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官造法之路标
1
作者 李剑(译) 《法治社会》 2024年第2期112-126,共15页
法官法的存在及其合理性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法官法并不是任意而为的。为了防止法官在法律适用活动中的恣意性,法官法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需要加以指引。拉伦茨教授认为“事物本质”“案例比较”“学说发展”“原则和准则”以... 法官法的存在及其合理性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法官法并不是任意而为的。为了防止法官在法律适用活动中的恣意性,法官法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需要加以指引。拉伦茨教授认为“事物本质”“案例比较”“学说发展”“原则和准则”以及“法律理念”都是法官法需要遵循的“路标”。这些路标在法官进行法律裁判时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作用。通过这五项路标,我们可以将法官法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其符合我们的法体系以及法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法 法教义学 法理念 新黑格尔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理路及当代启示——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梁莹 张利国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79-384,I0003,共7页
阐述了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价值逻辑、批判逻辑和实践逻辑。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学说,在此基础上对德国政治制度和国家哲学进行理论批判,指出只有依靠无产阶... 阐述了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价值逻辑、批判逻辑和实践逻辑。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学说,在此基础上对德国政治制度和国家哲学进行理论批判,指出只有依靠无产阶级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新时代仍需继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核心思想,站稳人民立场,发扬斗争精神,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人的本质 人的解放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浅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批判与解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阳 初丹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0-25,共6页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下文简称《导言》)中,马克思以宗教批判和政治批判为切入点,揭批了德国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社会解放的根本力量在于新生的无产阶级。《导言》遵循着政治批判和宗教批判的逻辑构筑,最后将实现人...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下文简称《导言》)中,马克思以宗教批判和政治批判为切入点,揭批了德国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社会解放的根本力量在于新生的无产阶级。《导言》遵循着政治批判和宗教批判的逻辑构筑,最后将实现人的解放上升为批判的终极旨归。对此,马克思强调要将无产阶级同哲学武器相结合,进而实现对人的本性的复归,将那些深受宗教僧侣精神统治和被现实制度奴役的悲惨德国人变成真正的人。深入探析《导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最初构筑,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无产阶级
下载PDF
马克思对黑格尔抽象国家观批判的致思逻辑--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
4
作者 张琪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45-152,351,共9页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青年马克思立足于一般唯物主义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抽象性展开批判,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确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立法权高于国家制度与行政权的唯物主义国家观.事实上,黑格尔将一切现实...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青年马克思立足于一般唯物主义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抽象性展开批判,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确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立法权高于国家制度与行政权的唯物主义国家观.事实上,黑格尔将一切现实性都视为自由精神的展开,这种抽象的理论构建使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哲学不可避免地面对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陷入逻辑神秘主义怪圈.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法哲学的抽象性,对其"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理性国家观进行逻辑重置.然而,受限于马克思此时对市民社会本质的理解尚不成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仅仅将市民社会中现实的人理解为实体,导致其对黑格尔的批判仅仅停留在对理性国家观的理论颠倒层面,而不具有方法论范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政治国家 市民社会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下载PDF
法律哲学的社会—政治基础——论马克思法律理论建构的“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国东 《北方法学》 2008年第5期144-151,共8页
受从"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之转变的影响,马克思法律理论的建构遵循了"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这种进路的选择不仅不是马克思的疏忽,更是包含着马克思本人促进人类解放的伟大担当和理论旨趣。... 受从"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之转变的影响,马克思法律理论的建构遵循了"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这种进路的选择不仅不是马克思的疏忽,更是包含着马克思本人促进人类解放的伟大担当和理论旨趣。而且,这种进路触及到了法律的一个特征,即法律的非自主性(法律的社会—政治基础),对当下中国法律哲学的建构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批判 政治经济学批判 法律的社会性 法律的历史性与政治性
下载PDF
“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剥离与统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 被引量:2
6
作者 韦洪发 刘阳阳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11期143-148,共6页
理论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一,辨析、厘清“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关系,并将两者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命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通过“当代哲学同时代人”“不是当代历史同时代人”,阐明了“... 理论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一,辨析、厘清“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关系,并将两者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命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通过“当代哲学同时代人”“不是当代历史同时代人”,阐明了“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内在规定以及两者的剥离状态,指出解决德国革命的重大困难关键在于“理论需要是否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实现“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统一,必须基于彻底的理论,经过“搏斗式的批判”与“揭露”,使思想彻底击中无产阶级,将理论付诸实践。其中蕴涵了严密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文本支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把握“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的关系,做到守正创新、敢于亮剑、学以致用,在实践中积极推进两者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理论需要” “实践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重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纪萍萍 周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围绕人的解放问题,从宗教、哲学与实践三个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从对宗教的批判出发,揭示出人民被蒙骗的苦难社会现状,为一切批判提供了必要前提;通过哲学批判,给予了人们如何...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围绕人的解放问题,从宗教、哲学与实践三个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从对宗教的批判出发,揭示出人民被蒙骗的苦难社会现状,为一切批判提供了必要前提;通过哲学批判,给予了人们如何摆脱现实枷锁的方法论,为实践批判打下了理论基础;最终经过实践批判,得出了打碎"锁链"、人类解放的新结论,从而确立了马克思立论的出发点和目标——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厘清《〈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本层层递进的三重批判逻辑建构与理论内涵,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论意蕴,更有益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三重”批判 人类解放 当代意义
下载PDF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颠倒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小青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81-86,共6页
黑格尔的国家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关注的对象,也是学界一直探讨的热点。黑格尔从逻辑泛神论出发,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将国家抽象化为纯理智的绝对精神。而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哲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唯物主义地指出,黑格尔的错误之... 黑格尔的国家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关注的对象,也是学界一直探讨的热点。黑格尔从逻辑泛神论出发,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将国家抽象化为纯理智的绝对精神。而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哲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唯物主义地指出,黑格尔的错误之处不仅在语言表达上,而且在内容上没有全面把握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的实质。他继而从单纯的哲学思辨转移到对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的思考上,将黑格尔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颠倒过来,得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论断。从哲学视角深入剖析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批判,有助于从语言逻辑上更深刻地理解《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旨,也为进一步探讨市民社会理论提供了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国家 市民社会 主谓颠倒
下载PDF
早期关于人的本质论断嬗变的深层逻辑——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文本之思
9
作者 郭铠毓 王玲杰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6-19,28,共5页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从批判宗教对人的异化入手,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对落后的德国社会的批判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从客观历史出发的态度;最后对产生于德国社会的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完成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彻底的清算,...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从批判宗教对人的异化入手,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对落后的德国社会的批判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从客观历史出发的态度;最后对产生于德国社会的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完成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彻底的清算,也从理论上将人的本质又重新赋予到人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客观历史 唯物史观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市民社会范畴的内在逻辑
10
作者 张波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10-13,共4页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想了解唯物史观,就必须研究市民社会,而欲弄懂市民社会这一重要范畴,就要从文本出发,遵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叙述方法,这样才能弄懂马克思三...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想了解唯物史观,就必须研究市民社会,而欲弄懂市民社会这一重要范畴,就要从文本出发,遵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叙述方法,这样才能弄懂马克思三个时期使用市民社会范畴的具体思维语境,把握马克思文本中市民社会范畴之从抽象到具体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德法年鉴》 《德意志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经典比喻论析
11
作者 刘巍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4-19,35,共7页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目前学界对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一马克思早期重要文献的写作背景、学术价值、基本思想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通过对其中较难理解的经典比喻、典故、术语和重大...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目前学界对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一马克思早期重要文献的写作背景、学术价值、基本思想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通过对其中较难理解的经典比喻、典故、术语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系统梳理,了解其文本内容及其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 导言 比喻
下载PDF
马克思批判“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经典论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解析
12
作者 钟启东 《甘肃理论学刊》 2018年第5期5-11,共7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关于揭露和批判"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这个经典论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和观点,揭示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批判错误社会思潮、建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关于揭露和批判"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这个经典论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和观点,揭示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批判错误社会思潮、建构科学世界观的重要功能和主要使命。从文本背景、思想渊源、理论逻辑、内在意蕴等四个构建维度对这个经典论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解析,获取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念启迪,正是我们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郑重学术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思想政治教育 “神圣形象” “非神圣形象”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重维度——基于理论“彻底性”思想
13
作者 赵春芽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2期31-34,共4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关于理论“彻底性”的思想,指出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彻底就是把握事物的根本,揭示了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基于对理论“彻底性”的思考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逻辑思...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关于理论“彻底性”的思想,指出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彻底就是把握事物的根本,揭示了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基于对理论“彻底性”的思考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逻辑思维。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大众中找寻生长点,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亲和度,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的创新度,延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空间的受众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成熟的理论指导和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人民群众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点的三重维度及当代价值
14
作者 赵钊定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不只是马克思在一般意义上借用费尔巴哈主宾颠倒的方法,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简单的逻辑否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观点,需要从一个宏观的历...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不只是马克思在一般意义上借用费尔巴哈主宾颠倒的方法,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简单的逻辑否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观点,需要从一个宏观的历史发展视角去把握。除了从历史发生学的维度理解马克思以时间在先的逻辑层面提出的这一观点外,还应该看到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笔记》中的研究成果,同时也需要梳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从研究成果和思想发展的维度去解读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观点。唯有如此,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观点的内涵,以及这一观点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对指导处理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他各方面发展关系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国家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三重维度
下载PDF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15
作者 葛广天 褚远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13-15,共3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含有丰富的理论和哲学思维,在当今时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文章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内容入手,跟随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德国政治批判和哲学批判等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探讨了其在马克思主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含有丰富的理论和哲学思维,在当今时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文章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内容入手,跟随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德国政治批判和哲学批判等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探讨了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历史地位 当代价值 人的解放
下载PDF
论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黑格尔国家法哲学批判与国家社会化的基本定向 被引量:7
16
作者 邹诗鹏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30,共12页
不同于将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定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博士论文》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可另确定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德法年鉴》时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与《论犹太人问题》... 不同于将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定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博士论文》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可另确定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德法年鉴》时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与《论犹太人问题》。在这些文献中,马克思实现了从启蒙自由主义向激进主义的转变,借助于并顺沿费尔巴哈的主谓颠倒逻辑,将黑格尔的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颠倒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但马克思没有止步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现成判断,而是分别探讨市民社会的历史扬弃,并筹划国家的可能样态。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显然已不是青年黑格尔派及费尔巴哈那种现成的利己主义的市民社会,而是作为历史性存在的资产阶级社会,其在向人类社会的提升与转变中成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也因此成就了唯物史观。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国家或伦理国家的批判,也力图实现由物质国家或资产阶级国家向人民国家的转变。但人民国家不同于无政府主义以及民粹主义的国家,而是与新社会建构关联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国家社会化,是在马克思的黑格尔国家法哲学批判中已经被给予的基本理论定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国家法哲学批判 市民社会 国家社会化
原文传递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忠军 钟启东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65,共6页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首先以"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为逻辑起点,阐明了批判"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的理论任务,继而以"理论掌握群众"为逻辑重点,阐释了无产阶级思...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首先以"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为逻辑起点,阐明了批判"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的理论任务,继而以"理论掌握群众"为逻辑重点,阐释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彻底击中素朴的人民园地""变成物质力量"的核心内涵与本质追求,最后把实现"人的解放"作为逻辑终点和奋斗目标,通过"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思想力求成为现实"和"现实本身也应当力求趋向思想"三个论断,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立场和作为引领其科学运行、发展创新方法论的现实性原则与超越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思想政治教育 逻辑
原文传递
马克思对现代性法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建敏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4,144,共4页
马克思虽然曾经受过启蒙的现代性法权哲学的影响,但实践中的困扰使得他走向了对现代性法权哲学的批判。自由、平等、理性的现代性价值在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下只具有抽象的形式化特征,而在经济学的"生活的生产"和"资本&qu... 马克思虽然曾经受过启蒙的现代性法权哲学的影响,但实践中的困扰使得他走向了对现代性法权哲学的批判。自由、平等、理性的现代性价值在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下只具有抽象的形式化特征,而在经济学的"生活的生产"和"资本"等概念的剖析下则原形毕露,交换领域的平等一旦进入生产领域马上被不平等取代。而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更是对启蒙的现代性价值具有一种整体性批判的功能,实践论的法哲学本身就是批判的法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法哲学 现代性批判
原文传递
理论的解放:从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到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
19
作者 陈雷 《理论界》 2015年第11期92-97,共6页
在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之间,德国理论界开始出现哲学人类学转向和唯物史观转向,共同体认一种特别的力量:理论的解放。这要归功于青年黑格尔派和马克思。因为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和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共同指向了基督教德国的神权君... 在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之间,德国理论界开始出现哲学人类学转向和唯物史观转向,共同体认一种特别的力量:理论的解放。这要归功于青年黑格尔派和马克思。因为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和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共同指向了基督教德国的神权君主政治,且分别从批判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的统治真理性来展开。因此推动理论解放的力量正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和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对之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深入到政治哲学的沉思:理论的解放意味着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的解放 宗教批判 法哲学批判 青年黑格尔派 马克思
原文传递
对《逻辑哲学论》科学观的逻辑重构
20
作者 代海强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一种语言批判,通过对语言的逻辑进行研究,为可说和不可说的领域划定界限。在逻辑分析的视角下重构他的科学观,能更清楚理解他对科学的定位和评价。他的科学观表现为:(1)哲学与科学既非奠基、也非取消的关系,哲学... 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一种语言批判,通过对语言的逻辑进行研究,为可说和不可说的领域划定界限。在逻辑分析的视角下重构他的科学观,能更清楚理解他对科学的定位和评价。他的科学观表现为:(1)哲学与科学既非奠基、也非取消的关系,哲学在科学之外,为科学划定界限;(2)逻辑之知具有先天性和必然性,科学之知具有后天性和偶然性;(3)自然律的形式桥接了逻辑形式和自然律的内容,保证了科学知识中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前期维特根斯坦独特的科学观,可以为进一步思考科学的本性、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批判 逻辑分析 哲学 科学 自然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