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6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ordinated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public service,and tourism economy alo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using the Dual-Carbon Targets
1
作者 Shuo Yang Wei Guo +1 位作者 Tianjun Xu Tongtong Liu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4年第1期34-47,共14页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dual-carbon)are important targe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s a strategic resource region and is important for future ecological en...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dual-carbon)are important targe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s a strategic resource region and is important for fu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development.Based on the“dual-carbon”targets,the Single index quantification,Multiple index synthesis,and Poly-criteria integration evaluation model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o measur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public service,and tourism economy alo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o analyze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Further,it explores the dynamic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hree systems using the Kernel Density and Grey Markov Predict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dex along this reg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Furthermore,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Southwest region i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thwest region.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hree systems,all of them develop in a stable manner;however,the tourism economy system is easily affected by external disturbances.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three systems changes dynamically and tends to be in a good state of coordination.There is a certain spatial and temporal heterogeneity.The gravity center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dex has been in the Southwest region.During the forecast period,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dex along this region will improve significantly,while insufficient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will contin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carb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ublic services Tourist economy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下载PDF
Dual-Carbon-Confined SnS Nanostructure with High Capacity and Long Cycle Lif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1
2
作者 Min Lin Deliang Cheng +5 位作者 Jiangwen Liu Liuzhang Ouyang Renzong Hu Jun Liu Lichun Yang Min Zhu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62-568,共7页
SnS with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is a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However,dramatic volume changes of SnS during repeated discharge/charge cycles result in fractures or even pulverization of ele... SnS with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is a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However,dramatic volume changes of SnS during repeated discharge/charge cycles result in fractures or even pulverization of electrode,leading to rapid capacity degradation.To solve this problem,we construct a dual-carbon-confined SnS nanostructure(denoted as SnS@C/rGO)by depositing semi-graphitized carbon layers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supported SnS nanoplates during high-temperature reduction.The dual carbon of rGO and in situ formed carbon coating confines growth of SnS during the high-temperature calcination.Moreover,during the reversible Li+storage the dual-carbon modification enables good electronic conductivity,relieves the volume effect,and provides double insurance for the electrical contact of SnS even after repeated cycles.Benefiting from the dual-carbon confinement,SnS@C/rGO exhibit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rate capability and cycling st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bare and single carbon modified SnS.SnS@C/rGO presents reversible capacity of 1029.8 mAh g^(-1)at 0.2 A g^(-1).Even 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1 A g^(-1),it initially delivers reversible capacity of 934.0 mAh g^(-1)and retains 98.2%of the capacity(918.0 mAh g^(-1))after 330 cycles.This work demonstrates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dual-carbon modifi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ormal carbon coating dual-carbon confinement lithium-ion battery reduced graphene oxide SNS
下载PDF
中国水层CO_(2)地质封存技术攻关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国生 唐立根 +14 位作者 丁一宸 阮金凤 朱华银 鲍清英 司光 陶野 张国辉 刘晓卓 初广震 王云 钟荣 裴根 李东旭 李霞 李天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为了延长化石能源行业的生命周期,亟需进行大规模碳减排的重大革命,其中CO_(2)地质封存(CCS)这一大规模碳减排的托底技术,已在全球达成共识。为此,系统梳理了全球CCS发展趋势,并针对中国CCS地质特点...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为了延长化石能源行业的生命周期,亟需进行大规模碳减排的重大革命,其中CO_(2)地质封存(CCS)这一大规模碳减排的托底技术,已在全球达成共识。为此,系统梳理了全球CCS发展趋势,并针对中国CCS地质特点和工程技术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水层CCS面临的挑战和难点,提出了中国水层CO_(2)地质封存技术的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水层CCS起步早,当前正在开展世界级规模水层CCS先导试验,技术水平与国外并行,CCS有望成为中国未来大规模碳减排的主要手段;②鉴于中国水层多无法回避陆相沉积、断裂发育、非均质性强等先天条件,中国未来建设大规模水层CCS将面临封存规模大、封存成本高和长期封存安全性等3个方面关键技术的挑战;③从推动和形成CCS负碳新产业角度,中国未来水层CCS碳埋存需要攻克CCS地质体评估、CO_(2)高速注入、低浓度CO_(2)封存、降低成本和地质监测等5个关键技术。结论认为,该研究认识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发展水层CCS技术的信心,提出的5个方面关键技术为快速形成负碳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明确了攻关方向,同时为后续推动大规模地下储氢、储氦、压缩空气储能等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双碳战略 大规模碳减排 水层CO_(2)地质封存 CCS地质体 CCS攻关方向
下载PDF
海洋CO_(2)地质封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金洲 郑建超 +2 位作者 任岚 林然 周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技术,也是全球研究的热点。CO_(2)地质封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海洋CO_(2)地质封存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以国内外海洋CO_(2)地质封存的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典型CO_(2)海洋封... 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技术,也是全球研究的热点。CO_(2)地质封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海洋CO_(2)地质封存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以国内外海洋CO_(2)地质封存的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典型CO_(2)海洋封存示范项目案例,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海洋CO_(2)地质封存理论研究进展,分析了CO_(2)在井筒流动、相变与传热、CO_(2)流体运移与储层物性参数展布规律、海洋地质封存机制及封存潜力、地质封存盖层完整性及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认识到中国目前对海底地质结构中CO_(2)注入过程的多相态转化、溶解、捕获传质特征及动力学特性认识尚浅,对海洋封存机制及不同封存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未来应开展海洋CO_(2)动态地质封存空间重构机制研究,解决地质封存相态转化及流体动态迁移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揭示海洋CO_(2)地质封存机制的相互作用机理,形成适用于中国海洋地质封存CO_(2)高效注入和增效封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海洋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双碳 碳中和
下载PDF
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雪峰 王星 +1 位作者 袁贵博 玄兆辉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如何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则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本计量方法测算上市公司的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定量分析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这种溢出效应... 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如何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则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本计量方法测算上市公司的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定量分析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这种溢出效应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同行的“双碳”政策感知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专利申请量和专利获取量;该创新促进效应的重要渠道是“双碳”政策感知在行业与企业间的传递;外部环境、企业性质和行业特征是该创新促进效应的重要调节变量。本文研究结果验证了凝聚绿色低碳转型的行业共识,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并指出激励政策和给予特殊行业补贴的策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双碳”政策感知 同行效应 企业创新
下载PDF
“双碳”目标驱动的能源化工类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雪梅 张文君 +7 位作者 韩冰雁 宋学志 孙晋 李光兰 李令东 焉晓明 李建英 潘艳秋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连理工大学针对能源化工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确定了责任、知识和思政等“双碳”要素,重构了具有“双碳”要素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并初步建成了以产业链关联为...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连理工大学针对能源化工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确定了责任、知识和思政等“双碳”要素,重构了具有“双碳”要素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并初步建成了以产业链关联为特色的跨专业实验平台。以上改革不仅促进了能源化工类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方向拓展,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高等工程教育适应“双碳”技术进步和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化工 “双碳”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稳海 武晓敏 赵桂玲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研究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总维度还...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研究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总维度还是分维度,绿色金融均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其中绿色投资的碳减排效应最大,绿色证券次之,绿色信贷最小;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具有中介作用,环境规制与金融市场化均增强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果;东部组、科技发达组和高耗能组相对中西部组、科技欠发达组和低耗能组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更为明显。因此,进一步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现绿色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减排效应 绿色发展 双碳目标 金融市场化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火电厂CO_(2)计量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安安 周奇 +3 位作者 李茜 丁宁 杨超 马岩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51-61,共11页
中国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是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火电厂CO_(2)排放量在电力行业中占比最大。在“双碳”目标下,CO_(2)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电厂中CO_(2)排放量的直观判断,为火电厂CO_(2)减排提供重要支撑,促进火电厂参与碳交易,... 中国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是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火电厂CO_(2)排放量在电力行业中占比最大。在“双碳”目标下,CO_(2)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电厂中CO_(2)排放量的直观判断,为火电厂CO_(2)减排提供重要支撑,促进火电厂参与碳交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国内外政策,讨论了目前通用CO_(2)计量方法的实施进展,总结归纳了以碳核算为主、碳监测为辅的火电厂CO_(2)计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火电厂CO_(2)计量技术应用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火电厂CO_(2)计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双碳 CO_(2)计量 碳核算 碳监测
下载PDF
基于源荷匹配的梯级水风光蓄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川 李博 +3 位作者 李相锐 张帅 吕孟冉 贺星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亟需进行能源结构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调节性水电站和抽蓄电站具有良好的调蓄能力,可以作为调节电源与风光电源联合运行,从前端减缓风光不稳定出力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促进新能源集中上网消纳...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亟需进行能源结构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调节性水电站和抽蓄电站具有良好的调蓄能力,可以作为调节电源与风光电源联合运行,从前端减缓风光不稳定出力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促进新能源集中上网消纳。因此,充分利用梯级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的调节性能,制定合理的一体化调度策略,有利于在发电侧实现水风光蓄打捆送出和协同消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基于对梯级水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在短期调度中电网侧负荷需求和梯级水电水资源利用率的考虑,构建以源荷差异最小、梯级水电蓄能增量最大为目标,以常规水电站、风光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安全运行条件为约束的短期互补调度模型,并采用粒子群-动态规划内外层嵌套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选取西南某流域常规梯级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及周边风光电站组成的水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抽水蓄能电站倾向于在梯级电站水头较低时选择泄水发电,而在梯级电站水头较高时选择抽水或维持当前水位不变;(2)所构建模型有效提高了系统总出力曲线与电网负荷曲线的匹配度,实现了梯级水电站之间负荷与水量的合理分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梯级水电站效益损耗,提高了水能利用率,增加了梯级水电蓄能增量,有利于源网协同运行和梯级电站之间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水风光蓄发电系统 互补调度模型 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联邦学习的分布式电采暖互动模式设计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彬 白雪峰 +3 位作者 李志超 王仕俊 刘淳 程紫运 《综合智慧能源》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以电代煤”政策的贯彻落实,大量电采暖设备取代传统燃煤取暖投入运行并接入电网将成为必然趋势。大量电采暖设备可以作为需求侧可调资源进行新能源消纳,但是分布式电采暖所处地理区域较为分散,传统集中式...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以电代煤”政策的贯彻落实,大量电采暖设备取代传统燃煤取暖投入运行并接入电网将成为必然趋势。大量电采暖设备可以作为需求侧可调资源进行新能源消纳,但是分布式电采暖所处地理区域较为分散,传统集中式管理的方式又存在隐私泄露、数据孤岛等问题。联邦学习作为一种分布式技术可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支撑电采暖负荷互动,在分布式电采暖互动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分析了基于联邦学习的分布式电采暖互动需求,以及边缘缓存、隐私防护、通信传输优化和异构资源融合等技术在基于联邦学习的电采暖互动场景中的应用方式,并展望了未来基于联邦学习的分布式电采暖互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电采暖互动 联邦学习 边缘缓存 隐私保护 通信传输优化 异构融合技术 可再生能源消纳
下载PDF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碳信息披露质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兰 肖思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履行自愿披露碳信息的义务。基于此,本文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责险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董责险通过最大诚信原... 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履行自愿披露碳信息的义务。基于此,本文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责险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董责险通过最大诚信原则的保险文化、保险公司的持续监督和自发传递积极的信号,提高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机制上,董责险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进而影响碳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地,当上市公司属于重点排污单位、处于非低碳试点城市、市场化程度高时,董责险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更显著。本文研究为构建更完善的保险服务体系、深化绿色低碳转型的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碳信息披露质量 信号传递 “双碳” 战略 内部控制 企业价值
下载PDF
国有企业的低碳双元战略发展路径——基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光耀 郑琴琴 +1 位作者 赵优珍 岳章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9,共13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始终肩负着发展经济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所承担的业务特征,国有企业很可能面临高耗能的挑战。选取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基于双元理论探究国有企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始终肩负着发展经济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所承担的业务特征,国有企业很可能面临高耗能的挑战。选取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基于双元理论探究国有企业低碳双元战略的动态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低碳发展首先是将低碳理念融入其“经济—社会”双元目标,形成具有经济属性的成本性和效益性低碳导向,以及具有社会属性的政策性和公益性低碳导向。基于此,国有企业开发低碳双元战略实践,包括具有经济属性的低碳成本管理和低碳业务投资,以及具有社会属性的低碳政策落实和产业低碳引领。此外,知识和资源开发促进了低碳双元战略实践的相互转化,实现了低碳双元战略的协调统一。研究结论既为国有企业低碳发展中的协同辩证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解,又拓展了双元理论在企业低碳管理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双元目标 低碳战略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国土空间优化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领 赵威 刘丽娜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F0002,共10页
国土空间优化与调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多聚焦于对低碳空间治理思路、框架、工具的整体性把握,尚缺乏明确的碳约束目标及行动指南,亟待将“双碳”目标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体系、... 国土空间优化与调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多聚焦于对低碳空间治理思路、框架、工具的整体性把握,尚缺乏明确的碳约束目标及行动指南,亟待将“双碳”目标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体系、决策体系和保障体系,发挥规划在空间治理上的统筹引领作用。首先,国土空间优化光论“地”不谈“天”不行,也不能“就土论土、就地论地”;其次,低碳和“双碳”目标并不完全等同,要避免“双碳”研究中忽视国土,也要在研究国土问题中厘清“双碳”;再次,空间优化是个复杂动态过程,需要高度重视深度不确定性。因此,未来有必要建立国土空间抗解性识别分析范式和方法,开发应对深度不确定性的国土空间协同演化集成模型,构建国土空间多目标优化调控理论体系,并沿着科学认知、信息技术、智能规划、创新制度四个主轴展开深入研究和理论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国土空间优化 深度不确定性 抗解问题 范式转型
下载PDF
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少林 郭晓雨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7-50,共14页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保障,系统分析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对促进企业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降低碳排放,保障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现实意义。能耗双控通过需求效应、技术效应...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保障,系统分析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对促进企业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降低碳排放,保障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现实意义。能耗双控通过需求效应、技术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影响节能降碳,碳排放双控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综合作用促进节能降碳,碳排放双控节能降碳的作用机制更加完善,更加注重碳排放控制,更能够精准控碳。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有利于企业能源转型、绿电消费的增加,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背景下,中国面临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识别阶段、分阶段、落实阶段难题,碳市场建设不足,碳排放监管和执法体系不完善的挑战;为顺利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本文提出统筹推进分阶段、差异化考核工作,通过加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完善碳交易机制、优化用能权交易市场等加强碳市场建设,加强碳排放监管和法治体系建设等关键举措和推动路径。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须注重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准确把握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双控 碳排放双控 “双碳”目标 碳交易
下载PDF
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机制与路径——基于京东物流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旭晖 谢寻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40,共20页
新发展格局下的物流业肩负着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使命,必须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数字科技作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之一,将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世界经济、产业竞争格局加快重塑。通过创新研发和应用数字科技,能有效... 新发展格局下的物流业肩负着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使命,必须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数字科技作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之一,将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世界经济、产业竞争格局加快重塑。通过创新研发和应用数字科技,能有效提升物流企业绿色技术的投入水平,推进绿色创新,进而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本文应用扎根理论开展案例研究,结合京东物流绿色低碳转型实践,探讨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受到企业内部发展压力和外部环境压力的交互影响;围绕基础研究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创新三个维度,数字科技创新能够聚集要素、整合资源、形成区域产业集聚,通过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助力物流业绿色发展。对应作用机制,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有三条主要路径,分别是能力提升路径、技术升级路径、产业联合发展路径。本文提出的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理论模型揭示了数字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逻辑过程,为物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转型 物流业 “双碳”目标 扎根理论 京东物流
下载PDF
我国海运碳排放市场机制构建的进路统筹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兴国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5,共14页
海运碳减排需要统筹运用包括市场机制在内的多种措施。欧盟推进单边海运碳排放交易机制虽然对市场机制在海运领域的运用具有正向推进价值,但基于其制度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忽视等原因,与我国的航运利益并不相符。我国应当联合其他... 海运碳减排需要统筹运用包括市场机制在内的多种措施。欧盟推进单边海运碳排放交易机制虽然对市场机制在海运领域的运用具有正向推进价值,但基于其制度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忽视等原因,与我国的航运利益并不相符。我国应当联合其他非欧盟国家反对欧盟的单边措施,并积极推进国际海事组织(IMO)层面多边海运碳排放市场机制的构建,推动海运碳排放真正实现公正公平的过渡。同时,在国内层面,基于国际国内统筹推进的整体要求,我国需要厘定基于国内立法的海运碳排放市场措施及其实施路径,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海运碳排放 市场机制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非更优惠待遇原则
下载PDF
环境法典编纂纳入“双碳”目标的可行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晓滨 刘尚文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7-88,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不仅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还进一步推进了国内能源、经济等领域的低碳发展转型。通过对“双碳”目标进行辨析,相关政策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不仅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还进一步推进了国内能源、经济等领域的低碳发展转型。通过对“双碳”目标进行辨析,相关政策与法律现状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当前保障“双碳”目标存在专门法缺失、相关法的保障制度仍需完善、配套政策保障手段不足的问题。结合对法国、瑞典与德国三国的立法经验进行分析,基于我国国情,未来可以尝试于环境法典以可持续发展衔接“双碳”目标价值内涵,建立环境法典、单行法与政策的协同机制,推进“双碳”因素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行政许可,合理衔接刑事责任的方式保障“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巴黎协定》 环境法典 单行法
下载PDF
“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强 谢舟涛 夏海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9-126,共18页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关键目标,实现碳减排也成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双碳”目标下的环境政策,采用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碳”目标对经济...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关键目标,实现碳减排也成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双碳”目标下的环境政策,采用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碳”目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双碳”目标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正向作用,表明“双碳”目标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并且该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考虑内生性和其他政策冲击等多维度稳健性检验;(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双碳”目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小型城市、非省会和非工业型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效应更显著,并且该影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3)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治理、效率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因素是“双碳”目标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为“双碳”目标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环境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农业机械发展趋势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承谧 王祎才 杨正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随着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绿色农业机械的发展更加关注。目前绿色农业机械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农业机械低碳化、智能化依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该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农业机械低碳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并从中国农机发展历程、农... 随着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绿色农业机械的发展更加关注。目前绿色农业机械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农业机械低碳化、智能化依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该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农业机械低碳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并从中国农机发展历程、农机低碳化发展现状、农机低碳化核心技术创新及农机低碳化应用推广等方面阐述其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方向,对未来低碳化农业机械技术发展及市场推广应用提出几点建议。文章指出通过创新驱动、市场驱动、政策驱动促进低碳农业机械快速、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落后产能装备快速淘汰,构建绿色农业经济体制,助推中国农业经济绿色转型及国家“双碳”指标顺利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农业机械 低碳经济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低碳农业技术发展应用条件评价及路径研究
20
作者 吴兆娟 周霖 +2 位作者 杨小玲 高冬梅 战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83,共13页
“双碳”目标下,科学评估筛选适宜不同地域的农业减排固碳技术,并因地制宜制定低碳农业技术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采取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表明,种植、养殖、能源消耗3个方面42项技术中发展应用条... “双碳”目标下,科学评估筛选适宜不同地域的农业减排固碳技术,并因地制宜制定低碳农业技术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采取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表明,种植、养殖、能源消耗3个方面42项技术中发展应用条件综合水平位于3≥Z≥2.5、 2.5>Z≥2、 2>Z≥1等3个区间的比重分别为16.67%,61.90%,21.43%,大部分技术在重庆具有较好的综合推广应用条件,其中种植方面最好;重庆低碳农业发展可采取分区分级思路,根据农业生产特点按粮食主产区、养殖集中区、生态脆弱区分区推进“双增双减”“稳能减排”“提能固碳”综合技术路径,根据技术发展应用条件水平分级优先推广位于3≥Z≥2.5区间的7项技术,以及位于2.5>Z≥2区间的26项技术.最后提出加快低碳农业技术的创新步伐、推广应用、发展环境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低碳农业技术 减排固碳 环境保护 德尔菲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