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仁者爱人到天人合一:仁的内涵辨析——以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落点
1
作者 苏艳丽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4-69,共6页
仁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文化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最重要的德目。仁从爱这一生命情感出发,激发内心的德性自觉和责任使命,最终成就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境界。对于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仁的思想牵涉人生、理想、道... 仁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文化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最重要的德目。仁从爱这一生命情感出发,激发内心的德性自觉和责任使命,最终成就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境界。对于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仁的思想牵涉人生、理想、道德、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等诸多重要命题,对大学生的情怀培养、人格塑造和价值选择至关重要。结合思政教学,梳理了仁在伦理学和哲学层面的丰富内涵,阐述了这一独特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治” 仁者爱人天人合一
下载PDF
试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婷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8-92,共5页
孔子是儒家礼乐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音乐蕴涵着“和”的要素,将乐音之“和”推及到整个社会宇宙,能使整个社会宇宙得到和谐化的发展。音乐通过艺术的感化影响人们的心灵,可以移风易俗,善民心,所以孔子强调“乐教”的作用。在孔子看... 孔子是儒家礼乐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音乐蕴涵着“和”的要素,将乐音之“和”推及到整个社会宇宙,能使整个社会宇宙得到和谐化的发展。音乐通过艺术的感化影响人们的心灵,可以移风易俗,善民心,所以孔子强调“乐教”的作用。在孔子看来音乐是受制于“礼”的,礼可以建立秩序,乐可以造成和谐。制礼作乐必须适度中节,才能充分发挥其功用。本文试从礼与乐的关系,分析孔子“尽善尽美”、“中和”、亲雅乐恶郑声等一系列音乐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音乐思想 礼乐思想 尽善尽美 音乐审美观
下载PDF
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析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修建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2-35,共4页
儒家"和心"思想的发展历程表明,儒家心灵和谐的基础与核心可以用一个"爱"字来概括。历代儒家"和心"思想的阐发,都是围绕着"统摄诸德"的"仁"来展开的。儒家的"和心"思想,... 儒家"和心"思想的发展历程表明,儒家心灵和谐的基础与核心可以用一个"爱"字来概括。历代儒家"和心"思想的阐发,都是围绕着"统摄诸德"的"仁"来展开的。儒家的"和心"思想,逻辑地展现了儒家由心灵和谐到社会和谐的向度。围绕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其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和心 天人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乃构建和谐社会之精髓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惠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2期6-9,共4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行不悖;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不能违背自然或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原始儒家尤其是其创始人孔子于《论语》中所提及的学术思想,至今仍然有着建构社会和谐秩序的实践意蕴。这对于增强...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行不悖;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不能违背自然或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原始儒家尤其是其创始人孔子于《论语》中所提及的学术思想,至今仍然有着建构社会和谐秩序的实践意蕴。这对于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有着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精髓
下载PDF
略谈孔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雷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83-85,共3页
“仁”是孔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孔子从“仁者爱人”这一仁学思想的核心观念出发,倡导并实现的“达仁为政”的思想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其合理观念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孔子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仁和之道—时代的呼唤
6
作者 牟钟鉴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仁和之道,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和传承,为人类世界提供了前进的智慧。无论什么时代,仁和之道,都是广纳人类文明、引领时代前进的文化旗帜。人类历史表明,履行仁和之道,实现世界的文明对话,互尊、互谅、互名、互利,同舟共济和平对接,是时代... 仁和之道,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和传承,为人类世界提供了前进的智慧。无论什么时代,仁和之道,都是广纳人类文明、引领时代前进的文化旗帜。人类历史表明,履行仁和之道,实现世界的文明对话,互尊、互谅、互名、互利,同舟共济和平对接,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趋势。同时,仁和之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征,需要人类在学习、沟通和综合创新中去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和之道 广纳文明 文明对话 综合创新
下载PDF
儒家环境保护思想发微
7
作者 毛永波 《唐都学刊》 2009年第4期72-75,共4页
儒家认为"天"是具有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的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只有重物节物才能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 儒家认为"天"是具有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的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只有重物节物才能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常地生生息息,人类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以时禁发是儒家环境保护的行为法则;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儒家认为,对待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天地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若随意破坏浪费这些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仁爱万物是儒家环境保护思想的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环境保护思想 天人合一 以时禁发 仁爱万物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孔子仁学伦理思想——接着冯友兰“抽象继承法”讲 被引量:1
8
作者 肖瑞兵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如何对待孔子仁学伦理思想?本文尝试着使用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即接着冯友兰“抽象继承法”讲。简言之,就是对孔子仁学伦理思想进行逻辑分析,将其分解为具有抽象性意义的“爱”和具体性意义的“仁”的外延和阶级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超... 如何对待孔子仁学伦理思想?本文尝试着使用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即接着冯友兰“抽象继承法”讲。简言之,就是对孔子仁学伦理思想进行逻辑分析,将其分解为具有抽象性意义的“爱”和具体性意义的“仁”的外延和阶级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超越性继承(注重精神性继承),不仅要继承其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爱”,更要继承其活的“能近取譬”、“将心比心”精神内涵,最终将其放入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进行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继承法 接着讲 和谐 仁爱
下载PDF
儒学现代发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蒙培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4,共10页
儒学的现代发展有三个阶段,当前是儒学进入多元文化对话时期,出现了向不同层面发展的趋势。要阐明儒学的意义,需要深入到先哲的心灵世界,通过体验的方法,领会其生命意义,从当代的问题意识出发,开展深层对话,以解决儒学与政治、宗教的关... 儒学的现代发展有三个阶段,当前是儒学进入多元文化对话时期,出现了向不同层面发展的趋势。要阐明儒学的意义,需要深入到先哲的心灵世界,通过体验的方法,领会其生命意义,从当代的问题意识出发,开展深层对话,以解决儒学与政治、宗教的关系问题。儒学的核心价值是仁,仁是普遍的生命关怀,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不同于单纯的知性学说。仁的实现,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的生态和谐。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儒学普世价值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现代 深层对话 生态和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