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频率副词“动不动”的主观评价功能及其形成机制
- 1
-
-
作者
朱铭宇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
基金
2018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社会固有模式的汉语语法构式研究”(2018 BYY016)。
-
文摘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动不动”具有表达说话人主观评价的功能,且倾向于表达负面评价,表示说话人认为某行为、动作、事件发生过于轻易。说话人使用“动不动”表达主观评价的原因实质上是因为说话人认为行为、动作、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合理性或非常规性,从而产生意外情感,表现为语用否定、感叹、强化疑问三项语用功能。
-
关键词
“动不动”
句法特征
意外范畴
语用否定
-
Keywords
"dongbudong"
syntax features
mirativity
pragmatic negation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表频率副词“时不时”和“动不动”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郝玲
-
机构
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06-109,共4页
-
文摘
现代汉语中"时不时"和"动不动"都是表中等频率义副词,两词在句法功能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在语义、句法、语用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句法上,二者在谓语的词性、后加"地"、在句中的位置、主语的人称、否定式的意义、可进入的祈使句的类型等方面都有差别。"动不动"可以提示"反预期事件"或"反预期频率",而"时不时"没有这样的功能。另外,"动不动"常含有"轻易"、"随意"、"轻率"的意味,有明显的主观性,口语色彩明显,"时不时"没有明显的主观性,口语色彩也不明显。
-
关键词
时不时
动不动
比较
频率
预期
主观性
-
Keywords
shibushi
dongbudong
compare
frequency
expectation
subjectivity
-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频度副词“好不好”的虚化历程及主观化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付开平
-
机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水文化研究基地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9-90,93,共3页
-
文摘
频度副词"好不好"产生于明末清初,清代有零星用例,到现代汉语基本消失。其来源是"好不好1"、"好不好2"的持续虚化、词汇化,其中也伴随着主观化的历程。其消亡后,原有功能由"动不动、动辄"替代。
-
关键词
频度副词
好不好
虚化
主观化
动不动
-
Keywords
frequency adverbs
haobuhao
grammaticalization
Subjectivisation
dongbudong
-
分类号
H146.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评注性副词“动不动”的用法与来源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朱军
-
机构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4,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语体语法研究"(09CYY03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汉语‘对话-叙事’序列语体语法研究"(20110490048)
-
文摘
现代汉语的频度副词"动不动"具有较强的评注性。一般出现在小句或谓词性短语的前面,表达说话者对后面动作、行为、事件频繁出现的消极评价,主要适应于口语体或主观语体。这种用法最早出现于宋代文献,在元曲中发展、明清小说中成熟。
-
关键词
动不动
评注性
消极义
口语语体
主观性
-
Keywords
dongbudong(动不动)
Evaluative
Negative meaning
Colloquial style
Subjective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