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畜牧学科大学生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
1
作者 窦秀静 王鑫 +5 位作者 王羿阳 盛一 于文皓 毕重朋 董娜 单安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91-96,共6页
大学生“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实践是中国当代农业高校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育人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高校在校大学生是乡村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劳动参与者与知识传递者。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双一流”... 大学生“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实践是中国当代农业高校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育人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高校在校大学生是乡村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劳动参与者与知识传递者。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畜牧学科大学生“三下乡”助农实践小队实践过程为例,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寻找解决方案。以“实践内容创新、实践总结全面、实践分析透彻、实践意义重大”为实践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引面,总结当前“三下乡”活动中的创新和不足,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为今后的大学生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提供经验,更好地服务乡村发展,培养肩负重任的社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 乡村振兴 农业高校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机制创新探索——以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曦 刘源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文章在深入剖析我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依托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的实践教学案例,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机制进行了优化。通过推进特色活动品牌化、实践内容专业化、实践工作制度化、团队结构... 文章在深入剖析我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依托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的实践教学案例,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机制进行了优化。通过推进特色活动品牌化、实践内容专业化、实践工作制度化、团队结构多元化、实践基地多样化、校政企协同合作常态化等方式,不断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机制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 育人机制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农户水稻“双改单”与收入增长:来自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视角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全忠 陈欢 +1 位作者 张倩 周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农户水稻种植"双改单"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态势发展。由于农民种稻收入在家庭收入增长中份额日趋减少,使得农户倾向于将更多劳动时间和生产资源转移到兼业或非农生产活动上,出于粮食安全和提高耕地利用率的考虑,国家鼓励农户... 农户水稻种植"双改单"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态势发展。由于农民种稻收入在家庭收入增长中份额日趋减少,使得农户倾向于将更多劳动时间和生产资源转移到兼业或非农生产活动上,出于粮食安全和提高耕地利用率的考虑,国家鼓励农户选择双季稻,而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推进和发展,能够促进生产者劳动时间和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来兼顾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目标。本文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农户追踪数据基础上,分析农户水稻"双改单"和收入增长的演变趋势,以农村社会化服务为视角,尝试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并实证分析以回答,在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支持下,能否使得农户兼顾到双季稻种植和收入增长的双重目标?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0年,农户水稻"双改单"趋势明显,双季稻比例年均降幅达1.82个百分点,2010年双季稻种植比例已降至三成左右。水稻生产者的非农兼业类型正由传统的种养结合经营逐渐向农业以外产业拓展,到2010年生产者的职业所属行业排名前三位分别为工业、建筑业和水面养殖业。以农机装备为代表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尚不能使农户兼顾到收入增长与双季稻种植的双重目标,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主要贡献在水稻生产者的非农兼业行为上,对其选择单双季水稻的影响较小。由于可在务农与非农劳动时间上进行错峰配置,生产者的非农兼业行为与其单双季水稻种植之间具有互补性,然而也有微弱迹象显示,随着生产者非农兼业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将可能对单双季水稻种植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建议,要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目标,应当重视长江流域水稻主产区的农户"双改单"演变趋势,继续拓展水稻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上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内容,适当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引导农民扩大双季稻的种植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双改单” 收入增长 农村社会化服务 非农兼业 劳动供给
下载PDF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慧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154-156,共3页
大学生群体必将成长为推进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可帮助乡村建设,也可使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基于这一认知,首先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大学生群体必将成长为推进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可帮助乡村建设,也可使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基于这一认知,首先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与意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制约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培养路径
下载PDF
提升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效果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夏青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6期133-135,共3页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可以通过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展示育人的效果与价值。文章对提升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效果的路径进行探究与分析,通过对当前高校"三下乡"...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可以通过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展示育人的效果与价值。文章对提升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效果的路径进行探究与分析,通过对当前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现状的全面分析,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拓宽育人路径,增强育人效果,不断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三下乡 社会实践 育人 路径
下载PDF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陶新珍 方章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6-89,共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相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体系化、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理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结合应在主题的确定、教学实地的选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相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体系化、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理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结合应在主题的确定、教学实地的选择、教学活动开展、活动过程管理和教学绩效的评价上更加科学合理,才能增强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 “三下乡”
下载PDF
增强大学生专业化实践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效果分析——以“果立成”实践队赴宁阳县助力乡村振兴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成亮 张莉 《科教导刊》 2021年第11期181-183,186,共4页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思政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有助于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当中。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校社会实践存在普遍性问题。本文以"果立成"实践队...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思政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有助于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当中。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校社会实践存在普遍性问题。本文以"果立成"实践队赴宁阳县助力乡村振兴为例,通过对调研课题深入分析论证结合专业特色组建专业化实践团队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达到增加社会实践效果的目的。为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开展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 社会实践 专业特色 效果
下载PDF
“三下乡”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8
作者 王若衡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0期25-28,共4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培养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优化资源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培养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同步实践内容、深化导师体系等。研究表明,“三下乡”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和创业能力,还有助于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和构建多元人脉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 基层就业与创业能力 资源配置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