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齐物论》“成心”意蕴探析
1
作者 杨青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158-164,共7页
“成心”是《庄子·齐物论》中的重要概念,但关于“成心”的解释自古以来便有争议,且古人与今人学者诠释“成心”的褒贬倾向也有着明显不同。若从逻辑认知的角度来看,“成心”以贬义解就更为合理,若从超越是非逻辑的“道通为一”来... “成心”是《庄子·齐物论》中的重要概念,但关于“成心”的解释自古以来便有争议,且古人与今人学者诠释“成心”的褒贬倾向也有着明显不同。若从逻辑认知的角度来看,“成心”以贬义解就更为合理,若从超越是非逻辑的“道通为一”来看,“成心”如同从有限中通往无限的途径,既可以通向齐物之境,又可以导向世俗的是非。只有从超越逻辑的角度,才能发现欲求对“成心”作出正确的理解,本身就是将其置于是非的定义之中,这就导致即便可以从逻辑上确定“成心”的贬义立场,也只是在不自觉间成为庄子批判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心” 褒贬 逻辑 是非
下载PDF
《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的涵义及现代价值
2
作者 李莉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5-27,76,共4页
《齐物论》是《庄子》中极其重要的篇章,从篇名到具体内容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彼是莫得其偶”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是实现“吾丧我”境界的重要环节,理解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对“彼是”的理解。“彼是”既不是“彼此”,也不... 《齐物论》是《庄子》中极其重要的篇章,从篇名到具体内容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彼是莫得其偶”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是实现“吾丧我”境界的重要环节,理解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对“彼是”的理解。“彼是”既不是“彼此”,也不是“是非”,而是“彼此”“是非”,“彼此”即“是非”。“彼是莫得其偶”有去自我中心主义和去人类中心主义两方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彼是 是非 彼此 中心主义
下载PDF
结构再造与过程民主:社区治理的有效运作模式及其内在机制--基于“群英断是非”工作法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青觉 王敏 《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2,共13页
城市社区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社区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基础影响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效能的发挥。社区治理重在推动上下层级之间的互动以及内部活力秩序的形成,其治理方式的选择和治理成效受治理结构的支配。与此同时,行动者... 城市社区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社区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基础影响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效能的发挥。社区治理重在推动上下层级之间的互动以及内部活力秩序的形成,其治理方式的选择和治理成效受治理结构的支配。与此同时,行动者承载的价值取向和具体体验形塑着社区治理结构中蕴含的基本规则及其作用机制,而治理过程连接并展演着结构与行动。以湖南岳阳“群英断是非”工作法为研究案例,利用结构化理论对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要素和行动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加以分析,尝试提出“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以此对社区治理的民主过程展开考察。研究发现,党委统一领导、法律法规支撑、伦理道德激励构成了社区有效治理的外在条件,而个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多元协同机制、社会资本则构成了社区有效治理的内在条件,两者在互动过程中推动着社区居民身份重塑、治理规则重构和治理资源重置。研究表明,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实现依赖于高质量党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协同共治的机制、优秀的社区公共文化、深厚的社会资本,这些要素分别建构了社区有效治理的政治基础、制度基础、关系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群英会”,为城市社区有效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理论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区治理 “群英断是非”工作法
下载PDF
《庄子》“存在”概念的四个维度及其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
4
作者 冯治库 刘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存在”是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庄子》一书对于“存在”有着极为精彩的论述,其中包含具有紧密联系的四个维度:首先,拈出“未始有物”,以“未始有”表达作为“非存在”的绝对之“无”,同时与否定性的“无”相区分;其次,紧跟“未始有物... “存在”是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庄子》一书对于“存在”有着极为精彩的论述,其中包含具有紧密联系的四个维度:首先,拈出“未始有物”,以“未始有”表达作为“非存在”的绝对之“无”,同时与否定性的“无”相区分;其次,紧跟“未始有物”,提出“未始有封”,以“未始有”否定“封”这一含有区分、界限等含义的概念,由此彰显对作为“存在”本身的纯粹之“有”的理解;第三,顺次言“未有是非”,通过否定“是非”这样作为判断基本形式的语词,以揭示对作为现象之本体的“自在之物”的理解;第四,最后独标“是非之彰”,这是对知识和语言所构造的世界的表述。在这四个维度之中,“非存在”不是“存在”,但“存在”因之而凸显。《庄子》还特别区分了“存在”与“自在之物”,前者是“存在”本身,后者是作为具体之物的“存在者”。在对待“是非”上,《庄子》尤具特色,指出“是非”固然使道亏缺,但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恰恰以“是非”为前提。关于“存在”这四个维度的描述,表现了《庄子》在存在论上所达到的高度,由此也建构了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形而上学体系 非存在 存在 自在之物 是非
下载PDF
沉冤昭雪:张居正案之平反问题考辨
5
作者 齐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5-62,共8页
张居正作为有明一代最为风光的鼎世人物,一生事业贯穿晚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功业彪炳史册,然而在他谢世不久,就遭受了覆巢惨祸。目前,学术界对张居正其人其事的研究论著已是汗牛充栋,却鲜有专文论及张氏冤案的平反昭雪。明史仅以寥... 张居正作为有明一代最为风光的鼎世人物,一生事业贯穿晚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功业彪炳史册,然而在他谢世不久,就遭受了覆巢惨祸。目前,学术界对张居正其人其事的研究论著已是汗牛充栋,却鲜有专文论及张氏冤案的平反昭雪。明史仅以寥寥二百余字记叙张案的平反过程,但从初步恢复张居正名誉到恩荫子孙,全面纠正平反,则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通过查阅明实录及当事者的文集笔记,勾勒出明廷从“举朝皆索其罪”到“海内亦渐多思公功”,再到张居正彻底洗冤白谤的历史过程,揭露了在专制皇权社会,由最高统治者炮制的冤案平反的曲折与艰辛,以及明末士人板荡思忠臣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 舆论导向 平反昭雪 公理是非
下载PDF
由“成心”至“一”——论《庄子·齐物论》中的“是非”观
6
作者 何春燕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作为先秦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是非”观独具丰富的义理内涵,而在《齐物论》中尤为明显。结合文本看,庄子在《齐物论》中先是论证“是非”源于言辨、源于成心,然后提出“莫若以明”“因是”的工夫予以消解,直至达到“是非”... 作为先秦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是非”观独具丰富的义理内涵,而在《齐物论》中尤为明显。结合文本看,庄子在《齐物论》中先是论证“是非”源于言辨、源于成心,然后提出“莫若以明”“因是”的工夫予以消解,直至达到“是非”观的终极形态,即“一”。如上“是非”观,不仅对理解庄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处理社会、网络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是非”观 “成心”
下载PDF
《史記》點校辨正三則
7
作者 曹子男 《文献语言学》 2023年第1期219-224,230,共7页
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集解引馬融注“流行無城郭常居”,當是“(流,)流行。無城郭常居”之誤,或“流,行。無城郭常居”之誤;“明居民之法也”,當是“《明居》,民之法也”之誤;“金之性從人,而更可銷鑠”,當是“金之性從人〔火〕而更,... 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集解引馬融注“流行無城郭常居”,當是“(流,)流行。無城郭常居”之誤,或“流,行。無城郭常居”之誤;“明居民之法也”,當是“《明居》,民之法也”之誤;“金之性從人,而更可銷鑠”,當是“金之性從人〔火〕而更,可銷鑠”之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華書局本 《史記》 馬注 點校 辨正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底蕴:学理阐释与厚植路径 被引量:64
8
作者 王莹 孙其昂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7,共10页
作为深藏于高校课程思政教师政治素质最深层次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气质,政治底蕴主要借助于教师的政治方向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是非观等为课程思政根本性质和教师主体自觉提供稳固而持久的内在保证。随着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厚植高校课程... 作为深藏于高校课程思政教师政治素质最深层次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气质,政治底蕴主要借助于教师的政治方向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是非观等为课程思政根本性质和教师主体自觉提供稳固而持久的内在保证。随着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厚植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底蕴既是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又是来自教育哲学的理论要求,还是课程思政实践中的现实要求。厚植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底蕴,需要教师自身注重反思性实践,高校积极搭建教师合作平台,教育部门组织有效教师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师 政治底蕴 政治方向感 政治敏锐性 政治是非观
下载PDF
太极拳“野马分鬃”正误动作的膝关节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陶萍 刘云发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90,共7页
邀请一名武英级女性运动员,重复"野马分鬃"正误动作各10次,通过VICON红外捕捉系统记录其运动过程,利用Vison3D软件计算关节力矩和角速度,分析正误动作的差异。结果显示:"野马分鬃"错误动作中右膝关节受到更大的外... 邀请一名武英级女性运动员,重复"野马分鬃"正误动作各10次,通过VICON红外捕捉系统记录其运动过程,利用Vison3D软件计算关节力矩和角速度,分析正误动作的差异。结果显示:"野马分鬃"错误动作中右膝关节受到更大的外展和外旋力矩作用;错误动作中右膝关节内收外展、内外旋肌肉所做的功更多;左膝关节之间的力矩、功率及做功方面的差异不是正误动作的主要差异;在分析正误动作的力学差异时,能一定程度反映外力对关节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野马分鬃” 正确动作 错误动作 肌肉功率 关节力矩
下载PDF
华夏民族“是非”价值观念是何以可能的?——汉语原初“是”的语义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娅曼 黄玉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54,共7页
探索汉语价值判断“是非”观念的来源以及与原初“是”“时”观念的源流关系。认为 :在汉语“是”与西语“tobe”之间 ,既有对应性 ,又有差异性。作为价值判断的“是非”观念 ,来源于作为形而上学观念的早期“是”的存在者化的指代神圣... 探索汉语价值判断“是非”观念的来源以及与原初“是”“时”观念的源流关系。认为 :在汉语“是”与西语“tobe”之间 ,既有对应性 ,又有差异性。作为价值判断的“是非”观念 ,来源于作为形而上学观念的早期“是”的存在者化的指代神圣性 ;而这种形而上学的“是”观念 ,又来源于前形而上学的更为原始的“是”“时”的标示存在本身的系词性 ;这种原始的“是”“时”观念 ,乃是华夏先民的源始的生存之领会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非 生存 存在 价值 判断
下载PDF
不确当的命名——评《Civil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大生 《云梦学刊》 2004年第1期22-23,共2页
无论是从语义学、逻辑学上看,还是从实际内容上看,联合国大会颁布的《Civil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TheInternationalCovenantonCivilandPoliticalRights)的名称都是一个不确当的命名,应当更名为《人身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TheIn... 无论是从语义学、逻辑学上看,还是从实际内容上看,联合国大会颁布的《Civil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TheInternationalCovenantonCivilandPoliticalRights)的名称都是一个不确当的命名,应当更名为《人身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TheInternationalCovenantonBodilyandPoliticalRi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vil权利 不确当 人身权利 更名
下载PDF
论良心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海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3-118,共6页
良心直接源于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 ,最终源于利己 ,源于自我利益 ,源于社会和他人因自己品德好坏所给予自己的赏罚。因此 ,每个人良心的强弱 ,固然与他自己的道德修养等偶然因素有关 ,但就其必然性因素来看 ,则直接取决于他希... 良心直接源于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 ,最终源于利己 ,源于自我利益 ,源于社会和他人因自己品德好坏所给予自己的赏罚。因此 ,每个人良心的强弱 ,固然与他自己的道德修养等偶然因素有关 ,但就其必然性因素来看 ,则直接取决于他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的多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心 正确良心 错误良心 道德需要
下载PDF
经济科学实验中心建设的若干误区与建设方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克任 陶田 李好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3期80-82,95,共4页
在分析高校经济科学实验中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若干误区,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设方向。
关键词 经济科学实验中心 高校 实验室建设 情景教学法 实验评价
下载PDF
试析诸善冲突的根源和意义 被引量:25
14
作者 刘清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6-21,共6页
所谓"诸善冲突"是指在人们意欲的各种好东西之间存在着对立抵触。由于它导致了人们只有通过取舍选择才有可能以放弃某种善为代价实现另一种善,从而形成善恶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交织,结果就迫使人们不仅要诉诸善恶好坏的价值标... 所谓"诸善冲突"是指在人们意欲的各种好东西之间存在着对立抵触。由于它导致了人们只有通过取舍选择才有可能以放弃某种善为代价实现另一种善,从而形成善恶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交织,结果就迫使人们不仅要诉诸善恶好坏的价值标准,而且还要诉诸是非对错的价值标准,并且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存在无法摆脱的内在有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和恶 诸善冲突 取舍选择 是和非 人的有限存在
下载PDF
社会公德角度的对错判断:公益传播中正负激励效果的调节变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伟娟 林升栋 +2 位作者 农婷 黄合水 陈瑞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2-1207,共6页
本文提出社会公德角度对于浪费的对错认知可能是正负面标语发挥作用的重要调节变量。本文首先基于某高校宿舍用水免费和用电付费的情况开展现场实验,在浪费"免费水"的现场实验中,负面标语比正面标语更有效地节约了用水量;浪费... 本文提出社会公德角度对于浪费的对错认知可能是正负面标语发挥作用的重要调节变量。本文首先基于某高校宿舍用水免费和用电付费的情况开展现场实验,在浪费"免费水"的现场实验中,负面标语比正面标语更有效地节约了用水量;浪费"付费电"的现场实验显示正面标语比负面标语效果更好。之后以食物消费假想情景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从"社会公德角度的对错判断"是正负激励效果的调节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传播 正面标语 负面标语 /
下载PDF
对错与善恶分别:道德的梯度及德育学辩护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爱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从本体论意义视域看,与道德现象密切相关的“对错”与“善恶”问题属于道德范畴的不同梯度,二者有着明显区别。善恶与对错分别有其不同的内涵。“善恶”是价值相涉的关系判定,是价值标定的“普遍之维”;“对错”则是一种真假判定,具有... 从本体论意义视域看,与道德现象密切相关的“对错”与“善恶”问题属于道德范畴的不同梯度,二者有着明显区别。善恶与对错分别有其不同的内涵。“善恶”是价值相涉的关系判定,是价值标定的“普遍之维”;“对错”则是一种真假判定,具有工具性、功用性、历史相对性特征。不区分二者的异趣,定然难以把握道德的真确性及其本义。从德育学视角看,对错与善恶的混淆将导致德育涵义的扩展、德育边界的突破及德育实践功能的泛化。知性道德与品行道德、道德范畴与非道德范畴的混淆即是由对错与善恶混同遭致的德育泛化的具体表征。这必然殃及德育理论研究的规范乃至德育实践的成效。因而,对善恶与对错的梯度进行合理性辩护与探究,极具理论与实践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恶 对错 道德梯度 知性道德与品行道德 道德范畴与非道德范畴 德育泛化
下载PDF
《齐物论》与“是非”问题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9-92,175,176,共16页
位于《齐物论》之核心的“是非”问题,本质上是作为复数的“物论”兴起所导致的价值之争。“是非”在前物论状态即已存在,它与视角性的观看方式所关联着的人之“成形”与“成心”相关,但公私生活都无以摆脱这种局限性。但当“是非”使... 位于《齐物论》之核心的“是非”问题,本质上是作为复数的“物论”兴起所导致的价值之争。“是非”在前物论状态即已存在,它与视角性的观看方式所关联着的人之“成形”与“成心”相关,但公私生活都无以摆脱这种局限性。但当“是非”使人们在地方性生活形式中自用自得时,相对性本身并不构成问题。然而,物论引入名相秩序却使得“是非”问题更加复杂化了,另一方面这又是人类文明演化的必然趋势。庄子肯定是非的多元性与相对性,但其哲学却不能归结为多元主义与相对主义,后两者突显的是主体价值构建的合理性,却不要求主体的自我转化,庄子却要求主体的“视域上行”,上行之终点则是“以道观之”的“天的机制”。这种“天的机制”并不是一种绝对价值或架构性价值,而是一种让多元的是非价值在其有效边界内运行、并行不悖而又互不相伤的可能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论 是非 成心 多元主义 相对主义
下载PDF
青少年是非心的培养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燕良轼 刘丽君 苗艳敏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是非心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的体系,作为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具有指导、监督、评价、判断的作用。是非心是道德认识的主要成分,是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恻隐心、羞恶心、恭敬心的基础。可以通过讨论会、授课、榜样示范... 是非心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的体系,作为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具有指导、监督、评价、判断的作用。是非心是道德认识的主要成分,是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恻隐心、羞恶心、恭敬心的基础。可以通过讨论会、授课、榜样示范、角色扮演、树立良好的风气及反省来培养青少年的是非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非心 现实意义 培养策略
下载PDF
研究还是读后感——关于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路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5,共8页
学术研究应注重文献的掌握:一手文献是基础;二手文献是起点。在此之上,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这两点,不一定能够提出新的见解;做不到这两点,创新就是一句空话。阅读文献应注意三个层次:一是读懂说的是什么;二是读懂为什么这样说... 学术研究应注重文献的掌握:一手文献是基础;二手文献是起点。在此之上,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这两点,不一定能够提出新的见解;做不到这两点,创新就是一句空话。阅读文献应注意三个层次:一是读懂说的是什么;二是读懂为什么这样说;三是评价说得对不对。只有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本文以邓晓芒教授关于康德著作的解读为例,对以上问题作出详细说明,并指出,缺乏二手文献的论著,不是研究,而只是读后感;而缺乏严谨的态度,读不懂文本说的是什么和为什么,就不会获得正确的文本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读 是什么 为什么 对不对
下载PDF
论郭象的是非观 被引量:2
20
作者 暴庆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8,共6页
郭象的是非观是通过对庄子是非之辨的注解而得以阐发的。郭象认为"成心"是是非产生的根源,并以相对的方法对是非的齐同进行了层层论证。因郭象的是非观服从于其适性逍遥的核心理论,故对是非齐同进行相对性论证的目的即在于对&... 郭象的是非观是通过对庄子是非之辨的注解而得以阐发的。郭象认为"成心"是是非产生的根源,并以相对的方法对是非的齐同进行了层层论证。因郭象的是非观服从于其适性逍遥的核心理论,故对是非齐同进行相对性论证的目的即在于对"成心"的肯认,并进而以顺任成心齐是非、言性足,最终则归结为对"性分自足"逍遥义的证成。郭象的是非观在理论上是对庄子是非之辨的重大歧出与有意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郭象 是非 是非观 成心 适性逍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