语扭曲与肢解的命运。在菲勒斯镜城的映射下,她们的女性本真被遮蔽,生命逻辑被歪曲,最终沦为男权话语的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勒斯 镜像 女性异化
下载PDF
亚当情结——菲勒斯话语重振
15
作者 车晓勤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7-69,共3页
源于基督教《圣经》形成的亚当情结是关于女性生存规范的话语。人类社会以来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用亚当情结来束缚女性生存意识 ,虽然女性意识正逐步形成 ,但菲勒斯话语依然在不断地重振。
关键词 亚当情结 菲勒斯话语 女性意识 女性 生存规范 《废都》 《丰乳肥臂》 《恐惧》 两性关系 女性形象
下载PDF
与菲勒斯文化的竭力抗争——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觉醒》
16
作者 张建军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8-80,共3页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爱得娜 ,一位觉醒了的新女性 ,在这个被菲勒斯文化曲解的世界 ,自我的女性意识的复苏过程。她对自身价值和生活产生了重新的认识 ,痛恨自己过去的生活状态 ,渴望独立的新生活 ,却又无力改变现有世界的父权制 。
关键词 女权主义 《觉醒》 菲勒斯文化 父权制 凯特·肖班 小说 爱得娜形象 美国
下载PDF
《蝇王》中菲勒斯的否定与消解
17
作者 夏雅君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6年第4期178-179,182,共3页
戈尔丁在文学评论界,可以被认为是男权主义的推崇者。他的《蝇王》被认为是男性主义的经典,文中采用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方式写作,其中的女性角色缺失,从表象上看是一种菲勒斯中心文化观的体现。然而在文学史上,男权主义中男性的"在... 戈尔丁在文学评论界,可以被认为是男权主义的推崇者。他的《蝇王》被认为是男性主义的经典,文中采用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方式写作,其中的女性角色缺失,从表象上看是一种菲勒斯中心文化观的体现。然而在文学史上,男权主义中男性的"在场"与女性的"缺场"是相对而言的。因此,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蝇王》,从男性存在的隐喻物衬托其"在场"性,否定和消解压抑、排挤女性为特征的菲勒斯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勒斯 父权制 女性缺席 消解
下载PDF
白色菲勒斯统治下的黑人:《宠儿》的身体叙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艳 刘立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126,共5页
白色菲勒斯统治对黑人女性身体的摧残是导致塞丝弑婴的根本原因,也是把众多奴隶母亲推向杀死孩子边缘的主导因素。奴隶制下黑人女性身体的被掠夺间接摧毁了黑人的男性气概,使他们在精神上处于被"阉割"状态。奴隶制废除后,身... 白色菲勒斯统治对黑人女性身体的摧残是导致塞丝弑婴的根本原因,也是把众多奴隶母亲推向杀死孩子边缘的主导因素。奴隶制下黑人女性身体的被掠夺间接摧毁了黑人的男性气概,使他们在精神上处于被"阉割"状态。奴隶制废除后,身体上获得自由的前奴隶在精神上仍未摆脱白色菲勒斯统治留下的阴影。但黑人女性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通过不懈努力进行了权力反转,对白色菲勒斯的解构实现了最后的合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宠儿》 菲勒斯 身体叙述 解构
下载PDF
从菲勒斯中心突围——《金色笔记》里女性话语的构建
19
作者 仇湘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由于长期受到父权主义的"菲勒斯中心"的压制,女性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多丽丝.莱辛在其代表作《金色笔记》中从叙述方式、结构布局以及女性本真体验方面揭示了父权中心文化对女性的奴役,让女性使用自己的语言讲... 由于长期受到父权主义的"菲勒斯中心"的压制,女性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多丽丝.莱辛在其代表作《金色笔记》中从叙述方式、结构布局以及女性本真体验方面揭示了父权中心文化对女性的奴役,让女性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使得女性回归到了言说主体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 女性主义 构建 《金色笔记》
下载PDF
菲勒斯中心语境下《圣经》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彩云 蒋栋元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6-99,共4页
书中之书《圣经》本是妇女寻求平等自由的福音,但当我们诠释经文时,便会发现菲勒斯中心的文化现象在《圣经》中赫然存在,其中的女性形象或者在履行完父权制功能后从叙述中消隐,或者遭到漠视、歪曲和凌辱,另外还塑造了一些反面女性形象,... 书中之书《圣经》本是妇女寻求平等自由的福音,但当我们诠释经文时,便会发现菲勒斯中心的文化现象在《圣经》中赫然存在,其中的女性形象或者在履行完父权制功能后从叙述中消隐,或者遭到漠视、歪曲和凌辱,另外还塑造了一些反面女性形象,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这部作品的男权话语下女性的失语和受歧视的地位。对《圣经》中女性形象的菲勒斯批评解读对于当今世界妇女争取民主、自由和平等,构建两性平等的和谐社会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女性形象 菲勒斯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