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tary String and Elegant Melody: Master Taixu's Theory on Buddhism and Society
1
作者 HE Rong 《The Voice of Dharma》 2021年第2期29-44,共16页
Master Taixu(太虚, 1890-1947) was an eminent monk of modern China, and is well-known for his passionate appeal for a fundamental reform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Humanistic Buddhism(renjian fojiao... Master Taixu(太虚, 1890-1947) was an eminent monk of modern China, and is well-known for his passionate appeal for a fundamental reform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Humanistic Buddhism(renjian fojiao 人间佛教, meaning Buddhism in human life).” While being well ver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Buddhist thought, he also embraced the Western social sciences, such as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Historical documents show that he was also familiar with the new currents of European sociology of the day and he had developed his own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This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the sociology within his voluminous works. By combing through Master Taixu’s ideas such as a call for the creation of a new system of work ethic based on Buddhist values and a new kind of Buddhist “Realism” with the goal of helping to reform society and modernize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for further sociological study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secular society based on his social theory, thus establishing that Master Taixu was an important pioneer of interpreting modern soci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ddh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ter taixu Buddhism’s view of society Buddhist work ethic Chinese Buddhism
原文传递
张载与此岸性认定
2
作者 宋志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7,F0002,共8页
张载率先改变儒释道三教并用格局,告别宗教时代,推进中国哲学史进程,揭开宋明理学新篇章。他站在儒家立场上回应佛教,创立气本体论,证明此岸世界的唯一性和真实性,重申一元世界观,迈出了宋明理学思潮的第一步。他提出的太虚即气说和天... 张载率先改变儒释道三教并用格局,告别宗教时代,推进中国哲学史进程,揭开宋明理学新篇章。他站在儒家立场上回应佛教,创立气本体论,证明此岸世界的唯一性和真实性,重申一元世界观,迈出了宋明理学思潮的第一步。他提出的太虚即气说和天人合一说有新意也有局限。由于气在价值上中立,限制张载的视野,难以对儒家伦理提供本体论担保,不得不让位于天理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太虚即气 此岸
下载PDF
钱穆对张载“太虚”观的解读
3
作者 石力波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太虚”是张载关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关键范畴,也是争议最多的范畴。钱穆概括关学为“长精思,重力践”,认为张载是“粹然一儒者”。他对张载“太虚”观念主要从幽、常、本体、全体、主体等角度加以解读。钱穆基于“虚”“气”不二的... “太虚”是张载关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关键范畴,也是争议最多的范畴。钱穆概括关学为“长精思,重力践”,认为张载是“粹然一儒者”。他对张载“太虚”观念主要从幽、常、本体、全体、主体等角度加以解读。钱穆基于“虚”“气”不二的根本性认识,认为“气”(包括气化以下)是从部分着眼,为一偏,为一客;“虚”是从整体着眼,为一全,为一主,为学界整合以“太虚”为“清通之气”或“形上本体”等不同见解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关学 “太虚” “气”
下载PDF
太学学官“作新斯文”职责与北宋太学文风变革
4
作者 王朋飞 马自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3,共10页
北宋太学学官是太学制度和文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太学规模扩大、学规完善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为太学文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在任命制诰中太学学官被朝廷委以“作新斯文”之责,他们自觉履行这一职责并肩负起了改造太学文风的... 北宋太学学官是太学制度和文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太学规模扩大、学规完善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为太学文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在任命制诰中太学学官被朝廷委以“作新斯文”之责,他们自觉履行这一职责并肩负起了改造太学文风的重任。这主要表现在庆历间石介等极力排抑西昆浮靡之风、引导太学文风走向“太学体”的险怪,以及熙宁后慕容彦逢、葛胜仲、曾几、陈与义等为振作卑弱文风所作的努力。太学学官“作新斯文”之举是北宋文风改革的重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太学学官 “作新斯文” 太学文风 变革
下载PDF
庆历四年太学独立建校的原因及影响探赜
5
作者 黄一庆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庆历四年太学的独立设置,标志着北宋的教育重心从品官子弟向平民子弟转移,开启了宋代教育发展的新纪元。为弥补宋初人才培养和选拔体制的缺陷,顺应教育下移的时代发展趋势,仁宗朝廷在借鉴西汉至五代各朝中央官学体制架构的基础上,结合... 庆历四年太学的独立设置,标志着北宋的教育重心从品官子弟向平民子弟转移,开启了宋代教育发展的新纪元。为弥补宋初人才培养和选拔体制的缺陷,顺应教育下移的时代发展趋势,仁宗朝廷在借鉴西汉至五代各朝中央官学体制架构的基础上,结合历代朝廷重臣所提的兴学建议,延续了当朝初期的太学馆制度,专为八品以下及庶民子弟建立太学,以期实现为国育才的目的。庆历四年独立设置太学受当时教育改革环境影响,是仁宗朝廷改革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和选拔体制所取得的代表性成就,对当时及以后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历兴学 太学 教育下移 三馆制度
下载PDF
中国古典大学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宁 刘宝存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9-72,共4页
在西方大学理念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就已经出现过以太学、书院为代表的探索高深学问的古典大学。中国古典大学的理念基础是儒家著作《大学》,后来经过董仲舒、朱熹在太学和书院的发展,中国古典大学以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自由讲学、鼓励学... 在西方大学理念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就已经出现过以太学、书院为代表的探索高深学问的古典大学。中国古典大学的理念基础是儒家著作《大学》,后来经过董仲舒、朱熹在太学和书院的发展,中国古典大学以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自由讲学、鼓励学生自己钻研为核心的办学理念,这些理念迄今仍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学 书院 古典大学 办学理念
下载PDF
广东外海太虚拳历史渊源与传承考略 被引量:2
7
作者 索奇山 胡小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1,共3页
通过文献法查阅太虚拳相关历史资料,实地调查访谈广东省江门市外海太虚拳传承人,基本理清外海太虚拳的历史渊流与传承脉络。主要结论:外海太虚拳是武当内家拳种,溯其源由武当张三峰所创,历经宋、元、明,后传入清代皇宫。咸丰年间,因&qu... 通过文献法查阅太虚拳相关历史资料,实地调查访谈广东省江门市外海太虚拳传承人,基本理清外海太虚拳的历史渊流与传承脉络。主要结论:外海太虚拳是武当内家拳种,溯其源由武当张三峰所创,历经宋、元、明,后传入清代皇宫。咸丰年间,因"陈皮拳缘"留得江门市外海太虚拳一脉。自从清朝晚期,伍荣羽之"陈皮拳缘"到当前发展的"枝繁叶茂",太虚拳传承脉络清晰,在挖掘保护中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拳 历史渊源 张三峰
下载PDF
浅析中国当代大学的遗传基因——兼谈中国太学和中世纪大学的差异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广明 朱新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256,共4页
中国太学与中世纪大学之间在设置方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征。中世纪大学被称为当代大学的母体,中国太学虽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但中国太学并不被看作中国当代大学的源头。分析中国当代大... 中国太学与中世纪大学之间在设置方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征。中世纪大学被称为当代大学的母体,中国太学虽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但中国太学并不被看作中国当代大学的源头。分析中国当代大学特征,可以发现中国当代大学在设置方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与中国太学有着天然的继承性和同质性;但同时,中国当代大学缺失了中世纪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中国太学的遗传基因在中国当代大学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中国太学应视为中国当代大学的源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大学 太学 中世纪大学
下载PDF
六朝太学与国学考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连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共7页
学术界对六朝时期太学与国学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看法。有六朝国学始于东吴孙休时说,有东吴无国学说。有人认为南朝的太学与国学是两所并列的学校,有时两者同置,有时一存一废;有南朝只有国学而无太学说等。事实上东吴并无太学或国学存在;... 学术界对六朝时期太学与国学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看法。有六朝国学始于东吴孙休时说,有东吴无国学说。有人认为南朝的太学与国学是两所并列的学校,有时两者同置,有时一存一废;有南朝只有国学而无太学说等。事实上东吴并无太学或国学存在;西晋开始在太学之中设置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校舍分离,号称“二学”;东晋先设太学,后又增设国学,并将“二学”校舍合并;南朝“太学”与“国学”为一校二名,由于国学以上层贵族子弟为培养对象,国学的地位和名声高于太学,因此“国学”常常取代“太学”,成为国家最高学府的习惯通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学 国学 国子学 太学生 国子生
下载PDF
张载“太虚”的价值向度与品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奇伟 王传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173,共7页
张载基于"太虚"的哲学基点不仅建构了系统而缜密的价值哲学体系,而且在前贤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创见,尤其是他建构的以"太虚"为基点的价值哲学更是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诸多学者。在"太虚至善"的价值理... 张载基于"太虚"的哲学基点不仅建构了系统而缜密的价值哲学体系,而且在前贤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创见,尤其是他建构的以"太虚"为基点的价值哲学更是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诸多学者。在"太虚至善"的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张载提出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并试图通过变化气质来消弭二者间的张力,从而创建出"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善反"之路与复归之路。正是在"人"趋近于"天"、趋近于"太虚"的价值理路中,"人"的价值与"太虚"的价值得以完美地融合与呈现并在融合中实现价值超越;同时,个人在现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价值理想与"民胞物与"的现实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太虚” 价值本体 价值向度 价值品性
下载PDF
汉代太学浅说 被引量:6
11
作者 晋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77,共4页
汉代是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奠基和迅速发展时期。太学的建立 ,标志着我国具有了比较完备形态的大学。通过对太学的考察 ,我们可以看出 :太学的兴衰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统治者始终把通经入仕与太学的发展紧密结合 ,实行“劝以官禄... 汉代是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奠基和迅速发展时期。太学的建立 ,标志着我国具有了比较完备形态的大学。通过对太学的考察 ,我们可以看出 :太学的兴衰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统治者始终把通经入仕与太学的发展紧密结合 ,实行“劝以官禄”的政策。太学对汉代的政治统治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太学 官学制度
下载PDF
归太虚而成圣人——大盐中斋的太虚境界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燕 潘畅和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大盐中斋在思想学术上以阳明学为立足点,兼收程朱,其思想以"太虚"为核心,归太虚就是要遵从天地万物之理,成就圣人境界。要归太虚,必须致良知;而良知为气质所拘束,只有变化气质,消除气拘物蔽,达观生死,才能使心复归太虚本体,... 大盐中斋在思想学术上以阳明学为立足点,兼收程朱,其思想以"太虚"为核心,归太虚就是要遵从天地万物之理,成就圣人境界。要归太虚,必须致良知;而良知为气质所拘束,只有变化气质,消除气拘物蔽,达观生死,才能使心复归太虚本体,真正达到致良知;与致良知相对而言,去虚伪也是归太虚的一个方法,即祛除人欲虚妄以显现灵明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太虚 致良知
下载PDF
太虚大师佛学思想的世俗化探求 被引量:2
13
作者 贲利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世俗化转向成为各界也包括思想界的普遍趋势,因此,明清之际出世化倾向突显的佛学在近现代的发展,更加具有与世俗化问题对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太虚大师作为中国现代佛教发展的领军人物,紧紧围绕"世俗化"...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世俗化转向成为各界也包括思想界的普遍趋势,因此,明清之际出世化倾向突显的佛学在近现代的发展,更加具有与世俗化问题对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太虚大师作为中国现代佛教发展的领军人物,紧紧围绕"世俗化"这一核心问题,在保留自身超越性品格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佛学的世俗化转向,为佛学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 佛学 佛教 世俗化
下载PDF
张载“气以载性”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4,共4页
张载苦心探析在气化流行过程中的"太虚"、"性"与"气"的关系,提出了"气以载性"、"气质之性"等理学命题,建构了以"性"为本、"气"为载体、"性""气&... 张载苦心探析在气化流行过程中的"太虚"、"性"与"气"的关系,提出了"气以载性"、"气质之性"等理学命题,建构了以"性"为本、"气"为载体、"性""气"互为表里共同化生万物的宇宙本体思想,为后来程朱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太虚 气化流行 气以载性 气质之性
下载PDF
北宋仁宗朝的太学及其学风、文风 被引量:2
15
作者 牛思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40,共8页
北宋仁宗一朝历称皇宋盛世,于此期间范仲淹倡言而发起了庆历兴学。其中,太学之重建作为庆历兴学的重要举措,奠定了宋朝太学的制度基础,并以其国家最高学府的特殊地位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和社会层面的诸多士子。宋初三先生石介、孙复和胡... 北宋仁宗一朝历称皇宋盛世,于此期间范仲淹倡言而发起了庆历兴学。其中,太学之重建作为庆历兴学的重要举措,奠定了宋朝太学的制度基础,并以其国家最高学府的特殊地位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和社会层面的诸多士子。宋初三先生石介、孙复和胡瑗先后履职太学,弘大学业,尤为用力。探究此一时期的太学内部,贬抑文辞而崇尚经书、不专注疏而舍传求经,太学学风与文风为之新变,呈现出"先经术而后华藻"的学风特征和险怪迂阔的"太学体"文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仁宗朝 太学 学风 文风
下载PDF
论北宋中后期制度转型与温州士子的机遇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安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2-37,共6页
"元丰九先生"的出现被视为温州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而这一标志的出现与北宋中后期太学法的改革是有密切关系的。元丰太学法改革使得温州士子可以通过太学争取到远多于解额的参加省试的名额;崇宁元年推出的州县学三舍法改... "元丰九先生"的出现被视为温州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而这一标志的出现与北宋中后期太学法的改革是有密切关系的。元丰太学法改革使得温州士子可以通过太学争取到远多于解额的参加省试的名额;崇宁元年推出的州县学三舍法改革,使取士权的重心部分地向下移动,进一步拓宽了温州士子的仕进之路;阻碍温州士子科举的的身份限制被从根本上取消了,生员的生活负担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而后赵构小朝廷以临安为都和程学的传入,解决了温州在地理上荒僻边缘的尴尬和文化渊源匮乏的问题,这预示着温州科举和区域文化崛起的春天就要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学法 三舍法 改革 温州士子 机遇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终极视域与终极本体 被引量:1
17
作者 苟小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115,共8页
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终极视域是一个绝对超越的无限世界,对于终极视域的探讨产生了终极本体即"虚极"、"太极"或"太虚"。终极本体不是从逻辑性、知识论,而是从感应性、感通性的维度实现主体对终极本... 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终极视域是一个绝对超越的无限世界,对于终极视域的探讨产生了终极本体即"虚极"、"太极"或"太虚"。终极本体不是从逻辑性、知识论,而是从感应性、感通性的维度实现主体对终极本体的发现。由于感应性、感通性往往具有主体所赋予的价值性规定,所以,终极视域的本体论形态最终表现出价值论的特征。从理论意义看,终极视域的本体论提供了解决有限性视域或经验世界的终极根源问题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视域 终极本体 太虚 感应 价值论
下载PDF
张载“四有句”诠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济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1,共5页
《正蒙》中的"四有句"是张载哲学的纲维。张载对"太虚"和"太和"的诠释借鉴了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思想。"太虚"与"太和"所共同构成的"天道"具有物化和德性的双... 《正蒙》中的"四有句"是张载哲学的纲维。张载对"太虚"和"太和"的诠释借鉴了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思想。"太虚"与"太和"所共同构成的"天道"具有物化和德性的双重属性。从"四有句"来看,张载明"天道"是为了立"心性"。"太虚"中至善的"天命之性"与"太和"中偏斜的"气质之性"降化入人心后,人心具有了"性善"的潜能和"行恶"的可能。在维护儒家"性善论"的基础上,张载用"行恶"的可能性代替了"性恶"的问题,弥补了儒家心性论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四有句 太虚 太和
下载PDF
武昌“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忆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海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9-251,共3页
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是近代佛学研究和教育的重镇,作为一个研究型图书馆,它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以丰富的馆藏,有序的管理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图书馆史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 世界佛学苑图书馆 太虚 研究型图书馆
下载PDF
夏同龢状元与太虚大师的佛缘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路平 张鹏 《教育文化论坛》 201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本文拟从夏同龢状元与太虚大师相识相知的佛缘,来阐述两人的佛学增上缘和两人的人生理念及这一历史事件所蕴含的佛学启示思想。
关键词 夏同龢 太虚大师 佛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