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5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使命、践行困境及纾困之策
1
作者 王健 卓贞梅 +1 位作者 何毅 黄爱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肩负健康教育使命的基本逻辑、践行健康教育使命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体育教师履行健康教育使命的优化路径。认为,体育教师承担和肩负健康教育使命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呼唤,是中国基础教育...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肩负健康教育使命的基本逻辑、践行健康教育使命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体育教师履行健康教育使命的优化路径。认为,体育教师承担和肩负健康教育使命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呼唤,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抉择,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体育教师践行健康教育使命的困境主要有:健康教育乏力,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素养相对偏低;资格认证缺位,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性、合法性存疑;角色认同危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保障机制缺失,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合理利益诉求难以落实;权责范围模糊,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等等。提出:优化职前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在职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以“课程本位”的资格认证为突破点,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资格认证制度;强化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角色认同,搭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专业学习与发展平台;重视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统一规范的健康教育工作绩效考核标准;明确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岗位职责,积极探索长效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体育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下载PDF
开展全科教育干预研究:从设计到发表
2
作者 邹川 欧健铭 +6 位作者 曾欣 彭涛 周燕 肖纯瑶 陶洪霞 陈庆奇 林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19,426,共8页
随着中国基层医疗的发展,近10年中国将培养近40万全科医生,其中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全科医生至关重要,这需要全科教育者探索大量适合中国且基于证据的全科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目前,国内全科教育干预研究的质量较差,大部分全科教育师资... 随着中国基层医疗的发展,近10年中国将培养近40万全科医生,其中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全科医生至关重要,这需要全科教育者探索大量适合中国且基于证据的全科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目前,国内全科教育干预研究的质量较差,大部分全科教育师资和研究者尚缺乏教育干预研究的相关培训。本文旨在介绍全科教育干预研究,按照从设计到发表的流程将研究分为4个阶段,共13个步骤:4个阶段分别为构建研究问题(产生研究灵感、文献综述、融入理论/概念框架、精炼研究问题)、研究设计(试验设计、干预措施、结果评估)、研究执行(建立研究团队、获取研究资源、申请研究伦理、项目实施)、发表和评价阶段(文章撰写、反思与评价),以期为全科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开展教育干预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思路,产生高质量的教育研究“证据”,进一步改善全科教育培训质量,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全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教育研究 干预性研究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域下推进高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与路径探索——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3
作者 杨洪志 付鹏 +1 位作者 祁春利 魏志珍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体育是“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北京联合大学立足“五育并举”的时代背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发挥“以体育人”功能,通过明确目标导向、深... 体育是“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北京联合大学立足“五育并举”的时代背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发挥“以体育人”功能,通过明确目标导向、深化理念融合、健全体制机制等举措,强化体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在体育课程建设、群众体育发展、体育竞赛参与、体育文化培育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推进高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以适应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大学体育 体育育人 健康第一 OBE理念
下载PDF
基于真问题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4
作者 黄世泽 孙章 +3 位作者 张毅 肖军华 邹亮 伍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14,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出行效率的不断追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与产...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出行效率的不断追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与产业需求脱节、选题脱离实际需求、产学融合度低等问题,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需对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对真问题驱动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提出了一种真实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结果及结论]在引入真实问题情境后,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实际项目,并进一步与企业合作,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问题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学科教育 真问题驱动 研究生培养 创新训练
下载PDF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治理的时代特征、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5
作者 刘志红 刘轶 李荣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进入新时代,为了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不高、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加强了对继续教育的全方位监管和指导。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困难、教学治理能力不足等困... 进入新时代,为了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不高、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加强了对继续教育的全方位监管和指导。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困难、教学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因此,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应明确办学定位、坚持公益性、实行管办分离、控制适度规模办学,并建立规范化保障体系,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现实困境 教育治理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服务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高职专业群建设探析
6
作者 梅阳寒 陈永刚 范四立 《职业技术》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随着产教融合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成为服务地方产业的重要举措。政府政策的支持为产教融合提供了良好环境,市场需求的增长促进了产教融合规模的扩大与深化。针对产业升级需求,专业群建设依托资源整合... 随着产教融合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成为服务地方产业的重要举措。政府政策的支持为产教融合提供了良好环境,市场需求的增长促进了产教融合规模的扩大与深化。针对产业升级需求,专业群建设依托资源整合,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动校企深化合作。通过分析专业群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专业群 产业集群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7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口腔正畸学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8
作者 李沛霖 谢雨菲 +3 位作者 李梦洁 李兆平 何思凝 赵志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2期192-207,共16页
口腔正畸学教育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正经历着显著变革,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对教育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自2020年起,该领域的文献发表量急剧上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构建口腔正畸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现状,并结合关键词探... 口腔正畸学教育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正经历着显著变革,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对教育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自2020年起,该领域的文献发表量急剧上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构建口腔正畸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现状,并结合关键词探讨发展趋势和前沿主题.研究发现,美国和英国在该领域研究占据领先地位,并在文献发表和引用频次上均位居前列.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William R.Proffit教授,机构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期刊为《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and Dentofacial Orthopedics》.当前正畸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涵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普及、电子学习的广泛应用、先进技术融入对教学互动性和有效性的提升,以及教育评估方法的持续发展.展望未来,需要深化国际合作,并且需要关注技术融入及其带来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技术接受度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口腔医学教育 文献计量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材料类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田娜 于晓婧 +2 位作者 游才印 刘和光 汤玉斐 《高教学刊》 202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该文以与多种产业密切相关的材料类专业生产实习为对象,以立德树人为引领,融入专业思政,探索“以产明学,以产促学,以产评学”的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旨在积极应变顺势,培养知...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该文以与多种产业密切相关的材料类专业生产实习为对象,以立德树人为引领,融入专业思政,探索“以产明学,以产促学,以产评学”的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旨在积极应变顺势,培养知识、能力和价值素养全面过硬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产教融合 实践育人 专业思政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10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下载PDF
“五位一体”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路径探索
11
作者 崔晓静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育人机制建设,不仅是联系法学理论教学与实务的桥梁,也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实践教育存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模式陈旧、实务课程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实习实训... 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育人机制建设,不仅是联系法学理论教学与实务的桥梁,也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实践教育存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模式陈旧、实务课程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实习实训资源开发不足以及国际实习机会稀缺等方面的问题,它们表现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应当坚持“五位一体”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育人路径,从引导课堂实练、设计实务课程、强化校内实训、组织校外实践、拓展国际实习网络五方面进行一体化针对性改革,整体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培育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法学教育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海洋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
12
作者 吕林 唐国强 +2 位作者 乔东生 宋志伟 闫俊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期84-87,共4页
新时期的海洋工程具有典型的科技密集型产业特征,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该文针对现有海洋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不足,结合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对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利用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教学理念,... 新时期的海洋工程具有典型的科技密集型产业特征,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该文针对现有海洋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不足,结合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对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利用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教学理念,从课程群建设、教学方法以及评级体系三方面,提出一套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方案,对国内诸多高校海洋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及培养模式的制定具有直接参考价值,对其他专业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海洋工程 OBE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策略
13
作者 韩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
新时代高校美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对全民审美素养的提升具有引领作用。高校美育除了具备审美教育的一般特性,还具有道德涵养属性,其目标在于道德养成。相较于社会美育和中小学美育,高校美育的示范性、体系性、可持续性更强,其可... 新时代高校美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对全民审美素养的提升具有引领作用。高校美育除了具备审美教育的一般特性,还具有道德涵养属性,其目标在于道德养成。相较于社会美育和中小学美育,高校美育的示范性、体系性、可持续性更强,其可以扭转当代教育“感性缺失”状况,这构成了高校美育道德养成的人性保障。在高校美育的实施策略上,以“浸润”为总原则,依托公共艺术类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诗性思维,培养通识审美、担当情怀以及愉悦追求,为全社会审美素养提升和创新意识养成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美育 道德 感性 美育浸润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历史超越和时代引领
14
作者 周妍 齐静 +1 位作者 李启迪 邵伟德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以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为主线,探讨了其历史超越、内在逻辑、重大意义与时代引领。研究认为,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无论在内涵本质、语言表达与词语搭配上均实现了历史超越。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 以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为主线,探讨了其历史超越、内在逻辑、重大意义与时代引领。研究认为,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无论在内涵本质、语言表达与词语搭配上均实现了历史超越。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体现了“享受乐趣”的学校体育“动力”目标、“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育体”目标;“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育心”目标的内在逻辑。其重大意义在于重点突出“享受乐趣”的青少年体育动力目标、高度重视“增强体质”的青少年体育身体发展目标、深刻领会“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青少年体育心理发展目标。其时代引领体现在:把握学校方向,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完善体育理论,重构具有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学科体系;对接课程标准,理顺“四位一体”目标与核心素养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学校体育目标重点突破与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 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
下载PDF
新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15
作者 吴光远 周世富 +3 位作者 林茂海 李效周 王鑫 葛爱冬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深化教育信息化改革,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是当前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充分考虑印刷工程自身的特点,依托印刷工程专业课程,以教改促创新,以创新促创业,对印刷工程专业... 深化教育信息化改革,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是当前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充分考虑印刷工程自身的特点,依托印刷工程专业课程,以教改促创新,以创新促创业,对印刷工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进行研究与实践,设计“教学引导—问题导向—实际操作—育人为先”的教学流程,在教与学、学与践、践与产、产与培方面分别将创新思维与理论教学、创新能力与实践教学、创业意识与协同育人、创业实践与人才培养之间建立深度融合关系,精准化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融合创新 专业实践能力
下载PDF
“生活·实践”教育的底层逻辑及意义
16
作者 徐莉 《“生活·实践”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为走出“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以及“教学与实践”的困境提供了重要路径。从教育的目的上探寻,“生活·实践”教育秉承的是完整性、全面性、持续性的价值理念,旨在让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创造美好人... “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为走出“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以及“教学与实践”的困境提供了重要路径。从教育的目的上探寻,“生活·实践”教育秉承的是完整性、全面性、持续性的价值理念,旨在让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创造美好人生;从知识观的视角分析,“生活·实践”教育主张学习的内容是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涌现与生成的知识;从教育的方法与手段上探析,“生活·实践”教育对杜威的“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方法进行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创新与发展。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生活·实践”教育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终身教育思想,“生活·实践”教育可谓是终身教育的另一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实践”教育 终身教育 教育变革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17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1,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新质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生产逻辑上聚焦新质生产的变革成效,在治理逻辑上助推新质治理的向善发展。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顶层设计,创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长效机制;重塑育人方案,确立基于创新能力生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创新协同,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打造;聚焦跨界属性,提升在新质社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 产教融合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现状及路径探索——以某地方农林高校为例
18
作者 王慧 周孝 +1 位作者 吉意斌 武小钢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提升研究生自身综合素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要求。该研究以山西省某...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提升研究生自身综合素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要求。该研究以山西省某农林高校为例,以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等多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同育人现状、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导师 辅导员 协同育人 路径
下载PDF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
19
作者 卢爽 李隆 翁小乐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中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要瞄准技术变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加快完成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载体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从而形成具...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中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要瞄准技术变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加快完成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载体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从而形成具有终身学习特征的职业技能人才多维培养通道。为了让职业教育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适应性,需要注重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新时代的产业发展相契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构建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终身学习职业教育体系,为各领域职业技能人才储备提供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层次人才 终身学习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价值图谱构建及实践路径探索
20
作者 陈继文 杨蕊 +2 位作者 赵彦华 李大勇 陈启辉 《高教学刊》 2025年第3期180-183,188,共5页
该文以新工科背景为基础,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不足,探索课程思政价值图谱构建及实践路径。围绕新工科课程思政价值内涵,提出从课程体系角度构建课程思政价值图谱,并明确不同培养阶段的价值重点。然后,通过多维度实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该文以新工科背景为基础,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不足,探索课程思政价值图谱构建及实践路径。围绕新工科课程思政价值内涵,提出从课程体系角度构建课程思政价值图谱,并明确不同培养阶段的价值重点。然后,通过多维度实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探索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提出从强化顶层设计、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构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课程思政目的和任务、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评估和监管等角度出发,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方案,增强课程思政体系育人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思政 课程体系 价值图谱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