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物并生与一体和同:《齐物论》的世界观照
1
作者 朱承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156,168,共13页
《齐物论》中关于如何观照世界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世界相处的思考,对于树立人与世界共通和同的一体性意识具有积极价值。庄子认为,天地万物葆有各自独特性,任造化所生并呈现出“吹万不同”的差异样态。对千差万别的世界,各有成心的人形成... 《齐物论》中关于如何观照世界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世界相处的思考,对于树立人与世界共通和同的一体性意识具有积极价值。庄子认为,天地万物葆有各自独特性,任造化所生并呈现出“吹万不同”的差异样态。对千差万别的世界,各有成心的人形成了莫衷一是的认知与表达,造成了意见纷出、是非四起的分裂局面。庄子试图引导人们超越自我局限的是非迷误,让世间一切都照之于普遍之天,尊重各自本然的差异性,以空明心境去观照世界、应对人世,任由天地万象森然,人只以齐一视之,以此抵达超越虚妄是非的达观之境。庄子认为,在对世界的认知中,有限名言分割了无限之道,为了保全“道”的整全性,不要在“人为一律”的有限性思路上陷入无限循环,而应该改变观照世界的方式,以本质上的普遍同一性来看待世界,以静默的方式与世界相处并和而为一。由此,人应该如其所是地观照世界,超越是非、差异、争执与对待,从而随物自化、逍遥游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差异性 同一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经由理智分别的曲径返回圆融浑成之在----《庄子·齐物论》第10节解读
2
作者 郭美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在齐之为齐的生存论领悟里,理智与言说必须悬止。但是,理智与言说的悬止必须经由其充分展开,推至其极而后返回生存活动的整体,以抵达圆融浑成之在。圆融浑成之在消解了知的外在性把捉,而转化为内在明悟。圆融浑成之在,一方面是涵融他者... 在齐之为齐的生存论领悟里,理智与言说必须悬止。但是,理智与言说的悬止必须经由其充分展开,推至其极而后返回生存活动的整体,以抵达圆融浑成之在。圆融浑成之在消解了知的外在性把捉,而转化为内在明悟。圆融浑成之在,一方面是涵融他者与自身的无穷性与多样性的天府,一方面是内葆微明而拒斥绝对光明的葆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理智的曲径 圆融浑成 天府 葆光
下载PDF
生存的吊诡与辩无胜--《庄子·齐物论》第13—14节解读
3
作者 郭美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齐之为齐引向生存的真实,这基于对流俗的克服。但是,克服流俗的扭曲并非就是主观境界式的混同流俗的妙道之行,也不是以理智概念遮蔽、湮没现实的太早计之揣摩,而是面对流变而开启面向未知可能,从而在生死交融、梦觉一体中直面生存的吊... 齐之为齐引向生存的真实,这基于对流俗的克服。但是,克服流俗的扭曲并非就是主观境界式的混同流俗的妙道之行,也不是以理智概念遮蔽、湮没现实的太早计之揣摩,而是面对流变而开启面向未知可能,从而在生死交融、梦觉一体中直面生存的吊诡而游于独以成己。由此,在观念领悟中,独断论的绝对真理观也就被拒斥了,从而走出观念囚笼而振于无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 妙道之行 太早计 生存的吊诡 辩无胜 振于无竟
下载PDF
《齐物论》的异样佛解——以《庄子内篇注·齐物论》与《齐物论释》为例
4
作者 周黄琴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3,共11页
近人较多地从知识论角度来解析《齐物论》,从而易得出相对主义的否弃论。然晚明憨山德清与近代章太炎虽皆以佛解《齐物论》,但在异样的时代需求与教育观念下,他们不仅在文本主旨上存在着“齐‘物论’”与“‘齐物’论”的异样判定,而且... 近人较多地从知识论角度来解析《齐物论》,从而易得出相对主义的否弃论。然晚明憨山德清与近代章太炎虽皆以佛解《齐物论》,但在异样的时代需求与教育观念下,他们不仅在文本主旨上存在着“齐‘物论’”与“‘齐物’论”的异样判定,而且在佛学的解读基点上亦存在着南宗迷悟与唯识思想的异样性。在运用“立于心旨与工夫”、训诂与唯识名相解析诸法的异样诠释方法的基础上,他们通过禅老思想与华严、般若以及西学的异样融汇解读,彰显出“世人迷真执妄”与“心之主动”的观念,建构出破执而归真宰与“不齐而齐”的异样图景。无疑,这无不与二人背后所深蕴的化解庄佛矛盾、解庄传佛、振兴佛教与用国粹激动种性,以及佛庄联手的最大化救世功能之异样解读意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憨山德清 章太炎 迷悟 唯识
下载PDF
论庄子“环中”思维的两重意蕴——以《庄子·齐物论》为中心
5
作者 刘哲 易冬冬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4-89,共6页
针对百家偏执于各自的“物论”而引发的是非纷争,庄子以“环中”的思维方式进行消解。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不沉溺于对待的一端,意识到对待的双方相互转化,复通为一;另一方面,“环中”思维的主体又能以立于“道枢”的超越性视域应物无穷... 针对百家偏执于各自的“物论”而引发的是非纷争,庄子以“环中”的思维方式进行消解。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不沉溺于对待的一端,意识到对待的双方相互转化,复通为一;另一方面,“环中”思维的主体又能以立于“道枢”的超越性视域应物无穷。这种思维方式在《庄子·齐物论》“万物之齐”和“‘物论’之齐”两个维度得到了集中呈现,表现为既内在又超越,既包容又分别的两重特征,展现出“环中”思维不落两边、因变随化的究极意蕴。在此思维下的庄子哲学呈现出一种“芴漠无形,变化无常”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环中 道枢 齐物论
下载PDF
《齐物论》“是”字研究——试论“是”的二重性
6
作者 盖菲 谢一上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6-90,共5页
归类《齐物论》中“是”字的主要用法,其中包括作为指示代词、形容词的“正确”含义,系词作判断词的含义,以及作为词素和动词的作用。着重分析目前关于“因是”问题的研究,提出《齐物论》中“因是”之“是”,具有二重性,即“是”有作为... 归类《齐物论》中“是”字的主要用法,其中包括作为指示代词、形容词的“正确”含义,系词作判断词的含义,以及作为词素和动词的作用。着重分析目前关于“因是”问题的研究,提出《齐物论》中“因是”之“是”,具有二重性,即“是”有作为“自然”“天性”的正面意义,同时,也有作为从“是非”中引发出“非自然”“违背天性”的负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因是
下载PDF
哲学视角下《齐物论》蕴含的智慧研究
7
作者 胡业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23-26,共4页
《齐物论》是庄子阐述天人关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篇章。它以“齐物”为核心理念,倡导超越主观偏见和相对主义,以整体和全面的眼光认识事物本质。庄子认为,万物最终源于同一根源“道”,而人的认知局限于主观成见和感观经验。因此,要消... 《齐物论》是庄子阐述天人关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篇章。它以“齐物”为核心理念,倡导超越主观偏见和相对主义,以整体和全面的眼光认识事物本质。庄子认为,万物最终源于同一根源“道”,而人的认知局限于主观成见和感观经验。因此,要消除偏见、突破固有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不同事物,才能洞见事物本质,这种心智认知和思维方式对化解社会冲突、促进和谐共处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无为而治 道家文化
下载PDF
从道隐到道通:庄子《齐物论》中的自由意识
8
作者 邱笑雯 贾桠钊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8-62,共5页
“道”是天地间精神与物质往来的根本原则,是真知的根源。然而,《齐物论》中庄子称道为“小成”所隐蔽,人在道之不行的世界中与生命本然的自由追求背道而驰。“道隐”和“道通”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从“道隐”转向“道通”的方法包... “道”是天地间精神与物质往来的根本原则,是真知的根源。然而,《齐物论》中庄子称道为“小成”所隐蔽,人在道之不行的世界中与生命本然的自由追求背道而驰。“道隐”和“道通”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从“道隐”转向“道通”的方法包括去小成、破夭阏、莫若以明等等,体现了庄子自由意识超死生、反异化,且无不处于物化之中的特点。只有破除“道隐”的状态,才能抵达自然无为的境界,寻求生命的归属,实现真正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道通为一 自由意识 个体生命
下载PDF
《齐物论》的儒墨是非与两行之道——吊诡、反讽、幽默的不道之道 被引量:3
9
作者 任博克 林明照 +5 位作者 赖锡三 莫加南 王华 林月惠 郭映容 李志桓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20,共20页
莫加南(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莫加南老师。非常开心,欢迎大家参与跨文化汉学共生平台的第五场活动。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可以再次欢迎任博克老师参与我们的论坛。今天的题目是《〈齐物论〉的儒墨是非与两行之... 莫加南(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莫加南老师。非常开心,欢迎大家参与跨文化汉学共生平台的第五场活动。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可以再次欢迎任博克老师参与我们的论坛。今天的题目是《〈齐物论〉的儒墨是非与两行之道》。我们第一场到第四场讨论《老子》,今天终于到了《庄子·齐物论》,我们非常期待。今天的对谈人是林明照老师与赖锡三老师。等一下,博克老师会开始报告,之后林老师与赖老师会跟他进行对话,对话完成之后,我们有提问的时间。现在,我就把时间交给赖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齐物论 《老子》 博克 儒墨 两行 跨文化 中山大学
下载PDF
《齐物论》和平等——以章太炎《齐物论释》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晓番 《甘肃理论学刊》 2007年第1期58-61,共4页
哲学元典的魅力就在于其诠释的无限可能性。《庄子》哲学博大精深,对其解读也是见仁见智。到了近代,章太炎用“平等”观解读《庄子》,认为《庄子》是一种关于自由平等的救世哲学。这个认识的出现,是章氏针对近代历史所开的一剂救世的药... 哲学元典的魅力就在于其诠释的无限可能性。《庄子》哲学博大精深,对其解读也是见仁见智。到了近代,章太炎用“平等”观解读《庄子》,认为《庄子》是一种关于自由平等的救世哲学。这个认识的出现,是章氏针对近代历史所开的一剂救世的药方,同时也开了一个先河,即以现代思想去解读古代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章太炎 齐物论 齐物论释》 平等
下载PDF
章太炎《齐物论释》“天籁怒号”对国家民族、语言文化的超克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井刚 莫加南 +2 位作者 赖锡三 陈晓妍 李志桓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20-36,共17页
莫加南(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我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莫加南老师,今天非常荣幸可以欢迎石井刚老师跟我们一起讨论《齐物论》或者《齐物的哲学》。我稍微讲一下今天的流程,等一下赖老师会做一个更详细的介绍,介绍石井刚老师和他的著作。然... 莫加南(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我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莫加南老师,今天非常荣幸可以欢迎石井刚老师跟我们一起讨论《齐物论》或者《齐物的哲学》。我稍微讲一下今天的流程,等一下赖老师会做一个更详细的介绍,介绍石井刚老师和他的著作。然后,石井刚老师开始他的报告,之后,由赖老师和我进行回应,讨论《齐物论》的哲学以及章太炎对《齐物论》的解释。最后,我们再开放Q&A的时间,让在线的朋友提问。现在我就先邀请赖老师介绍石井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齐物论释》 章太炎 石井 中山大学 老师
下载PDF
齐物·齐论·齐语言--论庄子“齐物论”的三层内涵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永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9,共6页
庄子思想具有很强的解构性,这具体表现在他的"齐物论"思想中。理解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是真正把握庄子思想的前提,但大多庄学研究者对"齐物论"的内涵却理解不够。前人对"齐物论"的理解主要从&qu... 庄子思想具有很强的解构性,这具体表现在他的"齐物论"思想中。理解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是真正把握庄子思想的前提,但大多庄学研究者对"齐物论"的内涵却理解不够。前人对"齐物论"的理解主要从"物"、"论"着眼,而忽视了庄子的语言思想。事实上,"齐物论"具有三个层面的涵义:齐物、齐论及齐语言。整个庄子哲学思想以"物"、"论"和"言"为目标进行解构,以打破儒墨言论、解构儒墨是非,为世人心灵找到一个通向逍遥的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语言
下载PDF
“齐物”三义——《庄子·齐物论》主题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少明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1年第4期40-46,共7页
在前人对《齐物论》作齐“物论”、与“齐物”论两种理解 的基础上,作者提出齐物我的另一重含义。合起来构成齐“物论”、齐万物与齐物我三义:齐物论是对各种思想学说,进行一种哲学批判,其重点不在是非的标准,而是对争是非本身的... 在前人对《齐物论》作齐“物论”、与“齐物”论两种理解 的基础上,作者提出齐物我的另一重含义。合起来构成齐“物论”、齐万物与齐物我三义:齐物论是对各种思想学说,进行一种哲学批判,其重点不在是非的标准,而是对争是非本身的正当性的质疑。齐万物则要求人的世界观的转变,放弃任何自我中心的态度,看待万有的自然性与自足性,把是非转化成有无问题,具有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过度的意味。齐物我是前二者的深入,它所涉及的心物关系不是认识论而是生存论问题,本体论上化有为无,就是表现在生存论上的丧我与无为,它是导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信念基础。齐物三义是庄子哲学的基本纲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 是非 生存论 本体论 有无 认识论 有为 主题分析 质疑 导向
下载PDF
庄子与郭象——从《逍遥游》《齐物论》及郭注谈起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达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文章从《逍遥游》《齐物论》及郭象注释,探讨庄子与郭象思想的差别与联系。庄子以"小大之辨"指点人们从浅近的功利追求脱出,而成就"逍遥游"。此为"无我"的"天地境界"。其形上学为借宇宙论开出... 文章从《逍遥游》《齐物论》及郭象注释,探讨庄子与郭象思想的差别与联系。庄子以"小大之辨"指点人们从浅近的功利追求脱出,而成就"逍遥游"。此为"无我"的"天地境界"。其形上学为借宇宙论开出的"齐物"论与借认知反省建立的齐"物论"。郭象则通过破解"小大之辨"使人们回归每个个人之"自然性分",以"自得之乐"为"逍遥游"。此为"当下个我"的极度彰显。其形上建构为指认个体任何存在方式与变化样式具至当性的"万有独化"论。郭象在思想脉络上仍属庄学的进一步开展,其"有"论与裴頠的"崇有论"在学理与价值取向上有原则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郭象 裴頠 逍遥游 齐物论 崇有论
下载PDF
化解“成心”对生命的遮蔽——解读《齐物论》的主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振纲 王素芬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7,共6页
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的一篇著名文章,其中心是阐述"道通为一"。"道"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性或生命世界的本真之境,道通为一即天地万物的生命整体性。"齐物"... 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的一篇著名文章,其中心是阐述"道通为一"。"道"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性或生命世界的本真之境,道通为一即天地万物的生命整体性。"齐物"要在齐"心",主旨是化解"成心"及"物论"对本真生命的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哲学 齐物论 道通为一 生命整体性
下载PDF
章太炎《齐物论释》定本论要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攸欣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8,共11页
《齐物论释》定本是章太炎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本文在细读原著的基础上,析其理路,抉其根源,论其得失,认为《齐物论释》定本以佛解庄,既有甚为通达深湛之说,又有引申附会之处,并就其十余个哲学问题予以比较探讨。太炎用来解释"齐... 《齐物论释》定本是章太炎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本文在细读原著的基础上,析其理路,抉其根源,论其得失,认为《齐物论释》定本以佛解庄,既有甚为通达深湛之说,又有引申附会之处,并就其十余个哲学问题予以比较探讨。太炎用来解释"齐物"之平等,虽从佛经中来,实则深受西方文化观念潜移默化。庄子《齐物论》虽然可以勉强引申出万物"平等"之意,但原本着意于"道通为一","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即万物均有存在的合理性,人应超越个体的拘囿,达到"知通为一"的境界。太炎致力于以平等说解读齐物论,这既是其论著的创见和价值所在,也是其思想整体偏离庄子文本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章太炎 齐物论释》 道通为一 万法唯识
下载PDF
作为价值多元论的庄子齐物论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韶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48,共6页
"齐物"不是使物变得整齐划一,也不是在事实层面说万物无差别,而是在价值论上将宇宙万有、各种物论等而视之,以此破除等级之分、爱憎之情、取舍之见和强人从己、舍己效人的做法,最终达成价值取向上的不羡不嫌,以及对多元价值... "齐物"不是使物变得整齐划一,也不是在事实层面说万物无差别,而是在价值论上将宇宙万有、各种物论等而视之,以此破除等级之分、爱憎之情、取舍之见和强人从己、舍己效人的做法,最终达成价值取向上的不羡不嫌,以及对多元价值的尊重与包容。齐物论说到底是一种价值多元论,它通过强调万有价值上的齐来保住其形态的不齐,从而为万有的差异性开出各自的存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多元性 平等观 存在空间
下载PDF
庄子天人观与齐物论思想新探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小跃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59-64,共6页
关键词 庄子 天人观 齐物论 “天” 天人之学 “道通为一” 天人合 万物 “天人” 本然状态
下载PDF
论庄子的梦觉吊诡——《齐物论》读书笔记之一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伯聪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6-12,共7页
论庄子的梦觉吊诡———《齐物论》读书笔记之一李伯聪1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庄子》是中华文明上的一部“奇书”。陈鼓应先生说:“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以及哲学体系的建立,始于老子,而博大精深于庄子。庄子在中国哲... 论庄子的梦觉吊诡———《齐物论》读书笔记之一李伯聪1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庄子》是中华文明上的一部“奇书”。陈鼓应先生说:“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以及哲学体系的建立,始于老子,而博大精深于庄子。庄子在中国哲学史的地位,就其哲学意境的高超性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吊诡性 哲学
下载PDF
庄子对人类知性及逻辑思维的责难--《齐物论》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振纲 邢靖懿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8,共5页
《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和逻辑思维的一篇著名哲学论文。从"道通为一"的本体论出发,揭示了人类知性思维中"名"的主观性与"实"的客观性、"言"的有限性与"道"的无限... 《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和逻辑思维的一篇著名哲学论文。从"道通为一"的本体论出发,揭示了人类知性思维中"名"的主观性与"实"的客观性、"言"的有限性与"道"的无限性、概念的凝固性与表达对象的流动性之矛盾,否定了逻辑思维的真实性;从本体不可致诘的维度阐明了知性产生逻辑矛盾与逻辑悖谬的必然性。否认逻辑思维的真实性,必然在认识论上走向直觉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逻辑思维 直觉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