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二)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7-14,共8页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二)●王乾坤“中间物”与终极笔者为什么要以“中间物”作为一个托底性的概念,描述鲁迅的整个思想之宫?在一些地方我已有所涉,现在作一个较集中的说明。个别处与以前不免有些重复,还请读者原谅。1991年,...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二)●王乾坤“中间物”与终极笔者为什么要以“中间物”作为一个托底性的概念,描述鲁迅的整个思想之宫?在一些地方我已有所涉,现在作一个较集中的说明。个别处与以前不免有些重复,还请读者原谅。1991年,我在参加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物” 鲁迅世界 鲁迅研究 “历史中间物” 逻各斯 柏拉图 哲学 “反抗绝望” 上帝 死海古卷
下载PDF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四)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12,共8页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四)●王乾坤谁的声音———他律与自律下面是《过客》中的一段话,让我们由此说开去: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翁—我知道。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客—那也就是现在...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四)●王乾坤谁的声音———他律与自律下面是《过客》中的一段话,让我们由此说开去: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翁—我知道。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客—那也就是现在叫我的声音么?翁—那我可不知道。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启蒙主义 原始生命力 人文主义 《过客》 实践理性批判 语言的本质 “致良知” 海德格尔 哲学
下载PDF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12,共9页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三)●王乾坤面临深渊———关于反抗绝望“中间物”意识是人对世界尤其是对人自身有限性的把握。作为一种存在论体验,不妨说,它就是绝望。鲁迅的“中间物”意识在人生哲学上的展开,便是正视和反抗绝望。因此,...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三)●王乾坤面临深渊———关于反抗绝望“中间物”意识是人对世界尤其是对人自身有限性的把握。作为一种存在论体验,不妨说,它就是绝望。鲁迅的“中间物”意识在人生哲学上的展开,便是正视和反抗绝望。因此,反抗绝望在鲁迅思想中便构成一种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反抗绝望” 生命哲学 人的有限性 形而上学 黑暗与虚无 《思想录》 乐感文化 “无物之阵” 尼采
下载PDF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一)
4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9,共6页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一)●王乾坤缘起:“因问题而创作”以下文字的最初起因,是出版了一本遗憾诸多的册子:《由中间寻找无限》。据说出版社要出勘定本,很是感佩。但我想,无论人家怎么样努力,怎么样负责,也无补于事。因为其中一...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一)●王乾坤缘起:“因问题而创作”以下文字的最初起因,是出版了一本遗憾诸多的册子:《由中间寻找无限》。据说出版社要出勘定本,很是感佩。但我想,无论人家怎么样努力,怎么样负责,也无补于事。因为其中一些遗憾不是技术上可以“勘正”的。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鲁迅世界 原创性 哲学解释学 形而上学 存在论 轴心时代 学术 “这一个” 研究对象
下载PDF
鲁迅世界级文化伟人的时空定位——评《鲁迅世界性的探寻》
5
作者 李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鲁迅世界性的探寻》 书评 比较文学 比较文化
下载PDF
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
6
作者 张梦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6-93,共8页
迄今为止的鲁迅映象都是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不是物质世界的鲁迅本体.科学阐释的基点是契合.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必须与鲁迅本体相契合,否则就是伪阐释.契合有近相契合与远相契合、表象契合与实质契合、文本契合与意... 迄今为止的鲁迅映象都是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不是物质世界的鲁迅本体.科学阐释的基点是契合.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必须与鲁迅本体相契合,否则就是伪阐释.契合有近相契合与远相契合、表象契合与实质契合、文本契合与意义契合之分.在某一种视角的契合到达阐释饱和的时候,就会出现意义重叠甚至意义超载.这种情形持续下去,发展到极限时,阐释就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伪阐释,出现反契合现象.于是在时代条件适宜的时候,就要出现视角的转换,开拓学术的新局面.除了视角转换之外,归元阐释也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方式.但是也只有鲁迅这种最具哲学意味的大作家才有可能和有必要并也经得起这种归元阐释,从而阐发出无穷尽的哲学意味.不同视角和方式的阐释构成了学术链接,后来的新视角是在前人基础上转换而来的,不应割断与前人的联系;前人也不应反对后人的视角转换.同一个鲁迅本体之所以会映射出众多的鲁迅映象,是由于鲁迅本体的复杂性、多义性与阐释者不同的"理解的前结构"和"主体感性一思维的棱镜"所造成的.不同范式的科学形态的阐释构成的不同的鲁迅世界之间,形成张力,造成矛盾和冲突.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克相灭,一方"吃掉"另一方的,而是共存互补、非对抗性的.只有阐释与伪阐释、契合与反契合之间是对抗性的,不可相容的.即便是科学形态的契合也都只是部分契合,只可能趋近而不可能完全到达整体契合.各种视角和层面的科学形态的阐释,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鲁迅世界,才能不断趋近于与鲁迅本体的整体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意义超载 视角转换 归元阐释 哲学 契合形态 "鲁迅映象" 文学研究 "鲁迅世界" "鲁迅本体" 鲁迅研究
下载PDF
开创“鲁迅世界”诠释与研究的新局面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小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3期41-43,共3页
开创“鲁迅世界”诠释与研究的新局面吴小美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其价值不仅在于丰富民族文化传统和世界文化宝库,进而提升人类的文明层次,同时还在于它自身不断被人类文明进程所丰富和开掘,不断呈现出新的价值形态和个性面貌。而且... 开创“鲁迅世界”诠释与研究的新局面吴小美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其价值不仅在于丰富民族文化传统和世界文化宝库,进而提升人类的文明层次,同时还在于它自身不断被人类文明进程所丰富和开掘,不断呈现出新的价值形态和个性面貌。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文化成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鲁迅世界 鲁迅创作 共产主义 民主主义 整合趋势 二十世纪 马克思主义 鲁迅小说 研究格局
下载PDF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五)
8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3-12,共10页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五)●王乾坤“个性主义”批判他由与自由中西方都有一个“人的发现”的时代。但是,由于中国虽然有浑沌莫辨的“天”,而没有上帝之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如《基督教的本质》那样的启蒙著作,也不需要把...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五)●王乾坤“个性主义”批判他由与自由中西方都有一个“人的发现”的时代。但是,由于中国虽然有浑沌莫辨的“天”,而没有上帝之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如《基督教的本质》那样的启蒙著作,也不需要把神的本质变为人的本质,把彼岸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个性自由 个性主义 梁启超 瞿秋白 个性独立 个性解放 抗日统一战线 梁漱溟 哲学
下载PDF
从这里走进鲁迅世界——评段国超著《鲁迅家世》
9
作者 连杨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35-39,共5页
本文评述了段国超著《鲁迅家世》的意义、特色和成就。认为,《鲁迅家世》打开了鲁迅世界的大门,从这里可以便捷地走进鲁迅世界;《鲁迅家世》具有资料翔实、思想线索清晰、感情色彩浓烈的特点;《鲁迅家世》的问世标志着鲁迅家世研究进入... 本文评述了段国超著《鲁迅家世》的意义、特色和成就。认为,《鲁迅家世》打开了鲁迅世界的大门,从这里可以便捷地走进鲁迅世界;《鲁迅家世》具有资料翔实、思想线索清晰、感情色彩浓烈的特点;《鲁迅家世》的问世标志着鲁迅家世研究进入系统的综合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家世 资料翔实 思想线索 感情色彩 里程碑 系统研究
下载PDF
论鲁迅世界观的转变——兼批姚文元对鲁迅思想发展的歪曲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54-64,共11页
对于鲁迅世界观的转变,从来众说纷纭。反动文痞姚文元,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与世界观的转变,更作了肆意歪曲。他胡说鲁迅的前期思想“并没有根本脱离”“进化论”,鲁迅的历史观“仍然带着唯心主义色彩”,直到一九二七年,鲁迅还“没有看到工... 对于鲁迅世界观的转变,从来众说纷纭。反动文痞姚文元,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与世界观的转变,更作了肆意歪曲。他胡说鲁迅的前期思想“并没有根本脱离”“进化论”,鲁迅的历史观“仍然带着唯心主义色彩”,直到一九二七年,鲁迅还“没有看到工农革命群众的力量”,陷入了“新的深刻的苦闷之中”。而“四·一二”“四·一五”之后,鲁迅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鲁迅思想 姚文元 唯心主义 前期思想 思想发展 进化论 历史观 世界 文痞
下载PDF
以“立人”为本旨的“中间物”状态(意识):走进鲁迅世界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经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119,共8页
"立人"是鲁迅始终如一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立场,"在"而"无属于"的"中间物"则是"立人"的逻辑展开与言说方式;以"立人"为本旨的"中间物"状态(意识)是把握鲁迅世界的... "立人"是鲁迅始终如一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立场,"在"而"无属于"的"中间物"则是"立人"的逻辑展开与言说方式;以"立人"为本旨的"中间物"状态(意识)是把握鲁迅世界的关键所在。"中间物"以价值论为归宿,其归宿则是"立人",即,以"立人"为本旨的"中间物"状态(意识)真正实现了"为人生的文学"——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是人学"的价值诉求。价值论问题离不开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命运的终极关怀,因而,"立人"最根本的不在于"是其人"而在于"成为其人","成为其人"是个不断超越和实现自身的过程;由是,以"立人"为价值旨归的"中间物"状态(意识)通过改造"国民性"和"撄人心"的实践理性,既具备了价值论维度,又体现了知识论(诗学)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立人” “中间物” 价值论
原文传递
论“鲁迅世界”的三重意义体系——慕课《鲁迅十五讲》逼出来的学术反思
12
作者 彭小燕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30,共12页
慕课《鲁迅十五讲》精短的讲授时间,促使人思考授课内容的精炼取舍,思考何谓鲁迅世界的关键意义。基于一定的哲学视野,鲁迅本体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鲁迅研究史似可标明鲁迅世界(鲁迅本体与鲁迅研究史)存在一个纵贯"人性(国民性)—社... 慕课《鲁迅十五讲》精短的讲授时间,促使人思考授课内容的精炼取舍,思考何谓鲁迅世界的关键意义。基于一定的哲学视野,鲁迅本体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鲁迅研究史似可标明鲁迅世界(鲁迅本体与鲁迅研究史)存在一个纵贯"人性(国民性)—社会(历史)—哲学"的三重意义体系。这一三重意义体系有机地包容了鲁迅世界涉及的诸多现象(表象),也能启人惊觉:人类文学中的伟大之作也多会携有"人性(国民性)—社会(历史)—哲学"的三重意义层累。对鲁迅意义的这一体系性提炼亦有助于人们自觉省察自身的文学关照视野,并认知文学经典中可能普遍存在的深层意义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鲁迅十五讲》 鲁迅世界 意义体系 文学观察
原文传递
精神魅力的深入探寻——皇甫积庆《情结·文本:鲁迅的世界》评介
13
作者 王泽龙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9-71,共3页
精神魅力的深入探寻———皇甫积庆《情结·文本:鲁迅的世界》评介●王泽龙鲁迅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代伟人,鲁迅的世界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宝库。在20世纪剧烈震荡的文化交汇中,鲁迅的文化思想一直深刻地、广泛地参与... 精神魅力的深入探寻———皇甫积庆《情结·文本:鲁迅的世界》评介●王泽龙鲁迅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代伟人,鲁迅的世界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宝库。在20世纪剧烈震荡的文化交汇中,鲁迅的文化思想一直深刻地、广泛地参与了中国社会的改造,参与了民族思想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本 精神魅力 鲁迅精神 鲁迅世界 故乡情结 原型化 文本世界 意象 复仇情结 叙事模式
下载PDF
《鲁迅之世界全集》序言 被引量:2
14
作者 米歇尔.鲁阿 顾忆林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鲁迅之世界全集》*序言〔法国〕米歇尔·鲁阿顾忆林译王伟君女士与裘沙先生多年来一直在为鲁迅的著作配制插图。在他们的作品集《鲁迅之世界全集》终于将问世之际,他们请我为作品集作序,我接受了。这三卷本的作品集奉献给人们... 《鲁迅之世界全集》*序言〔法国〕米歇尔·鲁阿顾忆林译王伟君女士与裘沙先生多年来一直在为鲁迅的著作配制插图。在他们的作品集《鲁迅之世界全集》终于将问世之际,他们请我为作品集作序,我接受了。这三卷本的作品集奉献给人们的是一份取之不尽,永远具有生命力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全集》 鲁迅研究 序言
下载PDF
往昔之“光”的自觉点亮——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小燕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2年第2期52-69,共18页
《藤野先生》的精神内涵内在地联系着作为整体存在的《朝花夕拾》,而《朝花夕拾》的意义构成又是联系着整个鲁迅世界的。这意味着,对于《藤野先生》的考察当置放在'鲁迅世界——朝花夕拾——藤野先生'的整体视镜下去展开;自觉... 《藤野先生》的精神内涵内在地联系着作为整体存在的《朝花夕拾》,而《朝花夕拾》的意义构成又是联系着整个鲁迅世界的。这意味着,对于《藤野先生》的考察当置放在'鲁迅世界——朝花夕拾——藤野先生'的整体视镜下去展开;自觉地运用这一方法阐释《藤野先生》的内涵,是本文的追求。依据对'鲁迅世界'的特定领会而展开的对《朝花夕拾》的整体性阐释,在一个角度上水到渠成地达成了对《藤野先生》的一种特定阐释:《朝花夕拾》是中年而获得生命大悟的鲁迅对其过往人生的精神点亮,这种点亮从《朝花夕拾》的首篇开始,持续进行,在《藤野先生》这里显现为一种最为明亮的记忆之光,它极其正面地聚集、升华了《朝花夕拾》,乃至鲁迅世界的绝大部分关键性记忆、想象和愿望:爱、诚、平等意识,处事的求实、认真等等,以及坚守这诸般品性的执着、一以贯之——凡此,皆可见证,藤野先生乃是一个有所信者。正是在'有所信者'一处,活至1926年的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生成了某种至今未能言明的秘密:这是一个步入人生的信仰境界的人对另一个俨然有所信者的回忆与记取~①,是浩茫天空之间星与星的相互辉映。当然,只有懂得'有所信者'之真分量的人才会明白如此星际、如此相惜的真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有所信者
下载PDF
对探索者的探索——彭定安和他的鲁迅研究
16
作者 李春林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9,共6页
彭定安的鲁迅研究试图通过对鲁迅世界的探索,思考整个世界的本质,充满了执着、自觉和历史使命感。这种探索能够紧密结合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与文化,是一种视野广阔并极富纵深感的理性把握,又灌融进自己的激情,塑造了他“心中的鲁迅... 彭定安的鲁迅研究试图通过对鲁迅世界的探索,思考整个世界的本质,充满了执着、自觉和历史使命感。这种探索能够紧密结合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与文化,是一种视野广阔并极富纵深感的理性把握,又灌融进自己的激情,塑造了他“心中的鲁迅”。他还创立了鲁迅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者 彭定安 鲁迅世界 个性色彩 鲁迅
下载PDF
《鲁迅与周作人》序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得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62,共2页
《鲁迅与周作人》序●王得后五十年代以前的老人,多半不会做这样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写成专著。不得不涉及的时候,也多半是三言两语,黑白分明的判断,因为是同时代的过来人;因为有毛主席的教导。这都是上了“毛选”的,鲁迅是“五四... 《鲁迅与周作人》序●王得后五十年代以前的老人,多半不会做这样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写成专著。不得不涉及的时候,也多半是三言两语,黑白分明的判断,因为是同时代的过来人;因为有毛主席的教导。这都是上了“毛选”的,鲁迅是“五四”“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与周作人 鲁迅世界 “五四”新文学 《共产党宣言》 “五四”新文化 比较研究 “瞒和骗” 生命本体 鲁迅研究 春秋笔法
下载PDF
把握当代“显学”的脉搏——评袁良骏著《当代鲁迅研究史》
18
作者 黄育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92-300,共9页
在中国现代史上,似乎还很难找到象鲁迅那样对现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有如此巨大震撼力的作家。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正如和“说不完的莎士比亚”一样,有关鲁迅的话题也许一样是说不完的。鲁迅世界中那种相悖的与始终如一的,非理性与和谐的... 在中国现代史上,似乎还很难找到象鲁迅那样对现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有如此巨大震撼力的作家。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正如和“说不完的莎士比亚”一样,有关鲁迅的话题也许一样是说不完的。鲁迅世界中那种相悖的与始终如一的,非理性与和谐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现实的与理想的诸种因素,交相绵绕而形成一个个斑驳复杂的精神之谜,构筑成一个无比深邃的鲁迅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史 袁良骏 学术史 鲁迅小说 鲁迅世界 研究状况 当代中国 鲁迅思想 社会科学研究 研究之研究
下载PDF
“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的悲剧性文化人格心理
19
作者 杨经建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0-168,共9页
"立人"是鲁迅及创作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立场,"中间物"状态则是"立人"的逻辑展开与言说方式;以"立人"为本旨的"中间物"状态(意识)是把握鲁迅世界的要途。"惯于长夜过春时"是... "立人"是鲁迅及创作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立场,"中间物"状态则是"立人"的逻辑展开与言说方式;以"立人"为本旨的"中间物"状态(意识)是把握鲁迅世界的要途。"惯于长夜过春时"是鲁迅"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后的人生感悟,其本质为一种悲剧性文化人格心理的袒露。它缘于体制化高压下"中间物"个体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其(创作)表述形态一是怀疑和否定的心态特征,二是生命个体的罪感意识和罪责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立人” “中间物” 悲剧性文化人格心理
下载PDF
《鲁迅:“人”与“鬼”的纠葛》译后记
20
作者 秦弓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12期71-73,共3页
《鲁迅:"人"与"鬼"的纠葛》译后记秦弓还是在1991年我师从丸尾先生研究比较文学时,听先生感叹说,研究鲁迅真累。当时只是想鲁迅博大精深,与深邃者对话自然不会轻松。翌年春天,我才得知原来先生说那话时正在撰写题为《关于... 《鲁迅:"人"与"鬼"的纠葛》译后记秦弓还是在1991年我师从丸尾先生研究比较文学时,听先生感叹说,研究鲁迅真累。当时只是想鲁迅博大精深,与深邃者对话自然不会轻松。翌年春天,我才得知原来先生说那话时正在撰写题为《关于鲁迅与传统的基础性考察》的博士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孔乙己 目连戏 民俗文化 “人” 鲁迅研究 精神胜利法 国民性 文化原型 经典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