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西文学接受思想的异曲同工——“诗无达诂”说与接受美学理论的比较 |
张晶
刘璇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2
|
从诗无达诂看译者的主体性——以林纾的翻译为例 |
戢焕奇
张谢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
3
|
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中国阐释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内涵 |
张金梅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4
|
评“诗无达诂”说 |
张承凤
|
《贵州社会科学》
|
2000 |
4
|
|
5
|
诗无达诂——中国诗学诠释学传统的回顾 |
丁怀超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6
|
“诗无达诂”的艺术深度——试析《广岛之恋》的多重内涵 |
刘跃兵
|
《电影评介》
|
2009 |
1
|
|
7
|
“诗无达诂”的艾柯诠释学思考 |
张广奎
李燕霞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8
|
诗无达诂论的文化探源 |
时世平
李春艳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9
|
“诗无达诂”论 |
周甲辰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1
|
|
10
|
“诗无达诂”的批评方法意义 |
胡光波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1
|
“诗家总爱西崑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诗无达诂”新解 |
张文勋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2
|
诗无达诂 文无定法——古诗词教学例谈 |
陆晓倩
|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
2014 |
0 |
|
13
|
略说“诗无达诂” |
孙孟明
|
《语文知识》
|
2000 |
0 |
|
14
|
也谈“诗无达诂” |
韩旭
|
《基础教育论坛》
|
2013 |
0 |
|
15
|
论“诗无达诂”的文学释义方式 |
邓新华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
3
|
|
16
|
中国诗学一个要深入研究的命题——“诗无达诂”学术研讨会述要 |
唐德胜
李更盛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17
|
诗无达诂 |
张隆溪
|
《文艺研究》
|
1983 |
18
|
|
18
|
浅论“诗无达诂”说 |
李妙玲
|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1
|
|
19
|
“诗无达诂”和诗求达诂 |
周静敏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20
|
论“文学误读”与“诗无达诂” |
钟文华
|
《金融教育研究》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