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Model与LCM原因因素定义对比研究
1
作者 袁晨辉 傅贵 +1 位作者 吴治蓉 赵金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探究损失致因模型(LCM)原因因素定义与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存在的异同和优缺点,梳理2个模型各层面原因和结果的定义,对比定义内容及其对事故原因分析等安全实务的指导作用,并以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加以实证分析,获得二者分... 为探究损失致因模型(LCM)原因因素定义与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存在的异同和优缺点,梳理2个模型各层面原因和结果的定义,对比定义内容及其对事故原因分析等安全实务的指导作用,并以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加以实证分析,获得二者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LCM是首个将管理因素纳入事故致因分析的一维事件序列模型,可明确各层面原因因素的定义和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但部分定义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并没有揭示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等深层次事故致因因素;24Model作为系统性事故致因模型,对各类因素的定义均以组织为主体,描述事件、事故、安全的概念内涵,划分个体安全动作、安全能力和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的类别并给出含义解析,探究组织安全文化层面的问题并以32个元素体现;2个模型的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均建立在对各层级原因因素定义的基础上,并适用于模型理论体系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损失致因模型(LCM) 事故致因模型 原因因素定义 对比研究
下载PDF
24 Model在道路运输事故成因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晓露 梁志星 +2 位作者 吴君安 严玉琼 张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预防道路运输事故,基于事故致因“2-4”(24 Model)模型,对2015—2021年发生的215起道路运输事故的行为原因进行研究。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及其根源原因。结果表明:发生频次最多的不... 为预防道路运输事故,基于事故致因“2-4”(24 Model)模型,对2015—2021年发生的215起道路运输事故的行为原因进行研究。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及其根源原因。结果表明:发生频次最多的不安全动作是驾驶员超速行驶(占10.67%);22.33%的道路运输事故存在管理者违章安排无资质员工上岗作业;管理者和领导者对57.67%的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由人为因素产生的不安全物态占比达71.53%;驾驶员、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欠缺或执行不到位在根本原因中尤为突出(占20.92%)。基于此,提出道路运输事故预防对策并构建出道路运输系统各因素关系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道路运输事故 事故致因 2-4”模型(24 model) 对策
下载PDF
STPA与24Model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宋炜 傅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为完善和发展事故致因理论,从基础理论、相关定义、分析过程和分析难度4个方面,对比分析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与“2-4”模型(24Model),并分别进行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有很强的理论基础;24Model和STPA总体依照线性模式展开,... 为完善和发展事故致因理论,从基础理论、相关定义、分析过程和分析难度4个方面,对比分析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与“2-4”模型(24Model),并分别进行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有很强的理论基础;24Model和STPA总体依照线性模式展开,部分元素可得到对应。STPA的研究对象为系统中的损失,更擅长系统交互研究,研究复杂程度较高,研究误差较大,更适用于单起事故分析;而24Model的研究对象为组织中的事件,事故原因划分更加明确与通用,分析过程简单,研究误差较小,在单起事故和多起事故分析中均可使用,两者都具有较好的拓展性。在应用方面,STPA能够明确指出系统内危险源与损害的联系,但应用过程复杂,致因因素分析主观性强,缺乏对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的研究;24Model原因分析结果全面,应用步骤明确,但缺乏对组织间的交互和设计缺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2-4”模型(24model) 事故致因理论 对比分析 火灾事故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modeling and phase diagram prediction of salt lake brine systemsⅡ.Aqueous Li^(+)-Na^(+)-K^(+)-SO_(4)^(2-) and its subsystems 被引量:6
4
作者 Huan Zhou Peng Wu +3 位作者 Wenxuan Li Xingfan Wang Kuo Zhou Qing H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34-149,共16页
It is still a challenging task to accurately and temperature-continuously express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and phase equilibrium behaviors of the salt-lake brine with multi-component,multitemperature and high conc... It is still a challenging task to accurately and temperature-continuously express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and phase equilibrium behaviors of the salt-lake brine with multi-component,multitemperature and high concentration.The essential subsystem of sulfate type brine,aqueous Li^(+)-Na^(+)-K^(+)-SO_(4)^(2-) and its subsystems across a temperature range from 250 K to 643 K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improved comprehensive thermodynamic model.Liquid parameters(Δg_(IJ),Δh_(IJ),and ΔC_(p,IJ))associated with the contributions of Gibbs energy,enthalpy,and heat capacity to the binary interaction parameters,i.e.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s of eNRTL parameters formulated with a Gibbs Helmholtz expression,are determined vi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The solid constantsΔ_(f)G_(k)°^((298.15))andΔ_(f)H_(k)°^((298.15))of11 solid species occurred in the quaternary system are rebuilt from multi-temperature solubilities.The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e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1)solution properties and binary phase diagram at temperature ranges from eutectic points to 643 K;(2)isothermal phase diagrams for Li_(2)SO_(4)-Na_(2)SO_(4)-H_(2)O,Li_(2)SO_(4)-K_(2)SO_(4)-H_(2)O and Na_(2)SO_(4)-K_(2)SO_(4)-H_(2)O ternary systems.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complete structure and polythermal phase diagram of ternary systems and the isothermal phase diagrams of quaternary system excellently match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eous electrolytes Comprehensive thermodynamic model Aqueous Li^(+)-Na^(+)-K^(+)-SO_(4)^(2-) Phase diagram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下载PDF
事故致因“2-4”模型的内涵解析及第6版的研究 被引量:57
5
作者 傅贵 陈奕燃 +3 位作者 许素睿 陈萍 袁晨辉 吴亚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使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在追溯事故原因和制定事故预防对策时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对24Model的内涵进行科学解析。通过文献分析和对比研究,阐述24Model的逻辑结构、原因模块的科学内涵、主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24Model... 为使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在追溯事故原因和制定事故预防对策时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对24Model的内涵进行科学解析。通过文献分析和对比研究,阐述24Model的逻辑结构、原因模块的科学内涵、主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24Model的主要理论基础,一是HEINRICH、BIRD等提出与改进的多米诺骨牌系列模型,二是REASON提出、SHAPPELL等具体化的瑞士奶酪系列模型和人因分类系统,三是STEWART提出的卓越安全管理模型;静态24Model的逻辑结构以因果关系建立,它属于因果顺序类事故致因模型;静态24Model中事故的直接、间接、根源、根本原因的含义可以从上述3大类事故致因模型、管理体系标准和安全文化的定义中找到根据;动态24Model靠行为演化关系建立逻辑结构,其充分表达自身的系统性、动态性、非线性,并且依靠组织行为即影响行为、个体行为即操作行为,构成一个行为演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逻辑结构 内涵解析 系统性 行为演化
下载PDF
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对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傅贵 薛宇敬阳 +1 位作者 佟瑞鹏 栗继祖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不安全动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明确和统一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及判定标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梳理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建立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应关系,并以实际事故为... 不安全动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明确和统一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及判定标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梳理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建立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应关系,并以实际事故为例论述对应关系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HFACS定义的不安全动作可以通过对应关系与24Model定义的不安全动作相对应;所建立的对应关系统一了不安全动作的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 对比分析 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 不安全动作 事故致因模型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基于24Model的高校危化品实验室事故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郭海军 唐寒露 +3 位作者 王凯 于英杰 吴昱辰 徐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8-174,共7页
为制定高校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和优化实验室安全培训,以某高校危化品实验室爆炸事故为例,采用行为安全“2-4”模型(24Model)的分析方法,分别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深入研究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根源原因,进... 为制定高校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和优化实验室安全培训,以某高校危化品实验室爆炸事故为例,采用行为安全“2-4”模型(24Model)的分析方法,分别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深入研究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根源原因,进而建立危化品实验室事故行为分析模型,该模型对实验室日常监督检查、实验室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实验室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给出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国内高校实验室教学模式,构建高校危化品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结果表明:行为安全24Model普遍适用于事故原因分析,利用该模型研究高校危化品实验室事故发生原因,并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提出改进建议,能够完善高校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学生安全风险意识,进而从根本上防范危化品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高等院校 危化品实验室 不安全行为 事故致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24Model的事故原因系统分析与调查报告对比:以响水爆炸事故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袁晨辉 时雅倩 +2 位作者 麻勇 赵祎豪 傅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55,共8页
为促进“2-4”模型(24Model)在官方事故调查工作的广泛应用,探究事故调查报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响水“3·21”爆炸事故为例,基于24Model分析事故原因,绘制事故原因的作用路径,并与调查报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响水天嘉宜公司在个人... 为促进“2-4”模型(24Model)在官方事故调查工作的广泛应用,探究事故调查报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响水“3·21”爆炸事故为例,基于24Model分析事故原因,绘制事故原因的作用路径,并与调查报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响水天嘉宜公司在个人层面的不安全动作、不安全物态、安全能力,以及组织层面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体系的缺欠导致该事故;事故调查报告并未对组织层面的原因作出详细分析,没有揭示事故发生的机制,并未准确定义和划分各类责任者;24Model在对各类原因和因素完整定义的基础上,能够以系统分析方法总结事故原因并且明确事故责任者的定义和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事故原因 系统分析 事故调查报告 响水爆炸事故 对比研究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f HFACS and the 24Model accident causation models 被引量:4
9
作者 Gui Fu Jia-Lin Cao +1 位作者 Lin Zhou Yuan-Chi Xi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70-578,共9页
A comparative study i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two accident causation models, the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 and the accident causation "2-4" model(2... A comparative study i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two accident causation models, the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 and the accident causation "2-4" model(24 Model), as well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afety researchers and accident investigators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accident analysis method. The two models a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ir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cause classifications, accident analysis processes, application ranges, and accident prevention strategies. A coal and gas outburst accident is then analyzed using both models, and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both the 24 Model and HFACS have stro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they can each be applied in various domains. In addition, the cause classification in HFACS is more practical, and its accident analysis process is more conveni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24 Model includes external factors, which makes the cause analysis mor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Moreover, the 24 Model puts forward mor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event acci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CS Accident causation 2-4 model Comparative study Unsafe acts External causes Coaland gas outburst accident
下载PDF
Coupling reaction mechanism of 2-(2-bromo-4-fluorophenyl)-1-cyclohexen-1-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10
作者 白坤坤 YOU Yong +2 位作者 PAN Rui 李来才 TIAN An-min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3年第3期108-116,共9页
The detailed mechanism of CuI-catalyzed C-O intramolecular coupling reaction of 2-(2-bromo-4-fluoro-phenyl)-1-cyclohexen-1-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was studied with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The geomet... The detailed mechanism of CuI-catalyzed C-O intramolecular coupling reaction of 2-(2-bromo-4-fluoro-phenyl)-1-cyclohexen-1-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was studied with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The geometries of the reactants,transition states, intermediates and products were optimized at the B3LYP/6-31+G* level. Meanwhile, the single point energy of species involved in gas and solvent at B3LYP/6-311+G* level was individually investigated. Polarizable continuum models(PCM)were applied to the dioxane and water solutions at the same level,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limiting step, M3→TS3,does not change in different solutions. However, the activation energy in a dioxane solution is lower than that in water, which explains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n-catalyzed reaction process,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ratelimiting step is reduced by 56.53 kJ mol-1 in gas and 44.84 kJ mol 1in solvent, demonstrating a high catalytic efficiency of Cu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bromo-4-fluoro-phenyl)-1-cyclohexen-1-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CuI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 polarizable continuum model coupling reaction
下载PDF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dium 3,5-Bis(Hydroxyimino)-1-Methyl-2,4,6-Trioxocyclohexanide
11
作者 Olga Kovalchukova Nguyen Dinh Do +6 位作者 Adam Stash Vitaly Bel’sky Paul Strashnov Andrew Alafinov Oleg Volyansky Svetlana Strashnova Konstantin Kobrakov 《Crystal Structur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2年第3期46-51,共6页
Sodium 3,5-bis(hydroxyimino)-1-methyl-2,4,6-trioxocyclohexanide C7H5N2NaO5 (I) has been isolated as the only product of the reaction of nitrosation of methylphloroglucinol.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d compound has bee... Sodium 3,5-bis(hydroxyimino)-1-methyl-2,4,6-trioxocyclohexanide C7H5N2NaO5 (I) has been isolated as the only product of the reaction of nitrosation of methylphloroglucinol.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d compound has been determined from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data. The hydrated C7H5N2NaO52.5H2O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16.408(3);b(?) 12.446(3);c(?) 13.716(3);(o) 126.34(3). The planar organic anion exists in a triketo-dihydroxyimino form with the C–O and C–N distances from 1.220(2) to 1.271(2)?? and from 1.292(2) to 1.293?? respectively. In the IR spectrum of I, the sharp absorption band occurred at 1681 cm-1 due to C=O stretching indicating the strong H-interactions. The correlations of theoretical (DFT-B3LYP/aug-cc-pVDZ) and experimental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in neutral and alkaline ethanolic solutions showed the existence of hydroxyimino-nitroso tautomerism while ionization of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3 5-Bis(Hydroxyimino)-1-Methyl-2 4 6-Trioxocyclohexanide Crystal Structure IR SPECTRA Electronic ABSORPTION SPECTRA Quantum Chemical modeling
下载PDF
基于24Model-D-ISM的地铁站火灾疏散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孙世梅 张家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算子客观赋权法(C-OWA)改进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确定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及相互作用路径,构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疏散引导、恐慌从众行为、人员拥挤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关键影响因素;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受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深层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疏散教育与培训、设施维护与检查、疏散预案等因素是根源影响因素,重视根源影响因素的改善有利于从本质上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地铁站 火灾疏散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复杂系统视角下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仿真研究
13
作者 江新 张腾飞 +3 位作者 陈婧 赵力 邱国坤 王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制定有效的安全认知提升策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深入探究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演化过程和特征。首先,基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和“2-4”模型(24Model)等相关知识,识别安全认知影响因素,构建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指标体系;然后,通... 为制定有效的安全认知提升策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深入探究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演化过程和特征。首先,基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和“2-4”模型(24Model)等相关知识,识别安全认知影响因素,构建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指标体系;然后,通过Super Decisions软件计算指标权重;随后利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明确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包含组织安全管理等4个子系统的SD仿真模型,将以安全投入为基础的认知纠偏机制应用到SD仿真模型;最后,结合实际工程算例开展SD仿真以及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工程进展,通过增加安全投入,并发挥认知纠偏机制作用,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认知由下降趋势转变为缓慢上升趋势;组织安全管理对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影响程度最大,结果与24Model的基本假设一致,从而验证了SD仿真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洞室施工人员 安全认知 2-4”模型(24model) 系统动力学(SD)
下载PDF
基层社区应急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14
作者 邢春瑞 孙世梅 李开元 《安全》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为解决基层社区应急能力不足、缺乏有效应急对策等问题,选用24Model对社区火灾事故进行分析,明确社区火灾发生的关键节点,构建基层社区火灾情景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和贝叶斯方法计算得出基层社区火灾在不同... 为解决基层社区应急能力不足、缺乏有效应急对策等问题,选用24Model对社区火灾事故进行分析,明确社区火灾发生的关键节点,构建基层社区火灾情景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和贝叶斯方法计算得出基层社区火灾在不同情景的发生概率。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专人监管、完善消防装备体系及设置第一响应人等一系列应急措施后,社区火灾事故发生概率降低到33.3%,结合24Model与贝叶斯方法分析基层社区火灾,可找到最易导致火灾发生的个体动作,从而提出应急能力提升对策,有效降低基层社区火灾的发生概率,为社区应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社区火灾 个人动作 贝叶斯网络 情景构建 应急能力
下载PDF
基于24Model城镇燃气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远星 彭知军 +3 位作者 杜书杰 许开军 刘建平 张宇飞 《煤气与热力》 2023年第6期V0029-V0037,共9页
为分析事故原因并降低事故发生频次,统计了2013—2020年城镇燃气行业的49起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地域及责任主体分布,按事故类型统计了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及不同施工内容事故发生频次,并应用24Model进行事故原因分析,给出... 为分析事故原因并降低事故发生频次,统计了2013—2020年城镇燃气行业的49起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地域及责任主体分布,按事故类型统计了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及不同施工内容事故发生频次,并应用24Model进行事故原因分析,给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坍塌、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事故死亡人数占比及直接经济损失占比均在15%以上。事故的直接原因,在242个人的不安全动作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其他单位人的不安全动作发生频次占比分别为51.65%、23.97%、8.26%、16.12%。人的不安全动作中,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发生频次最高。在23个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其他单位发生频次占比分别为65.22%、8.70%、26.08%。物的不安全状态中,焊缝质量不合格发生频次最高。事故的间接原因,在23个安全能力缺欠中,施工单位占73.91%,其他单位占26.09%。对有限空间发生窒息危险的知识不足发生频次最高。事故的根本原因,在74个安全管理体系缺欠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其他单位根本原因发生频次占比分别为52.70%、20.27%、2.70%、24.33%。施工现场没有设置安全管理人员或人员不足发生频次最高。建议在进行燃气管道沟槽、工作坑开挖,室外立管及水平管的安装及维护改造,阀门井、沟槽内管道接驳等施工时,需针对性加强防范坍塌、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等事故的发生。建议施工、建设等单位加强安全培训、严控相关方准入、从严落实技术交底、加强施工现场隐患排查。建议施工单位及其他单位针对特殊作业安全知识向施工人员进行多轮次多形态的宣贯及应急培训。建议施工、其他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合规专项施工方案,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工程 施工安全事故 统计分析 事故原因 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
下载PDF
2016—2020年建筑塔式起重机事故统计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晨 孙世梅 +1 位作者 赵寅杰 丁明睿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2年第3期53-55,63,共4页
为探索我国建筑塔式起重机事故发生规律,采取条形图、柱状图及其他图表等方法对2016—2020年塔式起重机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选取事故方式与原因的分布规律作为数据。通过"2-4"模型对每个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近年来发生事... 为探索我国建筑塔式起重机事故发生规律,采取条形图、柱状图及其他图表等方法对2016—2020年塔式起重机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选取事故方式与原因的分布规律作为数据。通过"2-4"模型对每个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近年来发生事故的规律有:塔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数占事故总数一半以上;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占70%以上;安全理念不足的越多,事故越容易发生。通过对塔式起重机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为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准确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起重机事故 安全理念 安全管理系统 2-4”模型
下载PDF
事故致因理论及其发展综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傅贵 韩梦 +2 位作者 贾琳 万井江 付汇琪 《安全》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事故致因理论作为安全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支撑,明确其概念和发展过程对理解“大安全、大应急”等管理业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分类进行梳理。结果表明,1984年至今发表的事故致因理论综述文献中,将事... 事故致因理论作为安全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支撑,明确其概念和发展过程对理解“大安全、大应急”等管理业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分类进行梳理。结果表明,1984年至今发表的事故致因理论综述文献中,将事故致因理论分为3个主要类别,即线性事故致因理论、多因素事故致因理论和系统论事故致因理论。其中系统论事故致因理论主要包括AcciMap、STAMP、FRAM和HFACS,这几个模型在社会技术系统事故发生机制的定量化描述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抽象性。动态事故致因“2-4”模型完全具有系统论事故致因模型的特征,它在社会技术系统事故发生机制的描述及预防对策制定上比以往模型有很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致因理论 分类 发展 综述 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
下载PDF
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ACT)理论构建与应用
18
作者 佟瑞鹏 王彪 +2 位作者 孙宁昊 胡向阳 王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29,共6页
为减少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提高现场作业安全绩效,以案例教学和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为指导,结合策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理论,构建以事故-原因-培训(ACT)为关系链的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亦称ACT安全培训法。该方法将... 为减少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提高现场作业安全绩效,以案例教学和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为指导,结合策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理论,构建以事故-原因-培训(ACT)为关系链的行为追溯安全培训法,亦称ACT安全培训法。该方法将事故案例贯穿培训全程,发挥案例教学优势,利用事故致因24Model追溯导致事故的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不安全因素,基于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以有限空间作业课程培训体系设计实施为例,验证ACT安全培训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参训人员数量及考核成绩均呈整体上升趋势,受训人员参与积极性及学习效果都得到有效提高,验证了ACT安全培训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原因-培训(ACT)安全培训法 行为追溯 2-4”模型(24model) 安全管理 安全绩效 案例教学
下载PDF
基于NLP的煤矿事故原因分类研究
19
作者 张江石 李泳暾 +3 位作者 冒香凝 胡馨月 潘雨 王梓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
为有效提升分析和处理煤矿事故文本的效率,融合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与事故致因模型,构建一个自动化的事故原因分类框架。首先以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为事故分类依据,分析87份煤矿事故调查报告,得到煤矿事故原因分类框架,构建... 为有效提升分析和处理煤矿事故文本的效率,融合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与事故致因模型,构建一个自动化的事故原因分类框架。首先以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为事故分类依据,分析87份煤矿事故调查报告,得到煤矿事故原因分类框架,构建每类事故原因的语料库;然后利用NLP技术分别处理语料库中各类原因文本,将其用于训练fastText模型,自动识别事故原因文本并分类;最后对比分析fastText模型与TextCNN等其他3种经典模型的分类效果。结果表明:共得到21类事故原因和6684条训练语料,训练后的fastText模型对煤矿事故原因分类的识别正确率能够达到98.92%,综合性能优于其他3种分类模型。基于24Model和NLP技术开发的事故文本挖掘系统,能够快速分析处理事故文本信息,进一步细化事故调查报告中的原因,便于进行事故案例学习和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NLP) 事故原因分类 2-4”模型(24model) fastText 文本挖掘
下载PDF
大型公共建筑应急疏散能力评价研究
20
作者 祁兵 孙世梅 唐彩萍 《四川水泥》 2023年第1期58-60,共3页
在大型公共建筑物中,经常会出现火灾等突发情况。在紧急情况下,能否将人员及时、安全、高效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是疏散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高层建筑防火规范,采用“2-4”model与AHP结合构建了具有5个准则层指标和28个指标层指标的人... 在大型公共建筑物中,经常会出现火灾等突发情况。在紧急情况下,能否将人员及时、安全、高效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是疏散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高层建筑防火规范,采用“2-4”model与AHP结合构建了具有5个准则层指标和28个指标层指标的人员疏散影响因子评估体系,研究得出“疏散人员”与“疏散环境”为两个主要影响应急疏散能力的因素,对于预防大型公共建筑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model 大型公共建筑 应急疏散能力 影响因素 AH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