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模仿”与“无意识”理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桂生 曹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20世纪初,尼采、索绪尔、弗洛伊德等西方现代哲学家在学术领域和世界观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带来了方法论上的转变:非理性主义取代了理性主义,心灵的真实取代了现实的真实;指出以柏拉图等人为代表提出的"内模仿"即是对心... 20世纪初,尼采、索绪尔、弗洛伊德等西方现代哲学家在学术领域和世界观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带来了方法论上的转变:非理性主义取代了理性主义,心灵的真实取代了现实的真实;指出以柏拉图等人为代表提出的"内模仿"即是对心灵和理念的模仿,其思想理论占据当时文艺思潮的主导地位,对20世纪以后的哲学家、美学家影响深远,尤其是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同时,美学思潮的变革必然带来文艺的变革,此时期的艺术家乔伊斯、毕加索、达利等人的作品也与"内模仿"有着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仿" "无意识" 西方现代哲学家 美学思潮 文艺变革
下载PDF
心理批评之路:从弗洛伊德到弗莱 被引量:6
2
作者 史风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作为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主流的心理批评之路,从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方法以来,这一路径不断发展,经过荣格向集体无意识的拓宽,拉康的重新阐释,霍兰德对阅读心理过程的关注,最后由加拿大的弗莱以集大成的视野进一步发展了心理批评方法,... 作为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主流的心理批评之路,从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方法以来,这一路径不断发展,经过荣格向集体无意识的拓宽,拉康的重新阐释,霍兰德对阅读心理过程的关注,最后由加拿大的弗莱以集大成的视野进一步发展了心理批评方法,完成了心理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批评 弗洛伊德 拉康 荣格 霍兰德 弗莱
下载PDF
荣格原型理论与古代文学批评探微 被引量:4
3
作者 钟晨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8-70,共3页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缺陷是过分强调原始的本能冲动对个体与社会的作用,而这成为荣格一个良好的突破口,荣格基于对潜意识实质及其结构的不同理解,提出了原型理论。我们认为如能把原型理论正确地运用到古代文学批评,将有益于丰富...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缺陷是过分强调原始的本能冲动对个体与社会的作用,而这成为荣格一个良好的突破口,荣格基于对潜意识实质及其结构的不同理解,提出了原型理论。我们认为如能把原型理论正确地运用到古代文学批评,将有益于丰富和拓展我们的文学批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伊德 荣格 潜意识 原型
下载PDF
从东西方文化看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玲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9-22,共4页
从东西方文化角度看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观点存在明显差异 ,弗洛伊德代表着当时西方的文化主流 ,而荣格的理论体现着一种东方文化的精神。
关键词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弗洛伊德 荣格 差异性 分析心理学 科学精神 集体潜意识 精神分析
下载PDF
古典精神分析对行为动力的认识分歧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国萍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6-89,共4页
对行为动力的认识分歧是古典精神分析矛盾的根源所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释放被压抑在本我之中的不愉快的能量,从而解除紧张获得快乐;荣格认为,人格结构由很多两极相对的内部动力构成,个体行为的动力是这种由两极... 对行为动力的认识分歧是古典精神分析矛盾的根源所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释放被压抑在本我之中的不愉快的能量,从而解除紧张获得快乐;荣格认为,人格结构由很多两极相对的内部动力构成,个体行为的动力是这种由两极相对发展到两极融合的驱力,人们在这种驱力的作用下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而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是克服自卑心理,追求优越和完美的社会。深入分析古典精神分析有关行为动力看法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去发现人格最为本质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精神分析 新精神分析 行为动力 弗洛伊德 阿德勒 荣格
下载PDF
精神分析的诠释学体现
6
作者 司群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4,共6页
弗洛伊德及其之后的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与精神分析流派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不同时期诠释学的影响,例如,弗洛伊德、荣格、霍妮和宾斯万格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精神分析学家,从诠释学特征方面对他们的理论进行探讨。作为精神分析创立者的弗... 弗洛伊德及其之后的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与精神分析流派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不同时期诠释学的影响,例如,弗洛伊德、荣格、霍妮和宾斯万格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精神分析学家,从诠释学特征方面对他们的理论进行探讨。作为精神分析创立者的弗洛伊德,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案例治疗上,都践行着诠释学方法;荣格把人类的心理看做一个有价值的文本进行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和解读;霍妮把被分析者所处的整个文化背景作为精神分析的内容或重要参考的做法,反映了狄尔泰的诠释学思想;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概念则体现了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对他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诠释学 弗洛伊德 荣格 霍妮 宾斯万格
下载PDF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文学研究
7
作者 金生翠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7-60,共4页
19世纪末,风靡于欧洲的精神分析学派,不只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艺理论流派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精神分析由最初的病理学理论发展为普通的心理学理论,也由一种医学思想扩展为一种世界观、一个哲学方法... 19世纪末,风靡于欧洲的精神分析学派,不只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艺理论流派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精神分析由最初的病理学理论发展为普通的心理学理论,也由一种医学思想扩展为一种世界观、一个哲学方法,广泛地影响着宗教、伦理、政治、语言、人类学尤其是文学艺术等领域,并一举成为欧洲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文艺理论最具规模的一支,精神分析学派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批评理论学派,它以接近文学解释为途径,以心理分析为切入点,旨在说明人类行为的原因和方式,并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及心灵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 荣格 文学
下载PDF
论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双性同体”思想
8
作者 姜玉平 《新余高专学报》 2009年第4期20-21,共2页
"双性同体"这一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思想,体现了远古人类朴素的性别平等意识。但由于父权制度的确立,"双性同体"思想逐渐从主流文化中隐退。然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心理学家荣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揭示人身上... "双性同体"这一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思想,体现了远古人类朴素的性别平等意识。但由于父权制度的确立,"双性同体"思想逐渐从主流文化中隐退。然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心理学家荣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揭示人身上的"双性"倾向,使这一思想再次引起学界尤其是女性主义者的注目。通过对两人"双性同体"思想进行归纳,揭示了他们对这一思想的贡献,并对两人的思想进行比较,指出了他们在这一思想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荣格 “双性同体” 思想
下载PDF
溯源与整合——荣格与弗洛伊德无意识学说比较
9
作者 崔诚亮 《阴山学刊》 201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荣格集体无意识概念的提出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但是,集体无意识学说又不同于无意识理论,它是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关键词 荣格 弗洛伊德 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蝇王》主题再探
10
作者 许习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61-63,共3页
《蝇王》是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被称为现代寓言。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容格原型理论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其主题,提供新的诠释角度。
关键词 《蝇王》 弗洛伊德 荣格 人物主题
下载PDF
马利坦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及其美学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永胜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1-15,共5页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曾在西方和中国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界产生过较大影响,但由于其"无意识"理论的"欲望化"和"非理性"等倾向,其理论的阐释力受到严重制约。马利坦在重视弗洛伊德的"无意...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曾在西方和中国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界产生过较大影响,但由于其"无意识"理论的"欲望化"和"非理性"等倾向,其理论的阐释力受到严重制约。马利坦在重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改造、补充和发展,提出"精神的无意识"理论。这一补充,不仅弥补了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中欲望和精神、理性和直觉、想象和认识的裂痕,赋予了诗和艺术以理性的根基,而且保留了诗和艺术直觉性的特点以及走向超越的可能,并较为成功地解释了诗和艺术领域内的灵感、直觉、认识等现象,对美学以及艺术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无意识 荣格 集体无意识 马利坦 精神的无意识
下载PDF
心理学类通识课程对大学生坚韧人格培养的调查与实践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玲 罗娟 刘利 《高教学刊》 2019年第9期59-61,共3页
本研究以我校开设的心理学类通识课程《幸福课》和《弗洛伊德与荣格、阿德勒》为例,选取《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作为校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心理学类通识课程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 本研究以我校开设的心理学类通识课程《幸福课》和《弗洛伊德与荣格、阿德勒》为例,选取《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作为校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心理学类通识课程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适宜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幸福课》 《弗洛伊德与荣格、阿德勒》 坚韧人格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