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政课叙事的数智赋能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白林驰 殷全玉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在社会加速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需要对这一趋势进行积极回应,从而实现由课程内容的简单“叙述”走向结合技术的多样“数叙”。通过数智技术的运用,思政课的课堂环节推进以及课程目标实现能够得到... 在社会加速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需要对这一趋势进行积极回应,从而实现由课程内容的简单“叙述”走向结合技术的多样“数叙”。通过数智技术的运用,思政课的课堂环节推进以及课程目标实现能够得到多维赋能。就前者而言,课堂教学将更加丰富生动、师生互动将实现精准双向、课后评估更加全面客观;就后者而言,党史史实能够被跨时空地生动传授,制度自信能够沉浸式地交互养成,道路价值能够跨领域地被多元、有效感知,时代发展也能在融媒体的形式下被实时、多样叙述。面对数智赋能的趋势,思政课叙事中也应当坚守特定的原则,具体而言包括对技术伦理准则、教学活动目标、学生主体地位、课程育人功能以及科学考核体系的坚守。因此,就思政课叙事的变革优化路径而言,需要以中国特色思想支撑技术伦理准则,以整合多重媒介实现教学活动目标,以数智叙事方法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以生活化的手段确保课程育人功能,以智能评价机制充实科学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堂 数字技术 数智化叙事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动画电影的色彩叙事——以《头脑特工队》电影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任莹莹 宋园 《色彩》 2024年第4期60-62,共3页
色彩是动画电影中重要的视觉语言之一。本文以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为例探讨色彩在电影中所起到的情感表达和叙事的作用。阐述如何通过色彩的设计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及其代表的情感,揭示不同色彩如何在视觉上传达角色的情感变化和... 色彩是动画电影中重要的视觉语言之一。本文以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为例探讨色彩在电影中所起到的情感表达和叙事的作用。阐述如何通过色彩的设计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及其代表的情感,揭示不同色彩如何在视觉上传达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分析叙事中色彩的运用,色彩如何在不同的叙事阶段中承载和加强情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设定 情感 心理叙事 《头脑特工队》
下载PDF
图像资本的视觉叙事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被引量:1
3
作者 邓伯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1,共9页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是一种以图像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图像资本通过制造“假象”意识形态,激活人们的伪欲望结构,为资本的剩余价值增殖提供源源不断的伪消费驱动。图像资本通过将影像编织成被隔离的“景观”意识形态世界,进而把资本意识形态统治纳入到无意识控制之中。图像资本通过对非实在的象征性的结构化“符号”意识形态的控制,来完成隶属于资本的能指意识形态的再生产过程。图像资本开启了意识形态直接物化的大门,建构了比现实还真实的超真实“场境”意识形态,使受众自愿地投入到资本意识形态的逻辑框架之中。从“假象”到“景观”、到“符号”再到“场境”,验证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对于图像资本意识形态依然具有持续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图像资本 视觉叙事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论虚构叙事中的不在场叙述者、零叙述者与无叙述者
4
作者 谭君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6,共8页
在叙事理论研究中,虚构叙事中的叙述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在探讨叙事文本的讲述及其内在交流中,它都起着核心作用。伴随叙述者这一中心概念,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附属概念。本文集中探讨不在场叙述者、零叙述者与无叙述者三个相... 在叙事理论研究中,虚构叙事中的叙述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在探讨叙事文本的讲述及其内在交流中,它都起着核心作用。伴随叙述者这一中心概念,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附属概念。本文集中探讨不在场叙述者、零叙述者与无叙述者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厘清这三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指出其功用,说明其存在的某些含混与矛盾之处,有助于理解叙事文本的构成及叙事的内在机制。不在场叙述者、零叙述者和无叙述者所表现的叙述情境,呈现的或者是一种局部的、部分的叙述者暂时隐蔽的状态;或者其概念本身便具有矛盾性,难于成立;或者是以一种叙述声音代替另一种叙述声音。从整体上说,叙述者作为叙述主体,是叙事文本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叙述者、叙述、文本之间的关系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叙事 叙述者 不在场叙述者 零叙述者 无叙述者
下载PDF
从故事生成程序到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编剧创作的历史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光明 杜若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14,共12页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简称AIGC)电影包括内涵丰富的多种维度,从编剧角度可以分为AI生成故事(AI Generated Storyline,简称AIGSL)与AI生成剧本(AI Generated Screenplay,简称AIGSP)。AIGSL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按...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简称AIGC)电影包括内涵丰富的多种维度,从编剧角度可以分为AI生成故事(AI Generated Storyline,简称AIGSL)与AI生成剧本(AI Generated Screenplay,简称AIGSP)。AIGSL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按照创作模式可以分为基于结构模型的故事生成、基于规则的故事生成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故事生成三类程序。2022年底以来,以Chat 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将AIGC的内容从简单的AIGSL拓展到了AIGSP领域,同时催生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专用故事与剧本生成工具。大语言模型的故事和剧本生产存在事实错误、陈词滥调以及主观偏见等天然缺陷,但AIGSL与AIGSP已经开始实现产业化。目前的人工智能编剧创作绝大多数并不完全由AI创作,属于弱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电影工作者与软件工程师有必要利用机器学习等AI技术,学习中国传统叙事文本并总结其叙事风格,为具有中国叙事特色的编剧创作提供智能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人工智能生成故事(AIGSL) 人工智能生成剧本(AIGSP) 叙事生成程序(Narrative Generation Programs) 大语言模型(LLM)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死亡叙事
6
作者 赵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68-175,共8页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死亡叙事反复出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阈。就叙事情节而言,昆氏的死亡叙事包括以死亡证明爱情、用死亡表达抗争、活人对待死人的态度等类型。与此同时,死亡叙事折射出了昆氏的死亡哲学观,其中主要包括...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死亡叙事反复出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阈。就叙事情节而言,昆氏的死亡叙事包括以死亡证明爱情、用死亡表达抗争、活人对待死人的态度等类型。与此同时,死亡叙事折射出了昆氏的死亡哲学观,其中主要包括死亡之轻、人之畏死以及对年龄与死亡关系的思考。此外,死亡叙事映射出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展现了作者的叙事视角切换技巧、凸显了作品的反讽艺术,因而在昆氏小说的文本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死亡叙事 叙事类型 死亡哲学 文本建构
下载PDF
论叙述者的功能与形态:“框架”与“人格化”
7
作者 赵毅衡 孙少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 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达意向使叙述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人格化,人格化因此也作为叙述者在叙述文本中显身的方式,此阶段的叙述者为“人格化叙述者”。“框架—人格”叙述者观全面把握了叙述者的功能和形态。受述者作为叙述者传达的对象而存在。依据叙述者人格化程度可以得出叙述者向受述者传达叙述的两种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人格”叙述者 功能 形态 受述者
下载PDF
基于叙事的工程素养和伦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谷振宇 程森林 陈玲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8期132-135,139,共5页
针对工程素养伦理类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问题,提出基于叙事的工程素养与伦理类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围绕不同课程教学模块中的知识点,以学生和教师为叙事主体,开展课程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 针对工程素养伦理类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问题,提出基于叙事的工程素养与伦理类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围绕不同课程教学模块中的知识点,以学生和教师为叙事主体,开展课程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过程化考核等方面,对基于叙事的工程素养与伦理类课程教学法进行阐述,并结合工程师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进而对该教学模式的特色进行总结。该课程教学的实践表明,对于工程素养与伦理类课程而言,基于叙事的教学法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对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工程素养 工程伦理 教学目标达成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听“歌”识理:红色歌谣的听觉叙事(1927-1937)
9
作者 张品良 付昱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3,共11页
通过红色歌谣传播马克思主义,让人民群众听“歌”识理,是中国共产党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伟大创举。红色歌谣以听觉为渠道,以叙事为手段,符合通感特征、场域特征、互文特征及当地固有的民歌传统特征,将马克思主义抽象化理论转化为形象... 通过红色歌谣传播马克思主义,让人民群众听“歌”识理,是中国共产党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伟大创举。红色歌谣以听觉为渠道,以叙事为手段,符合通感特征、场域特征、互文特征及当地固有的民歌传统特征,将马克思主义抽象化理论转化为形象化、故事化、情感化的受众体验话语,使面向苏区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可能。红色歌谣的传唱促进了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启蒙了广大革命根据地人民,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永续价值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歌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歌谣叙事 听觉传播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生产了美”的感性逻辑及其审美叙事--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考察
10
作者 张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劳动生产了美,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美与自然、美与社会、美与人的类本质等思想的阐释。“劳动生产了美”的感性逻辑以对自然之美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感性体验、对对象化现实生存生活的折射反馈、对资本异化劳动的审美的观... 劳动生产了美,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美与自然、美与社会、美与人的类本质等思想的阐释。“劳动生产了美”的感性逻辑以对自然之美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感性体验、对对象化现实生存生活的折射反馈、对资本异化劳动的审美的观念超越、对个体自由解放的外化确认呈现了“美”的本质。劳动生产了美,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表达,其在将个体审美感性转变为社会的普遍化审美感性过程中,实现了从谋生、求利到审美的飞跃。今天,在美日益抽象化、商品化的时代,回复到马克思的劳动语境之中,考察“劳动生产了美”的感性逻辑所呈现的审美叙事,就是真正以人的存在来面对美、在美之中来直面美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在资本审美异化的扩大中,真正“按照美的规律构造”,使审美复归于人的感性丰盈、审美能力朝向人的自由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了美 本质力量 感性逻辑 审美叙事
下载PDF
摇摇晃晃走出来的人间诗意——精神生态视域下余秀华诗歌赏析
11
作者 李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2-58,共7页
在精神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社会背景下,诗歌创作开始朝着更加澄明的方向发展,不仅满足了诗歌爱好者的自身需要,也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余秀华以审美的眼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通过诗性化的语言表达出农村底层女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 余秀华 诗歌 叙事 精神生态
下载PDF
重返的先锋精神——论余华《文城·补》
12
作者 王永 潘亿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无论从创作时期,还是从叙事策略、写作风格上看,《文城》都是一部“新小说”。人们对这部新作的评价褒贬不一。从《文城·补》这一富有创造性的文本切入,研究此部分在整部著作中的地位、和“正文”构成的反讽与解构关系以及从中折... 无论从创作时期,还是从叙事策略、写作风格上看,《文城》都是一部“新小说”。人们对这部新作的评价褒贬不一。从《文城·补》这一富有创造性的文本切入,研究此部分在整部著作中的地位、和“正文”构成的反讽与解构关系以及从中折射出的余华的创作风格转变,从中可以了解余华对补叙这种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确认《文城·补》的双重属性,即此种叙述方式取得的艺术效果和其所体现出的重返先锋精神的“晚期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城》 补叙 反讽 先锋精神 晚期风格
下载PDF
协同呈现·融媒同构·网众共建:国产系列电影的“互文”叙事
13
作者 陈海燕 张欣欣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00-112,共13页
“互文”叙事是国产电影打造系列作品和跨媒介IP、构建故事宇宙的重要手法。在影片内部的文本呈现上,系列电影在主题、结构、风格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连续性和鲜明的“共同体美学”诉求。其外部互文则呈多边协同的趋势:以电影为中心的多种... “互文”叙事是国产电影打造系列作品和跨媒介IP、构建故事宇宙的重要手法。在影片内部的文本呈现上,系列电影在主题、结构、风格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连续性和鲜明的“共同体美学”诉求。其外部互文则呈多边协同的趋势:以电影为中心的多种媒介围绕相关主题,借助媒介之间的差异化表达来延展故事的宽度;同时以原有文本为基石,不断生发新的衍生内容,形成故事全貌。系列电影的互文叙事还体现在受众的能动参与环节上,大数据绘制的受众画像有助于制作方推动后续作品的精准发力;网众自娱式的阐发也有助于故事的更新增值,吸引更多潜在受众,推动故事宇宙“再构建”,打造出具有市场号召力与口碑影响力的系列电影超级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电影 互文性 强类型叙事 跨媒介改编
下载PDF
能源叙事视角下《白鲸》中的“光”意象解读
14
作者 安昌光 李超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光”的意象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光”意象进行解读,有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赫尔曼·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巧妙地运用“光”的意象,不仅营造了丰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而且在渲染氛围、刻画人物、升华主题等方... “光”的意象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光”意象进行解读,有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赫尔曼·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巧妙地运用“光”的意象,不仅营造了丰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而且在渲染氛围、刻画人物、升华主题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能源叙事视角下,通过梳理《白鲸》涉及的“光”意象:阳光、灯光、火光、杜柏仑的“光”和“天使之光”,挖掘这些“光”意象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发现,“光”意象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和殖民扩张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和人性的扭曲,也警示着人类在发展能源的同时,必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鲸》 麦尔维尔 能源叙事 意象
下载PDF
地理景观视域下抗战时期黄河文学论
15
作者 刘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中国现代黄河文学产生于抗战时期,民族战争带来民族文学繁荣,黄河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隐喻,深深烙上民族和国家印记。抗日战争期间黄河上游的中国西北地区由于战争爆发致使国防资源开发重要起来,黄河流域中下游是中华民族展开艰苦卓绝... 中国现代黄河文学产生于抗战时期,民族战争带来民族文学繁荣,黄河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隐喻,深深烙上民族和国家印记。抗日战争期间黄河上游的中国西北地区由于战争爆发致使国防资源开发重要起来,黄河流域中下游是中华民族展开艰苦卓绝的抵御外族入侵战争的广阔战场,也是灾害频繁发生地域。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黄河流域产生了西北社会生活图景、民族精神书写、英雄叙事、流民图等不同文学样态,不仅为动员抗战、夺取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塑民族精神,激活民族伟大自信心和自信力。作家们在政治、社会、历史的描摹之外,更关注黄河流域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展示,从而建构昂扬奋进的民族精神,呈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前进的民族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景观 抗日战争 黄河文学 民族精神
下载PDF
托尼·莫里森《家》的叙事策略探析
16
作者 张楠 岳婧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00-102,107,共4页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家》在叙事艺术上展现了其独特的创新与深度。作者摒弃传统线性叙事,采用非线性、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手法,通过主人公弗兰克·莫尼及其妹妹茜的视角,以回忆、梦境和现实交织的方式展开故事,展现他们逃离种...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家》在叙事艺术上展现了其独特的创新与深度。作者摒弃传统线性叙事,采用非线性、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手法,通过主人公弗兰克·莫尼及其妹妹茜的视角,以回忆、梦境和现实交织的方式展开故事,展现他们逃离种族压迫后的精神回归之旅。莫里森运用细腻的心理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度挖掘黑人个体的身份认同危机、家庭关系的复杂纠葛以及对家园的追寻渴望。小说中的叙述时空交错,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映照,揭示了美国社会历史的深刻烙印和黑人群体的精神创伤。同时,通过对“家”这一主题的反复吟唱,莫里森探讨了家园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归宿,更是心灵救赎与文化记忆的载体。这种叙事策略赋予作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充分体现了莫里森卓越的叙事才能和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家》 多视角叙事 非线性叙事 象征与隐喻
下载PDF
列宁关于提升国家对外文化传播效能的重要思想述论
17
作者 张殿军 王亚杰 《行政与法》 2024年第10期19-29,共11页
列宁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宣传家。他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为回应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思想领域对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污蔑和丑化,把马克思主义文化宣传思想与俄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 列宁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宣传家。他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为回应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思想领域对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污蔑和丑化,把马克思主义文化宣传思想与俄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根据自身长年的新闻文化宣传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见性的关于提升国家对外文化传播效能的重要思想和实践举措。这些思想主要包括:构建共识性文化叙事,扩大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打造令文化受众认可的传播媒介,提升对外文化传播的公信力;紧盯受众需求开展调查研究,推进对外文化传播的精准化。在列宁逝世百年之际,深入发掘并学习这一思想对于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我国对外文化传播效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对外文化传播 话语叙事 真实性 精准化
下载PDF
俄罗斯古代文人文学的抗暴叙事
18
作者 王志耕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4年第2期53-64,共12页
在俄罗斯古代文人文学中即形成了反抗暴政的叙事基调,这种基调主要受到东正教文化中圣愚文化和民间文学狂欢化精神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一是对世俗权力的反抗,二是对教会威权的否定。前者的代表性文本是库尔勃斯基给伊凡四世的书信,后者... 在俄罗斯古代文人文学中即形成了反抗暴政的叙事基调,这种基调主要受到东正教文化中圣愚文化和民间文学狂欢化精神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一是对世俗权力的反抗,二是对教会威权的否定。前者的代表性文本是库尔勃斯基给伊凡四世的书信,后者的代表性文本是阿瓦库姆的《行传》。这些文本从价值立场和诗学形态上都为19世纪俄罗斯经典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叙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古代文人文学 抗暴叙事 库尔勃斯基 阿瓦库姆
下载PDF
论《菜菜子,恋爱吧》中的风景、动物与民俗叙事
19
作者 张益伟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黑孩的长篇小说《菜菜子,恋爱吧》聚焦日本华人的现实生存,讲述华人女性菜菜子的求学、爱情和婚姻故事,观照新一代华人在地化生存的融入程度,着力凸显华人女性情感经验和伦理的生成过程,并从内在视角呈现华人女性如何完成情感的异域锻... 黑孩的长篇小说《菜菜子,恋爱吧》聚焦日本华人的现实生存,讲述华人女性菜菜子的求学、爱情和婚姻故事,观照新一代华人在地化生存的融入程度,着力凸显华人女性情感经验和伦理的生成过程,并从内在视角呈现华人女性如何完成情感的异域锻造。小说构建了“比萨斜塔”式情感隐喻结构和美学框架,并从动物叙事、人物的艺术旨趣、民俗信仰三个层面呈现华人女性对所在国文化的适应。小说注重提取不同文化结构中的相通性和相似性元素,着意于情感共同体的打造,提供了一个理解海外华人如何融入世界的有意义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菜子 恋爱吧》 “比萨斜塔”式风景 动物叙事 日常欢宴 民俗叙事
下载PDF
图像与仪式演述视域下的东巴服饰研究
20
作者 杨杰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7,I0002,共9页
东巴服饰属于宗教服饰,为宣扬东巴教思想服务。东巴仪式制约着东巴服饰的类型、式样、文化功能。东巴在仪式中的身份地位不同,服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东巴服饰在仪式中具有法器功能,其象征功能大于实用功能,发挥着祈福悦神、禳灾驱鬼... 东巴服饰属于宗教服饰,为宣扬东巴教思想服务。东巴仪式制约着东巴服饰的类型、式样、文化功能。东巴在仪式中的身份地位不同,服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东巴服饰在仪式中具有法器功能,其象征功能大于实用功能,发挥着祈福悦神、禳灾驱鬼的宗教功能。在现代性情境中东巴文化信仰根基发生动摇,由此导致了服饰文化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演述 法器功能 丁巴什罗 信仰根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