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商代王位继承制的特质
被引量:
3
1
作者
杜勇
李玲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2,105,共8页
商代自成汤始,三十帝十七世,弟及王位者十四人,其中九世为兄终弟及。殷王室在婚姻形态上虽有嫡庶之分,但并不彻底也不完备,未能进一步对继承王位的嫡子再分嫡庶,故无法形成具有区别大小宗的宗法制度。而子继作为弟及的中介和桥梁,起初...
商代自成汤始,三十帝十七世,弟及王位者十四人,其中九世为兄终弟及。殷王室在婚姻形态上虽有嫡庶之分,但并不彻底也不完备,未能进一步对继承王位的嫡子再分嫡庶,故无法形成具有区别大小宗的宗法制度。而子继作为弟及的中介和桥梁,起初主要是长兄之子,至小乙时转变为季弟之子,武乙以后又变为嫡长之子。子继者的亲属关系虽有变化,但在武乙之前基本上是兄终弟及的格局,从而显现出商代王位继承制的特质。周初承继了殷商末季的政治遗产,确立了更为严格的嫡长子继统法,遂成为后来百世不易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继统法
兄终弟及
周
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见Ⅱ簋与“周有八士”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学勤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5-7,共3页
吴镇烽先生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内容非常丰富。其中《铭续》0420簋从形制、纹饰上来说是常见的,簋的铭文却是非常特殊,字数不多而不落陈套。"壬辰肜",是记在壬辰日举行肜祭,这是一组相当隆重的祭祀。簋铭第三...
吴镇烽先生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内容非常丰富。其中《铭续》0420簋从形制、纹饰上来说是常见的,簋的铭文却是非常特殊,字数不多而不落陈套。"壬辰肜",是记在壬辰日举行肜祭,这是一组相当隆重的祭祀。簋铭第三行这一句系记事之辞,文字没有错乱,也与历日无关。"周有八士"之说见于《论语》,但"八士"的性质有异说,以致研究商周之际历史的著作较少论及。《铭续》这件簋明举"八士",确切印证当时有"八士"存在,这很有助于那一时期的古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簋
肜
祭
八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龛手镜》疑难字形音义札考四则
3
作者
李玉平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339-346,共8页
《龙龛手镜·杂部》'■'字诸家未释,今考当为《说文》'丘'的古文'■'的楷写讹变字;《杂部》'■'字,《中华字海》注音为'jùn'不当,当有xìn、xùn两读,学者尚未指出'■...
《龙龛手镜·杂部》'■'字诸家未释,今考当为《说文》'丘'的古文'■'的楷写讹变字;《杂部》'■'字,《中华字海》注音为'jùn'不当,当有xìn、xùn两读,学者尚未指出'■'的今文还可能是'讯'字;《杂部》'[■],古文,音祭'条中'祭'疑当为'癸'之误;《石部·平声》的'■'字,《汉语大字典》注音为chěn,不当,当音jī,今通行字实为'■',其古文'■'实当为'■'字之误,'■'乃'磣'的异写字,而《石部·上声》列为'磣'的古文的'■'字则当为'■'字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癸)
祭
■(■)
■(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骨文中两组义近祭名辨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李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116,128,共12页
论文就甲骨文“祭”与“祀”、“告”与“[册口]”两组义近祭名进行辨析。研究发现,“祭”主要用作祭名,为某种祭祀方式的专称;“祀”超过一半的用例为纪年词,近于一半的用例是祭名,为祭祀方式的通称。从分别由二者构成的先秦复音词语来...
论文就甲骨文“祭”与“祀”、“告”与“[册口]”两组义近祭名进行辨析。研究发现,“祭”主要用作祭名,为某种祭祀方式的专称;“祀”超过一半的用例为纪年词,近于一半的用例是祭名,为祭祀方式的通称。从分别由二者构成的先秦复音词语来看;含“祭”的词语较含“祀”的多,但随着词义的演变,偏正式合成词“祭祀”的使用逐渐盛行,“祭”的专名性得以泛化,变成了与“祀”一样的通称,“祭祀”最终成为并列式合成词。“告”“[册口]”为近义词,统言之无别,均为告祭;析言之则“告”指报告、禀告,重在口头,“[册口]”则指称册以告,重在书面。二者带祭祀对象时,语法形式也有差异,“[册口]”后一般直接加神祇;但是“告”往往作“告于某神祖”,不加介词“于”是少数。就其宾语来看,“[册口]”多是册告用牲情况,而“告”多是告祭事由。此外,“告”祭中所用祭牲包含牛、羊、豭、豰牲,以牛为主要祭牲,且以一头牛为常,见到最多的告祭用牛九头;“[册口]”祭中所用祭牲数量大、规格高,既有物牲,又有人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祭
与祀
告与[册口]
原文传递
《切韵》前后南北方汉语的蟹摄三四等韵——以闽语为视角进行观察和讨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宋兆祥
《语言学论丛》
2019年第2期212-245,共34页
从闽语材料的历史层次结合文献资料来观察,《切韵》之前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青徐和南方江东汉语齐韵、祭韵和废韵各自有别;《切韵》之后的唐代长安话和宋元北方中原汉语齐祭废三韵不分,且含有[e/i]等高位元音。《切韵》蟹摄三四等分立...
从闽语材料的历史层次结合文献资料来观察,《切韵》之前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青徐和南方江东汉语齐韵、祭韵和废韵各自有别;《切韵》之后的唐代长安话和宋元北方中原汉语齐祭废三韵不分,且含有[e/i]等高位元音。《切韵》蟹摄三四等分立的实际语音根据是青徐和江东方言,齐祭废都不带[j]类介音,三韵有别表现为主元音不同。江东吴语祭废两韵非常保守,齐韵含有舌位较低的元音;青徐汉语齐韵元音较高,废韵元音最低,祭韵折中处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语层次
祭
废齐三韵
分合关系
层次分析与历史比较
原文传递
题名
商代王位继承制的特质
被引量:
3
1
作者
杜勇
李玲玲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2,10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西周史》”(17ZDA178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商代自成汤始,三十帝十七世,弟及王位者十四人,其中九世为兄终弟及。殷王室在婚姻形态上虽有嫡庶之分,但并不彻底也不完备,未能进一步对继承王位的嫡子再分嫡庶,故无法形成具有区别大小宗的宗法制度。而子继作为弟及的中介和桥梁,起初主要是长兄之子,至小乙时转变为季弟之子,武乙以后又变为嫡长之子。子继者的亲属关系虽有变化,但在武乙之前基本上是兄终弟及的格局,从而显现出商代王位继承制的特质。周初承继了殷商末季的政治遗产,确立了更为严格的嫡长子继统法,遂成为后来百世不易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
关键词
商代
继统法
兄终弟及
周
祭
Keywords
the Shang Dynasty
the succession law
the younger brother succeeding to the throne from the elder brother
Zhou
ji
(周
祭
,worshiping ancestors)
分类号
K2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见Ⅱ簋与“周有八士”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学勤
机构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5-7,共3页
文摘
吴镇烽先生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内容非常丰富。其中《铭续》0420簋从形制、纹饰上来说是常见的,簋的铭文却是非常特殊,字数不多而不落陈套。"壬辰肜",是记在壬辰日举行肜祭,这是一组相当隆重的祭祀。簋铭第三行这一句系记事之辞,文字没有错乱,也与历日无关。"周有八士"之说见于《论语》,但"八士"的性质有异说,以致研究商周之际历史的著作较少论及。《铭续》这件簋明举"八士",确切印证当时有"八士"存在,这很有助于那一时期的古史研究。
关键词
Ⅱ簋
肜
祭
八士
Keywords
Bronze Circular Vessel Gui
Rong
ji
(肜
祭
)
eight knights
分类号
K2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龛手镜》疑难字形音义札考四则
3
作者
李玉平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339-34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13&ZD1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13AYY006)
+1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09YJC740055)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号:TJZW15-011)
文摘
《龙龛手镜·杂部》'■'字诸家未释,今考当为《说文》'丘'的古文'■'的楷写讹变字;《杂部》'■'字,《中华字海》注音为'jùn'不当,当有xìn、xùn两读,学者尚未指出'■'的今文还可能是'讯'字;《杂部》'[■],古文,音祭'条中'祭'疑当为'癸'之误;《石部·平声》的'■'字,《汉语大字典》注音为chěn,不当,当音jī,今通行字实为'■',其古文'■'实当为'■'字之误,'■'乃'磣'的异写字,而《石部·上声》列为'磣'的古文的'■'字则当为'■'字之误。
关键词
■
■(癸)
祭
■(■)
■(磣)
Keywords
"qiu"(■)
"xin"or"xun"(■)
"gui"(■or 癸)
"
ji
"(
祭
)
"
ji
"(■or■)
"chen"(■or 磣)
分类号
H12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骨文中两组义近祭名辨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李发
机构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116,128,共1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金重大项目“甲骨文字释总览暨数据库建设”(SWU1909208)
中央高校基金创新团队项目“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SWU2009108)
+1 种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数据库的商代祭祀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8BZS03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甲骨学大辞典”(18ZDA303)。
文摘
论文就甲骨文“祭”与“祀”、“告”与“[册口]”两组义近祭名进行辨析。研究发现,“祭”主要用作祭名,为某种祭祀方式的专称;“祀”超过一半的用例为纪年词,近于一半的用例是祭名,为祭祀方式的通称。从分别由二者构成的先秦复音词语来看;含“祭”的词语较含“祀”的多,但随着词义的演变,偏正式合成词“祭祀”的使用逐渐盛行,“祭”的专名性得以泛化,变成了与“祀”一样的通称,“祭祀”最终成为并列式合成词。“告”“[册口]”为近义词,统言之无别,均为告祭;析言之则“告”指报告、禀告,重在口头,“[册口]”则指称册以告,重在书面。二者带祭祀对象时,语法形式也有差异,“[册口]”后一般直接加神祇;但是“告”往往作“告于某神祖”,不加介词“于”是少数。就其宾语来看,“[册口]”多是册告用牲情况,而“告”多是告祭事由。此外,“告”祭中所用祭牲包含牛、羊、豭、豰牲,以牛为主要祭牲,且以一头牛为常,见到最多的告祭用牛九头;“[册口]”祭中所用祭牲数量大、规格高,既有物牲,又有人牲。
关键词
甲骨文
祭
与祀
告与[册口]
Keywords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ji
(
祭
)and si(祀)
gao(告)and ce([册口])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切韵》前后南北方汉语的蟹摄三四等韵——以闽语为视角进行观察和讨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宋兆祥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语言学论丛》
2019年第2期212-245,共34页
基金
2019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岛莱西方言语音研究”(批准号:QDSKL1901159)
文摘
从闽语材料的历史层次结合文献资料来观察,《切韵》之前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青徐和南方江东汉语齐韵、祭韵和废韵各自有别;《切韵》之后的唐代长安话和宋元北方中原汉语齐祭废三韵不分,且含有[e/i]等高位元音。《切韵》蟹摄三四等分立的实际语音根据是青徐和江东方言,齐祭废都不带[j]类介音,三韵有别表现为主元音不同。江东吴语祭废两韵非常保守,齐韵含有舌位较低的元音;青徐汉语齐韵元音较高,废韵元音最低,祭韵折中处于二者之间。
关键词
闽语层次
祭
废齐三韵
分合关系
层次分析与历史比较
Keywords
layers in the Min dialects
ji
(
祭
)
fei(废)and qi(齐)rhymes
differentiation and merger
layer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分类号
H11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商代王位继承制的特质
杜勇
李玲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见Ⅱ簋与“周有八士”
李学勤
《中原文化研究》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龙龛手镜》疑难字形音义札考四则
李玉平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甲骨文中两组义近祭名辨析
李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原文传递
5
《切韵》前后南北方汉语的蟹摄三四等韵——以闽语为视角进行观察和讨论
宋兆祥
《语言学论丛》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