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评价与分类施策——以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婷婷 廖和平 +3 位作者 李涛 朱琳 刘亭 谢传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7,共13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战略部署.在阐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璧山区七塘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1)七塘镇宜居宜业...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战略部署.在阐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璧山区七塘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1)七塘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建设位于中等水平,不同维度水平有差距.(2)分维度看,七塘镇生活维度水平最高,治理、人文和环境维度水平其次,产业维度水平最低.(3)分村域看,将军村、喜观村建设水平较高,四合村、阳岫村建设水平中等,盐店村、跃进村、建设村和三步梯村建设水平较低.(4)依据优势与短板,将七塘镇8个村划分为综合发展型、主导发展型、极化发展型和欠缺发展型4类,针对性地提出各类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指标体系 实施路径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静 孙晋海 张鹏飞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6,F0003,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阐释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逻辑起点基础上,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实施...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阐释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逻辑起点基础上,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实施路径。首先,基于体育特色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与外生动力脱嵌的客观情境,构建了包含内生动力(体育资源内生、体育价值认同和村庄体育主体动员)和外生动力(政府扶持和资本下乡)的内外联动的分析框架;其次,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青山头村为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行动逻辑;最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强化内生-促进外生-注重内外联动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挖掘村庄体育资源、强化主体价值认同、动员村庄体育主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下乡、打造村庄内外联动治理共同体、促进城乡内外融合协同式发展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理论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体育特色村庄
下载PDF
资源下乡背景下乡村关系的差序格局及其形塑逻辑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国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以“一乡−多村”为乡村关系的两个主体,突破过去将乡村关系中的“村”视为一个抽象整体的研究进路,提出“乡村关系的差序格局”。在“行政消解自治”乡村一体化的背景下,乡镇与其下辖的各行政村的关系存在“亲疏远近”之别。形塑这种亲... 以“一乡−多村”为乡村关系的两个主体,突破过去将乡村关系中的“村”视为一个抽象整体的研究进路,提出“乡村关系的差序格局”。在“行政消解自治”乡村一体化的背景下,乡镇与其下辖的各行政村的关系存在“亲疏远近”之别。形塑这种亲疏远近的要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特定行政村在中央或地方涉农政策中的重要性。政策性位置越突出,其与乡镇的关系越亲近。二是特定行政村村治情况良善与否。村干部治村能力越强,其与乡镇的关系越亲近。三是特定行政村在体制内有无先赋性外联关系。这种外联关系越重要,其与乡镇的关系越亲近。自上而下的各类资源在各行政村之间的配置,相应由乡村关系的差序格局来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下乡 乡村关系 差序格局 驻村工作队 政绩思维
下载PDF
合和致远:和美乡村建设的逻辑、图景、难点及实现路径
4
作者 段德罡 王璇 郭金枚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23-29,共7页
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将其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准确阐释和美乡村的内涵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内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的关键。文章以历时性和系统化思维解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逻辑,指出... 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将其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准确阐释和美乡村的内涵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内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的关键。文章以历时性和系统化思维解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逻辑,指出其根植于中华传统“合和”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和实现乡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国家主导推动的中国乡村建设的第四阶段。文章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价值导向出发,提出“和于时代、和于自然、和于城乡、和于近邻、和于百业、和于乡党”六维并举的理想图景;分析图景实现过程中的现实难点,包括如何处理好现代化与乡土性、差序化与公平性、动态化与稳定性、个体化与公共性关系;进而探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或然进路,提出既要理顺相关体制机制,也要把握实践的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实践逻辑 理想图景 现实难点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基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与启示
5
作者 孙建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期党中央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不仅是新的时代背景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更是乡村振兴内涵的迭代性升级。因此,如何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乡村建设必须回应的问题。...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期党中央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不仅是新的时代背景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更是乡村振兴内涵的迭代性升级。因此,如何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乡村建设必须回应的问题。浙江省实施的“千万工程”,以生态为起点但不止于生态,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循序渐进,不仅改善了浙江农村的人居环境,更探索出了一条实现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科学道路,实现了浙江乡村的华丽转身。“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为当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 千万工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14
6
作者 蒋茜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33,共10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提出既充分体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又对标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更是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宜...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提出既充分体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又对标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更是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宜业”是物质基础,“宜居”是生活条件,“和”是精神理念,三者相互作用外化于形为乡村之“美”,突出了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内在统一,是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在实践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需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分类推进相结合,从改善农村现代化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农村人居居住条件、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等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建设 和美
下载PDF
农业强国建设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重要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姜长云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2期3-11,共9页
论文力图澄清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四大重要关系,提出建设农业强国更加强调培育具有规模化比较优势和强势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更加强调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思维;对于多数省份来说,与其要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论文力图澄清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四大重要关系,提出建设农业强国更加强调培育具有规模化比较优势和强势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更加强调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思维;对于多数省份来说,与其要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不如找准自身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的位置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两大支柱。不宜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不等于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要兼顾农业强国建设结果的国际可比性和农业强国建设道路、路径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业现代化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下载PDF
警察下乡之后:乡村治安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实践路径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永峰 康家豪 《警学研究》 2023年第4期103-111,共9页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结构性力量。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力量,公安社会治理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重要使命,乡村治理作为公安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乡村治安治理...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结构性力量。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力量,公安社会治理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重要使命,乡村治理作为公安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乡村治安治理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基础性工程。“警察下乡”承担着维护乡村治安秩序,保障农业农村蓬勃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职责。“一村一警”警务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基层警力、传统运动式治理理念、乡村结构变化以及非乡村内生力量等多方影响,使得“警察下乡”治理效能受到一定阻碍。因此,为响应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时代需求,满足公安社会治理乡村实践,从构建乡村治安治理共同体出发,以当前“一村一警”警务制度为载体,通过警民共建,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等实践路径构建乡村治安治理共同体,从而保障乡村治安秩序,创新治安治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下乡 乡村治安治理 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工商资本入乡在乡村治理中的多重效应与内在逻辑--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被引量:2
9
作者 龚梦玲 盛方富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3-199,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中,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重大任务。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处理好入乡工商资本与乡村治理的关系,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伴随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中,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重大任务。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处理好入乡工商资本与乡村治理的关系,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伴随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这不仅对农业结构、农村面貌产生影响,还给乡村治理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带来影响。本文梳理了工商资本入乡在乡村治理中的再组织化效应、规则嵌入效应、阶层分化效应和替代断裂效应,探索了地方政府、村组织、村民与工商资本间的互动所遵循的政治、经济、实践与熟人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完善经济利益联结政策保障机制、城市要素协同入乡政治反哺机制、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机制、农村社会力量培育壮大机制,以推动乡村治理有效、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治理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的公共性与基层治理有效 被引量:48
10
作者 贺雪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6-174,共9页
村级治理从根本上是服务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是为了让农民群众有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美好生活不能“等靠要”,而应当由农民群众自己创造。三农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群众工作,通过国家资源下乡等各种有利条件,克服如农民进城等... 村级治理从根本上是服务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是为了让农民群众有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美好生活不能“等靠要”,而应当由农民群众自己创造。三农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群众工作,通过国家资源下乡等各种有利条件,克服如农民进城等各种困难,利用各种制度如土地集体所有制,借用各种机遇如解决村庄中的矛盾的过程,将群众组织起来,让群众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重建村庄公共性,积累村庄政治势能,也就是重建农民群众的主体性。与既不民主也不公正的传统自治不同,建立在农民群众主体性基础上的村级治理,是以民主、公正为前提的。重建村庄公共性,建设一个基于村庄的强社会,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资源下乡 强国家与强社会 去公共性 公共空间 三农工作 村庄政治 土地确权 信访制度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以江西为例
11
作者 晏磊 《老区建设》 2023年第10期43-50,共8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江西作为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农村产业发展特色不够鲜明、乡村建设资金投入...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江西作为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农村产业发展特色不够鲜明、乡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没有根本好转、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乡村建设专业人才短缺、农村文明新风培育后劲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等举措来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 人才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改造语境中未竟的启蒙——刘澍德《归家》的“越轨”写作
12
作者 李玫琦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3-73,共11页
云南作家刘澍德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归家》,突破了同一时期农业合作化题材与知青下乡题材的创作模式,呈现出对“启蒙”与“改造”命题的“越轨”书写。刘澍德发掘了“男/农民―女/知识分子”两组对象间的“互看”关系与... 云南作家刘澍德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归家》,突破了同一时期农业合作化题材与知青下乡题材的创作模式,呈现出对“启蒙”与“改造”命题的“越轨”书写。刘澍德发掘了“男/农民―女/知识分子”两组对象间的“互看”关系与互相征服的隐秘心理,在占据全书大量篇幅的爱情书写中重新启用“五四”文学中的人情叙事,试图在改造话语环境中重提启蒙,但《归家》受到的自我规训与舆论净化反映了这一启蒙实践之艰。该作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通过书写混乱无序的乡土日常,对启蒙实践与改造政策遭遇乡村传统伦理秩序时的矛盾冲突作出了症候性的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家》 刘澍德 农业合作化 知青下乡 启蒙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野下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思考--以贵州省凤冈县为例
13
作者 李坤梁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标识,是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保证。贵州省凤冈县在探索乡村振兴多元路径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寻求产业发展“只兴不盛”问题的破解之道;坚持把马克思主...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标识,是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保证。贵州省凤冈县在探索乡村振兴多元路径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寻求产业发展“只兴不盛”问题的破解之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基于对凤冈县有关机制和实践的梳理,围绕“农”字做文章,激发产业活力,优化治理结构,增强文化动能,对于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乡村振兴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下载PDF
广东农村社区科普工作机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振权 田何志 刘立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9-222,共4页
加强对科普工作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科普活动,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广东通过深入开展创建科普示范社区和"科教进社区"活动,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社区科普工作... 加强对科普工作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科普活动,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广东通过深入开展创建科普示范社区和"科教进社区"活动,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社区科普工作"大联合、大协作"长效机制。通过对广东农村社区科普工作的组织、运作和活动机制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广东农村社区科普工作机制的发展趋势,从优化农村社区科普工作机制环境、加强农村社区科普组织能力建设、完善农村社区科普工作管理机制等3个方面提出完善广东农村社区科普工作机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工作机制 农村社区
下载PDF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民生改善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黎鸿 聂碧芳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83,116,共4页
社会事业是指为确保社会团结、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民生改善意义重大。针对目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制约民生... 社会事业是指为确保社会团结、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民生改善意义重大。针对目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制约民生改善的现状,必须以改善民生为本,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事业 民生
下载PDF
电商集群导向下的乡村空间分异特征及机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丽萍 王勇 李广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125,共7页
大量电商由于地理上邻近或业务关联性在乡村形成集群,通过改变乡村产业发展,影响乡村聚落功能,从而导致乡村空间分异。文章以徐州市沙集镇东风村为例,以电商集群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为切入点,解析了电商集群不同发展阶段下乡村空间分异的特... 大量电商由于地理上邻近或业务关联性在乡村形成集群,通过改变乡村产业发展,影响乡村聚落功能,从而导致乡村空间分异。文章以徐州市沙集镇东风村为例,以电商集群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为切入点,解析了电商集群不同发展阶段下乡村空间分异的特征,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电商发展初期,在领军企业示范和社会网络的支配下,东风村乡村空间呈现产居一体和由点带线、蛙跳增长的特征;电商发展进入集群化阶段,在市场牵引和政府引导的共同作用下,产居空间逐步走向分离并实现团块式集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分异 形态演化 作用机制 电商集群
下载PDF
农村社会工作与我国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的建构——基于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感解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孙可敬 傅琼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0-34,共5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男性农民工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因家庭结构变迁、风险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社会加速转型期政府政策滞后等原因而产生安全感危机。从分析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感问题出发,尝试从农村社会工作的视角来... 改革开放后,我国男性农民工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因家庭结构变迁、风险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社会加速转型期政府政策滞后等原因而产生安全感危机。从分析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感问题出发,尝试从农村社会工作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安全感 农村社会工作 社会支持
下载PDF
乡村基层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永进 万奇峰 +2 位作者 皇甫乐观 高磊 黄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191-5192,5200,共3页
分析了乡村基层工作的特点,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活维度分别阐述了乡村基层工作的困境和基层工作者遇到的困难,并针对以上每一方面探讨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乡村 基层工作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建设新农村语言文字工作论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关彦庆 张继德 张晓燕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0-52,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是语言文字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但从目前来看,新农村建设中语言文字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绩,现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 语言文字工作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村干部工作动力源研究--基于陕西省合阳县10个乡镇110位村干部的调查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斌 甄静 王征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合阳县10个乡镇110个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工作动力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村干部工作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村民与上级的支持及发展机会(如进修学习、培训等);村干部工作的动力还...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合阳县10个乡镇110个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工作动力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村干部工作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村民与上级的支持及发展机会(如进修学习、培训等);村干部工作的动力还来自于熟人社会的村庄归属感、为民服务获得的补偿性工资及成就感;"面子、名望、在职消费或其他工资外收益"等方面的驱动力作用非常微弱,在"没有村庄集体资源"实际条件下,该类动力源的激励作用可能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工作动力 动力源结构 驱动力大小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