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遁世”与“济世”的叠加表达--项圣谟《雪影渔人图》解析
1
作者 张玉霞 高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项圣谟的《雪影渔人图》绘制于1641年入夏大旱之时,画面的雪景与绘制时间“入夏大旱之时”呈现巨大反差,这种巨大反差在愿望满足的动因驱使下通过倒叙的时间序列加以弥合。此作品承续雪景入画的文人画传统,通过雪景山水及渔人形象书写... 项圣谟的《雪影渔人图》绘制于1641年入夏大旱之时,画面的雪景与绘制时间“入夏大旱之时”呈现巨大反差,这种巨大反差在愿望满足的动因驱使下通过倒叙的时间序列加以弥合。此作品承续雪景入画的文人画传统,通过雪景山水及渔人形象书写遁迹林泉之志,兼具积极入世之姿;诗词题跋及款署抒发家国之忧及对底层百姓的同情。项圣谟的“遁世”之志与“济世”之思在《雪影渔人图》中叠加表达,彰显其“借砚田以隐”之人生态度,反映出艺术家以画济世的创作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圣谟 《雪影渔人图》 遁世 叠加表达
下载PDF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遁世主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庆勇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7-68,共2页
遁世是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美国的遁世文学异彩纷呈 ,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费恩是遁世者形象的代表之一。哈克年龄虽小 ,却有不幸的生活 ,他孤独的心灵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文学形象的遁世者 ,表面看他是在逃避... 遁世是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美国的遁世文学异彩纷呈 ,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费恩是遁世者形象的代表之一。哈克年龄虽小 ,却有不幸的生活 ,他孤独的心灵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文学形象的遁世者 ,表面看他是在逃避不能见容的社会生活环境 ,深入分析 ,他是在逃避当时的社会主流文化 ,逃避资本主义文明带来的种种弊端。现实不见容 ,理想无所在 ,只能转向孤独的内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遁世 遁世文学 孤独
下载PDF
梭罗的遁世与入世情怀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金才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2期71-76,共6页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确是个个性突出、强调自我的人 ,但他并不像一般评论中认为的那样 ,只是一个消极遁世的自然作家 ,而是 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现实的积极应对人。在他的作品里 ,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他对自然的迷...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确是个个性突出、强调自我的人 ,但他并不像一般评论中认为的那样 ,只是一个消极遁世的自然作家 ,而是 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现实的积极应对人。在他的作品里 ,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他对自然的迷恋、对自由的向往 ,而且还有他对陈规世俗的挑战。他以超凡的智人向世人传达了他的自由民主思想和旷达的入世情怀。本文以作者具体的文本为例分析并论述其遁世思想和入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遁世 情怀
下载PDF
“他们为何象鼹鼠一样”——日本百万青年遁世原因的社会学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苏一芳 翁才敏 《青年探索》 2004年第6期58-61,共4页
2003年日本遁世青年的人数已达上百万,如此庞大的数目,不得不引发人们深思。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多青年遁世?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将日本青年的遁世行为定性为一种社会越轨行为,分别从社会失范理论、文化冲突论和亚文化群理论三个方面... 2003年日本遁世青年的人数已达上百万,如此庞大的数目,不得不引发人们深思。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多青年遁世?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将日本青年的遁世行为定性为一种社会越轨行为,分别从社会失范理论、文化冲突论和亚文化群理论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希望对我国的青年问题研究能有一点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青年 遁世现象 原因分析 文化冲突 亚文化群理论 社会失范理论
下载PDF
生活坎坷 命运多舛——探析张爱玲文本遁世心态形成的根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坤 孙玉清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8-41,50,共5页
文学作品抒写的对象,有时隐含着作者本人的生命体验与生活轨迹,阅读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不难窥见她不幸的童年经历,家族、家庭环境,时代、社会背景,不幸的爱情,西方文化的浸染,自身性格因素给她创作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张爱玲 遁世心态 坎坷 多舛
下载PDF
试论老子的治世观与庄子的遁世观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长义 《中华文化论坛》 2003年第4期127-130,共4页
老庄同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但他们的社会政治观差异甚大。老子以积极的态度 ,对治国安邦提出了自己一整套主张 ,并希望在社会政治领域中得到实施。庄子因愤世而走向消极 ,对治世之道完全持否定态度。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是二... 老庄同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但他们的社会政治观差异甚大。老子以积极的态度 ,对治国安邦提出了自己一整套主张 ,并希望在社会政治领域中得到实施。庄子因愤世而走向消极 ,对治世之道完全持否定态度。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是二人所处的社会政治地位不同 ,二是生活的时代环境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遁世
下载PDF
约束与自由——弗罗斯特“遁世与回归”主题诗歌的张力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铭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67-272,共6页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有一部分内容具有相同的"离开——折返"式运动轨迹。本文试图对这一类诗歌做归纳式探索,纳为"遁世与回归"主题下的诗歌。通过对这类诗歌常用隐喻的分析和解读,试图找出遁世背后思想自由...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有一部分内容具有相同的"离开——折返"式运动轨迹。本文试图对这一类诗歌做归纳式探索,纳为"遁世与回归"主题下的诗歌。通过对这类诗歌常用隐喻的分析和解读,试图找出遁世背后思想自由运动的拉力和与之相反,向心牵引的世俗约束的引力。并又从诗歌创作角度,对"离开——折返"运动作出另外一重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罗斯特 隐喻 遁世与回归 张力
下载PDF
试论老子的治世观与庄子的遁世观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长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16,共4页
老庄同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社会政治观差异甚大。老子以积极的态度,对治国安邦提出了自己一整套主张,并希望在社会政治领域中得到实施。庄子因愤世而走向消极,对治世之道完全持否定态度。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二人所... 老庄同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社会政治观差异甚大。老子以积极的态度,对治国安邦提出了自己一整套主张,并希望在社会政治领域中得到实施。庄子因愤世而走向消极,对治世之道完全持否定态度。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二人所处的社会政治地位不同,二是生活的时代环境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遁世 个人因素 时代因素
下载PDF
文学人生:“入世”与“遁世”的价值和困惑 被引量:2
9
作者 靳义增 《许昌师专学报》 2002年第6期59-62,共4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生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人生分别奠定了入世与遁世的文学人生理论 ,各自体现了“士”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实用人生理想和“士”与社会保持距离的审美人生理想。中国古代作家入世与遁世的人生模式 ,分别体现了“兼济...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生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人生分别奠定了入世与遁世的文学人生理论 ,各自体现了“士”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实用人生理想和“士”与社会保持距离的审美人生理想。中国古代作家入世与遁世的人生模式 ,分别体现了“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 ,儒道互补的人生选择是调整入世与遁世人生价值冲突的有效手段。入世与遁世都存在着诸多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遁世 大学作品 人生 中国
下载PDF
张爱玲遁世心态在其文本中的彰显
10
作者 陈坤 于立新 李晓梅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5-67,共3页
张爱玲面对乱世,只能以旁观、冷漠、悲观的笔调描绘了残缺不全的家、破碎不堪的爱、卑微渺小的人,消解和颠覆了爱情、亲情、友情的纯洁性、神圣性,把诸多感情还原为世俗、功利、虚伪、冷酷的状态,对她及文本中的创作心态做冷静、客观地... 张爱玲面对乱世,只能以旁观、冷漠、悲观的笔调描绘了残缺不全的家、破碎不堪的爱、卑微渺小的人,消解和颠覆了爱情、亲情、友情的纯洁性、神圣性,把诸多感情还原为世俗、功利、虚伪、冷酷的状态,对她及文本中的创作心态做冷静、客观地探究之后,不难看出张爱玲及文本中的遁世心态是鲜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遁世心态 彰显
下载PDF
近地遁世旅游社会学诠释及文化小城镇供给
11
作者 宦震丹 王艳平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64-68,共5页
基于学术贡献立场,提出近地遁世这一概念。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指出近地遁世乃社会流动性的一个具体,在意识上与边地概念共轭,在行动上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主被动选择,在历史上可谓是对近畿文化的一种接续性传承。进而,就遁世动... 基于学术贡献立场,提出近地遁世这一概念。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指出近地遁世乃社会流动性的一个具体,在意识上与边地概念共轭,在行动上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主被动选择,在历史上可谓是对近畿文化的一种接续性传承。进而,就遁世动机、遮蔽理论、空间的隐性注意、充电归隐论等4种理论基础进行了讨论,论证了近地遁世空间的存在及用于旅游发展的可能。创新性地给出了依据社会学的旅游域类型划分,家园域为其中的一种,与旅游体验本体论的唯一性假定形成强烈对比。最后就近地文化小城镇的旅游供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3小时经济圈内选择空间对象、文化小城镇建设、旅游方面化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遁世 社会学诠释 文化小城镇
下载PDF
文学人生:“入世”与“遁世”的价值和困惑
12
作者 靳义增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68-71,共4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学人生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学人生分别奠定了入世与遁世的文学人生理论 ,各自体现了“士”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实用人生理想和“士”与社会保持距离的审美人生理想。中国古代作家入世与遁世的人生模式 ,分别体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学人生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学人生分别奠定了入世与遁世的文学人生理论 ,各自体现了“士”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实用人生理想和“士”与社会保持距离的审美人生理想。中国古代作家入世与遁世的人生模式 ,分别体现了“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 ,儒道互补的人生选择是调整入世与遁世人生价值冲突的有效手段。入世与遁世都存在着诸多困惑。整合多元文化精华是升华和超越文学人生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 "遁世" 文学人生理论 人生价值 人生模式 人生选择
下载PDF
愤世·遁世·乐世——论隐逸散曲的情感维度
13
作者 丁淑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7-71,共5页
隐逸散曲情感书写层次的展开与变化,表现出愤世抗辩之思、遁世任真之吟、乐世归俗之趣的多向性维度。隐逸的题旨与强烈的愤世之情相绾结,个人批评话语的突入,赋予了散曲瓦解传统、追求个体真实的新质;而道情唱理、超圣入凡的隐逸之音,... 隐逸散曲情感书写层次的展开与变化,表现出愤世抗辩之思、遁世任真之吟、乐世归俗之趣的多向性维度。隐逸的题旨与强烈的愤世之情相绾结,个人批评话语的突入,赋予了散曲瓦解传统、追求个体真实的新质;而道情唱理、超圣入凡的隐逸之音,更与无往不在的乐世归俗精神相激发,彰显了散曲创作弃道图存、贵适乐生的自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散曲 情感维度 遁世
下载PDF
后现代视角中美国南方女性的遁世
14
作者 孔一蕾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第S2期22-22,27,共2页
著名美国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在作品中刻划出一批"南方女性"的形象。她们是美国旧南方遗留下来的"最后的贵族"。曾有过属于她们自己的光辉岁月。然而,社会制度的更迭﹑生存环境的巨变,使她们变得孤独﹑失意﹑... 著名美国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在作品中刻划出一批"南方女性"的形象。她们是美国旧南方遗留下来的"最后的贵族"。曾有过属于她们自己的光辉岁月。然而,社会制度的更迭﹑生存环境的巨变,使她们变得孤独﹑失意﹑心灵扭曲。无论是《玻璃动物园》中的阿曼达,还是《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面对严酷的现实都显得那么孤单无助,她们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也不愿放弃往昔的生活方式。于是,只能选择逃避,她们是现代文学中的遁世者。她们对现实的逃避,绝不仅仅是她们的个人经历,更折射出现代化进程给个体、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南方女性 遁世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艾米莉·狄金森的遁世与她的诗
15
作者 秦琼 《科教文汇》 2008年第6期157-157,共1页
本文简单分析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遁世对她的诗歌的影响。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遁世 诗歌
下载PDF
《遁世之人》的叙事技巧
16
作者 高丽霞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8期19-20,共2页
小说《遁世之人》在文体、语言、内容上都与传统文学作品大相径庭,作者在描写叔父故事的同时,通过独特的叙事策略将小说的写作与对语言的反思密切联系,写出了一部关于小说和语言的小说。
关键词 小说《遁世之人》 叙事技巧 元小说
下载PDF
遁世的人生 无言的抗争——海明威人物艺术形象塑造
17
作者 林莺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1-23,共3页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他所处的独特的社会背景创造了"迷惘"一代的同时,这种思想也渗透入他的作品当中。于是他的作品主人采用"遁世"的方式,逃避社会冲突与纷争。同时又采用特殊的处理结尾方式,...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他所处的独特的社会背景创造了"迷惘"一代的同时,这种思想也渗透入他的作品当中。于是他的作品主人采用"遁世"的方式,逃避社会冲突与纷争。同时又采用特殊的处理结尾方式,揭露了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不可抑制的无奈与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惘 海明威 遁世抗争
下载PDF
去住知何处,空将一剑行——唐武侠传奇遁世结局原因探寻
18
作者 王菲莹 金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3期22-23,共2页
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武艺高超的侠客形象。《太平广记》就将这类传奇单独归入了“豪侠类”中。我们在分析这类作品时,发现绝大多数的侠客最后都不外乎于遁世的结局,不是归隐江湖无迹可寻就是遁入空门远离俗世。而唐代社会的... 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武艺高超的侠客形象。《太平广记》就将这类传奇单独归入了“豪侠类”中。我们在分析这类作品时,发现绝大多数的侠客最后都不外乎于遁世的结局,不是归隐江湖无迹可寻就是遁入空门远离俗世。而唐代社会的宗教盛行、社会文化心理及市民的“尚奇”偏好都对这种结局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传奇 遁世结局 原因
下载PDF
遁世作家塞林格(下)
19
《海外英语》 2010年第8期40-41,共2页
除了1974年外,塞林格再也没有和媒体交谈过。当时,他反对未经授权而出版他的没有收入到选集中的故事。他告诉《泰晤士报》记者:“不出版作品带来了无比的宁静,我的生活变得平静。出版作品极大地侵犯了我的隐私,我喜欢写作,酷爱写... 除了1974年外,塞林格再也没有和媒体交谈过。当时,他反对未经授权而出版他的没有收入到选集中的故事。他告诉《泰晤士报》记者:“不出版作品带来了无比的宁静,我的生活变得平静。出版作品极大地侵犯了我的隐私,我喜欢写作,酷爱写作,但我只为自己写作,为自己的快乐而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林格 作家 遁世 出版作品 《泰晤士报》 写作 故事
下载PDF
遁世作家塞林格(上)
20
作者 黎维鹏(编译) 《海外英语》 2010年第7期38-40,共3页
塞林格,一度被公认为美国二战后出现的最重要的作家,当成功和赞誉来到之后他却又对之不屑一顾。因此他成了文学界的嘉宝(好莱坞著名影星,影艺巅峰时期急流勇退后独居),以不愿出名而驰名于世。他在离群索居50余载后,于星期三(201... 塞林格,一度被公认为美国二战后出现的最重要的作家,当成功和赞誉来到之后他却又对之不屑一顾。因此他成了文学界的嘉宝(好莱坞著名影星,影艺巅峰时期急流勇退后独居),以不愿出名而驰名于世。他在离群索居50余载后,于星期三(2010年1月27日)在新罕布什尔州科尼什镇的家中辞世,终年9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林格 作家 遁世 2010年 二战后 好莱坞 文学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