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得X不Y”的形成、演变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4
1
作者
叶建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2-616,共15页
现代汉语中常见句式"非得X不Y"最早可能出现于清中叶,其生成机制是糅合,是由双重否定句式"非X不Y"与隐含结果"才Y"的肯定句式"得X"糅合而成的。"非得X不Y"的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
现代汉语中常见句式"非得X不Y"最早可能出现于清中叶,其生成机制是糅合,是由双重否定句式"非X不Y"与隐含结果"才Y"的肯定句式"得X"糅合而成的。"非得X不Y"的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非得X不Y"从晚清开始衍生出了"非得X"与"非得X才Y"两种变式。"非得X"由"非得X不Y"省缩而来,而"非得X才Y"由"非得X"扩展而成。韵律词"非得"最迟在清末已副词化。在晚清出现的与"非得X不Y"相关的近义句式"非要X不Y"的生成机制也是糅合,生成动因也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其在晚清也出现了省缩式"非要X"及扩展式"非要X才Y"。韵律词"非要"最迟在清末也已副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非得
x不
y
"
句式
糅合
主观性
省缩式
扩展式
"非要
x不
y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汉语中“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类别、来源及相关问题
2
作者
叶建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7-51,共15页
近代汉语中“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具有普遍性,类别丰富。“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机制是糅合,其是由“X如Y”类平比句式与“XY相似”类平比句式糅合而成的。“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动因是言者凸显新信息。从“XY相似”等平...
近代汉语中“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具有普遍性,类别丰富。“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机制是糅合,其是由“X如Y”类平比句式与“XY相似”类平比句式糅合而成的。“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动因是言者凸显新信息。从“XY相似”等平比句式的来源可以看出,句式末尾的“相似”“似”仍是动词,并未语法化为助词;句式末尾的“似的”“也似”虽然有助词化倾向,但是仍然或多或少具有动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x
如
y
相似”类
平比
句式
糅合
新信息
助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X胜似Y”的来源、“胜似”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32
3
作者
叶建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5-249,共15页
"X胜似Y"最早见于宋代,是由差比句式"X胜Y"与平比句式"X似Y"糅合而成的,用以表达递进。在韵律制约、语义范畴变化、用频较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糅合句式"X胜似Y"中的"胜似"最迟...
"X胜似Y"最早见于宋代,是由差比句式"X胜Y"与平比句式"X似Y"糅合而成的,用以表达递进。在韵律制约、语义范畴变化、用频较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糅合句式"X胜似Y"中的"胜似"最迟在南宋末期已词汇化了。从元代汉语直至现代汉语,"胜似"基本上表示差比,极少表示平比,差比义逐渐规约化了。伴随着"胜似"的词汇化,平比动词"似"语法化为引出差比对象的介词。由于类化机制的作用,糅合句式"X胜如Y"中的"胜如"也发生了词汇化,"如"也发生了语法化。句式糅合不仅会致使某个结构发生词汇化,而且会引起此结构中某个词语发生语法化,使之产生新的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x
胜似
y
”
句式
糅合
递进
词汇化
语法化
类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汉语“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语义、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
4
4
作者
叶建军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41,共9页
“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唐代便开始出现了,在近代汉语中的类别丰富多样,其语义与“X不如Y(A)”类差比句式一致,其中的程度副词“较”等是羡余的。从句式糅合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同义句式的共现来看,“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生成机制是糅...
“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唐代便开始出现了,在近代汉语中的类别丰富多样,其语义与“X不如Y(A)”类差比句式一致,其中的程度副词“较”等是羡余的。从句式糅合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同义句式的共现来看,“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生成机制是糅合,由“X不如Y(A)”类不及义差比句式与“Y较A”类胜过义差比句式糅合而成。“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生成动因是,言者从X与Y两个不同的视角将反面与正面结合起来,以便更加清晰、完整地表达一个差比义事件,在结合过程中受到语言经济原则的驱动。“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清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兼表胜过义与建议义的简略式“不如Y较A”类;二是最迟在民国时期该类句式至少出现了两种变式,即“与其X,不如Y较A”类取舍复句与“如果X,不如Y较A”类假设复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
x不
如
y
较A”类
差比
句式
句式
糅合
经济原则
原文传递
“除非X,不Y”与“除非X,才Y”的来源
被引量:
1
5
作者
叶建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50,126,127,共12页
"除非X,不Y"最初出现于唐代,由"除X,不Y"与"非X不Y"糅合而成,其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除非X,才Y"的前身是唐代出现的"除非X,方Y"。"除非X,方Y"是因言者想通过话...
"除非X,不Y"最初出现于唐代,由"除X,不Y"与"非X不Y"糅合而成,其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除非X,才Y"的前身是唐代出现的"除非X,方Y"。"除非X,方Y"是因言者想通过话题的转换从正面或肯定的一面来呈现隐含义而由"除非X,不Y"衍生出来的。"除非X,方Y"可能还有另一个来源。大概从元明时期开始,同义词"才"替换了"除非X,方Y"中的"方"等,从而产生了"除非X,才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非
x
不y
”
“除非
x
才
y
”
句式
糅合
主观性
话题转换
同义替换
原文传递
题名
“非得X不Y”的形成、演变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4
1
作者
叶建军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2-616,共15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9NDJC143YB)的资助
文摘
现代汉语中常见句式"非得X不Y"最早可能出现于清中叶,其生成机制是糅合,是由双重否定句式"非X不Y"与隐含结果"才Y"的肯定句式"得X"糅合而成的。"非得X不Y"的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非得X不Y"从晚清开始衍生出了"非得X"与"非得X才Y"两种变式。"非得X"由"非得X不Y"省缩而来,而"非得X才Y"由"非得X"扩展而成。韵律词"非得"最迟在清末已副词化。在晚清出现的与"非得X不Y"相关的近义句式"非要X不Y"的生成机制也是糅合,生成动因也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其在晚清也出现了省缩式"非要X"及扩展式"非要X才Y"。韵律词"非要"最迟在清末也已副词化。
关键词
"
非得
x不
y
"
句式
糅合
主观性
省缩式
扩展式
"非要
x不
y
"
Keywords
“feidei
x
bu
y
”
s
y
ntacticmi
x
ture
subjectivit
y
contraction
e
x
tension
“fei
y
ao
x
bu
y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汉语中“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类别、来源及相关问题
2
作者
叶建军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7-51,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近代汉语成分羡余句式研究”(19YJA740073)。
文摘
近代汉语中“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具有普遍性,类别丰富。“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机制是糅合,其是由“X如Y”类平比句式与“XY相似”类平比句式糅合而成的。“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动因是言者凸显新信息。从“XY相似”等平比句式的来源可以看出,句式末尾的“相似”“似”仍是动词,并未语法化为助词;句式末尾的“似的”“也似”虽然有助词化倾向,但是仍然或多或少具有动词性。
关键词
“
x
如
y
相似”类
平比
句式
糅合
新信息
助词
Keywords
"
x
ru(如)
y
x
iangsi(相似)"sentence pattern
equal comparison sentence pattern
blend
new information
au
x
iliar
y
words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X胜似Y”的来源、“胜似”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32
3
作者
叶建军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5-249,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号:11YJA7401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2BYY086)的资助
文摘
"X胜似Y"最早见于宋代,是由差比句式"X胜Y"与平比句式"X似Y"糅合而成的,用以表达递进。在韵律制约、语义范畴变化、用频较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糅合句式"X胜似Y"中的"胜似"最迟在南宋末期已词汇化了。从元代汉语直至现代汉语,"胜似"基本上表示差比,极少表示平比,差比义逐渐规约化了。伴随着"胜似"的词汇化,平比动词"似"语法化为引出差比对象的介词。由于类化机制的作用,糅合句式"X胜如Y"中的"胜如"也发生了词汇化,"如"也发生了语法化。句式糅合不仅会致使某个结构发生词汇化,而且会引起此结构中某个词语发生语法化,使之产生新的义项。
关键词
“
x
胜似
y
”
句式
糅合
递进
词汇化
语法化
类化
Keywords
"
x
Shengsi (胜似)
y
" the mi
x
ture of sentences progressive le
x
icalization grammaticalization analog
y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汉语“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语义、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
4
4
作者
叶建军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41,共9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9NDJC143YB)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YJA740073)的成果之一
文摘
“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唐代便开始出现了,在近代汉语中的类别丰富多样,其语义与“X不如Y(A)”类差比句式一致,其中的程度副词“较”等是羡余的。从句式糅合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同义句式的共现来看,“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生成机制是糅合,由“X不如Y(A)”类不及义差比句式与“Y较A”类胜过义差比句式糅合而成。“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生成动因是,言者从X与Y两个不同的视角将反面与正面结合起来,以便更加清晰、完整地表达一个差比义事件,在结合过程中受到语言经济原则的驱动。“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清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兼表胜过义与建议义的简略式“不如Y较A”类;二是最迟在民国时期该类句式至少出现了两种变式,即“与其X,不如Y较A”类取舍复句与“如果X,不如Y较A”类假设复句。
关键词
近代汉语
“
x不
如
y
较A”类
差比
句式
句式
糅合
经济原则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除非X,不Y”与“除非X,才Y”的来源
被引量:
1
5
作者
叶建军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50,126,127,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近代汉语成分羡余句式研究”(19YJA740073)。
文摘
"除非X,不Y"最初出现于唐代,由"除X,不Y"与"非X不Y"糅合而成,其生成动因是凸显言者的主观性。"除非X,才Y"的前身是唐代出现的"除非X,方Y"。"除非X,方Y"是因言者想通过话题的转换从正面或肯定的一面来呈现隐含义而由"除非X,不Y"衍生出来的。"除非X,方Y"可能还有另一个来源。大概从元明时期开始,同义词"才"替换了"除非X,方Y"中的"方"等,从而产生了"除非X,才Y"。
关键词
“除非
x
不y
”
“除非
x
才
y
”
句式
糅合
主观性
话题转换
同义替换
Keywords
"chufei
x
,bu
y
"
"chufei
x
,cai
y
"
S
y
ntactic mi
x
ture
Subjectivit
y
Topic switch
S
y
non
y
mous substitution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得X不Y”的形成、演变及相关问题
叶建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代汉语中“X如Y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类别、来源及相关问题
叶建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X胜似Y”的来源、“胜似”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
叶建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代汉语“X不如Y较A”类差比句式的语义、形成与演变
叶建军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原文传递
5
“除非X,不Y”与“除非X,才Y”的来源
叶建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