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rn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Southwest Yunnan,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富仁 苏刚 +2 位作者 崔效锋 舒赛兵 赵建涛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1年第1期18-24,共7页
By means of inversion of fault slip data, the parameters of 20 tectonic stress tensors in Southwest Yunnan region are determined.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stress field of the region obtained from focal mechanism solu... By means of inversion of fault slip data, the parameters of 20 tectonic stress tensors in Southwest Yunnan region are determined.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stress field of the region obtained from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this region are obtained. From the west of Zhenyuan-Yingpanshan fault to the south of Longling fault zone, the maximum compressional stress is in NNE direction and the stress regime is mainly of strike-slip type. In Longling fault zone and the area north to it, the direction of maximum compressional stress is near-NS or NNW, the stress regime is of strike-slip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 Yunnan modern tectonic stress field slickenside on active fault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下载PDF
Focal mechanism and modern stress field along the Burmese Arc and its vicinity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鸿吉 秦建业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4年第4期577-585,共9页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Burmese Arc represents a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Himalayan collision belt and the Indonesian Arc. The detail analysis of focal mechanism in the Burmese Arc and its vicinity now im...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Burmese Arc represents a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Himalayan collision belt and the Indonesian Arc. The detail analysis of focal mechanism in the Burmese Arc and its vicinity now implicates two dominant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prevailing stress field in the region. The first is the Indian Plate motion, which produces a SSW-NNE compressive stressl the second is the overthrusting of the Eurasian Plate above the indian Plate, which results in a NEE-SWW compressive stress and a tensile stress approximately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tectonic lines. The flow of material from the deep crust of Tibet to Burmese region facilitates the overthrusting. The two share a common dynamic source, namely, the NNE mo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al mechanism modern stress field Burmese Arc Indian Plate
下载PD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Modern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North China before and after the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被引量:3
3
作者 Cui Xiaofeng and Xie Furen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CSB, Beijing 100085,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2年第1期71-80,共10页
By using 126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M S≥4.7) during the period of 1963~1998, modern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North China is inverted by means of the step by step convergence. The inversion results ind... By using 126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M S≥4.7) during the period of 1963~1998, modern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North China is inverted by means of the step by step convergence. The inver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the research region is clearly variational in space and time: (1) The middling principal stress axis σ 2 is basically vertical.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axes σ 1 and σ 2 are nearly horizontal, but the azimuths of σ 1 and σ 3 are inconsistent in different districts and periods. (2)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in 1976, the three principal stress axes are uniform. The azimuth of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xis σ 1 is 68° (striking in a NEE-SWW direction). (3) Afte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xis σ 1 and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axis σ 3 have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In the northern area of North China an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xis σ 1 is also striking in a NEE-SWW direction. Its azimuth is 68°. It is the same as that before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In the southern area of North China,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xis σ 1 is striking in a E-W direction and its azimuth is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部 反演分析 构造应力场 时空分析 唐山地震 1976年
下载PDF
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琳静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0期195-198,共4页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专业结构上的失配性问题,不缺毕业生,但缺高层次、现场应用型工程师人才。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改革和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存在共生关系,开展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探索...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专业结构上的失配性问题,不缺毕业生,但缺高层次、现场应用型工程师人才。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改革和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存在共生关系,开展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探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智能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分别从企业角度、学校角度、教师角度及学生角度阐述了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具体路径,提出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双导师双循环”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双师型”结构化教学团队、创新评价考核方式等具有可行性的培养方案。推动校企合作全面融合,形成校企双方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实现各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度优、利用率高、教学效果好的建设目标,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职业教育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现场工程师
下载PDF
基层治理中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路径——“场域—惯习”框架下J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章文光 李心影 李鹏超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行政与自治在长期的博弈中走向耦合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然选择,而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路径探析尚不充分。J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蕴含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行为逻辑,通过构建“场域—惯习”框架分析其作用逻辑发现:行政属性赋能、自... 行政与自治在长期的博弈中走向耦合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然选择,而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路径探析尚不充分。J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蕴含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行为逻辑,通过构建“场域—惯习”框架分析其作用逻辑发现:行政属性赋能、自治属性嵌入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使社区治理场域中“规则”“利益”“关系”场域发生变化,形塑“行政任务对接居民需求”“规范议事协商”“多元联合共治”的惯习。与此同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培育主体“认同归属”“契约责任”惯习,重塑“熟人社区”,形成全方位规范制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本体属性和工作机制为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推动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行政 自治 场域—惯习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学校体育场域的话语批判与重构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立杰 朱建勇 +1 位作者 王厚雷 王竹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
在新的历史起点和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应将学校体育放置于更为宏大的时代语境和话语空间中进行全面地认知和把握。基于此,该研究针对当前制约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困境,对我国学校体育场域话语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审思。研... 在新的历史起点和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应将学校体育放置于更为宏大的时代语境和话语空间中进行全面地认知和把握。基于此,该研究针对当前制约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困境,对我国学校体育场域话语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审思。研究认为,我国学校体育场域的话语空间中存在外部话语权力冲突、内部话语竞争失调、话语主体缺失和话语表达不畅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实践规则制约惯习生成、实践形式限制资本获取、实践过程影响行动策略和实践结果背离场域逻辑。重构路径包括:转化场域,回归“学生主体”的体育实践情境;重塑惯习,唤醒“意义在场”的身体自我建构;反思实践,关照个体生命的完整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学校体育场域 青少年体育 话语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维度:出场境域、范式特征和价值意蕴
7
作者 孙斌 饶华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
从西方现代化的问题出发,中国式现代化以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现代化的关系调节和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为出场境域,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形成了现代化普遍意义特征与中国特色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相结合的范式特征,为人类现代化提供... 从西方现代化的问题出发,中国式现代化以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现代化的关系调节和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为出场境域,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形成了现代化普遍意义特征与中国特色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相结合的范式特征,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实现现代化要坚持价值的本质回归、坚持自信自立和坚持系统观念的价值意蕴,丰富了现代化理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出场境域 范式特征 价值意蕴
下载PDF
某沙漠油田标准化设计提升实践
8
作者 张力 胡景磊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93-195,199,共4页
某沙漠油田位于沙漠腹地,自然环境恶劣,温差大,风沙肆虐,工程建设人员身体精神经受多重考验;油田远离城市,社会依托条件差,材料物资购买运输困难;沙漠环境影响施工,基坑、管沟容易坍塌,混凝土养护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油田地面工程... 某沙漠油田位于沙漠腹地,自然环境恶劣,温差大,风沙肆虐,工程建设人员身体精神经受多重考验;油田远离城市,社会依托条件差,材料物资购买运输困难;沙漠环境影响施工,基坑、管沟容易坍塌,混凝土养护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大力探索实践“五化”技术,促进了一大批工程项目快速建成投产。在总结前期工程项目标准化设计成功经验的同时,对不足之处进行研究提升后应用于指导后续工程设计并取得很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油田 五化 标准化设计
下载PDF
城市社区治理适应性变革的内在紧张与优化路径——基于多案例社区比较
9
作者 毛丹 张丽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5,共10页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肩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使命。城市社区治理的场域结构、主体协同、规则供给和资本布局的差异性催生不同类型的治理适应性变革。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失衡、主体利益的非一致性及其行为边界的动态性...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肩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使命。城市社区治理的场域结构、主体协同、规则供给和资本布局的差异性催生不同类型的治理适应性变革。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失衡、主体利益的非一致性及其行为边界的动态性、规则供给条件的复杂性与供给效果的局限性、治理手段的非相宜性与强行政的回归等导致城市社区治理适应性变革的内在紧张。消解结构性、主体性、制度性和技术性紧张,需优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党建引领行动主体治理角色精准定位、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的规则指引、引导社区技术资本“以人为本”有序发展,逐步实现社区治理系统的耦合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适应性变革 场域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空间、动作与知识类型:现代足球的意义
10
作者 路云亭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足球带有远古性、仪式性与奇幻性特征。从人类演艺史的角度看,足球更近似一种原始演艺形态。在新时代休闲精神的引领下,足球出现了与现代演艺形态相融合的态势。足球与戏剧的链接媒介为源于远古的仪式行为。足球是一种扩大了空间的戏剧... 足球带有远古性、仪式性与奇幻性特征。从人类演艺史的角度看,足球更近似一种原始演艺形态。在新时代休闲精神的引领下,足球出现了与现代演艺形态相融合的态势。足球与戏剧的链接媒介为源于远古的仪式行为。足球是一种扩大了空间的戏剧,剧场则是一种微缩化的足球场。足球模仿的主体对象是自然,戏剧模仿的主体对象是人生,两者都有超空间意义的历史符码。足球还是一种相对孤立的群体性身体行为,象征着时间的纯度、空间的可感性以及人类终极命运的一致性,足球由此具备了跨文化意义。激情是极度痛苦与极度欢乐的对立体。戏剧中的激情折射的是一种内在的动作,而足球中的动作彰显的是一种外在的激情。戏剧与足球的至高价值体现在对生活本体意义的折射层面,其核心意向是对世界的假设力,两者的融合性能量体现的是一种后工业化时代观念革新状态。作为一种对人类早期主流生活的纪念形态,足球所体现的史前性意义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足球 场域空间 动作展示 知识类型
下载PDF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是怎样炼成的:基于一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案例分析
11
作者 姚丽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现场工程师强调以经验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以解决真实职业情境中的复杂问题为核心,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其培养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张家港分院和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发现两者联合培养现场... 现场工程师强调以经验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以解决真实职业情境中的复杂问题为核心,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其培养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张家港分院和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发现两者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主要采取了三点举措:搭建立体化的组织架构、实施角色多样化的培养路径、构建特色化的校企融合发展模式。该案例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提供的启示为:架构多元共生的治理机制、践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优化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打造“双师型”教学混编团队、强化人才培养评价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工程师 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下载PDF
近现代华西地区翻译场域的生发与嬗变
12
作者 唐绪华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3期81-90,共10页
翻译场域的空间效应有助于阐明特定时段区域性翻译活动的历史蕴意。近现代华西地区翻译场域的生发与嬗变是殖民扩张语境下的传教运动和抗日战争语境下文军西征的时代产物。以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界,该翻译场域前期的行动者主体以来华传... 翻译场域的空间效应有助于阐明特定时段区域性翻译活动的历史蕴意。近现代华西地区翻译场域的生发与嬗变是殖民扩张语境下的传教运动和抗日战争语境下文军西征的时代产物。以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界,该翻译场域前期的行动者主体以来华传教士为主,后期则以中国学者为主,两大译者群体的文化身份和翻译动因各有不同。行动者主体身份的嬗替使华西地区翻译场域中的资本占位发生根本性转变。本文认为既应该批判华西传教士企图通过翻译活动瓦解本土文化认同、构建知识权力体系的文化帝国主义本质,也应该肯定中国学者在抗战大后方通过翻译实践反抗知识霸权、化解边疆危机和建构国族认同的民族主义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华西地区 翻译场域 生发 嬗变
下载PDF
解析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矿产领域中的应用
13
作者 江健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11期89-91,共3页
测绘技术在地质矿产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高精度的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为地质勘探、资源评估和矿产开发提供支持。同时通过数字化三维地图模型的构建,可获得更多地质矿产领域中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特征数据。基于此,本文主要对... 测绘技术在地质矿产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高精度的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为地质勘探、资源评估和矿产开发提供支持。同时通过数字化三维地图模型的构建,可获得更多地质矿产领域中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特征数据。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矿产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现代测绘技术的概述以及在地质矿产领域重要性的分析,总结概括了地质矿产中的勘察以及开采应用内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测绘技术 地质矿产领域 应用分析
下载PDF
近代福建留学生群体文化再生产机制研究
14
作者 江盈盈 柯佳音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近代福建留学生群体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角色,其文化再生产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该群体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近代福建留学生文化资本的积累传递与国家需求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在内外教育场域的文化再生产活动中具有的个... 近代福建留学生群体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角色,其文化再生产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该群体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近代福建留学生文化资本的积累传递与国家需求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在内外教育场域的文化再生产活动中具有的个体能动性。研究指出,家庭和宗族在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时代因素以及集体主义的家国情怀强化了本土非正式教育场域提倡的“重文尚教”“致用之学”惯习,本土正式教育场域的“中西结合”惯习提升了近代福建留学生群体在跨文化教育场域中的资本转换率,实现了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中国本土化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再生产 近代福建留学生 文化资本 教育场域
下载PDF
从“目的王国构建”到“实践场域践行”:现代系统论畛域下“中国梦”省思
15
作者 王学荣 《北方论丛》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就“中国梦思想—理论体系”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而言,二者是一种“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质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地涵摄了“中国梦”的“思想理论体系”。按照“现代系统论”... 就“中国梦思想—理论体系”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而言,二者是一种“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质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地涵摄了“中国梦”的“思想理论体系”。按照“现代系统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的观点,作为一个“思想理论体系”而言,“中国梦”本身构成一个“系统”,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一个更宏大的“系统”,就此而论,中国梦的“思想理论体系”可以视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更宏大系统”当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说中国梦是“目的王国的构建”,倒不如说中国梦是一种“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社会实践的践行”,中国梦不宜滞留于一种形而上意义的哲学思辨,而应当彰显为“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社会实践意义上的积极践行”之双重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王国构建 实践场域践行 中国梦体系 现代系统论
下载PDF
环境法典编纂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忠梅 《法治社会》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必须准确理解和努力推进实现的目标。在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的组织推动下,环境法学界围绕环境法典编纂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达成了环境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必须准确理解和努力推进实现的目标。在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的组织推动下,环境法学界围绕环境法典编纂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达成了环境法典编纂条件已经成熟、采用适度法典化模式、编纂“领域型”法典、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建构法典框架等共识。下一阶段,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应进一步统一法典编纂理路、准确把握“统筹立改废释纂”的整体要求,着力解决好明确价值判断标准、妥善处理几对基本关系、增强环境法典编纂研究的法学理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环境法典 领域法
下载PDF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现今地温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露梅 邝荣禧 +4 位作者 郭慧 左丽琼 苟富刚 许书刚 张硕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4-962,共9页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隶属于下扬子陆块,区内主要包含有苏北坳陷、中部隆起、苏南坳陷、南通—太湖隆起等构造单元。通过分析该区39口地热井测温数据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地温梯度、深部地温和大地热流分布特征进行剖析,并分...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隶属于下扬子陆块,区内主要包含有苏北坳陷、中部隆起、苏南坳陷、南通—太湖隆起等构造单元。通过分析该区39口地热井测温数据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地温梯度、深部地温和大地热流分布特征进行剖析,并分析地温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岩石热导率、盖层厚度和火山岩体。结果表明苏南地区地温梯度范围为14.9~26.5℃/km,平均值为21.3℃/km,大地热流值介于51.0~73.5 mW/m^(2)之间,平均值为64.2 mW/m^(2);研究区地温梯度、深部地温和大地热流分布均表现出凹凸分布的特征,隆起区高于坳陷区,钻孔存在地温梯度分段现象,热导率高的地层地温梯度较热导率低的地层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 现今地温场 地温梯度 大地热流 热导率
下载PDF
文学场多元分化下的茅盾文学奖
18
作者 范国英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5-53,共9页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第四和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定时期语境的规约和限制。就第一和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现实题材作品所...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第四和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定时期语境的规约和限制。就第一和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现实题材作品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历史题材作品所占的比例,而从第三届开始,历史题材获奖作品所占的比例就逐渐提升,以至于历史题材作品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现实题材作品所占的比例。历史题材获奖作品和现实题材获奖作品构成比例的变化,本身就说明了现实主义在把握20世纪90年代更为复杂的现代性问题时的无力感,以至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逃避——从现实逃到历史。当由现代化进入现代性语境时,支撑现实主义的哲学和形而上学世界观被动摇时,必然就会出现现实题材作品和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所占比例的大幅度下降。自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起,获奖作品构成上的变化本身就折射出现代性语境下出现了文学场多元分化的状态,第三、第四和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必然就会受到其置身的多元分化的文学场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文学场 现代性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田野政治学的范式自觉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军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0,共7页
中国政治学作为一门建制学科,从诞生之初就是基于实践需要,为解决实践问题而产生的“经世致用”的学科。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在“实践需要与理论供给困境”中逐渐出现“自主研究”的范式转型。田野政治学是这一转型的体现,它在... 中国政治学作为一门建制学科,从诞生之初就是基于实践需要,为解决实践问题而产生的“经世致用”的学科。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在“实践需要与理论供给困境”中逐渐出现“自主研究”的范式转型。田野政治学是这一转型的体现,它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中形成自主性的研究路径,在农村政治研究遭遇的理论失灵中获得方法自觉,并在实践表达中形成概念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田野政治学 范式
下载PDF
新时代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城乡比较——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世明 程荃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4,共11页
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经验,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仍面临适应性困境。为应对社会基础的结构性变迁,“枫桥经验”正在积极顺应城市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治理内涵、治理空间、治理... 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经验,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仍面临适应性困境。为应对社会基础的结构性变迁,“枫桥经验”正在积极顺应城市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治理内涵、治理空间、治理功能上不断拓展完善。基于场域理论,从治理资源、关系结构、治理空间、制度供给的角度界定城市和乡村基层治理中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适用差异,进而提出新时代在城市基层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优化路径,以期在新时代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版“枫桥经验” 场域理论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