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hilosophy”视域下的中国哲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光亚
黄蕾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6期88-92,共5页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是一种语言视域中的概念,二者可以视为具有类似的宇宙论起源,但核心范畴不同,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向度不同。目前,西方哲学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向:知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向。但中国哲学由于汉语作为...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是一种语言视域中的概念,二者可以视为具有类似的宇宙论起源,但核心范畴不同,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向度不同。目前,西方哲学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向:知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向。但中国哲学由于汉语作为象形文字的局限,在新一轮哲学发展方向的选择上无所适从。正确地审视中国哲学的缺陷,以西方哲学——"philosophy"的视域审视我们的哲学,在今天的哲学界显得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osophy
视域
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维视角下的西方哲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颂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7-24,共8页
哲学研究应当注意哲学思想的连续性、继承性,实行前后黑格尔哲学研究的互动互解互通。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现代哲学与后现代哲学都是伴随西方现代化进程而生的,对现代哲学和现代性的批判始于19世纪下半叶,但至今仍有许多哲学家坚持现代...
哲学研究应当注意哲学思想的连续性、继承性,实行前后黑格尔哲学研究的互动互解互通。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现代哲学与后现代哲学都是伴随西方现代化进程而生的,对现代哲学和现代性的批判始于19世纪下半叶,但至今仍有许多哲学家坚持现代哲学的路线,从现代与后现代的视角进行研究,使哲学更加密切地与西方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思辨哲学与实践哲学的视角关涉哲学发展的方向、前途,以思辨与实践相互关系的视角来探究西方哲学的演化和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西方哲学不能局限于要后者为自己"服务";现当代西方顶级哲学家都对马克思的学说有深入的研究,西方哲学研究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西哲学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哲学,要在比较中求发展;文化融合论应当提倡哲学多元化,拒斥妄图一统天下的独断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视角
西方哲学
后黑格尔哲学
后现代哲学
实践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歌哲言中友情隐喻变迁的跨文化探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斐芳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15,共5页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诗歌哲言中表现得最为丰富。诗歌哲言带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折射出不同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及社会文化特征。友情隐喻是诗歌哲言中一个常见的源域,通过对中英诗歌哲言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挖掘中国诗歌哲...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诗歌哲言中表现得最为丰富。诗歌哲言带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折射出不同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及社会文化特征。友情隐喻是诗歌哲言中一个常见的源域,通过对中英诗歌哲言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挖掘中国诗歌哲言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但在诗歌哲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哲言
中西隐喻
变迁
文化探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体西用”的科学哲学解释
4
作者
汤菊平
吴巨培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2-84,共3页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一种过渡性理论,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原理为指导,对“中体西用”产生的原因、实质以及退化进行了科学哲学分析。
关键词
中体西用
封建文化观
科学哲学解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西释中”与中国哲学的学科构建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俊峰
《泰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8-31,共4页
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是"以西释中"诠释模式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以西释中"本身,而在于诠释模式的单一化。"以西释中"这一诠释模式本身具有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原貌的可能性,...
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是"以西释中"诠释模式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以西释中"本身,而在于诠释模式的单一化。"以西释中"这一诠释模式本身具有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原貌的可能性,那种试图用"以中释中"完全取代"以西释中"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无益处。通过"以西释中"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中国哲学本身,才是中国哲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西释中
中国哲学
诠释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释与创造:比较哲学研究的两种定向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岩
《云梦学刊》
2013年第5期11-15,共5页
比较哲学研究和对其进行的理论反思,近年来都有不少。从研究目的的角度看,不管是比较哲学研究还是对其进行的理论反思,都存在解释和创造两种定向。解释指的是希望获得对比较双方以及二者之差异的客观认识,而创造则是指在客观认识的基础...
比较哲学研究和对其进行的理论反思,近年来都有不少。从研究目的的角度看,不管是比较哲学研究还是对其进行的理论反思,都存在解释和创造两种定向。解释指的是希望获得对比较双方以及二者之差异的客观认识,而创造则是指在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哲学创造。解释和创造不只是比较哲学研究中的两种定向,还应成为未来比较哲学研究的两个层次:解释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而创造则要基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哲学研究
解释
创造
定向
层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时代”的“阐释政治哲学”研究——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三大功能说起
被引量:
1
7
作者
孙国东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45-61,141,142,共19页
在“中—西时代”,即告别“唯西是瞻”,与西方平等对话甚至超越西方的时代,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占据最基础的地位。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需同时具备三大话语功能,即面对西方的“对话—抗辩”功能、面对现...
在“中—西时代”,即告别“唯西是瞻”,与西方平等对话甚至超越西方的时代,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占据最基础的地位。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需同时具备三大话语功能,即面对西方的“对话—抗辩”功能、面对现状的“阐释—范导”功能和面对历史的“阐释—反思”功能。相应地,其理论建构面临着“理论视野的去西方化/去自由主义化”、“现代性价值/范畴的中国化”和“中国性价值/范畴的现代化”等三大理论课题。建立在公共阐释基础上的“阐释政治哲学”,是有助于推进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建构的知识形态。思想史重构、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历史政治学与社会政治理论分析相结合,是与上述三大话语功能和三个理论课题相适应的三种公共阐释取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时代”
话语
公共阐释
“阐释政治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西方视域下中国人形象的后殖民解读
8
作者
董爱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7-89,共3页
异国形象的文化学解读是当下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代西方对中国人的服装、头发等身体形象的几种表征描述,大都是丑陋滑稽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时代赞美过中国人,近代以来却将中国人形象定位于愚昧、肮脏、滑稽,并逐渐成...
异国形象的文化学解读是当下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代西方对中国人的服装、头发等身体形象的几种表征描述,大都是丑陋滑稽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时代赞美过中国人,近代以来却将中国人形象定位于愚昧、肮脏、滑稽,并逐渐成为套语。究其原因不过是为了证明西方文化的价值与优越,并为西方扩张与征服提供意识形态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视域
中国人
形象
解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9
作者
高秀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8-105,共8页
在汤一介先生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都关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如果说1949年前汤先生自主奉行的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方法,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奉行的是"两个对子"的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那么自1980年以...
在汤一介先生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都关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如果说1949年前汤先生自主奉行的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方法,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奉行的是"两个对子"的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那么自1980年以后,他一改过去的不成熟和错误,自主而自觉地而且是大胆而坚定地提出并践行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范畴研究法、解释学方法以及"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的"以西释中"方法等,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为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构建以及中国哲学的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史
方法论
范畴研究法
解释学方法
“以西释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本,经典与诠释——中西方经典诠释比较
被引量:
15
10
作者
洪汉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5,共17页
从诠释学关于"文本"、"经典"和"诠释"这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出发,阐明文本并非语言学上所谓传达作者意义的完成了的作品,而是不断要诠释和解读的未完成品或中间产品,经典并非属于过去时代的意义固定的卓...
从诠释学关于"文本"、"经典"和"诠释"这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出发,阐明文本并非语言学上所谓传达作者意义的完成了的作品,而是不断要诠释和解读的未完成品或中间产品,经典并非属于过去时代的意义固定的卓越作品,而是其意义需要未来不断阐明的历史性和规范性统一的构成物,而诠释也不是一般科学所谓知识论的客观或中立解释,而是主体不断与文本周旋的经验和实践的参与。当西方经典诠释在近代重Klassische在当代的意义生成时,中国经典诠释却仍着重Kanon原有固定化的经义的施教,因而当西方经典诠释强调认识论的客观解释时,中国经典诠释却强调实践的和教化的理解。中西方经典诠释比较不是以西解中,也不是以中解西,而是中西互解,同样,古今中介既不是厚古薄今,也不是厚今薄古,而是古今不断生命沟通和融合。我们是在与经典作品的不断交谈中获取新生,同时,经典作品也正是在这种不断交谈中生生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经典诠释
中西方经典诠释比较
中西方比较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Philosophy”视域下的中国哲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光亚
黄蕾
机构
郑州华信学院
出处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6期88-92,共5页
文摘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是一种语言视域中的概念,二者可以视为具有类似的宇宙论起源,但核心范畴不同,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向度不同。目前,西方哲学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向:知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向。但中国哲学由于汉语作为象形文字的局限,在新一轮哲学发展方向的选择上无所适从。正确地审视中国哲学的缺陷,以西方哲学——"philosophy"的视域审视我们的哲学,在今天的哲学界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philosophy
视域
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
Keywords
philosophy
perspective
view
western
philosophy
chinese
philosophy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维视角下的西方哲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颂杰
机构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7-24,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5JJD710125)
复旦大学创新基地项目(06FCZD0010)
文摘
哲学研究应当注意哲学思想的连续性、继承性,实行前后黑格尔哲学研究的互动互解互通。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现代哲学与后现代哲学都是伴随西方现代化进程而生的,对现代哲学和现代性的批判始于19世纪下半叶,但至今仍有许多哲学家坚持现代哲学的路线,从现代与后现代的视角进行研究,使哲学更加密切地与西方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思辨哲学与实践哲学的视角关涉哲学发展的方向、前途,以思辨与实践相互关系的视角来探究西方哲学的演化和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西方哲学不能局限于要后者为自己"服务";现当代西方顶级哲学家都对马克思的学说有深入的研究,西方哲学研究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西哲学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哲学,要在比较中求发展;文化融合论应当提倡哲学多元化,拒斥妄图一统天下的独断论。
关键词
多维视角
西方哲学
后黑格尔哲学
后现代哲学
实践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Keywords
multif
a
rious
perspective
s
western
philosophy
post-hegeli
a
nism
post-modernism
pr
a
ctic
a
l
philosophy
M
a
rxism
chinese
philosophy
分类号
B0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歌哲言中友情隐喻变迁的跨文化探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斐芳
机构
三明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15,共5页
基金
三明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A201412/Q)
文摘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诗歌哲言中表现得最为丰富。诗歌哲言带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折射出不同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及社会文化特征。友情隐喻是诗歌哲言中一个常见的源域,通过对中英诗歌哲言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挖掘中国诗歌哲言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但在诗歌哲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
诗歌哲言
中西隐喻
变迁
文化探究
Keywords
poetry
a
nd
philosophy
chinese
a
nd
western
met
a
phor
ch
a
nge
cultur
a
l interpret
a
tion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体西用”的科学哲学解释
4
作者
汤菊平
吴巨培
机构
湖南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
湖南大学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出处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2-84,共3页
文摘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一种过渡性理论,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原理为指导,对“中体西用”产生的原因、实质以及退化进行了科学哲学分析。
关键词
中体西用
封建文化观
科学哲学解释
Keywords
"
chinese
-style
western
iz
a
tion"
ide
a
of feud
a
l culture
scientifis
philosophy
interpret
a
tion
分类号
B025.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西释中”与中国哲学的学科构建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俊峰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系
出处
《泰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8-31,共4页
文摘
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是"以西释中"诠释模式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以西释中"本身,而在于诠释模式的单一化。"以西释中"这一诠释模式本身具有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原貌的可能性,那种试图用"以中释中"完全取代"以西释中"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无益处。通过"以西释中"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中国哲学本身,才是中国哲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以西释中
中国哲学
诠释模式
Keywords
interpreting
chinese
with
western
discourse
chinese
philosophy
interpreting
model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释与创造:比较哲学研究的两种定向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岩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云梦学刊》
2013年第5期11-15,共5页
文摘
比较哲学研究和对其进行的理论反思,近年来都有不少。从研究目的的角度看,不管是比较哲学研究还是对其进行的理论反思,都存在解释和创造两种定向。解释指的是希望获得对比较双方以及二者之差异的客观认识,而创造则是指在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哲学创造。解释和创造不只是比较哲学研究中的两种定向,还应成为未来比较哲学研究的两个层次:解释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而创造则要基于解释。
关键词
比较哲学研究
解释
创造
定向
层次
Keywords
comp
a
r
a
tive rese
a
rch between
chinese
a
nd
western
philosophy
interpret
a
tive
cre
a
tive
orient
a
tion
ph
a
se
分类号
B089.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时代”的“阐释政治哲学”研究——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三大功能说起
被引量:
1
7
作者
孙国东
机构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45-61,141,142,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估与话语权建设研究”(编号:22AZD14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中—西时代”,即告别“唯西是瞻”,与西方平等对话甚至超越西方的时代,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占据最基础的地位。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需同时具备三大话语功能,即面对西方的“对话—抗辩”功能、面对现状的“阐释—范导”功能和面对历史的“阐释—反思”功能。相应地,其理论建构面临着“理论视野的去西方化/去自由主义化”、“现代性价值/范畴的中国化”和“中国性价值/范畴的现代化”等三大理论课题。建立在公共阐释基础上的“阐释政治哲学”,是有助于推进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建构的知识形态。思想史重构、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历史政治学与社会政治理论分析相结合,是与上述三大话语功能和三个理论课题相适应的三种公共阐释取径。
关键词
“中—西时代”
话语
公共阐释
“阐释政治哲学”
Keywords
“the Er
a
of the
chinese
vs.the
western
”
Discourse
Public Interpret
a
tions
“Interpret
a
tive Politic
a
l
philosophy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西方视域下中国人形象的后殖民解读
8
作者
董爱兰
机构
大同大学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7-89,共3页
文摘
异国形象的文化学解读是当下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代西方对中国人的服装、头发等身体形象的几种表征描述,大都是丑陋滑稽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时代赞美过中国人,近代以来却将中国人形象定位于愚昧、肮脏、滑稽,并逐渐成为套语。究其原因不过是为了证明西方文化的价值与优越,并为西方扩张与征服提供意识形态根据。
关键词
西方视域
中国人
形象
解读
Keywords
western
perspective
im
a
ge
chinese
lm
a
ge
Interpret
a
tion
分类号
I565.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9
作者
高秀昌
机构
西南大学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8-10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哲学史’写作范式与创新研究”(11BZX034)
文摘
在汤一介先生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都关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如果说1949年前汤先生自主奉行的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方法,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奉行的是"两个对子"的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那么自1980年以后,他一改过去的不成熟和错误,自主而自觉地而且是大胆而坚定地提出并践行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范畴研究法、解释学方法以及"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的"以西释中"方法等,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为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构建以及中国哲学的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哲学史
方法论
范畴研究法
解释学方法
“以西释中”
Keywords
philosophy
history
methodology
c
a
tegory rese
a
rch method
rese
a
rch method of hermeneutics
"
interpreting chinese philosophy from a western perspective
"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本,经典与诠释——中西方经典诠释比较
被引量:
15
10
作者
洪汉鼎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5,共17页
文摘
从诠释学关于"文本"、"经典"和"诠释"这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出发,阐明文本并非语言学上所谓传达作者意义的完成了的作品,而是不断要诠释和解读的未完成品或中间产品,经典并非属于过去时代的意义固定的卓越作品,而是其意义需要未来不断阐明的历史性和规范性统一的构成物,而诠释也不是一般科学所谓知识论的客观或中立解释,而是主体不断与文本周旋的经验和实践的参与。当西方经典诠释在近代重Klassische在当代的意义生成时,中国经典诠释却仍着重Kanon原有固定化的经义的施教,因而当西方经典诠释强调认识论的客观解释时,中国经典诠释却强调实践的和教化的理解。中西方经典诠释比较不是以西解中,也不是以中解西,而是中西互解,同样,古今中介既不是厚古薄今,也不是厚今薄古,而是古今不断生命沟通和融合。我们是在与经典作品的不断交谈中获取新生,同时,经典作品也正是在这种不断交谈中生生不息。
关键词
诠释学
经典诠释
中西方经典诠释比较
中西方比较哲学
Keywords
Hermeneutics
cl
a
ssic
a
l Interpret
a
tion
chinese
-
western
comp
a
rison of the cl
a
ssic
a
l interpret
a
tion
Comp
a
r
a
tive
philosophy
between Chin
a
a
nd West
分类号
B089.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hilosophy”视域下的中国哲学
朱光亚
黄蕾
《柳州师专学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维视角下的西方哲学研究
黄颂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诗歌哲言中友情隐喻变迁的跨文化探究
周斐芳
《武夷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体西用”的科学哲学解释
汤菊平
吴巨培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以西释中”与中国哲学的学科构建
杨俊峰
《泰山学院学报》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解释与创造:比较哲学研究的两种定向
胡岩
《云梦学刊》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西时代”的“阐释政治哲学”研究——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三大功能说起
孙国东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近代西方视域下中国人形象的后殖民解读
董爱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高秀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文本,经典与诠释——中西方经典诠释比较
洪汉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