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传统祥瑞纹样在辽金元丝绸上的传承与流变
1
作者 茅惠伟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9-66,共8页
虽然辽金元是北方游牧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汉族文化体系在上述三个王朝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流行与延续。文章以中原传统祥瑞纹样之仙道意象纹样为中心,在枚举并分析多件辽金元时期织绣品上的仙道意象纹样的基础上,... 虽然辽金元是北方游牧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汉族文化体系在上述三个王朝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流行与延续。文章以中原传统祥瑞纹样之仙道意象纹样为中心,在枚举并分析多件辽金元时期织绣品上的仙道意象纹样的基础上,从图案设计和流变发展两个方向进一步阐述了上述三个朝代此类纹样的重要特征、文化隐喻以及发展过程。仙道意象纹样尽管源自汉文化,但对辽金元时期的社会艺术审美及纹样造型产生了不言而喻的影响;仙道意象纹样在辽金时期以传承为主,发展到元代,则有了流变、兼容的现象,具有相对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传统 仙道意象纹样 传承 流变
下载PDF
品藻与禄命:从相人术文献看西夏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2
作者 周泽鸿 于光建 《西夏研究》 2023年第4期16-24,共9页
西夏文献中的相人术知识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除人体生理结构、人类起源、人性论等有关“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认识外,还包括以人物品藻为中心的识人术以及以推人禄命为特征的“形法”类数术内容。西夏相人术在道德取向和社会伦理方面受... 西夏文献中的相人术知识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除人体生理结构、人类起源、人性论等有关“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认识外,还包括以人物品藻为中心的识人术以及以推人禄命为特征的“形法”类数术内容。西夏相人术在道德取向和社会伦理方面受到儒学与佛教的深刻影响,表现出儒佛融会的思想趋势。在人物品藻方面,西夏以君子为理想人格,将德行作为品鉴人物的主要依据,并且根据才性禀赋对人物进行分类定品。在推人禄命方面,中原相面术及相术征验故事在西夏地区广为流传,表现出显著的工具性、实用性、功利性特征。西夏对于相人术知识的接受与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夏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相人术 中原文化 传承 认同
下载PDF
大别山精神在革命低潮时期的凝聚与传承
3
作者 郭晓平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16,24,共8页
大别山28年革命斗争经历了两次低潮时期,即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的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红军游击队、便衣队的浴血奋战,中原突围后中共地方组织领导游击队依靠群众持危扶颠。低潮时期的大别山军民在战略上配合红军长征、主力突围的... 大别山28年革命斗争经历了两次低潮时期,即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的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红军游击队、便衣队的浴血奋战,中原突围后中共地方组织领导游击队依靠群众持危扶颠。低潮时期的大别山军民在战略上配合红军长征、主力突围的同时,保存骨干力量,坚持武装斗争,以坚定的信念支撑、科学的理论指导,凝聚和形成大别山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这种白色恐怖下的艰苦斗争,更能体现大别山精神的实质内涵,更加坚实大别山精神的理论基石,也充分表明大别山精神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潮时期 大别山精神 中原文化 凝聚 传承
下载PDF
从陈佐才遗民诗看边疆文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4
作者 夏源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2-105,共4页
明末清初,云南遗民陈佐才以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的陶渊明、杜甫、王维等诗人为模范进行创作。他从人格品性、创作主题、艺术风格三个维度紧紧靠拢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生活情趣、文化理念和文学审美好尚,体现出边疆文人对中原文化的... 明末清初,云南遗民陈佐才以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的陶渊明、杜甫、王维等诗人为模范进行创作。他从人格品性、创作主题、艺术风格三个维度紧紧靠拢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生活情趣、文化理念和文学审美好尚,体现出边疆文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其诗歌推动云南地方文学与中原主流文学的交融,促进中原文化在云南地区的传播,可谓明代云南汉文学发展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佐才 云南文学 中原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研究进展——基于1987—2017年中国知网文献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丁志伟 简子菡 +1 位作者 李凌子 张改素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8,共8页
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知识元检索中的指数分析,探讨了1987—2017年中原城市群研究的主题变化与演进脉络。结果表明:①文献数量呈现波动上升状态,近期增长趋势明显;②研究内容多集中于社科领域且以政策论证为主,研究学... 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知识元检索中的指数分析,探讨了1987—2017年中原城市群研究的主题变化与演进脉络。结果表明:①文献数量呈现波动上升状态,近期增长趋势明显;②研究内容多集中于社科领域且以政策论证为主,研究学科以经济、管理类支撑为主;③研究机构以河南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河南省政府智库为主,资助项目以国家基金课题和河南省科学项目等服务地方建设的项目为主;④作者以科研机构人员为主但差异化明显,核心主题聚焦于发展模式且河南省社科名家的影响力较强,发表媒介以河南省内理论报纸、知名杂志为主;⑤核心关键词围绕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城镇化”“崛起”“协调发展”等交织成网,体现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的地域战略研究特色;⑥学术关注度与文献数量变化基本一致,近期相关文献量不断增多且影响力增强;⑦学术传播度除个别时期略有波动,整体呈逐渐升高趋势,持续性的传播影响不断增强。根据研究结论,结合中原城市群研究的薄弱点,相应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文献计量 中国知网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从尚武精神看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小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尚武精神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笔者主要从文学范畴来考察尚武精神在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状态,企图以一种新的眼光来厘清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民族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尚武精神 北方少数民族 中原文学 文学交流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角下中原历史名窑陶瓷烧制技艺保护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君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5,共7页
中原历史名窑是指唐宋以来在中原地区出现的著名窑口,瓷种丰富,其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超过它自身的实用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制瓷工艺和造物理念被现代工业化生产所抛弃,文章以文化传承视角对中原历史名窑在制瓷过程的烧制技艺进... 中原历史名窑是指唐宋以来在中原地区出现的著名窑口,瓷种丰富,其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超过它自身的实用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制瓷工艺和造物理念被现代工业化生产所抛弃,文章以文化传承视角对中原历史名窑在制瓷过程的烧制技艺进行剖析,梳理陶瓷造物过程中工匠所体现的造物思想。探讨陶瓷工匠在文化传承视角下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以点带面,进而对名窑陶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一些建议和实施路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 中原历史名窑 烧制技艺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北方文学”的宏观价值与基本功能 被引量:8
8
作者 杨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对我国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研究 ,牵涉着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 ,以及两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的总体结构。我国的“北方文学”拓展和重构了中国文学的总体结构 ,丰富和改善了中国文学的内在特质 ,改变和引导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轨迹 ,参与... 对我国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研究 ,牵涉着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 ,以及两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的总体结构。我国的“北方文学”拓展和重构了中国文学的总体结构 ,丰富和改善了中国文学的内在特质 ,改变和引导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轨迹 ,参与和营造了中国文学的时代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文学" 边缘活力 中原文学 胡化 汉化
下载PDF
古代丝绸之路文学概述 被引量:4
9
作者 喻忠杰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32-140,共9页
古代丝绸之路文学是丝绸之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为进一步廓清丝绸之路文学的发端、演进和成熟的全过程,拟从文献学、比较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经过对先秦至明清时期沿丝绸之路一带的中外各国及地区内所产生的文学作... 古代丝绸之路文学是丝绸之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为进一步廓清丝绸之路文学的发端、演进和成熟的全过程,拟从文献学、比较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经过对先秦至明清时期沿丝绸之路一带的中外各国及地区内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和发生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古代丝路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依据它的这种特殊性,大致可将其分为散文、诗赋、说唱、戏剧、小说、神话传说及其他共七类。古代丝路文学的整理和研究对于世界和中国文学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丝路文学 中原文学 民族文学 域外文学
下载PDF
全球化对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武铁传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它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作为一把双刃剑,全球化既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拓宽文化视野去吸收国外先进文化质素、借鉴西方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加快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速度,同时也对主流文化领导权、... 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它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作为一把双刃剑,全球化既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拓宽文化视野去吸收国外先进文化质素、借鉴西方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加快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速度,同时也对主流文化领导权、精英文化的话语权和大众文化的自主意识等构成挑战。遵循科学原则、运用恰当方法,是传承与创新中原文化的成功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原文化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中原传统男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智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立足于传承地方文化,振兴地方民族产业,应用调研法、文献法、实践验证法等对中原传统男装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它的概念范畴、思想特征与着装特征,并联系现代男装消费现状与趋势推敲其在男装成衣设计中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思想,从现代男装... 立足于传承地方文化,振兴地方民族产业,应用调研法、文献法、实践验证法等对中原传统男装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它的概念范畴、思想特征与着装特征,并联系现代男装消费现状与趋势推敲其在男装成衣设计中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思想,从现代男装产业升级的角度提出了基本的可供产业借鉴的传承、创新的3点措施:弱其形而强其意,轻其构而重其色,去其范而承其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传统男装文化 现代成衣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中国文学的文化地图及其动力原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6-20,共5页
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具有博大而深厚的哲学内涵,又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它是多元文明起源复合而成的文化整体,具有文化因素的无比多样性及其间的长短互补和互渗互动的开放与交流的动态特征,中原经典文化的主导地位和边缘文化异质性充满... 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具有博大而深厚的哲学内涵,又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它是多元文明起源复合而成的文化整体,具有文化因素的无比多样性及其间的长短互补和互渗互动的开放与交流的动态特征,中原经典文化的主导地位和边缘文化异质性充满了无穷的动力。诸多要素的发生、成长、碰撞、交流、移位、重构,使得这幅多元一体、充溢着千古不磨的生命力的文化地图成为人类文明一道灿烂亮丽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综合文化价值 文化整体理念 历史文化哲学 中国 文学 多元文化 中原文化 边缘文化 文化整体 动力
下载PDF
吕祖谦“得中原文献之传”考辨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伟胜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34-39,共6页
联系中原沦陷,学术南移的史实,参考"文献"概念的历史演变,在南宋时期,"中原文献之传"是指以口传议论的方式传承北宋中原学术,说某人"得中原文献之传",是指其学有渊源,所习之业与北宋中原学术有着传承、... 联系中原沦陷,学术南移的史实,参考"文献"概念的历史演变,在南宋时期,"中原文献之传"是指以口传议论的方式传承北宋中原学术,说某人"得中原文献之传",是指其学有渊源,所习之业与北宋中原学术有着传承、授受关系,延续了儒学复兴以来的思想。吕祖谦"得中原文献之传"则指他以口传议论的方式继承张载、二程之学,代表了南宋时期关洛学传承的正宗。吕祖谦的家学渊源和师承关系都与关洛之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他讲授关洛之学与时代政治、学术氛围相一致。准确理解吕学与中原文献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解读吕祖谦哲学思想提供可靠的学术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祖谦 中原文献 口传议论 关洛之学
下载PDF
新世纪河南文学论——《新世纪文学的河南映像》导言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勇 《中州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新世纪以来,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给河南这块厚重而沉滞的土地带来巨大的冲击。河南作家身处这一时代现实,以善感的心灵和敏锐的笔触,回应历史询唤,勾画出新时代的中原历史变迁画卷。田中禾、李佩甫、李洱、墨白、邵丽、乔叶、南飞雁、... 新世纪以来,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给河南这块厚重而沉滞的土地带来巨大的冲击。河南作家身处这一时代现实,以善感的心灵和敏锐的笔触,回应历史询唤,勾画出新时代的中原历史变迁画卷。田中禾、李佩甫、李洱、墨白、邵丽、乔叶、南飞雁、李清源等作家的创作,瞩目中原历史和现实,以传统或先锋的姿态,书写出历史中人的卑微与高尚、沉沦与挣扎。他们所组成的本土河南作家的队伍,与省外和海外的豫籍作家一起,展现了这块土地对于文化、心灵的磨砺和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河南文学 “中原作家群”
下载PDF
论菲律宾华文文学对中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欣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2-74,共3页
菲律宾的华文作家注重以文化的视角观照异域生活。菲华文学在语言使用上受到中原文化的濡染,并透出中原民俗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深沉底蕴。菲华文学对中原文化的承传更多地表现为对尊儒重道、怀土念祖、儒商之道等中原文化精神的承传。菲... 菲律宾的华文作家注重以文化的视角观照异域生活。菲华文学在语言使用上受到中原文化的濡染,并透出中原民俗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深沉底蕴。菲华文学对中原文化的承传更多地表现为对尊儒重道、怀土念祖、儒商之道等中原文化精神的承传。菲华文学对中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既饱含着菲华作家与中原文化源远流长、血浓于水的亲情,又生动地展现了中原文化特有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华文学 中原文化 坚守 传承
下载PDF
嵩山三教荟萃对传承创新中原文化的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海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嵩山三教荟萃是传统中原文化的缩影。嵩山三教荟萃彰显中原文化包容和自信特质,构筑史上中原人的幸福纬度。嵩山三教荟萃对传承创新中原文化的启示:一要重拾文化自信,必须树立担当意识,加强主体意识,提升融合意识。二要构建幸福纬度,必... 嵩山三教荟萃是传统中原文化的缩影。嵩山三教荟萃彰显中原文化包容和自信特质,构筑史上中原人的幸福纬度。嵩山三教荟萃对传承创新中原文化的启示:一要重拾文化自信,必须树立担当意识,加强主体意识,提升融合意识。二要构建幸福纬度,必须坚持价值主导和多元构成相统一的幸福理念追求,大力推进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幸福建设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嵩山 文化包容 传承创新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文学史实践——从元代色目人物传记看多族士人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169,共9页
在元代传记中出现了大量以色目人为传主的传记,这些传记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其中色目人与中原文人的交谊与契合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色目人融入中原社会,遵从中原礼俗,学习中原文学艺术;中原文人与色目人友好交往与互动,赞颂... 在元代传记中出现了大量以色目人为传主的传记,这些传记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其中色目人与中原文人的交谊与契合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色目人融入中原社会,遵从中原礼俗,学习中原文学艺术;中原文人与色目人友好交往与互动,赞颂色目人的品格与成就;色目人与中原文人合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色目人为传主的传记展现了元代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的现象,体现出多民族一体的状况,可见多族士人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努力,为涵括多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目人 中原文人 文化融合 传记文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论民间文学中的关中方言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雅丽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1-45,共5页
《渭南地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方言俗语和独特人文景观融合成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了陕西关中方言的面貌和基本特征。关中方言古朴典雅,具有质朴凝重的乡土韵味和丰富的表现力;方言的词语组合和表述方式蕴藏了关中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其... 《渭南地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方言俗语和独特人文景观融合成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了陕西关中方言的面貌和基本特征。关中方言古朴典雅,具有质朴凝重的乡土韵味和丰富的表现力;方言的词语组合和表述方式蕴藏了关中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其词汇系统在历史发展中留下不同于共同语的词义演化轨迹。关中方言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在汉语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中有极重要的参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文学 民间 陕西关中 文化载体 人文景观 渭南地区 表述方式 历史发展 历史地位 文化研究 表现力 创造力 组合和 乡土 典雅
下载PDF
中原文化传承与动漫形象品牌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建永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7期991-994,1004,共5页
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河洛文化还是黄河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而动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成为知识经济与创意经济的核心。动漫品牌的发展需要丰富的文化资源。传承中原文化,挖... 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河洛文化还是黄河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而动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成为知识经济与创意经济的核心。动漫品牌的发展需要丰富的文化资源。传承中原文化,挖掘中原文化资源,树立动漫品牌,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使动漫产业成为区域经济中的支柱性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动漫品牌 传承 策略
下载PDF
从闽西汉剧看中原文化在客家地区的传承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立汉 《嘉应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5-20,共6页
客家文化的底蕴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客家文化的根基,这可以从客家民系的形成以及诸如方言、礼俗、戏剧等客家文化事象中得到印证。闽西汉剧是清中叶在闽西客家祖地孕育形成的客家人酷爱的地方戏剧,在此,从闽西汉剧的形成、闽西汉剧与... 客家文化的底蕴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客家文化的根基,这可以从客家民系的形成以及诸如方言、礼俗、戏剧等客家文化事象中得到印证。闽西汉剧是清中叶在闽西客家祖地孕育形成的客家人酷爱的地方戏剧,在此,从闽西汉剧的形成、闽西汉剧与中原文化的渊源以及闽西汉剧演绎客家人的中原情节等方面分析中原文化在客家地区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汉剧 客家 中原文化 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