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谱精确采样的高光谱相机转扫成像几何校正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书民 张爱武 +4 位作者 胡少兴 王京萌 孟宪刚 段乙好 孙卫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7-562,共6页
针对转扫式光谱成像系统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转台转速过快造成校正后的影像存在有数据漏洞,以及获取的原始影像数据存在有严重几何形变,影响影像上地物信息的分类与识别等问题,介绍了转扫式光谱成像系统的组成并给出数据采集一般过程... 针对转扫式光谱成像系统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转台转速过快造成校正后的影像存在有数据漏洞,以及获取的原始影像数据存在有严重几何形变,影响影像上地物信息的分类与识别等问题,介绍了转扫式光谱成像系统的组成并给出数据采集一般过程,根据数据采集时单帧影像的覆盖范围和系统采集影像的速率等信息,在数据采集时对转台速度进行控制;结合影像获取时的起始与终止角度以及传感器距离前视点的距离等信息,详细推导了转扫式光谱成像空间定位模型,并对定位后影像进行格网划分和光谱重采样,给出了影像畸变校正的一般流程;鉴于影像空间定位后相邻帧间影像空间分辨率不一致,同时为保证获取最大的影像分辨率,采用最小空间采样间隔作为坐标定位后影像格网划分单元;考虑到新生成均匀格网与不均匀格网叠加进行光谱取值时,采用直接光谱采样可能造成的光谱混叠失真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置分布的光谱精确采样方法,以张家界老司城获取的高光谱影像数据为例进行畸变的校正,校正后影像上地物保持了原有的几何特征,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同时抽取不同地物点的光谱数据进行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光谱采样算法优于直接光谱采样,为同类产品的地面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相机 转扫 几何校正 老司城遗址
下载PDF
论程颐的天理论和道家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静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8-82,共5页
文章认为老子的“道”的内涵有三种含义,而程颐以其中的一种“空无”义解老子的也是道家的道.程颐认为万物的本源和本体并非空无而是客观实存的天理.程颐的天理论虽然和道家在“道”的基本内涵上迥然有别,但它又大量吸摄了道家的本... 文章认为老子的“道”的内涵有三种含义,而程颐以其中的一种“空无”义解老子的也是道家的道.程颐认为万物的本源和本体并非空无而是客观实存的天理.程颐的天理论虽然和道家在“道”的基本内涵上迥然有别,但它又大量吸摄了道家的本体论、本源论、规律论及自然论中所蕴的思辨哲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天理论 道家 本体论 本源论 规律论 自然论
下载PDF
论张嗣成的《老子》训释
3
作者 刘固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天师道第39代天师张嗣成所撰《道德真经章句训颂》,用理气性命之说解《老》,显示出援儒入道的倾向;同时又强调大道为每个人本来固有,金丹的修炼也毋须向外,而要靠自证自悟,由此体现了道教的本位特色。
关键词 《老子》 道德 道教
下载PDF
黄老学说:法家之东方“别派”与另类的“汉承秦制”
4
作者 李禹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59,共14页
战国后期形成的黄老学说系法家在东方齐地的一门“别派”,由于东方齐地特殊的政治文化,使它与三晋法家和西秦商、韩法家理论都有着重要区别,但是它们的基本共同点则是为建构大一统君主集权政治服务,主张以“法”治国,以“术”“势”驭... 战国后期形成的黄老学说系法家在东方齐地的一门“别派”,由于东方齐地特殊的政治文化,使它与三晋法家和西秦商、韩法家理论都有着重要区别,但是它们的基本共同点则是为建构大一统君主集权政治服务,主张以“法”治国,以“术”“势”驭臣。黄老学说在汉初通过“萧规曹随”,走上帝制时代另类的“汉承秦制”之路,从而使汉初的“汉承秦制”具有更复杂的特点。在文景时期,由于皇权与外戚、宗室、军功大臣之间博奕的张力,促使黄老之学与儒家学派成为维护各派政治利益的理论武器,导致西汉前期政治制度的建构、变革异常错综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学说 齐地法家 “汉承秦制” 汉代儒老之争 《黄帝四经》
下载PDF
中国美学学科形态的新探索——评劳承万《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郜东星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3-45,共3页
中国美学学科形态的建立是一个去西方化的过程,去西方化是去发现中国有没有对应于西方美学的东西,劳承万在《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一书中指出,在中国没有西方式的美学,只有"礼—乐"文化精神中之"乐学","... 中国美学学科形态的建立是一个去西方化的过程,去西方化是去发现中国有没有对应于西方美学的东西,劳承万在《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一书中指出,在中国没有西方式的美学,只有"礼—乐"文化精神中之"乐学","乐"是中国人的精神庇护所,是中国美学唯一的落脚点与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学 学科形态 中国美学 劳承万
下载PDF
杜甫“老成”释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竺 《保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0-86,92,共8页
杜甫评价庾信作品时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后又屡屡用"老成"评价他人的文学作品。"老成"体现出杜甫的文学审美观念,也是杜甫作品努力追求并达成的艺术高点。溯源"老成"一词词义,结合历代文学批... 杜甫评价庾信作品时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后又屡屡用"老成"评价他人的文学作品。"老成"体现出杜甫的文学审美观念,也是杜甫作品努力追求并达成的艺术高点。溯源"老成"一词词义,结合历代文学批评家对"老成"的理解,分析杜甫后期作品,发现"老成"一词既有"穷而后工"之意,也有"宏博渊雅"之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老成” 诗歌创作 审美观念
下载PDF
二程理学对道家思想之出入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春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6,共7页
二程虽出入老、释,却辟佛而较不辟老。二程的形上学、心性修养工夫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启发,吸收了不少道家所提出的哲学性问题、概念范畴、思辨方法,转化成儒家思想而创造出其理学思想的新面貌。例如:二程常说的"天理"一辞源... 二程虽出入老、释,却辟佛而较不辟老。二程的形上学、心性修养工夫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启发,吸收了不少道家所提出的哲学性问题、概念范畴、思辨方法,转化成儒家思想而创造出其理学思想的新面貌。例如:二程常说的"天理"一辞源出于《庄子》,庄子视"天理"为事物存在和活动所依循的内在理律、自然之理,二程更进一步地转折成人性所天赋的道德原理,建构出仁爱的道德形上学,程明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述,显然受庄子"道通为一"、"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命题所启发。程伊川"物物皆有理"的形上思想受庄子"万物殊理"的启发。然而,二程也有和道家不同处,例如庄子教人安时处顺来安命,程伊川认为义命或德命优位于自然的运命,二程以道德人格之培义为教育目标,与道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颢 程颐 老子 庄子 天理 仁爱 万物一体
下载PDF
老舍叙事语言“准确观”探微——以《出口成章》为中心
8
作者 蔡贤富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4-38,共5页
老舍极其重视文学的语言,《出口成章》纂集了他一生创作经验的精华,是他语言理论的集中体现。老舍视语言为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学作品生命力的表现。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老舍特别重视写人,强调叙事文学要通过语言准确地写出鲜明... 老舍极其重视文学的语言,《出口成章》纂集了他一生创作经验的精华,是他语言理论的集中体现。老舍视语言为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学作品生命力的表现。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老舍特别重视写人,强调叙事文学要通过语言准确地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老舍并非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而是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和体会,从叙述语言的安排、人物语言的设定、不同文体的遵循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方法和途径,对文学写作非常具有启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出口成章》 写人 准确
下载PDF
刍议程大昌的学派定位及学术影响
9
作者 陶新宏 《朱子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83-198,共16页
程大昌是与朱熹、陆九渊同时代的经世名儒。因其博通经史且能熔众家于一炉,卓然自成一家,后人对其学术派别多有分说。通过全面爬梳与考察程氏一生的学术思想和政治实践活动,能够获知他虽然无缘道学,但儒学气质清晰可见;虽然以儒解老、... 程大昌是与朱熹、陆九渊同时代的经世名儒。因其博通经史且能熔众家于一炉,卓然自成一家,后人对其学术派别多有分说。通过全面爬梳与考察程氏一生的学术思想和政治实践活动,能够获知他虽然无缘道学,但儒学气质清晰可见;虽然以儒解老、援道入儒,但其力图会通儒道以构建儒家形上思辨系统抗衡佛老之意图明显可见。程氏学术深湛,能发前人之所未发。一方面其著作被当时朝廷收藏并作为教材多次刊印,创建多所书院讲学授徒,传播儒学;另一方面其学术思想对新安理学乃至宋明理学的发展皆起到助推作用,尤其在解经范式及创发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人对其学术评价多有褒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大昌 儒学 以儒解老 会通儒道
原文传递
由郭店简《成之闻之》篇申说《老子》思想的礼学背景
10
作者 宁镇疆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49,151,共11页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不少内容非常突出礼让原则。这种礼让原则,或曰“能让”,或曰“分贱”,或曰“处贱”,或曰“不逞人”,或曰“其先不若其后”,或曰“其胜不若其已”。其中所体现的退处、甘居人下的精神又与《老子》思想如出一辙,...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不少内容非常突出礼让原则。这种礼让原则,或曰“能让”,或曰“分贱”,或曰“处贱”,或曰“不逞人”,或曰“其先不若其后”,或曰“其胜不若其已”。其中所体现的退处、甘居人下的精神又与《老子》思想如出一辙,这再次证明了《老子》思想与周代礼学的深层渊源。旧说谓老子谙于礼学、孔子从老子问礼,均不容轻易否定。《老子》思想既与周代礼学关系密切,而礼学又为儒家或孔门专擅,这也说明儒、道早期多有相通之处,并非如后世般视同水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之闻之》 礼学 《老子》 退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