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壹而静”:道家的认知模式及加工机制
1
作者 江亦瑶 彭彦琴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当下道家心理学研究多集中在人格、心理健康领域,甚少有关于道家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道家认知理论不仅展现出中国心性心理学的丰富性,更代表了中国心性心理学的本土特色。集众家之长,援引道家之理义所提出的“虚壹而静”说,实质上是... 当下道家心理学研究多集中在人格、心理健康领域,甚少有关于道家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道家认知理论不仅展现出中国心性心理学的丰富性,更代表了中国心性心理学的本土特色。集众家之长,援引道家之理义所提出的“虚壹而静”说,实质上是中国本土认知心理学有关认知机制的道家表述。围绕“解蔽”这一认知目标,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知机制与操作路径,即“虚壹而静”。首先,从“虚”“壹”“静”三个概念出发,阐释其内涵。其次,从“解蔽”出发,引出道家的认知发生机制,强调“解蔽”的关键在于心知“道”,“虚壹而静”讲的就是如何知“道”。知“道”须排除感官刺激的干扰,保持主体注意高度专注,进而排除欲望、情绪及已有经验的干扰,启动高级心智机能,最终体认“道”(即精神本体)。“虚壹而静”说完整阐述了道家的认知模式及加工机制——真正的认知是指向“道”、指向心性自身,是对精神本体的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虚壹而静 认知模式 加工机制
下载PDF
《荀子》“虚壹而静”说续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亮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6,共6页
《荀子·解蔽》中"虚壹而静"的释读,是荀子道论、解蔽论等领域的研究中所无法避免的基础问题。前贤对此多有争论;争论的焦点在"壹"字的义释上。考虑到"虚壹而静"为"求道"的方法,《解蔽》以... 《荀子·解蔽》中"虚壹而静"的释读,是荀子道论、解蔽论等领域的研究中所无法避免的基础问题。前贤对此多有争论;争论的焦点在"壹"字的义释上。考虑到"虚壹而静"为"求道"的方法,《解蔽》以"壹则尽"将其法与"道"普遍与整全的属性相衔接,以及篇文各处相关的例证与陈述,"壹"释为"统壹"或更为允当。于是"虚壹而静"的涵义,则可释为不以既有知识妨碍新知的汲取;面对所收集的诸多知识,能理清其间关系,使之成一体系;以及在此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保持思虑的清醒。立基于"虚壹而静"的涵义,即可进一步发现《荀子》道论、解蔽论等与认知相关的领域上诸多尚未受到足够关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解蔽 虚壹而静
下载PDF
礼法之治要求下的礼义之学——论荀子的“学”
3
作者 黄伟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5-28,共4页
荀子之"学"是礼义之"学"。礼义之道既是学的内容又是学的标准,合之则是,不合则非。"虚壹而静"是在"虚静"的状态中领会世界的总原理("道"或"统类")。"以道观尽"... 荀子之"学"是礼义之"学"。礼义之道既是学的内容又是学的标准,合之则是,不合则非。"虚壹而静"是在"虚静"的状态中领会世界的总原理("道"或"统类")。"以道观尽"是按礼义的"统类"来看待万物。"学"的内容、方式、目的都是外在地确定了的,因此学习者没有多少主体性。礼法之治是荀子劝"学"的最终目的,其"学"是工具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义之学 正权 虚壹而静 以类度类 礼法之治
下载PDF
荀子“虚壹而静”解义
4
作者 许骁 《理论界》 2024年第9期14-21,共8页
对于荀子之言“虚壹而静”,人们通常径以“不以彼害此”解之,事实上,“不以彼害此”仅为“知道”之心的部分表现而不足以窥全。“虚”心之用并非“破除成见”,而在于对“知”的主动受藏,纳取不息,此即“积学”之义;“壹”心之用不系于... 对于荀子之言“虚壹而静”,人们通常径以“不以彼害此”解之,事实上,“不以彼害此”仅为“知道”之心的部分表现而不足以窥全。“虚”心之用并非“破除成见”,而在于对“知”的主动受藏,纳取不息,此即“积学”之义;“壹”心之用不系于对“此一”的“专一”,而在于对“虚”心所求取之“知”在是非治乱上的判断,此即“择一”之义;“静”心不以“梦剧乱知”为止,而必先展开为对“虚”“壹”所得之“知”的长期履践,由此摄行于知,以达于道,此即“精一”之义。误解“虚壹而静”的深层原因是对于荀子道论思想与道家之辨的未谙,荀子之言“解蔽”与道家“别宥”之旨存在根本之不同,盖心在解除蔽障之后还有待道德内容的填入,此即“知道”之愿致,荀子的道论因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道德知识论而非修养论的理论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蔽篇 虚壹而静 不以彼害此 道德知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