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见异”——《文心雕龙》批评方法之二
1
作者 胡大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0-75,共6页
“见异”,即显示作家或作品的特别之处,刘勰以此为批评方法来实施其批评标准。之所以如此,一来刘勰认为作家之“异”在于其“偏美”、“各其善”,二来刘勰认为作品之“异”在于“变文之数无方”。
关键词 经书 文体规范 批评标准 批评方法 "见异"
下载PDF
评“见异唯知音”
2
作者 赵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92-194,共3页
“见异唯知音”是刘勰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文章立足于《文心雕龙.知音》,分析了“异”的基本语义及其美学意蕴,并且结合“异”与“知音”的紧密关系,从两个层面阐释了“见异唯知音”的理论内涵,突出其对于整个文学活动的价值和... “见异唯知音”是刘勰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文章立足于《文心雕龙.知音》,分析了“异”的基本语义及其美学意蕴,并且结合“异”与“知音”的紧密关系,从两个层面阐释了“见异唯知音”的理论内涵,突出其对于整个文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知音 见异
下载PDF
玩绎以见异:刘勰的审美接受整体心理效应应论
3
作者 李天道 《天府新论》 1992年第1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刘勰 审美接受整体心理效应应论 心理因素 "见异"说
下载PDF
犯中求避 同中见异——论《红楼梦》的“犯”与“避”
4
作者 陈家生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6-91,共6页
杰出的作家都是成功地运用犯与避艺术手法的高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运用犯与避手法最多、最为炉火纯青的一部。其作者把"特犯不犯"、"犯中求避"艺术手段发挥到了一种奇异至极的境地,从故事情节的叙述、... 杰出的作家都是成功地运用犯与避艺术手法的高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运用犯与避手法最多、最为炉火纯青的一部。其作者把"特犯不犯"、"犯中求避"艺术手段发挥到了一种奇异至极的境地,从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刻划、细节的描写、场景氛围的渲染等方面,出奇制胜、弃俗创新地运用这种手法,达到同中见异;同中见异,变幻多姿,引人入胜,为我们树立了成功地运用犯与避艺术实践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犯与避 同中见异
下载PDF
《文心雕龙·知音》篇“见异”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明强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60-62,共3页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提出"见异"概念,用"形器易征"与"文情难鉴"作对比,引出识鉴"文情"问题。鉴照"文情"的三个条件:一、圆该,二、博观,三、见异。鉴照"文情"的标志—...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提出"见异"概念,用"形器易征"与"文情难鉴"作对比,引出识鉴"文情"问题。鉴照"文情"的三个条件:一、圆该,二、博观,三、见异。鉴照"文情"的标志——见异,其内涵包括同中之异、众见中之异者和某物或某事的特质等。"见异"是获取"知音"的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知音 见异 鉴赏论
下载PDF
异中求同 同中见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比照阅读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华富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0年第9期26-31,共2页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求同 同中见异
下载PDF
同中见异——比较几篇相同题材的小说
7
作者 余永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S2期158-164,共7页
在小说创作实践中,写相同题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题材相同,而面目各异的小说,却不是很多的。或者说,写相同题材的小说,各以自己的特色嫓美的不太多。似曾相识、相互雷同的小说却不少。因此,在提倡题材多样化的同时,研究写相同的题材... 在小说创作实践中,写相同题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题材相同,而面目各异的小说,却不是很多的。或者说,写相同题材的小说,各以自己的特色嫓美的不太多。似曾相识、相互雷同的小说却不少。因此,在提倡题材多样化的同时,研究写相同的题材,如何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却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说,写相同题材也有个多样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同题材 《丈夫》 典妻 同中见异 春宝娘 卖妻 妻子 山农 草山
下载PDF
浅析《文心雕龙·知音篇》“见异”
8
作者 张岑菲 《今古文创》 2022年第40期37-39,共3页
学界历来对于《文心雕龙·知音篇》的讨论层出不穷,此篇也被普遍认为是具有讨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作品。其中提出三个主要的鉴赏方式:“圆该”“博观”“见异”,前两者被讨论较多,而关于“见异”的讨论较少。“见异”作为其中提... 学界历来对于《文心雕龙·知音篇》的讨论层出不穷,此篇也被普遍认为是具有讨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作品。其中提出三个主要的鉴赏方式:“圆该”“博观”“见异”,前两者被讨论较多,而关于“见异”的讨论较少。“见异”作为其中提出的三个鉴赏方式之一,实则也是文学鉴赏的目的。本文将综合《知音篇》内容,在《文心雕龙》构建的文学体系下对“见异”在文学鉴赏中的意义进行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知音篇 见异 审美
下载PDF
简论同中见异法
9
作者 徐开泰 《阅读与写作》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同中见异法,是恰当地反映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就是重复,“异”就是不重复。在重复中写出不重复来,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列宁说:“发展似乎重复以往的阶段,但却是另外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这种“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 同中见异法,是恰当地反映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就是重复,“异”就是不重复。在重复中写出不重复来,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列宁说:“发展似乎重复以往的阶段,但却是另外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这种“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就是似同而异,同中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中有 同中见异 重复 重要方法 简论 发展规律 列宁 艺术效果 写文章 结构安排
下载PDF
同中见异 异曲同工——说咏息夫人的三首同题诗
10
作者 汤文熙 《阅读与写作》 1996年第5期7-8,共2页
同题诗即几个作者面对相同的对象,捕捉独特的创见,抒写各自情怀的作品。中国古代同题诗中,以近体诗最为出色。近体诗中的同题诗多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近似咏史、怀古诗,但比咏史、怀古诗更灵活。最典型的例子是咏息夫人的诗。息夫人是春... 同题诗即几个作者面对相同的对象,捕捉独特的创见,抒写各自情怀的作品。中国古代同题诗中,以近体诗最为出色。近体诗中的同题诗多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近似咏史、怀古诗,但比咏史、怀古诗更灵活。最典型的例子是咏息夫人的诗。息夫人是春秋时“楚息袭蔡”事件的关键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中见异 近体诗 怀古诗 咏史 王维诗 历史人物 关键人物 杜牧 安禄山 题材
下载PDF
同中见异 异中寓同─—《水浒传》艺术论之一
11
作者 汪德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7-43,共7页
《水浒传》几乎通篇运用“同中见异,异中寓同”的艺术手法,使得所描写的许许多多同类人物、相似的事件或故事情节,各异其趣,各尽其妙。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水浒传 同中见异 中寓同 写法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刻画人物个性的“同中见异”
12
作者 张玉芹 《临沂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68-71,共4页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刻画人物个性的“同中见异”张玉芹小说家的使命在于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基石在于个性鲜明.中国古代著名小说摄魂夺魄的艺术魅力和永垂不朽的价值,归根结底,要在于此.《三国演义》之所以被誉为“战争小说之冠...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刻画人物个性的“同中见异”张玉芹小说家的使命在于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基石在于个性鲜明.中国古代著名小说摄魂夺魄的艺术魅力和永垂不朽的价值,归根结底,要在于此.《三国演义》之所以被誉为“战争小说之冠”,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原因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中见异 中国古代小说 刻画人物 《三国演义》 《红楼梦》 人物个性 心理活动 《水浒传》 人物性格 鲁智深
下载PDF
论刘勰“见异唯知音”的理论内涵
13
作者 赵炜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5年第4期106-113,共8页
"见异唯知音"是刘勰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本文结合"异"与"知音"的紧密关系,分析了"异"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见异唯知音"这一命题的理论意蕴。
关键词 知音 见异
原文传递
以主流思想正视异见提升青年思想水平
14
作者 刘宏森 《北京青年研究》 2022年第4期20-28,共9页
现实生活中,种种异见或直接或间接地解构、消解甚至删除着引领青年工作的成效,影响着青年思想水平的提升。从广义上讲,异见就是人们由于生存发展环境、利益诉求、视角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的对世界、人生不同的思想价值理念。在引领青年... 现实生活中,种种异见或直接或间接地解构、消解甚至删除着引领青年工作的成效,影响着青年思想水平的提升。从广义上讲,异见就是人们由于生存发展环境、利益诉求、视角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的对世界、人生不同的思想价值理念。在引领青年工作这一具体语境中,愚见和谬见是狭义的异见。愚见往往是在谬见的影响下形成的,是谬见的减缩版、“糖衣”版。引领青年工作中,必须正视各种异见,尤其是各种愚见和谬见。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照本宣科、隔膜现实、回避讨论等忽视异见的问题。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独立思考能力有待增强、自由研讨氛围有待优化等方面。要从强化对青年的研究、敢于讨论和辩论、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强化正视异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领青年 独立思考 科学思维
下载PDF
国际语言景观研究的新视野和新趋势——《语言景观中的冲突、排他及异见》评介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艳梅 《语言战略研究》 2017年第3期94-96,共3页
由Rani Rubdy和Selim Ben Said担任主编,麦克米兰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语言景观中的冲突、排他及异见》(Conflict,Exclusion and Dissent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一书,通过语言景观的视角,关注并探讨由语言政策、语言政治和语言... 由Rani Rubdy和Selim Ben Said担任主编,麦克米兰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语言景观中的冲突、排他及异见》(Conflict,Exclusion and Dissent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一书,通过语言景观的视角,关注并探讨由语言政策、语言政治和语言等级观念等导致的冲突、排他与异见,以及相关的意识形态与身份建构等问题。该书代表了国际语言景观研究的最新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景观 语言表征
下载PDF
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之异见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登祥 《中国医疗保险》 2016年第11期66-68,共3页
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因其性质不同,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应当厘清二者的界线,不可混淆和错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畴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经办和管理,属于商业保险性质的交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共同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网,... 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因其性质不同,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应当厘清二者的界线,不可混淆和错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畴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经办和管理,属于商业保险性质的交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共同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网,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商业保险
下载PDF
半岛:意见与异见
17
作者 谢金荣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5-7,共3页
从半岛电视台的座右铭"意见与异见"入手,分析它崛起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正是它对新闻基本原则的坚持和追求成就了半岛的辉煌,从而为我国的媒体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 半岛电视台 独立 全面 平衡
下载PDF
微博新语境下“异见”的正负效应
18
作者 苏蓉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1-71,共1页
微博语境的变化 微博发展日趋成熟,其语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传统大V失势,舆论的公平性进一步得到体现。随着秦火火等"大V"造谣事件的出现,网友不再盲目跟随,而是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变化使得微博公平性与开放性的语... 微博语境的变化 微博发展日趋成熟,其语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传统大V失势,舆论的公平性进一步得到体现。随着秦火火等"大V"造谣事件的出现,网友不再盲目跟随,而是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变化使得微博公平性与开放性的语境特征更为明显,草根阶层的力量逐渐增强,打破了少数强权者及社会精英阶层掌控话语权的局面,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民众表达意见的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根阶层 正负效应 精英阶层 秦火 群体分化 语言暴力 意识觉醒 变式 主动探求
下载PDF
静止观异见
19
作者 吉彦波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现行的哲学教科书中,“静止”范畴实在是一个不尴不尬的角色。且不说作为“丑角”,它是形而上学的主要特征,即使作为正面形象出现,它也没有准确的位置和恰当的身份。 1.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许多教科书都以此为标题,这也可... 在现行的哲学教科书中,“静止”范畴实在是一个不尴不尬的角色。且不说作为“丑角”,它是形而上学的主要特征,即使作为正面形象出现,它也没有准确的位置和恰当的身份。 1.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许多教科书都以此为标题,这也可视为静止的一个定义。按照这个定义,运动与静,上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普遍寓于特殊之中,普遍通过特殊才能存在。恩格斯说:“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 即表现在静止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1页)。由此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观 哲学教科书 运动观 卷第 认识过程 定义法 固有属性 世界本原 正面形象
下载PDF
学生的“异见”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20
作者 诸琴 《小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26期28-29,共2页
数学课堂是整合逻辑思维与学习资源的重要载体,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当然学生也能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智力资源。对待教师和书本的每一个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就开启了创造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处置恰... 数学课堂是整合逻辑思维与学习资源的重要载体,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当然学生也能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智力资源。对待教师和书本的每一个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就开启了创造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处置恰当,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并得到持续锻炼,思维品质也会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 声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