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9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诗人陌生化写作与异质“文学性”的建构
1
作者 刘波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个人化写作更趋私密,诗人们在单一叙事性或抒情性观念支配下的诗学实践也变得相对封闭,尤其是对接现实经验后,“文学性”逐渐弱化,而更具陌生化的诗意就成为诗人创作的内驱动力。在观念调整之后,有些诗人开始强调陌生化... 21世纪以来,随着个人化写作更趋私密,诗人们在单一叙事性或抒情性观念支配下的诗学实践也变得相对封闭,尤其是对接现实经验后,“文学性”逐渐弱化,而更具陌生化的诗意就成为诗人创作的内驱动力。在观念调整之后,有些诗人开始强调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重新构图与戏剧化呈现,以“脱序”书写来构成新的诗歌生产机制,同时还以反讽与戏谑式表达构建异质性的诗意。在语言与技艺层面之外,还有些诗人钟情于对各种经验的变形,以形成更丰富与复杂的“文学性”审美图景。这些观念与写作模式的变革,其意图在于以陌生化写作来建构异质性的诗歌美学,并赋予未来诗歌以更开放的探索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诗歌 陌生化写作 文学性 异质诗学
下载PDF
从单向凝视到审美让渡:教学陌生化何以唤醒学生“闲逸的好奇”
2
作者 曹辉 王晓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长期以来,在教学场域中囿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与可控性,熟知、常规和重复逐渐演化为教学过程中习而不察的惯习,隐其背后的“单向凝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运用“陌生化”理论审视教学过程中的秩序、知识和精神,可以发... 长期以来,在教学场域中囿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与可控性,熟知、常规和重复逐渐演化为教学过程中习而不察的惯习,隐其背后的“单向凝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运用“陌生化”理论审视教学过程中的秩序、知识和精神,可以发现:非陌生化教学所生成的被动教学景观割裂了学生与教育质量关联,扰乱了教学场域与个体本质的应有秩序;学生学习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割裂使知识成为完备的既定架构,教学内容与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单向凝视”使学生成为“空心人”,催生了知识危机,同时诱发了学习主体的精神危机。教学陌生化作为对“有教的学”和“有学的教”的全新阐释,展示了从“熟知”表象向“陌生”本质透视的动态性教学交互过程,凸显了审美性、选择性、创新性和动态性四大特征。为唤醒学生“闲逸的好奇”,教学陌生化要走向实践、立足现实,突破秩序渴望,持守自由之道;解构角色“迷群”,从“活在别处”到“自我领导”;冲破手法屏障,走入审美的“理智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陌生化 好奇心 实践回归
下载PDF
西尔维亚·普拉斯《镜子》的陌生化解读
3
作者 王欣欣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西尔维亚·普拉斯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她的诗视角独特,意象奇特。《镜子》是一首慨叹时光飞逝、美人迟暮的诗。而这一为读者们所熟知的主题却给人以十分新奇、惊喜的阅读感受。根据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这一感受被定... 西尔维亚·普拉斯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她的诗视角独特,意象奇特。《镜子》是一首慨叹时光飞逝、美人迟暮的诗。而这一为读者们所熟知的主题却给人以十分新奇、惊喜的阅读感受。根据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这一感受被定义成“陌生化”。本文以陌生化的角度,更好地解读《镜子》,从而理解西尔维亚·普拉斯的审美追求,解读陌生化理论在诗歌创作中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尔维亚·普拉斯 《镜子》 陌生化
下载PDF
陌生化视域下银发短视频的创作技巧
4
作者 赵然 《海河传媒》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短视频生产者在新媒体平台创作并传播银发短视频,使得银发短视频日渐火爆。银发短视频生产者掌握媒介话语权,利用银发短视频打破大众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建构了新时期老年人媒介新形象。文章运用陌生... 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短视频生产者在新媒体平台创作并传播银发短视频,使得银发短视频日渐火爆。银发短视频生产者掌握媒介话语权,利用银发短视频打破大众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建构了新时期老年人媒介新形象。文章运用陌生化理论,从创意取材、角色塑造以及“后台”的角度分析银发城市短视频与受众进行价值共创的短视频内容生产路径,认为老年短视频主题内容应该重视代际传承、丰富表现形式以及提升短视频社交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银发短视频 刻板印象
下载PDF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研究——以《尤利西斯》为例
5
作者 张柏柯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陌生化语言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典型的语言表达形式,主要是以现实与虚幻有机整合的形式,构建全新的文学视角,以达到表达、呈现作品情感的目的,可以深刻渲染作品内容,改善读者的阅读体会与感受。乔伊斯创作的《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典型作... 陌生化语言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典型的语言表达形式,主要是以现实与虚幻有机整合的形式,构建全新的文学视角,以达到表达、呈现作品情感的目的,可以深刻渲染作品内容,改善读者的阅读体会与感受。乔伊斯创作的《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典型作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利西斯》 英美文学 作品情感 乔伊斯 文学视角 现实与虚幻 陌生化语言 语言表达形式
下载PDF
什克洛夫斯基小说三部曲:陌生化叙述手法的多元运用
6
作者 张晓慧 赵生学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3-75,共3页
什克洛夫斯基是著名的俄国散文家和文论家,提出了陌生化的文学叙述方式,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陌生化叙述特征的小说作品。20世纪20年代,什氏在《感伤的旅行》等三部自传体小说中进行了极具实验性的陌生化叙述实践,通过多种陌生化文学叙述手... 什克洛夫斯基是著名的俄国散文家和文论家,提出了陌生化的文学叙述方式,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陌生化叙述特征的小说作品。20世纪20年代,什氏在《感伤的旅行》等三部自传体小说中进行了极具实验性的陌生化叙述实践,通过多种陌生化文学叙述手法展示自我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研究以《感伤的旅行》《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斯》和《第三工厂》三部小说为分析对象,深入研究什氏在其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陌生化叙述方式,探讨什氏对陌生化叙述手法的多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克洛夫斯基 陌生化 叙事 结构
下载PDF
对话当代:《中国奇谭》神话重述中的陌生化叙事与现代性书写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宇月 《声屏世界》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中国动画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影视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以古老神话为基础进行创新改编的动画电影备受关注,但此前中国神话动画的创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重形而轻意。2023年播出的《中国奇谭》系列神话动画被网... 中国动画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影视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以古老神话为基础进行创新改编的动画电影备受关注,但此前中国神话动画的创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重形而轻意。2023年播出的《中国奇谭》系列神话动画被网民称为“国产动画之光”,带给中国神话动画新的创作期待。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和个性化创新,《中国奇谭》实现了情节、空间和人物的陌生化叙事,并结合现实语境对神话主题进行了现代化转述,展现了对个体命运、时代焦虑和民族精神延续的关怀。以《中国奇谭》为代表的神话动画,打破了传统框架,探索出了新的形式和主题,为神话文化的传承和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奇谭》 神话重述 陌生化叙事 现代性书写
下载PDF
孕育重生:中国手绘电影海报的陌生化视觉叙事
8
作者 王娇 崔久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4-101,共8页
百余年电影史中,手绘电影海报凝聚着恒久的影像记忆,在时代浪潮中经历了离场与重生的过程。梳理中国海报发展的历史脉络,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将“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法,分析数字技术赋能中国手绘海... 百余年电影史中,手绘电影海报凝聚着恒久的影像记忆,在时代浪潮中经历了离场与重生的过程。梳理中国海报发展的历史脉络,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将“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法,分析数字技术赋能中国手绘海报,通过叙事策略不断用陌生化的手法创造新的艺术图式,并解析这种新图式中多元符码构建的民族共同体美学、时空融合构筑的无限意义空间,以及色彩肌理营造的艺术情感意境带来的新的审美体验。这样不仅为电影海报的商业宣传和视觉创新艺术带来崭新的视觉表达机制和叙事逻辑,也为创作者提供新的理论范式,更能推动电影海报设计和电影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海报 陌生化 数字赋能 艺术新图式
下载PDF
“陌生化”中的形式主义“逆熵”
9
作者 林云柯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3期33-33,共1页
在题为《为一个逆熵的未来》的演讲中,斯蒂格勒将“人类纪”称为一个“熵纪”。人类原有的知识被打散和自动化。而知识本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脱离自动化的能力,便是产生“逆熵”的能力:“知识作为一种动手制作的知识……我得找到一件... 在题为《为一个逆熵的未来》的演讲中,斯蒂格勒将“人类纪”称为一个“熵纪”。人类原有的知识被打散和自动化。而知识本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脱离自动化的能力,便是产生“逆熵”的能力:“知识作为一种动手制作的知识……我得找到一件事做,这样才不会崩溃,不会走向混沌。”[1]“形式主义”并不是脱离“内容”的抽象化分析,相反,正因为它事实地进入“动手制作”的过程,将作品视为有待实验的材料,“文艺知识”才得以在社会历史知识之外保留了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手制作 人类纪 斯蒂格勒 陌生化 形式主义 自动化 抽象化
下载PDF
英美文学中《尤利西斯》的陌生化语言研究
10
作者 李晓花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詹姆斯·乔伊斯小说《尤利西斯》的叙述语言在句法上极度简化,在语义上极度模糊,是一种不受逻辑和秩序控制的非理性语言,可以说是一种“高度陌生化”的文本。其陌生化语言表现在叙述话语的陌生化、叙述方式的陌生化,同时通过时空并... 詹姆斯·乔伊斯小说《尤利西斯》的叙述语言在句法上极度简化,在语义上极度模糊,是一种不受逻辑和秩序控制的非理性语言,可以说是一种“高度陌生化”的文本。其陌生化语言表现在叙述话语的陌生化、叙述方式的陌生化,同时通过时空并置的叙述技巧,用对立和冲突的结构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阅读体验,作品通过以上叙述语言特点反映了西方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迷惘与瘫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乔伊斯 《尤利西斯》 陌生化语言
下载PDF
《三便士歌剧》音乐的陌生化塑造
11
作者 马淑伟 《当代音乐》 202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三便士歌剧》由德国作曲家科特·威尔与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合作完成。本文通过对《三便士歌剧》音乐陌生化塑造的研究,探讨《三便士歌剧》的艺术创新意义。
关键词 《三便士歌剧》 科特·威尔 布莱希特 陌生化
下载PDF
手法创新与认识变革——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概念新探
12
作者 韩智浅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3期48-59,共12页
“陌生化”概念涵括了什克洛夫斯基的艺术本质观,是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之一。在什克洛夫斯基的批评实践中,这个概念的意涵比较模糊,但蕴藏着深厚的思想洞见和认识潜能。现代派艺术批判“再现论”的美学立场以及现代科学、哲学... “陌生化”概念涵括了什克洛夫斯基的艺术本质观,是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之一。在什克洛夫斯基的批评实践中,这个概念的意涵比较模糊,但蕴藏着深厚的思想洞见和认识潜能。现代派艺术批判“再现论”的美学立场以及现代科学、哲学思潮中的反科学实证主义,是观照“陌生化”概念的思想文化背景,确证艺术感受的认识、构造本性是阐明其形而上学蕴涵的关键环节。在艺术活动中,“陌生化”就是重新审视生活世界,“陌生化”手法是构造思维景象的新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 批判“再现论”
下载PDF
伍尔夫小说陌生化审美意蕴成因探究——以《海浪》为例
13
作者 缪倬云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海浪》是伍尔夫的一部颇具实验性的小说,别具一格,不仅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小说,与伍尔夫所写的其他意识流小说如《到灯塔去》《达洛维太太》的风格也有明显的差异。《海浪》设置六个人物的多重叙事视角,并且有意淡化叙事时间的连贯性,... 《海浪》是伍尔夫的一部颇具实验性的小说,别具一格,不仅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小说,与伍尔夫所写的其他意识流小说如《到灯塔去》《达洛维太太》的风格也有明显的差异。《海浪》设置六个人物的多重叙事视角,并且有意淡化叙事时间的连贯性,从而将小说叙事从平淡和习以为常的视觉感受中移出,以陌生化的叙述展现了六个人物不同的人生选择。小说还运用意识流语言和诗化语言增添其艺术审美效果和表现力。整部小说运用多种陌生化效果,迫使读者自主做出思考和解读,从而在展现作品深度和唯美意蕴的同时使读者获得独特新奇的审美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小说 陌生化 人物表现 审美效果 《海浪》
下载PDF
特里·威廉斯的陌生化环境叙事初探——以《当她们羽翼尚存》为例
14
作者 韦清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1-66,共16页
特里·威廉斯在其环境叙事中采用了多样的陌生化写作策略,使其超越了传统的美国自然书写的格局。在《当她们羽翼尚存》中,威廉斯通过非自然叙事、留白、转译等手法,激活了文字的自主性展示。不仅如此,女性视角的融入使得环境叙事更... 特里·威廉斯在其环境叙事中采用了多样的陌生化写作策略,使其超越了传统的美国自然书写的格局。在《当她们羽翼尚存》中,威廉斯通过非自然叙事、留白、转译等手法,激活了文字的自主性展示。不仅如此,女性视角的融入使得环境叙事更趋向整体性的生态正义旨归。威廉斯善于将激越而真挚的感情通过合理的表达渠道展现出来。她别具一格的书写形式与左翼政治诉求密不可分,真正做到了将严肃的主题诉诸看似散漫实则用心的陌生化叙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威廉斯 《当她们羽翼尚存》 陌生化 环境叙事
下载PDF
村上春树小说的欧化倾向与陌生化特质探究
15
作者 安小康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期163-165,共3页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销量非常大,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我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小说的叙事语言以及叙事的结构与日本其他作家不同,他的小说更偏向欧洲作家的叙...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销量非常大,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我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小说的叙事语言以及叙事的结构与日本其他作家不同,他的小说更偏向欧洲作家的叙事风格,有一种陌生化的特质在里面。通过对其小说欧化风格以及陌生化的研究,来对村上春树的作品进行全面地梳理,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位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化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陌生化 双线结构
下载PDF
拼贴造型、动作指涉与时空演绎:试论汤浅政明的陌生化动画美学
16
作者 王童语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9期124-127,共4页
动画具有陌生化特性,而这在日本动画导演汤浅政明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中显得十分突出。汤浅政明的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后现代的表现风格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充斥着意指化的符号以及幻想与现实时空中的变换。他作品中的陌生化既是... 动画具有陌生化特性,而这在日本动画导演汤浅政明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中显得十分突出。汤浅政明的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后现代的表现风格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充斥着意指化的符号以及幻想与现实时空中的变换。他作品中的陌生化既是在动画本身陌生化基础上的加强,又属于他个人独特的范式。我们可以从其作品中拼贴的造型、动作的设计、时空的表现三个方面来探索这种陌生化的塑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浅政明 陌生化 动画美学 拼贴造型 动作指涉 时空演绎
下载PDF
鲁迅《伤逝》陌生化艺术特征的多重解读
17
作者 潘珺华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锋人物,为推动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伤逝》这部作品的陌生化艺术特征十分突出,显示了具有多层次解读的可能性。以该作品为中心,从语言、意象、人物、叙事视角、主题多重角度,对《伤逝》的陌生化艺...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锋人物,为推动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伤逝》这部作品的陌生化艺术特征十分突出,显示了具有多层次解读的可能性。以该作品为中心,从语言、意象、人物、叙事视角、主题多重角度,对《伤逝》的陌生化艺术效果进行剖析,发现陌生化形式背后更多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伤逝》 陌生化 多重解读
下载PDF
“陌生化”理论视阈下国产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建构研究
18
作者 徐鑫欣 尹伊琳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作为一直以来的超级“IP”,《西游记》被影视剧作不断改编创新。文学名著中的“孙悟空”兼具了神性、人性、猴性与妖魔性的特点,成为“英雄主义”的典范。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对其进行“陌生化”创作,不同创作者在外部形象、性格、背景等... 作为一直以来的超级“IP”,《西游记》被影视剧作不断改编创新。文学名著中的“孙悟空”兼具了神性、人性、猴性与妖魔性的特点,成为“英雄主义”的典范。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对其进行“陌生化”创作,不同创作者在外部形象、性格、背景等方面对“孙悟空”形象的改编差异颇大。本文通过对90年代的影视典型作品《西游降魔篇》《大话西游》《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呈现的悟空形象与六小龄童版“孙悟空”形象对比,解析“孙悟空”银幕形象的多样化,总结时代特色下对“孙悟空”形象的改编以及对其陌生化趋势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理论 西游记 “孙悟空” IP改编 形象重构
下载PDF
论《格列佛游记》中空间的陌生化诗学
19
作者 王建华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随着近些年科幻文学研究的兴起,《格列佛游记》作为科幻小说重新受到重视。科幻小说的研究视角为这部寓言讽刺小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根据加拿大科幻文学研究学者达科·苏恩文的陌生化的科幻文学理论,本文发现《格列佛游记... 随着近些年科幻文学研究的兴起,《格列佛游记》作为科幻小说重新受到重视。科幻小说的研究视角为这部寓言讽刺小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根据加拿大科幻文学研究学者达科·苏恩文的陌生化的科幻文学理论,本文发现《格列佛游记》是依据现实空间来创造新现实空间的,斯威夫特通过两种空间的并置、对照与转换,为读者创造了一种陌生化的审美体验,既提升了小说的艺术价值,又达到了批判与教化的双重目的,还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探讨和对价值取舍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科幻小说 陌生化 空间
下载PDF
永久陌生化:伊韦尔森的非自然叙述理论
20
作者 王长才 《符号与传媒》 2024年第1期70-80,共11页
伊韦尔森对非自然叙述的界定具有实用性的倾向,最初以“具体文本中场景、事件与故事世界的规则有难以解释的冲突”来界定,后来将“非自然”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而非一种特定文类,扩大了所涵盖的范围,也因此造成非自然特性被稀释甚至被消... 伊韦尔森对非自然叙述的界定具有实用性的倾向,最初以“具体文本中场景、事件与故事世界的规则有难以解释的冲突”来界定,后来将“非自然”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而非一种特定文类,扩大了所涵盖的范围,也因此造成非自然特性被稀释甚至被消除的风险。伊韦尔森反对阿尔贝将非自然叙述自然化的阐释方式,强调非自然叙述是“永久陌生化”。伊韦尔森还提出“难以媒介化的经验性”和“没有媒介化的经验性”等概念,对提倡自然叙述学的莫妮卡·弗卢德尼克以“体验性”为叙述规定性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此外,他还就非自然意识指出了认知叙述学框架的某些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然叙述 非自然叙述理论 永久陌生化 非自然意识 伊韦尔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