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ro Hua Mulan With a Thousand Faces:Why Chinese Stories Can Move the World?Evidence From a Global Cross-Cultural Interview Survey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Shuguang Liu Zongying Li Juny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3年第4期121-132,共12页
While people from Western countries do not always understand of the underlying cultural values of most Chinese stories,the Hua Mulan story has gained significant recognition from Western audiences.Therefore,it would b... While people from Western countries do not always understand of the underlying cultural values of most Chinese stories,the Hua Mulan story has gained significant recognition from Western audiences.Therefore,it would be quite beneficial if we could understand the key element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 the Hua Mulan story so that we can employ similar elements in oth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grams and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from the interviews of 6,130 respondents from 107 countries,we found that the Hua Mulan story gains global acceptance because it represents a story of“a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which embodies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s and contemporary spirit through sharing a global meaning while responding to various culturally common challenges.Five key cultural value dimensions are responsible for this Chinese story’s cross-cultural affinity and influence,which helped it win recognition and empathy worldwide.The five key cultural value dimensions are loyalty and patriotism,the courage to take responsibility,compatibility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respondence to the multicultural appeal,and hero growth.These dimensions are then generalized as the value identity orientation grounded in a Global Shared Meaning(GSM)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 Mulan Chinese story cross-cultural values GSM(Global Shared Meaning)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从《水浒传》潘金莲演出一支”再议
2
作者 朱海啸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1,共11页
学界对《金瓶梅词话》与《水浒传》中重叠的武松—潘金莲故事之关系,有五种观点:繁本→《金瓶梅》说、《水浒》繁本+简本→《金瓶梅》说、《水浒》简本→《金瓶梅》说、同源异流说、增益回流说。通过对两部小说用语习惯的辨析,可以确定... 学界对《金瓶梅词话》与《水浒传》中重叠的武松—潘金莲故事之关系,有五种观点:繁本→《金瓶梅》说、《水浒》繁本+简本→《金瓶梅》说、《水浒》简本→《金瓶梅》说、同源异流说、增益回流说。通过对两部小说用语习惯的辨析,可以确定《金瓶梅》中的武-潘故事当是由《水浒传》流入;而《水浒传》版本的简、繁概念,当以情节完整度、故事流畅度区分;以此为标准,并结合《金瓶梅词话》中有部分字形具有建阳刊本风格的现象,可以推断,《金瓶梅》所抄改的《水浒传》应是一种属于繁本系统的建阳刊本,约刊刻于嘉靖后期至万历初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水浒传》 武松—潘金莲故事 简本 繁本
下载PDF
再辨“话本”非“说话人之底本”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莲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6-113,共8页
学术界一般认为“话本”是“说话人的底本”。但一方面,根据宋明文献中有关“话”、“话本”、“话文”、“说话”等概念的运用考察,“话本”一词应当解释为“故事”(包含伎艺性的嵌事及谈话的资料)。另一方面,“话本”在当时也不是一... 学术界一般认为“话本”是“说话人的底本”。但一方面,根据宋明文献中有关“话”、“话本”、“话文”、“说话”等概念的运用考察,“话本”一词应当解释为“故事”(包含伎艺性的嵌事及谈话的资料)。另一方面,“话本”在当时也不是一种文体的称谓,明人还没有明确的文体概念。由此,不能认为“话本”还可兼指其他文学体裁,如诸宫调、传奇小说等,《清平山堂话本》更不是一部专门收录说话人底本的小说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 底本 故事 小说文体
下载PDF
“雄化女性”、文化身份及其他——兼谈木兰故事的东西方演绎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祥林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3,共7页
"替父从军"的木兰题材,是跟"女性自强"、"男女平等"之类话题相联系的,将木兰塑造成"充满阳刚之气"的巾帼英雄形象,原本就是古代东方木兰故事的题中固有之义,在中国女性文化史上无疑具有正面价... "替父从军"的木兰题材,是跟"女性自强"、"男女平等"之类话题相联系的,将木兰塑造成"充满阳刚之气"的巾帼英雄形象,原本就是古代东方木兰故事的题中固有之义,在中国女性文化史上无疑具有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同时,借"女扮男装"表达女性理想的木兰文本,它终归不过是一种攀借男权话语(扮男)以谋求女性权利的错位话语形式,也有其命定的局限性。木兰故事这一东方题材经过西方文化的娱乐化包装,将木兰处理成了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顽皮可爱的女孩,以种种世俗气息浓厚的搞笑情节取乐大众。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这的确是跨文化传播中饶有意味并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但对于西方人将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解读为女性的"的观点,大可不必感到敏感,甚至一味拒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故事 中国形象 性别研究
下载PDF
话本小说与禅宗预言偈——从《水浒传》中的预言偈说起 被引量:5
5
作者 项裕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1,共6页
宋元时代的话本小说中存有数量不少的禅宗预言偈,它们既是佛教文化的产物,也是贯穿小说叙事的神秘纽带。这种预言偈在《五灯会元》等禅宗语录及《宋高僧传》等僧人传记中均有纪录。禅宗在宋元时代的盛行,使得预言偈以种种途径影响并进... 宋元时代的话本小说中存有数量不少的禅宗预言偈,它们既是佛教文化的产物,也是贯穿小说叙事的神秘纽带。这种预言偈在《五灯会元》等禅宗语录及《宋高僧传》等僧人传记中均有纪录。禅宗在宋元时代的盛行,使得预言偈以种种途径影响并进入到宋元时期的说话艺术之中,"说参请"是二者之间的媒介之一,而禅宗预言偈与古代小说的结缘,肇端于唐宋文言小说,唐代的敦煌变文以及南宋文言小说集《夷坚志》等书中皆有轨迹可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 禅宗 预言偈 水浒传 说参请
下载PDF
论鲁迅和余华小说的精神同构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吉鹏 赵月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9-13,共5页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鼻祖仍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坛。在直面人生、社会的价值问题和精神溯源的过程中,一代代的文人与鲁迅不期而遇了,新时期的余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的小说创作在认识论与价值观方面,在思想理念及深层的精神领域...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鼻祖仍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坛。在直面人生、社会的价值问题和精神溯源的过程中,一代代的文人与鲁迅不期而遇了,新时期的余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的小说创作在认识论与价值观方面,在思想理念及深层的精神领域,在思维方式以及文学的表现方式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惊人的同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余华小说 精神同构性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与《贾云华还魂记》:“多层仿拟”的写作方式及其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彬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123,共8页
《金瓶梅词话》对于前代以及当代流行的各种文艺作品的仿拟是极其普遍且复杂的,文言中篇传奇小说《贾云华还魂记》就是其仿拟对象之一。在研究者指认出的诗词仿拟的基础上,笔者首次查证了《金瓶梅词话》在小说情节层面对《贾云华还魂记... 《金瓶梅词话》对于前代以及当代流行的各种文艺作品的仿拟是极其普遍且复杂的,文言中篇传奇小说《贾云华还魂记》就是其仿拟对象之一。在研究者指认出的诗词仿拟的基础上,笔者首次查证了《金瓶梅词话》在小说情节层面对《贾云华还魂记》的仿拟,及其同时对《西厢记》和其他一些文言小说的仿拟,由此揭示了《金瓶梅词话》"多层仿拟"的写作方式,进而发现它在这一写作方式之下形成的文学趣味的转向。追寻《金瓶梅词话》对此类小说的仿拟效果,不仅能呈现出多层仿拟的文学意义,还可为我们深入地理解这部奇书的若干难题提供重新解读的契机和别样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贾云华还魂记》 潘陈故事 多层仿拟
下载PDF
黎昔非和《昙华》文艺半月刊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斯飞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5-111,共7页
1933年春,与胡适有师生之谊、时任《独立评论》经理人的黎昔非,同几位文学青年在北平创办了《昙华》文艺半月刊。在国难当头、风云变幻的岁月,昙华社同人关注人生,坚持操守,在作品中鲜明地反映出时代青年的忧患意识,尤其是刊物上一组以... 1933年春,与胡适有师生之谊、时任《独立评论》经理人的黎昔非,同几位文学青年在北平创办了《昙华》文艺半月刊。在国难当头、风云变幻的岁月,昙华社同人关注人生,坚持操守,在作品中鲜明地反映出时代青年的忧患意识,尤其是刊物上一组以抗击日寇为题材的小说,表达了对邪恶、黑暗、反动势力的愤怒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这些作品是东北全境沦陷和“一.二八事变”后首批反映抗日救亡的短篇小说,因而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昔非 《(昙华)半月刊》 短篇小说 忧患意识 抗日救亡
下载PDF
新一代中国民间文化学的开拓者——徐华龙 被引量:1
9
作者 蔡丰明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4-67,共4页
中国民间文化学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人文学科 ,徐华龙是其学者群体中的一位佼佼者。徐先生研究的民间文化学领域 ,主要表现在民间歌谣、神话与鬼话、民俗学三个方面。在徐先生身上有着敢于开拓、善于思考、注重实证等体现着新时代... 中国民间文化学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人文学科 ,徐华龙是其学者群体中的一位佼佼者。徐先生研究的民间文化学领域 ,主要表现在民间歌谣、神话与鬼话、民俗学三个方面。在徐先生身上有着敢于开拓、善于思考、注重实证等体现着新时代特点和人文精神的鲜明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文化学 徐华龙 歌谣 鬼话 民俗学 出版事业 神话 学术成就
下载PDF
花样全翻旧稗官——稗官文化视域中的《镜花缘》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保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70-77,共8页
李汝珍自称其《镜花缘》"花样全翻旧稗官"。《镜花缘》的新创,在于以笔记改造章回,融摄章回之形式与笔记之体性,形成了章回体的"著书者之笔"。《儒林外史》是思想家的小说,《红楼梦》是诗人的小说,我们不妨讲,《镜... 李汝珍自称其《镜花缘》"花样全翻旧稗官"。《镜花缘》的新创,在于以笔记改造章回,融摄章回之形式与笔记之体性,形成了章回体的"著书者之笔"。《儒林外史》是思想家的小说,《红楼梦》是诗人的小说,我们不妨讲,《镜花缘》是学者的小说。衡量《镜花缘》新创之合理与否,其标准不是现代人的现代小说观念,应该是以古代小说文化的视域,将其放置在中国古代小说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花缘》 稗官文化 学者小说
下载PDF
《华威先生》与《在其香居茶馆里》讽刺个性之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庆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8-102,共5页
《华威先生》与《在其香居茶馆里》虽同为中国现代短篇讽刺小说之传世名作 ,但二者的讽刺个性却背道而驰 :前者工于漫画化 ,后者巧于解扣子 ;前者力在聚焦 ,后者着意点睛 ;前者是冷嘲热讽 ,后者却是不动声色。正因如此 ,《华威先生》的... 《华威先生》与《在其香居茶馆里》虽同为中国现代短篇讽刺小说之传世名作 ,但二者的讽刺个性却背道而驰 :前者工于漫画化 ,后者巧于解扣子 ;前者力在聚焦 ,后者着意点睛 ;前者是冷嘲热讽 ,后者却是不动声色。正因如此 ,《华威先生》的讽刺风格是犀利明快、谑而不虐 ,有铺陈渲染、汪洋恣肆之美 ;《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讽刺个性则是精粹含蓄、客观冷峻 ,呈惜墨如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 张天翼 沙汀 讽刺小说 个性 讽刺风格 《华威先生》 《在其香居茶馆里》 漫画化
下载PDF
奇诡诙谐 雅俗共赏——吴炽昌《客窗闲话》卮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振国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3-37,共5页
道光后期的浙江文坛上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文言小说集,如海宁吴炽昌的《客窗闲话》、许汶澜的《闻见异辞》,归安朱翊清的《埋忧集》、山阴赵季莹的《涂说》等,其中《客窗闲话》以其传奇性和诙谐性成为当时文言小说的杰出代表。吴炽昌,约... 道光后期的浙江文坛上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文言小说集,如海宁吴炽昌的《客窗闲话》、许汶澜的《闻见异辞》,归安朱翊清的《埋忧集》、山阴赵季莹的《涂说》等,其中《客窗闲话》以其传奇性和诙谐性成为当时文言小说的杰出代表。吴炽昌,约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卒年不详。其弟吴靕符,亦有《附客窗闲话》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炽昌 客窗闲话 吴靕符 海宁 文言小说
下载PDF
从明清白话小说用字看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荣荣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通过列举6组明清白话小说中和现代汉语中使用功能不同的字组,说明文字在不断发展演变,且具有时代性。在古籍整理中,应该注意这一点,不能"以今律古",对古书中的文字按照现代汉语用字习惯随意修改。
关键词 明清白话小说 文字 发展演变
下载PDF
余华:在细雨中无声的呼喊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平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余华小说的冷酷和残忍,多少都有点"作秀"的意思,是他在先锋精神笔罩下,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精心设计的一种写作策略。在作家心中是暗藏着热情的。余华小说的变化,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本质上仍然故我,关心的仍然是人的生命... 余华小说的冷酷和残忍,多少都有点"作秀"的意思,是他在先锋精神笔罩下,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精心设计的一种写作策略。在作家心中是暗藏着热情的。余华小说的变化,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本质上仍然故我,关心的仍然是人的生命,仍然是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余华在现实力量感召下创作出《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时,他真切地体会到,描写现实比形式探索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小说 创作 先锋小说
下载PDF
许三观的银幕“回归”——韩版《许三观》改编的突破与局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引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87-90,共4页
韩国电影《许三观》基于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而改编,特殊的出身决定了其特殊的命运。观众总是习惯性地将电影与原著相比较,甚至把是否忠实于原著作为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但这种评价体系忽略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异性,不利... 韩国电影《许三观》基于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而改编,特殊的出身决定了其特殊的命运。观众总是习惯性地将电影与原著相比较,甚至把是否忠实于原著作为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但这种评价体系忽略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异性,不利于对改编作品做出客观评价。突破这种束缚,将文本与电影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来比照,将为解读《许三观卖血记》以及改编的电影作品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河正宇 《许三观》 改编
下载PDF
成化《花关索传》与《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丽媛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6-41,共6页
刊刻于明清两代的《三国志演义》传世版本众多,然而学术界对其版本的研究明显不足。《三国志演义》各版本中(花)关索故事的有无与叙述内容之异同是其主要差异。明成化《花关索传》的出土,为中外学者以(花)关索故事为切入点对《三国志演... 刊刻于明清两代的《三国志演义》传世版本众多,然而学术界对其版本的研究明显不足。《三国志演义》各版本中(花)关索故事的有无与叙述内容之异同是其主要差异。明成化《花关索传》的出土,为中外学者以(花)关索故事为切入点对《三国志演义》版本进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文献依据,为从版本的源流演变和历史演义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吸收改编两方面对《三国志演义》进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成化说唱词话《花关索传》 文学史 《三国志演义》 版本研究
下载PDF
明初汉语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变化——以《训世评话》为中心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美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1-49,共9页
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 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九组词,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对比,进一步揭示每组词的兴替变化及其在元明的主导词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 《训世评话》 常用词 历时演变 兴替变化
下载PDF
“新生代”都市小说中生态美的缺失与重构——以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为例
18
作者 郭萌 赵学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98-102,114,共6页
由生态学和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生态美学,把文学批评的视野扩展到生态学的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范式和考察视角。透过生态美学这一视角,以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为例,着重考察"新生代"都市小说创作中所体... 由生态学和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生态美学,把文学批评的视野扩展到生态学的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范式和考察视角。透过生态美学这一视角,以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为例,着重考察"新生代"都市小说创作中所体现的生态美问题:一是在表现了物化都市对自然的远离及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异化之后,试图通过特定主题及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努力探寻都市社会的自然生态之美。二是在揭示了物化都市中人们始终处于空虚、失落、漂泊、流浪的精神状态之后,试图重构审美文化的价值形态,倡导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从而构建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共生的精神生态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都市小说 生态美 缺失 重构 邱华栋
下载PDF
比较分析欧·亨利与余华短篇小说的结尾设置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莉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是极具个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其众多佳作的结尾完全可以作为世界短篇小说结尾的范例。而余华则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对短篇小说理解颇为深刻的作家之一。本文将两者结尾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出他们短篇小说结尾设置上的艺... 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是极具个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其众多佳作的结尾完全可以作为世界短篇小说结尾的范例。而余华则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对短篇小说理解颇为深刻的作家之一。本文将两者结尾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出他们短篇小说结尾设置上的艺术闪光点,并以欧·亨利小说的结尾设置为参照,探索发现出余华小说的特性,进而总结出两者背后广阔的文艺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亨利 余华 短篇小说结尾 文艺共鸣
下载PDF
《花关索下西川传》校点失误举隅
20
作者 张社列 潘可可 宋艳君 《保定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1-89,共9页
《花关索下西川传》是《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中的一篇,目前只有朱一玄校点本。因底本某些地方模糊不清,刻印字体又受草书影响较大,加之首次校点,朱校本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对《花关索下西川传》校点本中存在的失校,校误,误校,脱字... 《花关索下西川传》是《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中的一篇,目前只有朱一玄校点本。因底本某些地方模糊不清,刻印字体又受草书影响较大,加之首次校点,朱校本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对《花关索下西川传》校点本中存在的失校,校误,误校,脱字,讹字,标点错误,残缺字、未识字处理不当等八十余处失误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增强校点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 《花关索下西川传》 校点失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