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传统“大同”与“小康”的理想社会秩序观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处辉 胡翼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8,123,共7页
《札记·礼运》的“大同”与“小康”,是中国古代社会理想的经典概括。从宇宙星象的时间—空间秩序抽象而来的天道,是论证大同世界与小康社会的思想背景,所以,无论大同还是小康,都是以“道”为终极根据,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伦理秩... 《札记·礼运》的“大同”与“小康”,是中国古代社会理想的经典概括。从宇宙星象的时间—空间秩序抽象而来的天道,是论证大同世界与小康社会的思想背景,所以,无论大同还是小康,都是以“道”为终极根据,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伦理秩序、生活秩序。因大道之彰隐不同,从而体现天道的社会形态不同,使得社会互动准则也就不同:“公”与“札”是分析大同与小康的关键词。大道流行,“公”作为一种价值理性,是整合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而大道隐没,来自宇宙天道的终极根据萎缩,于是,“礼”作为一种工具理性,成为规范社会秩序的另类选择。因此,大同与小康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 “大同” 社会秩序观 传统 社会理想 中国古代 空间秩序 思想背景 小康社会 大同世界 伦理秩序 生活秩序 社会形态 社会互动 价值理性 基本准则 工具理性 殊途同归 理性主义 “公” 天道 “道” 关键词 “礼”
下载PDF
和谐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4-57,共4页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社会对社会的追求和认识,它历来被视为理想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非常丰富,按其主要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七大部分,即生态和谐思想、政治和谐思想、经济和谐思想、文...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社会对社会的追求和认识,它历来被视为理想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非常丰富,按其主要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七大部分,即生态和谐思想、政治和谐思想、经济和谐思想、文化和谐思想、社会和谐思想、人伦和谐、世界和谐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为政以德 贫富均衡 一统多元 大同世界
下载PDF
大同·桃源·怀安与中国梦的朴素表达
3
作者 霍建波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9-81,共3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其中最具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大同"理想、"桃源"世界和"怀安"梦等。当今,中国共产党人从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出发,高瞻远瞩,在借鉴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其中最具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大同"理想、"桃源"世界和"怀安"梦等。当今,中国共产党人从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出发,高瞻远瞩,在借鉴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政治智慧,凝结成了具体的治国理论,那就是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仔细考察大同·桃源·怀安理想的具体表述,则会发现它们几乎从各个方面朴素地体现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恰好可以说明,自古以来中华儿女的无数个大同梦,无数个桃源梦,无数个怀安梦,共同构筑起了当今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桃源 怀安 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东周时期的社会理想学说
4
作者 祁志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6期49-55,共7页
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学说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它们表现了身处春秋战国时代在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煎熬之下的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这些社会理想学说包括《礼记》憧憬的"大同"社会、孟子追求的"仁政"理想、老子神往... 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学说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它们表现了身处春秋战国时代在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煎熬之下的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这些社会理想学说包括《礼记》憧憬的"大同"社会、孟子追求的"仁政"理想、老子神往的"小国寡民"社会、庄子追慕的"至德之世"、尉缭子羡慕的"天下一家""共寒共饥"社会、《吕氏春秋》崇尚的"至公"社会、《六韬》描述的"天下与共、同利同乐"社会。这些学说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期盼理想社会统治者出以公心,人与人相亲相爱,社会成员实现财富共享,从而保证社会安康和谐。这与西方思想家提出的以"无私""共产"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学说存有相通之处,是当下"中国梦"蓝图参考、吸收的宝贵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理想 大同 仁政 小国寡民 至德之世 天下一家
下载PDF
中国生态家园的诗意建构——从“大同社会”、“至德之世”到“世外桃源”的蓝图设计
5
作者 宋坚 《梧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5-82,86,共9页
和谐生态家园的诗意建构,是中国理想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大同社会"代表了儒家的人文绿色的生态社会理想;"至德之世"则代表了中国道家和谐的生态理想形态;"世外桃源"则上承儒家的"大同社会"... 和谐生态家园的诗意建构,是中国理想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大同社会"代表了儒家的人文绿色的生态社会理想;"至德之世"则代表了中国道家和谐的生态理想形态;"世外桃源"则上承儒家的"大同社会"人人平等的理想,下接道家的"小国寡民"的淳朴民风,其仙境一般的美妙世界,成为人人向往的生态乐园。三种理想社会形态都共同凝聚了古代智者的思想精华,同时又因其浓郁的乌托邦色彩而具有超越性质。尽管内容与形式上相互区别,但其价值指归是一致的,它们都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审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理想 儒家 “大同社会” 庄子 “至德之世” 陶渊明
下载PDF
习近平家国情怀的时代意蕴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20
6
作者 周显信 袁丽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61,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国情怀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家国情怀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民族复兴"的圆梦情怀、"实干兴邦"的奋斗情怀、"以身许国"的无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国情怀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家国情怀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民族复兴"的圆梦情怀、"实干兴邦"的奋斗情怀、"以身许国"的无我情怀、"崇尚英雄"的革命情怀、"天下大同"的世界情怀的完备表达。今天,大力弘扬家国情怀,要不忘初心使命,引领新时代家国情怀建设;追求伟大梦想,凝聚民族复兴的宏大力量;培育良好家风,激活培育家国情怀的社会细胞;弘扬传统文化,强化家国情怀的教化功能;打造全媒体平台,构筑家国情怀的传播高地;构建大同世界,涵养中国人民的天下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家国情怀 家国一体 中国梦 大同世界
下载PDF
大同是理想还是现实运动?——基于熊十力与康有为的立场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海龙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6,共7页
康有为描写的关于大同世界的图景展现了人类的终极目标,中国近一百年来的主流政治思潮亦可从其中找到自身的影子。但康有为思想中有现实主张与理想寄托两个层面。康有为认为,现代中国建构的核心问题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大同只能作为... 康有为描写的关于大同世界的图景展现了人类的终极目标,中国近一百年来的主流政治思潮亦可从其中找到自身的影子。但康有为思想中有现实主张与理想寄托两个层面。康有为认为,现代中国建构的核心问题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大同只能作为一个乌托邦理想为人所向往。对于中国来说,在现代民族国家成功建构之前,任何大同的主张都不可行之于世,否则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康有为之后,熊十力是第一个以公羊三世学说论证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家。与康有为不同,对熊十力来说,大同理想即是现实的运动。民族国家自立与世界大同至少是同一场运动的不同阶段,甚或,二者就是同一个运动。比较熊十力与康有为有关大同思想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追求大同理想与保有自身文明之间存在的张力颇有可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理想 熊十力 康有为
下载PDF
为世界谋大同——“大同”思想的当代传承、超越与践行
8
作者 汪晓莺 严稚慧 《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第3期72-78,共7页
“大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想社会最高形态的描述,也是近代知识分子理解社会主义的文化源泉。中国共产党将“为世界谋大同”书写在自己的使命旗帜上,传承了“大同”思想的文化基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立足于当代中... “大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想社会最高形态的描述,也是近代知识分子理解社会主义的文化源泉。中国共产党将“为世界谋大同”书写在自己的使命旗帜上,传承了“大同”思想的文化基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立足于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现实条件,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的超越。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文明交流与安全卫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做出了中国贡献,是在超越的基础上对实现“大同”做出的积极实践。以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历史规律,是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理论与实践层次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世界大同 使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同思想
下载PDF
从《礼记·礼运》篇看先秦儒家社会和谐的构想
9
作者 晋楠 《学术问题研究》 2015年第1期35-39,共5页
秩序和谐是人类理想社会的重要评判标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提出了"大同世界"理想,代表了中国古代追求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在"大同世界"构想中,孔子以某种"自然秩序"作为社会秩序创建的伦理范式和标准,以"仁爱"为原则,以... 秩序和谐是人类理想社会的重要评判标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提出了"大同世界"理想,代表了中国古代追求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在"大同世界"构想中,孔子以某种"自然秩序"作为社会秩序创建的伦理范式和标准,以"仁爱"为原则,以"忠""恕"为途径,由近及远、由己及人、层层外推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个关爱彼此的和谐世界,并通过严格论证为这一构想确立了哲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大同世界 秩序 和谐
下载PDF
康有为的“大同世界”与乌托邦——中西两种空想社会理论的异同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若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第2期117-121,104,共6页
康有为"大同世界"思想与西方以"乌托邦"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构想是空想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世界"思想根植于中国近现代民族危机,而资本主义的几次大变革都推动了"乌托邦"思想的产生... 康有为"大同世界"思想与西方以"乌托邦"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构想是空想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世界"思想根植于中国近现代民族危机,而资本主义的几次大变革都推动了"乌托邦"思想的产生发展。二者在对待私有制、权利观、婚姻家庭制度、社会福利教育制度上都有不同看法,两个理论也有不同归宿。虽然"大同思想"与"乌托邦"思想不具有现实可能性,但是它们批判了剥削与私有制,为新社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条件,在启迪新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思想 乌托邦 空想社会理论
下载PDF
自然秩序的伦理化——略论孔子的社会和谐理想
11
作者 晋楠 《科教文汇》 2016年第5期6-9,共4页
先秦时期的孔子通过"大同世界"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和谐秩序的理想。他以家庭和谐的建立为出发点,对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进行了伦理规范;接下来,将这种规范进行合理外扩,构建出社会一般交往原则和方法;最后,将... 先秦时期的孔子通过"大同世界"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和谐秩序的理想。他以家庭和谐的建立为出发点,对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进行了伦理规范;接下来,将这种规范进行合理外扩,构建出社会一般交往原则和方法;最后,将前两者结合并推广,构建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在这一过程中,孔子将血缘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前提,将人伦亲情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础,将自然秩序进行社会伦理转化,从而实现和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世界 和谐理想 自然秩序伦理化
下载PDF
世界银行贷款大同—阳高地震重建项目实施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保农 《山西地震》 1999年第3期54-56,共3页
回顾了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后,世界银行大同—阳高地震贷款重建项目的立项、实施情况,叙述了地震重建项目完成后,老震区新建房屋经历1991年4月26 日5.8级地震检验的情况。表明,大同—阳高地震重建项目的实施,大大... 回顾了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后,世界银行大同—阳高地震贷款重建项目的立项、实施情况,叙述了地震重建项目完成后,老震区新建房屋经历1991年4月26 日5.8级地震检验的情况。表明,大同—阳高地震重建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房屋的防震减灾能力,有效地抵御了地震灾害的再次侵袭,为防震减灾积累了经验,为世界银行投资重点的转移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重建 世界银行 贷款 建设项目 救灾
下载PDF
为世界谋大同——“大同”思想的当代传承、超越与践行
13
作者 严稚慧 汪晓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大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想社会最高形态的描述,也是近代知识分子理解社会主义的文化源泉。中国共产党将“为世界谋大同”书写在自己的使命旗帜上,传承“大同”思想的文化基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立足于当代中国... “大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想社会最高形态的描述,也是近代知识分子理解社会主义的文化源泉。中国共产党将“为世界谋大同”书写在自己的使命旗帜上,传承“大同”思想的文化基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立足于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现实条件,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的超越。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文明交流与安全卫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做出中国贡献,是在超越的基础上对实现“大同”做出的积极实践。以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历史规律,是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理论与实践层次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世界大同 使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同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