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兴活动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济喜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从创作对象的角度来说,倡导缘物而感;从作者主观方面来说,提倡寓情写意;从主客观合一的作品层面来说,倡举意在言外、回味无穷的审美境界。通过对"兴"的考察与分析... "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从创作对象的角度来说,倡导缘物而感;从作者主观方面来说,提倡寓情写意;从主客观合一的作品层面来说,倡举意在言外、回味无穷的审美境界。通过对"兴"的考察与分析,可以从中看到中国传统的心物关系与灵感理论的基本特点。不仅诗兴活动是中华民族对待心物的审美态度在诗学精神中的升华,而且中国诗学精神本身也正是通过"兴"这一重要范畴显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兴活动 缘物而感 寓情写意 意在言外 心物关系 灵感理论
下载PDF
孔子诗兴观的实践存在论解析
2
作者 彭玲 刘泽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7,共5页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诗兴观的核心所在,三者首位相接,构成一个圆圈。"兴于诗"是起点,指人从日常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超越名利、生死、荣辱、寿夭、贫富等有限实用意义,进入澄明敞亮的状态,生命充盈,个性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诗兴观的核心所在,三者首位相接,构成一个圆圈。"兴于诗"是起点,指人从日常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超越名利、生死、荣辱、寿夭、贫富等有限实用意义,进入澄明敞亮的状态,生命充盈,个性丰满;"立于礼"指人的行为在感性人生和当下现实中的"中节"表现,礼兴发于人与人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其源头是亲子之爱,礼的兴发性和爱亲源头性使它不停留在规范、法则、制度层面,而与诗、乐相通,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而又无声无息;"成于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自由的境界,人进入本真状态后,应和天地阴阳之大节大礼,顺应君臣父子之人伦纲常,本真性灵与当下现实圆融统一,本质力量得到全面敞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兴 实践存在论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下载PDF
浅探中晚唐“词代诗兴”背后士人心态的新变
3
作者 王鹂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117,共5页
词最初具有鲜明的娱乐性,政治动荡的晚唐五代却是文人词兴起的时期,后人或称为"词代诗兴"。其间文人心态的变化是造成此文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中唐以后政局的不稳定导致文人的人生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功业之心的淡... 词最初具有鲜明的娱乐性,政治动荡的晚唐五代却是文人词兴起的时期,后人或称为"词代诗兴"。其间文人心态的变化是造成此文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中唐以后政局的不稳定导致文人的人生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功业之心的淡化,二是享乐意识的加剧,三是情爱意识的张扬。这些反映在诗歌创作上就是内容及情趣渐趋世俗化,但正统的诗歌观念对此是否定的,而此时的词还处于文学的边缘地位,用词的形式来表达世俗的享乐、不经的儿女情长尚不会引起观念领域的批判,因此晚唐五代艳情诗兴起一时又复归雅正,而大量写男女之情的词却蔚然而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 词代诗兴 享乐意识 情爱意识
下载PDF
犁青早期“诗兴”的揭示与评估
4
作者 朱寿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年第3期24-29,共6页
如果说“诗性”是人类尚未完全译码的诗的根性 ,那么“诗兴”是在特定情形下能够感动特定人群的审美感兴 ,是激发起诗人在特定情形下创作热忱的情绪因素。犁青早期诗作多具天籁式的自然清新 ,故而充盈着“诗性”。不过 194 6年以后 ,诗... 如果说“诗性”是人类尚未完全译码的诗的根性 ,那么“诗兴”是在特定情形下能够感动特定人群的审美感兴 ,是激发起诗人在特定情形下创作热忱的情绪因素。犁青早期诗作多具天籁式的自然清新 ,故而充盈着“诗性”。不过 194 6年以后 ,诗人从愤激、强烈的现实生活感兴出发构筑自己的诗歌 ,从而是自己的诗歌创作开始走向诗兴的表现。如果诗人能在后来的时代诗兴、社会关怀乃至国际关怀诗兴的勃发中保持着天然清新的诗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犁青 早期诗歌 诗性 诗兴
下载PDF
悼诗兴翁
5
作者 张子仪 《中国草食动物》 2011年第4期84-84,共1页
少年英才,精数理化文史。获庚奖,负笈英伦,萤雪悬刺,不负众望。致知格物,苦攻前沿,艾堡摘桂冠。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悼诗兴翁》
下载PDF
清逸灵动 诗兴悠然——张润生山水画作赏阅
6
作者 曾希圣 《理论与当代》 2007年第12期49-49,共1页
中国山水画自隋、唐摆脱“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现象而独立成幅起,经五代、北宋趋于成熟,画者纷起、大师鼎立;至南宋、元、明发展迅疾,派系分呈、蔚成大观。在这一进程中,明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之说尽管与山水画家的师承演变... 中国山水画自隋、唐摆脱“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现象而独立成幅起,经五代、北宋趋于成熟,画者纷起、大师鼎立;至南宋、元、明发展迅疾,派系分呈、蔚成大观。在这一进程中,明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之说尽管与山水画家的师承演变史实不尽相符,然其崇“南”贬“北”之意,对于今天生活在南方和以南国山川为表现主体的画家,无疑是一份“历史的慰藉”,抑或是一段“往昔的甄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画作 诗兴 山水画家 南北宗 董其昌
下载PDF
古典文学哲学意识的诗性阐说及诗兴精神 被引量:1
7
作者 卫芳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164,共3页
古典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既是艺术美的载体,又是哲学意识的诗性阐说。它们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照、儒家积极向上的精神张势、佛禅观照世界的圆融与哲思、道家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以及"兴于诗"的"诗兴&qu... 古典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既是艺术美的载体,又是哲学意识的诗性阐说。它们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照、儒家积极向上的精神张势、佛禅观照世界的圆融与哲思、道家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以及"兴于诗"的"诗兴"精神,呈现了一种理性精神空间,折射了一种充满自由的诗意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哲学意识 诗性阐说 诗兴精神
下载PDF
词代诗兴——社会心理调整的物态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姚德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75-79,74,共6页
俯瞰中国古代诗国,唐诗宋词,奇峰耸立,诗词嬗变,词代诗兴,迅速异常,而且词又很快成为宋代文学舞台上的主要形式,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于这一现象,不仅后代人感到奇怪,就连宋人自己也感到难以理解,陆放翁就说:“诗至晚唐五季,气... 俯瞰中国古代诗国,唐诗宋词,奇峰耸立,诗词嬗变,词代诗兴,迅速异常,而且词又很快成为宋代文学舞台上的主要形式,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于这一现象,不仅后代人感到奇怪,就连宋人自己也感到难以理解,陆放翁就说:“诗至晚唐五季,气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长短句精巧高丽,后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晓者。”人们对诗词递嬗变化的原因进行了不倦的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代诗兴 社会心理 晚唐五代 宋代文学 社会理想 社会价值观 宋人 文化精神 文学体裁 主要形式
下载PDF
“词境”一向着抒情的深度开掘——论晚唐五代的“词代诗兴”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海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36-43,共8页
古代诗歌史上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诗”至晚唐五代,已呈逐渐衰歇之态。尽管它有过盛唐时如日中天、中庸时色彩绚丽’的美好“过去”,然而现在却显出夕阳虽好、时近黄昏的西沉光景来了。但是就在它于下一朝代东山再起之前的这一段夜... 古代诗歌史上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诗”至晚唐五代,已呈逐渐衰歇之态。尽管它有过盛唐时如日中天、中庸时色彩绚丽’的美好“过去”,然而现在却显出夕阳虽好、时近黄昏的西沉光景来了。但是就在它于下一朝代东山再起之前的这一段夜空中,“词”却象一钩妩媚晶莹的新月一样,升起在文坛的地平线上,带来了一番新的光景、新的气象……这个发生在晚唐五代时的“词代诗兴”,真是古代诗歌史上一个令人既感兴趣又觉费解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五代 诗兴 抒情 词境 “过去” 诗歌史 “诗” “词”
下载PDF
稼穑分诗兴 柴荆学土宜——论杜甫在夔州的农事诗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 1990年第3期31-38,共8页
所谓农事诗是指以农业生产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人和事为题材的诗。杜甫于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春末从云安到州,先居赤甲,次迁溪,再徒东屯,辗转三地,往来寓居,最后于大历三年(七六八)正月出峡东下,总共不到两年时间。但就是这短短的时间,... 所谓农事诗是指以农业生产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人和事为题材的诗。杜甫于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春末从云安到州,先居赤甲,次迁溪,再徒东屯,辗转三地,往来寓居,最后于大历三年(七六八)正月出峡东下,总共不到两年时间。但就是这短短的时间,却成就了杜甫诗歌创作中的又一个丰收时期,共作诗四百多首,相当于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二。在这四百多首诗中,言及农业生产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人或事的诗(以下简称农事诗)约有百首之多,又占四分之一左右。这说明农事诗是杜甫夔州诗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就杜甫夔州诗的这一重要内容作一简单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夔州诗 农事诗 诗兴 六六 杜诗
下载PDF
古典文学哲学意识的诗性阐说及诗兴精神
11
作者 胡英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86-88,共3页
古典文学作品不仅具备文学意义,也具备哲学意义,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古典文学既包含了哲学意识,也成为了哲学意识中诗性阐说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相互补充,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兴精神,影响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 古典文学作品不仅具备文学意义,也具备哲学意义,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古典文学既包含了哲学意识,也成为了哲学意识中诗性阐说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相互补充,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兴精神,影响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中国国人的思想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哲学 诗性阐说 诗兴精神
下载PDF
乡愁:杜甫西南羁旅中的诗兴
12
作者 林春生 《杜甫研究学刊》 1993年第3期21-27,共7页
自从唐人孟棨拈出“诗史”二字标识杜甫的诗歌,“杜诗”便与“诗史”难以分开了,诸家注杜、论杜必说史,可见,“诗史”标识杜诗的准确性,然而,也正是这一准确的标识隐蔽了一个重要事实,即:杜甫在西南羁旅中的诗歌更多的不是言事意义上的... 自从唐人孟棨拈出“诗史”二字标识杜甫的诗歌,“杜诗”便与“诗史”难以分开了,诸家注杜、论杜必说史,可见,“诗史”标识杜诗的准确性,然而,也正是这一准确的标识隐蔽了一个重要事实,即:杜甫在西南羁旅中的诗歌更多的不是言事意义上的“诗史”,而是诗人怀乡的愁思、心灵的隐痛和忧伤的呻吟。这类诗篇的价值主要不在于言事意义上的“诗史”性认识意义,而在于诗人以自己的感受体现了一个特殊的悲剧时代民生的心态,从而与“诗史”类诗篇相互发明,全面地呈现了杜诗的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孟棨 诗史 杜诗 羁旅 乡愁 诗兴 怀乡
下载PDF
试论杜甫的诗兴
13
作者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 1988年第1期19-24,18,共7页
做诗须有诗兴。无病呻吟,没有诗兴是断然做不出好诗来的。对于我国古代这一诗歌理论及其美学意义,应当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以杜甫为例,对诗兴这一理论问题及其美学意义作一简单探讨。一何为诗兴?诗兴的概念和含义是什么?这是我们讨论... 做诗须有诗兴。无病呻吟,没有诗兴是断然做不出好诗来的。对于我国古代这一诗歌理论及其美学意义,应当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以杜甫为例,对诗兴这一理论问题及其美学意义作一简单探讨。一何为诗兴?诗兴的概念和含义是什么?这是我们讨论杜甫诗兴之前应当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理论 诗兴 杜甫 美学意义 无病呻吟 深入研究
下载PDF
动物营养学专家 杨诗兴
14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动物营养学家 人物介绍 诗兴
下载PDF
诗词盛典 再谱华章——2017“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颁奖诗会圆满落幕
15
《中外诗歌研究》 2018年第1期43-44,共2页
年年向、菊花香里,醉了词城。1月5日,开封小宋城艺术中心,流光溢彩,精彩纷呈。2017“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颁奖诗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刘庆霖、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主任李葆国、河南诗词学会会长何广... 年年向、菊花香里,醉了词城。1月5日,开封小宋城艺术中心,流光溢彩,精彩纷呈。2017“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颁奖诗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刘庆霖、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主任李葆国、河南诗词学会会长何广才、中共开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载飞、原开封市人民政府正市长级干部张家顺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诗词 开封 颁奖 大赛 诗歌 国际 诗兴 学会秘书长
下载PDF
提高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多种途径
16
作者 李月葵 《广西教育》 2008年第19期60-60,共1页
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蕴含丰富、韵律优美的特点。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晤情入境,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感情朗读、优美画境、自主感悟、自由想象、优美音乐等,引导学生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蕴含丰富、韵律优美的特点。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晤情入境,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感情朗读、优美画境、自主感悟、自由想象、优美音乐等,引导学生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 诗兴 学生自主学习 古诗词 语言精炼 思想感情 感情朗读 引导学生
下载PDF
红军骁将王良两次引发毛泽东诗兴
17
作者 宋键 《湘潮》 2015年第3期49-49,共1页
王良,原名王化陔,四川綦江人,1905年8月5日生,1926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秋收起义和中央苏区多次反“围剿”,先后任红四军连长、纵队支队长、纵队司令员、师长、军长,转战闽赣,功勋卓著,1... 王良,原名王化陔,四川綦江人,1905年8月5日生,1926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秋收起义和中央苏区多次反“围剿”,先后任红四军连长、纵队支队长、纵队司令员、师长、军长,转战闽赣,功勋卓著,1932年6月牺牲于福建武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良 毛泽东 诗兴 红军 中国共产党 1927年 反“围剿” 黄埔军校
下载PDF
“山水诗兴起说”:从谢灵运到王元化——兼及《文心雕龙创作论》佚文释疑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中义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2,共7页
把王元化(1920--2008)的名字与谢灵运(385—433)连在一起,事出有因。海内外皆知《文心雕龙创作论》(下简称《创作论》)是王元化一生标志性学术硕果。此书初版于1979年,书稿杀青拟在1965年即“文革”前夕①。被整整耽搁十余年。... 把王元化(1920--2008)的名字与谢灵运(385—433)连在一起,事出有因。海内外皆知《文心雕龙创作论》(下简称《创作论》)是王元化一生标志性学术硕果。此书初版于1979年,书稿杀青拟在1965年即“文革”前夕①。被整整耽搁十余年。此书在出版前,其中三篇文字曾先期面世,依次为:1.《(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载《文艺报》1962年第3期;2.《(神思篇)虚静说柬释》,载《中华文史论丛}1963年第3辑;3.《释(文心雕龙·比兴篇)拟容取心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创作论 王元化 谢灵运 诗兴 山水 佚文 “文革”前
原文传递
反映论与王元化:从《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到《文心雕龙讲疏》——兼论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及反正
19
作者 夏中义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67,共17页
把反映论作为文心雕龙研究的方法或思维准则,这是纵贯王元化学术后半生的重要现象。从1962年初撰《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把刘勰"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硬拗成"唯心告退,而唯物方滋"始,到1979年初版《文心雕龙... 把反映论作为文心雕龙研究的方法或思维准则,这是纵贯王元化学术后半生的重要现象。从1962年初撰《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把刘勰"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硬拗成"唯心告退,而唯物方滋"始,到1979年初版《文心雕龙创作论》将如上《柬释》弃为佚文;再到1992年修订版《文心雕龙讲疏》对1979年版作"去阶级分析"、"去偶像语式"、"去规律标签";直至2008年"临终对话"未忘其龙学著述仍留着反映论尾巴——前后竟近半世纪之久。由此可鉴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之历史成因之一,当源自前苏联理论模式对中国学术的深刻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论 王元化 《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 《文心雕龙讲疏》
原文传递
诗兴大发
20
作者 朱泓承 周凌云(老师指导) 《小学生阅读与写作(一.二年级版)》 2011年第3期25-25,共1页
我们来到五谷楼门前,它号称海门“第一高楼”。抬头往上瞧,顿时晕乎乎的。有小朋友高声吟诵:“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登上楼顶,看见波涛滚滚的长江,小诗人又吟诵起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没想到登五谷... 我们来到五谷楼门前,它号称海门“第一高楼”。抬头往上瞧,顿时晕乎乎的。有小朋友高声吟诵:“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登上楼顶,看见波涛滚滚的长江,小诗人又吟诵起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没想到登五谷楼还让人诗兴大发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兴 小朋友 吟诵 长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