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敬畏品质及其培育析论——从孔子的“君子有三畏”说起 被引量:4
1
作者 钱广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4,共5页
孔子关于"君子有三畏"的主张,在经验理性上指明敬畏品质的人生意义,在今天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敬畏品质的实质内涵是一定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存在是否合乎理性的差别。理性的敬畏品质,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及... 孔子关于"君子有三畏"的主张,在经验理性上指明敬畏品质的人生意义,在今天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敬畏品质的实质内涵是一定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存在是否合乎理性的差别。理性的敬畏品质,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及由此推演的法律、道德和精神文明要求的真理性认识及价值体验。当代中国社会理性敬畏品质缺失及其危害与成因,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培育理性敬畏品质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进行,实行"治"字当头、以"理"育人、开展科学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同时创新治理体制和改进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有三畏” 理性敬畏品质 社会治理 培育理路
下载PDF
试以儒家对“天”的信仰重塑当今道德信仰教育
2
作者 王美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1-17,共7页
儒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但它具有宗教性或宗教意涵,发挥着类似宗教的作用。儒学的宗教意涵指"天"是人的终极信仰,人将这种信仰转变为修身的力量与源泉,从而实现以德配天,天人合一。"天"可以给人带来敬畏感、超越... 儒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但它具有宗教性或宗教意涵,发挥着类似宗教的作用。儒学的宗教意涵指"天"是人的终极信仰,人将这种信仰转变为修身的力量与源泉,从而实现以德配天,天人合一。"天"可以给人带来敬畏感、超越感,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德福一致的问题。对儒学的宗教意涵的讨论并不仅仅停留于学术层面,而是通过对儒学的宗教意涵的探讨指向我们现实生活中道德信仰教育的缺失。在当前道德教育中,道德信仰的教育比较缺乏,以至于道德实践领域的一些根本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答。重拾中国传统对于"天"的信仰,不仅可以拓宽学术层面的相关讨论,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道德实践领域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社会不良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 道德信仰
下载PDF
政治、家世与学问——以吕祖谦的灾异观为例
3
作者 汤元宋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40,共8页
吕祖谦作为南宋最知名的哲学家之一,关于其学问传承,生前即有"其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的共识。治宋明理学史的学者多从吕祖谦自身文献的角度加以概念性的定义,而较少从吕祖谦文献与吕氏家族先人文献参照的角度加以解读... 吕祖谦作为南宋最知名的哲学家之一,关于其学问传承,生前即有"其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的共识。治宋明理学史的学者多从吕祖谦自身文献的角度加以概念性的定义,而较少从吕祖谦文献与吕氏家族先人文献参照的角度加以解读。以吕祖谦的灾异观为例,考察吕氏家族先人吕公著与王安石围绕"天变不足畏"之说的著名政争,以吕祖谦后学王应麟的灾异观为参照,力求更为具体地展现政治、家世对吕祖谦学问的影响,指出把握政治、家世与学问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具有特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祖谦 中原文献之传 灾异 天变不足畏
下载PDF
“奉承”原旨
4
作者 孙亚维 《语文学刊》 2017年第6期117-121,共5页
通过追述词语使用的历史线索,发现奉承是从先王祭天礼仪中引申,以天人、君臣、父子为主线,杂糅了宗教、政治、伦理三方面的尊卑关系,世俗化为下位向上位用语言(含肢体)表达敬畏感的文化观念。以本土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奉承受到儒家... 通过追述词语使用的历史线索,发现奉承是从先王祭天礼仪中引申,以天人、君臣、父子为主线,杂糅了宗教、政治、伦理三方面的尊卑关系,世俗化为下位向上位用语言(含肢体)表达敬畏感的文化观念。以本土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奉承受到儒家孝道观念为核心的道德焦虑感的驱使,构成了个体缓解恐惧犯上禁忌的心理防御机制。在文化基础发生变迁的今天,奉承仍然能够为个体和社会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天 孝道 敬畏 恐惧 道德性焦虑
下载PDF
从“德治”观念自觉到“德治”规范形成——西周“德治”伦理思想探析
5
作者 胡涛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1-45,共5页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德治"伦理思想的发祥点。周之代商,其"维新"之处不仅表现在西周"天命"观上的变化,更体现在西周"德治"观念的自觉。与殷商神权政治不同,周人开始...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德治"伦理思想的发祥点。周之代商,其"维新"之处不仅表现在西周"天命"观上的变化,更体现在西周"德治"观念的自觉。与殷商神权政治不同,周人开始注重人事进取精神。始于"德治"观念自觉,西周社会上层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治"伦理思想体系,包括君王道德、道德榜样、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礼制等内容。以"德治"思想为基石,西周社会最终得以确立一套以恭敬畏惧、勤俭无逸、孝友惠爱为核心的"德治"道德规范,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观 “德治”观念 “德治”思想 恭敬畏惧 勤俭无逸 孝友惠爱
下载PDF
“敬天”“畏天”审美意识与自然崇拜
6
作者 唐君红 《中国美学》 2020年第2期-,共13页
中国古代生态美学"敬天""畏天"观念生成于远古之人对自然万物的崇拜意识,形成于原初的"天人合一""神人合一"审美意识。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与敬畏心理是"敬天""畏天"观生成... 中国古代生态美学"敬天""畏天"观念生成于远古之人对自然万物的崇拜意识,形成于原初的"天人合一""神人合一"审美意识。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与敬畏心理是"敬天""畏天"观生成的心理机制。对"人"之外的自然万物的崇拜,必须无条件信仰一个超越的自然之"神"与"天"的存在。有了一个超越的自然之"神"与"天","人"都是其仆人,自然就少了争端。由此,对"人"之外的自然万物的崇拜敬畏增强了遵守"敬天""畏天"观的自律性。中国古代生态美学"敬天""畏天"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一种引导性,必须依赖这种具有绝对律令的敬畏心态。缺乏人格审美化自律,缺乏对"人"之外的自然万物的崇拜敬畏,就会破坏"天人"之间的亲和关系,所以,对"人"之外的自然万物的崇拜敬畏在维护"天人"之间的亲和关系中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天” “畏天” “天人合一” “神人合一”
原文传递
“敬天”“畏天”原初生态审美意识及其生成
7
作者 李尔康 《中国美学》 2020年第2期-,共11页
上古之人对"天"怀有一种敬畏心理,认为"天"至高无上。这种"敬天""畏天"生态审美意识的形成既与巫术文化相关,也与农业文明,收成的丰歉及"天"的好坏息息相关。商周之人把"天&qu... 上古之人对"天"怀有一种敬畏心理,认为"天"至高无上。这种"敬天""畏天"生态审美意识的形成既与巫术文化相关,也与农业文明,收成的丰歉及"天"的好坏息息相关。商周之人把"天"的权威重点放在"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等方面,突出了至上神在社会人事方面的特殊作用。以《尚书》为例,"天"的权威在"命哲"方面体现为"罔知天之断命"。而据《尚书·商书·盘庚》记载,商王盘庚就曾以"天命"来劝告臣民要绝对服从迁都的决定,说:"先王有服,恪谨天命。……罔知天之断命……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迁都之事涉及国计民生,围绕这个问题,盘庚用"恪谨天命,受命于天"的誓言,以强制臣民服从。民众终服从,体现了对"天"的崇拜,也体现了"天"的权威性和神圣性。"天"既然至高无上,为主宰世界的至尊至上的神灵,因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天"就有独特的敬畏之心,并由此形成原初"敬天""畏天"审美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天” “畏天” 审美心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